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地位,足以令所有人动摇,天策府也必将随之,分崩离析……此其一。这第二件事情,王爷还需有一个强横臂助。
    臣闻太子为拉拢齐王,曾在酒宴中戏言,愿以皇太弟许之。齐王之所以愿意帮助太子,一方面是他夺嫡无望,另一方面,未尝没有这皇太弟,的诱惑。太子拉拢齐王,王爷也需拉拢赵王。赵王手握司隶兵马,若他愿相助,即便是李言庆,也难以挽回局势。臣知王爷心中所虑,无非是赵王的心思……
    殊不知,赵王有野心方可利用;若赵王无欲无求,王爷又岂能将其笼络,为王爷效命?”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想要再反对,也不可能了 !
    如果他反对,天策府上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崩离,王通也好,温彦博也罢,都会不再追随他。
    哪怕温彦博是他的叔叔,也不会帮他。
    甚至整个温家都有可能抛弃李世民,转而依附太子,或者李言庆…
    窗外,起了风!
    李世民推开窗子,看着园中萧瑟景致
    许久之后,他握紧拳头:父皇,这是你逼我妁 !
    他转过身来,看着厅中众人:“那你们说,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时间已经不多了 !”是啊,时间已经不务了 !
    李言庆乘一叶扁舟,飘然来到菜子湖畔,在沈光的搀扶下,悠悠然走上湖岸。
    山水清秀的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南临白荔湖,西邻菜子湖「望九华,靠 滔滔江水,浑然一体。远望,若轻舟浮于水面。烟云袅袅,更添几分仙家气度。
    事实上,这浮山也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有大小洞穴五百余处,奇峰、怪石、峻岩、幽洞,构成了浮山四大奇观。如今,浮山归属舒州治下。而舒州行军总管,正是李言庆昔日部属苏定方。李言庆在七月时便得到了消息,李渊已决意将他召回长安。
    这也是他早就预测到的一个结 果,李渊不可能放任他在岭南做大。更何况,他名义上是安南大都督,治所不过容桂粤西地区。可实际上呢,安南都I府已涵盖了整个岭南,更把云贵地区一并纳入治下「同时又勾连巴蜀,遥控川西南等地';,地任何一 个君王,都不可能坐视不理。毕竟这势力 范围太大,将东南西南全都掌控手中。如果李言庆要造反,他可以凭借手中大军,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取两湖和江右,占领巴蜀之后,顺势挥兵关中。哪怕李言庆是宗室,李渊也不可能不心生顾虑。不过,这也正是李言庆所期望的结果……长安的风吹草动,李言庆虽远在岭南,却事无巨细,了然于胸。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自然也是他所期望的结果。两位皇子之间争斗的越是厉害,也就预示着李言庆的机会越大。所以,在收到李渊的敕令后,李言庆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在 他眼中,如今返回长安,正 是好时机……
    想必长安城里的那些老大人们,也厌烦了这没有止息的争斗。
    从裴世矩的言语里,李言庆也探听清楚,李测无意继续平衡之术,而朝中大员同样也不想继续争斗下去。毕竟李唐江山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难重重……吐蕃人的崛起,频频越境袭扰;突厥人在颏利可汗的带领下,也逐渐恢复元气,南望中原,虎视眈眈。此外,尚有吐谷浑蠢蠢欲动。
    而辽东地区,高句丽虽然已经衰弱,却仍有鞔靼、契丹等异族,始终怀有狼虎之心。
    就连新罗百济,也表现出不安分的势态。
    特别是新罗,随着小国仙金庾信的成长和崛起,新罗国力日益强横。
    而百济明显无法压制住新罗,逐渐成为新罗的附庸。朝鲜半岛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已逐渐被打破。高句丽的衰落,使得新罗崛起,已势不可当。而新罗国,显然对中原并无好感。外患不绝,内部争纷不断……
    以至于朝中所有大员,都希望尽快稳定下来,才能避免日后李唐江山的分崩离析。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言庆自然不会拒绝回转长安。
    只是他借口岭南事多,拖延了回程的时间,带着一部分心腹亲卫在冯家商队的掩护之下,悄然启程,自交州一路过来,遍访昔日旧友。房玄龄,自然是不可缺少。
    哪怕两人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李言庆还是希望能和房玄龄面对面,进行一次坦诚交流。冯盎,也必须绎见。毕竟李言庆走后,岭南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士廉虽然能力出众,但如果没有冯盎寺人的协助,恐怕也无法尽善尽美的完成李言庆的托付。
    还有谢映登,在萧太后远赴婆罗洲后,旋即撤出谶塘,在衢州宣布归附李言庆之后,被封为情州行军总管,令江南东道,辖六州之地。同时也是如今东南地区,除冯盎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谢映登的崛起,与冯盎又不一样。冯盎说穿了,是个以异族血统出仕的地方豪强。
    而谢映登则代表着阳夏谢家。哪怕谢家在东晋以后已经没落,但在这些年里,业已恢复了元气。当年东晋名相谢安,自会稽山支出,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名士。谢家在江东的影响力,显然不是冯盎可以比拟。哪怕谢映登退至衢州,照样能迅速站秸脚跟,发展壮大。房玄龄也好,谢映登也罢,都算是李言庆一系人马。可即便是这样,李言庆还是要逐一登门造访,以探听出他们的虚所幸,这一趟走下来,李言庆收获颇丰……时值初冬,北方初雪已落,江淮气候也逐 渐寒冷。
    李言庆在与苏定方汇合之后,便带着 沈光雄阔海两人,一路直奔浮山而来。一晃,又快十载光阴,也许很多人很多事情,都会随之淡忘,可是在李言庆心中,有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忘记。踏着遍地枯黄,李言庆沿着 盘山小径,缓步而行。山间,萧瑟。袅袅烟云中,可依稀看到那山路尽头的一座道观轮廓。
    当李言庆走到近前时,却见道观大门紧闭。他收拾了一下心情,迈步走上台阶,轻轻叩响门扉。不一会儿的功夫,只听大门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门开 了一条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瓜子,疑惑的看了一眼李言庆,怯生生问道:“敢问先生有何事?”
