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中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剑在手,不能“拔剑四顾心茫然”。

    执掌正义,箭在弦上,却不能发。

    姜山办事讲究火候,功力终于得以体现。

    他先慎重地找到大队长、分管局长,将自己已经非常把握的几个案件环节谈了看法,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汇报,是逐级进行的,他先汇报大队长,让这些看法成为大队长的,再让大队长带着自己去汇报给分管局长,再成为分管局长的看法和决策。

    逐级汇报下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领导要有准确的信息才能决策,而且决策不能无的放矢。

    姜山多年从事机关工作得出的经验。

    下属的好想法、好点子,只有让领导吸纳了,再变成领导更全面、更具体的决策,才会生效。

    领导毕竟是领导,历来上级就比下级高明。

    如果谁感到自己比领导高明,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仅你的想法实现不了,而且你的想法将无处可说,空想去吧。

    姜山等着领导们有时间了,开了个案件调度会。

    他先让最初办案的主侦办人汇报了全案情况,自己又汇报了接手案子后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需要进一步查证、核实的情节和证据。

    这时,姜山汇报的,还是两个方向,以保证进退有余。

    大队长肯定了专案组的成绩,也肯定了姜山的假设,提出了下步查证、核实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管局长则除了肯定,还比较把握和充分论证了这些假设与可能,指明了侦办方向与讲究的策略,并强调了纪律。

    这样,姜山带领的专案组才正式开展工作。

    尚方宝剑到手,号令畅顺。没人再说闲话,每个需要查证的情节、需要获取的证据都已经转化成命令。

    服务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也是警察的天职,即便出了问题,也有下达命令的行政长官负责。

    姜山一直非常审慎重,每一个环节,他都让原主侦人互相交叉,重新核实了案件的所有情节,做了充分的取证工作。

    自己则带了王渐进,缉捕另一涉案人员。

    具体进行缉捕是最为困难的,也是此案最为关键的一个突破口,所以姜山亲自来抓这个环节。

    这保缉捕对象的所有情况,全部被他搜集到手,就连与被害人、作案人的关系也摸了个“底朝天”。

    疑难案件之所以疑难,就因为案情太过简单。

    案件涉及的当事人简单,只有两人,犯罪嫌疑人王国良,另一名受害人马一彪。

    发案现场,除了他们,再无证人。

    案情也简单,马一彪受伤,王国良存有嫌疑。

    发案过程更简单,只是下车时发生争执的一瞬间。

    犯罪嫌疑人王国良,是个卖建材的生意人。

    他赶上了好时候,房地产市场火爆,建材生意就红火。

    王国良本来就是个小混混角色,做生意有了钱,身边的狐朋狗友就蜂拥而至。

    狐朋狗友为了混吃混喝,王国良也乐得花钱买个场面,讲究个面子。

    混子嘛,自己的身价地位有限,现在有钱了,也有车了,就需要人捧着,抬高一下地位。

    王国良做建材生意,与他人不一样,供应建材,整幢大楼供应,能不发吗?

    重新调查,姜山摸清了他发家的底细。

    王国良发家的关键,就在有背景的亲戚身上。这年头,无关系无门子要做成点大事,难啊!

    从王国良被刑事拘留到出监,直至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被追着问责、免职来看,此人举足轻重。

    姜山已经从王国良身边的一个小混混口里得知,那人曾是省里前几把手,一个电话就够县里管事人忙活的。

    其实,王国良也不是什么坏人,混社会,却没有劣迹,只不过吃喝玩乐地烧钱罢了。

    他涉嫌犯罪,起因很简单,情节不也复杂。

    只不过因为他嘴硬,得理不饶人,将相邻做建材生意的马一彪打成重伤,至于怎么打的,说法颇多。

    先是同去一地请客吃饭,发生口角。

    马一彪凭身强力壮,不买钱多势大王国良的账。

    王国良气得让他等着,晚上酒局散后,冤家路窄,互相又嘴炮一阵,被人劝开。

    回到建材店处,王国良停车时,又与马一彪相遇。

    平时胆小、靠小混混支撑门面的王国良,酒壮英雄胆,扔下车,就要与马一彪单挑,正中马一彪下怀。

    实际上,马一彪暗中正在与王国良争夺一座楼的建材供应指标。

    在人脉关系和背景上,他比不过王国良,就想在体力上将王国良打败,让他惧怕几分。

    马一彪是体育教师出身,身强力壮不说,还有几分武术功底,根本就没将王国良放在眼里。

    任由王国良放马过来,他根本不屑一顾。

    他凶神一样站立,威风凛凛,更加刺激着王国良。

    王国良酒后胆壮,钱多腰粗,上前没几下,就将马一彪放倒在地,逆袭成功。

    王国良经常与混混们一起,也学了些泼皮招数。

    令马一彪没有防备时,他突然拔出随身携带的一把藏刀子,不管不顾,朝着马一彪就刺过去。

    马一彪腿上受伤,血流如注,见状晕血,当场昏厥,以后的事情就不记得了。

    王国良站起身来,吓得驾车逃跑,还没忘打120急救。

    发案过程简单,因果明确,事实清楚。

    王国良被拘传到刑警大队,也没抗拒,就交待了,藏刀也找到了。

    邻居听见吵闹,也有在楼上看到的两个人互相推了一下的。

    马一彪被伤后经过治疗,然后又做法医鉴定,却是重伤。因为他的筋腱被伤严重,影响了功能。

    姜山反复分析、查证、比对,发现王国良的交待与马一彪的陈述没有很大出入,基本符合。

    王国良后来翻供,也不知道什么明人指点,只承认朝着马一彪蹬来的脚刺了一刀,就一刀。

    马一彪的脚上、腿上各被刺一刀,脚上的伤连轻伤也构不上,腿上的一刀却是重伤。

    蹊跷的腿伤!