    这是一今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女冠,模样极为秀美。
    李言庆连忙退后一步,微笑道:“敢问玄真仙长可在此地修行?”
    “你找观主吗?你是谁?
    观主耳
    她居然成了观主?
    不过想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以她的家世,还有她的才华,区区一个浮山观主,怕还有些委屈了 一 一r一 一 一
    李言庆想到这里,脸上的笑意更是柔和。
    “还请小仙姑通禀一 声,就说昔日故人前来践约。
    当年,她含着泪水离去。
    李言庆曾发誓,总有一日会将她迎回。
    现在,他来践约了 !
    无论如何,他都要把她犋回去……
    “既是观主故人,那请厢房等候。观主现正在做功课,许要耽搁些时辰,还请先生海涵。”
    这小道姑说起话来,倒是颇有条理,而且很文雅。
    李言庆颔首,示意沈光等人在外面等候,然后迈步走进了道观。
    道观的面积不算大,和当年在巩县时李言庆修筑的那座绿柳观相差不多。两边六间禅房,正中央一座大雄宝殿,里面供奉有三清神像。而在大雄宝殿后面,就是道观的后院,也是平日里修行的地方。李言庆在小道姑的带引下,径自走进禅房。小道姑奉上了茶水,好奇的看了看 李言庆,而后躬身退出。
    观主上山修行已近十载,却甚少和外人接触。小道姑也知道,自家观主是个出身高贵的人,所以在这浮山观中香火不错,却从未有人敢来闹事。以前,这里是隋室的治下,没有人捣乱……后来隋亡唐兴,曾有本地一些纨绔子弟想来生事,却被当时的官府 拿下,治了个罪名之后,生 死不明。萧隋之后,这里一开始属同安郡治下,不久又归于舒州。正当人心惶惶的时候,舒州行军总管大人亲自登门拜访,言语间对观主极为尊重。
    从那时候,小道姑就知道,自己观主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存在……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却从未见过那传说中的大人物!除了每年 固定会有人奉上香火钱,平常日 子里很少会有人前来此地。今天,居然有人来了?李言庆觉察到了小道姑的 Q 光,很和善的与她一笑。“小 仙 姑■■■■■■”“啊,先生莫要这么称呼,小冠道号明月。”清风明 月……倒是很典型的道家名号 !李言庆不由得笑了,和声问道:“那么明月,来这观中修行记载?”“小冠自记事起就在观中……听上一任观主说,那时候世道有些混乱,小冠是被师尊抱回来,所以一直在观中修行。”“哦,这修行可清苦吗?”
    明月摇头道:“清苦倒 也算不得……本地官府对浮山观素来观照,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供奉送来,所以倒也不太难过。只是观主平日里清修,要求很严格,对那些身外之物不甚在意……小冠虽劝过观主不必那般清苦,可观主却不肯答应,每日都要静颂黄庭百遍!”
    说着话,明月神神秘秘的说道:“听老观主说,观主这般,其实是在为人祈福!“哦?”
    明月撅着小嘴儿,有些不满道:“小冠虽不知道观主是为何人祈福,但那个人也大没良心了……小冠在这里这么多年,就没有见过那个人前来。有好几次,小冠还看到观主拿着一本书,偷偷流泪呢。“是什么书?”“好像,好像是半缘诗集。”李言庆的面颊,不由得轻轻抽搐了几下。
    半缘诗集,是他在武德四年末,前往岭南之前,拜托洛阳的洛浦书馆刊印发行的书籍。里面收录的,尽…是李言庆的作品……言庆沉就许久,突然问道:“明月,想不想出去走走?”“出去?”李 言 庆 点 点 头)微笑 道=“离 开 这 里)去 洛阳)去 长安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小道姑愣了一下,眼中流露出一派向往之色。
    哪怕她是从小在道观中长大,对于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可是洛阳、长安的名字,却听说过。
    少年心性,无分男女…0
    小道姑当然也希望能走出去,游历天下,看看这大好河山。
    不过,她也只是心动了那么一下。
    “小冠要照拂观主,观主在那里,小冠就在那里。
    “哦?”
    李言庆满意的点头说:“明月倒是个有心之人……
    “小冠从记事起,就和观主一起。在小冠心中,观主不仅仅是小冠的师父,更是小冠的母亲。
    观主在这里,除了小冠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亲人。
    观中其他的人虽然对观主很尊敬,但小冠知道,她们和观主……
    观主每 日在养真庐修行之外,就只有和小冠一起时才会露出笑容。小冠实不知道,若小冠走了,观主会如何。
    “养真庐?”
    “就是观主 修行之地。”
    李言庆闻听,这眼角不由得眯起来,呈现出一个弯月的弧度。
    姑姑啊,你在这养真庐中,又能修行个甚呢?
    “明月,若是你家观主离开这里,你愿意随她一同走吗?”
    “那不可能……观主潜心修道,岂能擅自备开?”
    “修行。修行。且修且行……”李言庆忍不住笑道=“难道你不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修行只修不行,又岂能得道成就真法?呵呵,要我看啊,你家观主定会同意。小女冠闻听,刚 想要开一辩驳。就在这时,只听禅房外体来一阵脚步声。
    紧跟着,一个对于李言庆而言,极为熟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明月,可是苏总管来了?“啊,我家观主来了 !明月一边说,一边打开禅房的门。“师父,不是苏总管……”“那会是什么人?”话音未落,从禅房门外走进来一个白衣女冠。
    只见她相貌清丽,体态瘦削。一袭白色道袍,更衬托出几分仙家神韵,令她格外动人。女冠走进禅房,一眼就看到了李言庆。她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李言庆,久久说不出话来。
    而李言庆的眼中,则闪过一抹疼惜之色。他向前紧走几步,躬身道:“姑姑,一向可好?”
    刹那间,女冠的眼中,落下两行清泪……
第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三
    裴淑英已年过四旬 !
    但十载潜修,让她看上去依旧年轻。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一袭白衣,反倒更让她透出一丝清冷俏美……至少在李言庆看来,裴淑英似乎和十年前,没什么变化。对裴淑英,李言庆的心里很复杂。他有三妻一妾!
    朵朵和他青梅竹马,无垢更多的是一种宠爱,而裴翠云,则走出于一种尊重。若说最让他难忘的,恐怕就是眼前这个道装女冠。毕竟从年龄上来说,裴淑英和他的 实际年龄,似乎 是最为契合。十年前,裴淑英被迫在浮山修行。
    十年后,裴世矩已无法形成阻碍,可当李言庆见到裴淑英的时候,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浮山观中,共有七八个女冠。除了明月之外,其他人都非常规矩的回到各自的房间。
    因为她们看到站在道观外的苏定方……堂堂舒州总管,也只能在道观外面守护,那道观里的男子,更非等闲人可比。大富大贵未必算得上贴切,肯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明月奉上茶水后,便悄悄退出禅房。她也看得出,这禅房里的青年男子,和她的师父,似乎有些纠糌方,大雪。李靖冒着大雪视察完了军务之后,返回灵州都督府。突厥人又开始有些不安分了……
    每到这个时节,突厥人就会活动频繁,屡屡犯境寇边,袭扰掠夺边境。对此,李靖自然早就做出安排。只是这边境线太长,虽有长城防线做依托,终究是有些被动。突厥人袭扰频繁,李靖即便是掌控十万大军,但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
    每每想及此,李靖就会感到非常恐屈。
    本来,在武德七年初,李靖已做好了出兵漠北,和颏利可汗决战的计划。当时的灵武大都督李玄霸,对李靖的这个计划也非常赞成。就在万事俱备,等待朝廷批准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杨文干之乱,一下子令李靖的所有计划随之落空……特别是随后李玄 霸被召回长安,李靖旋即在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推荐下,成为灵武大都督,戍卫灵州,抵御突厥。官,升…7 !但李靖并不觉得怎么开心……原因嘛,非常简单。随着李玄霸被召回长安,李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付之东
    也许走出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李渊敕令李靖坚守灵州,不得捕自与突厥人开战。用李测的话说:今天下方定,百姓厌战,不宜轻启战端。
    突厥兵力强盛,当徐徐图之。若冒然与之交锋,势必会令关中再次激荡,实当慎之,慎之……对李渊的这道敕令,李靖可以理解 !
    毕竟太子之争牵扯到了国本,理应谨慎对待。孙武曾说:兵者,国之大事 !李测在朝堂内部尚未平靖的状况下冒然和突厥开战,当然会觉得心里没底儿。可李靖又不甘心,为了这次突厥之战的计划,他可说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思。数载努力,就这样报废了?但即便心中不满,李靖也只能接旨。
    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单凭灵武的兵马,自然无法和突厥相争。
    不过心里面,对李世民这种行为,多多少少生出一丝愤慨……同时,李靖心里又有些羡慕。看人家杜如晦在辽东,做的好大事情。
    震慑契丹,威逼鞔靼……甚至还夺取了辽东三馈,将大军直接齄扎于高句丽境内,虎视眈眈。杜如晦手中可没有十万大军 !然而他却做出 了 令李靖羡慕妒忌很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