    马一彪腿上挨的那一刀,最终成为案件的难点和症结。

    马一彪家里也四处找人,上访信满天飞。

    这样,将一起简单案件弄得沸沸扬扬。背景复杂,案件办起来就复杂化了。

    在办案中,姜山极少遇到这种情况,每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敢放过。

    他梳理出这些问题后,重新走访了一遍目击证人,并扩大了调查访问范围。

    随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线索也就越来越多。

    终于,据了解,有人提供,在医院救护车到达之前,马一彪身边有人早赶到。

    其中有一位关键人物,就是马一彪的下属杜金清。

    杜金清的及时出场,使案件增加了一种可能。因为杜金清与马一彪有说不清的关系。

    杜金清更不是个省油的灯。

第5章 “伙计”真相() 
第五章“伙计”真相

    姜山他们这次蹲守的就是杜金清。

    杜金清与马一彪有扯不清的关系。

    两个人是朋友,却又互相提防,是敌手,却又密切配合,争斗多次,却仍不分离,关系怪怪的。

    姜山从事刑警工作以来,对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多方面的认识,极少有单纯性格的人,多重性格的人太多。

    警察队伍里也是这样,双重多重性格的人居多,使得本来简单易处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错综。

    越是出类拔萃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个怪圈,倒是那些与世无争、安心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清静单调地过着自己生活的人心理健康,身体也健康。

    他们不闻不问他人之事,也没有过问他们的事,相安无事的时候多。

    前提是他们从事的工作必须默默无闻,无职无权,机器人一样的工作、生活,平凡无奇,否则就不会安然,有的抓彩票中个奖,也会被卷入人际的绯闻当中。

    社会上,真好人极少,真坏人不少,假好人太多,弄得人人自危,多面人越来越多。

    杜金清就是个多重性格的人,他与马一彪是同学,在谈对象的年龄,他们共同追求一个女同学,似乎又是情敌。

    奇怪的是后来两个人都不再追,女同学跟着一个南方人到外地去了,他们两个成了铁杆弟兄,做什么都在一起。

    直至合伙打拼,做成了建材生意,因为马一彪靠他在银行的哥哥帮助出资多,做了总经理。

    杜金清投资占小份额,也是仅有的股东,每年都分红,没事的时候就给马一彪打打下手。

    经过调查,姜山发现杜金清与马一彪的关系微妙之处在于,他们两个先是杜金清追到女同学,发生了男女关系。

    马一彪厚着脸皮在其中搅和,也与女同学有了一腿。

    结果他们在一次醉酒后都口无遮拦地说了出来,对女同学有了共识,标准婊子一个,约定谁也不再理会。

    他们从此对女人视若玩物,有时寻到漂亮的还想方设法共享,成了一对顽主。

    后来,杜金清终于寻到一个做建材生意老板的女儿,没敢与马一彪共享,闪电式地结婚生育。

    马一彪见杜金清玩够了,自己也下力气找了个在企业里当会计的规矩女青年结婚。

    杜金清跟着自己的老岳父做了几天建材生意,发现其中利润不小,但他有三个内兄内弟,不可能有自己的份子。

    然而,他媳妇给老岳父当着会计,其中油水便利不少,也不想费心自己干。

    杜金清就自己积蓄了些钱,又找上马一彪,合伙立门户,做起建材生意。

    令他们两个没有想到的,马一彪媳妇是个天生的生意人,算账算进骨头里去,汤水不漏。

    马一彪夫妻俩经过合计,就大量投资。

    他们利用杜金清对建材生意的熟悉,先委以杜金清总经理的重任,跑前跑后地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马一彪掌控着大股,马一彪的媳妇当着会计,基本做成了夫妻店。

    但是,杜金清也春风得意,当总经理,成天醉生梦死,花天酒天,马一彪尽着杜金清挥霍。

    年终,杜金清分红、工资很多,但是算算账,却因平日挥霍无度,数额不小,得手不多。

    好兄弟明算账。

    马一彪的媳妇控制着账目,分红与工资账面上清清楚楚,私底下却是小算盘打得精到。

    涓涓细流,暗中涌动,将马一彪外欠的资金还清不说,还留下了一大笔流动资金。

    杜金清有苦说不出,自己算账一节上,又极其弱智。

    马一彪平日嘻嘻哈哈的,跟着杜总四处陪酒,结交着杜总的朋友,却是暗中结交成好哥们,好兄弟。

    马一彪凭着一身好功夫,一肚子好酒量,仗义豪爽,除了结交下杜金清联系的社会关系,而且很快就掌握了建材生意的窍门,手里也联系了一大批客户。

    一旦有大宗生意,马一彪就称合伙资金不足,需要筹资。

    杜金清筹资无门,结果眼睁睁地看着马一彪利用自己所谓借的资金做成了许多生意,获取了最大的利润。

    时间一长,杜金清就在公司渐渐失去用处。

    马一彪董事长的身份优势显露,就让他多靠工地,多去社会上联系客户。

    杜金清在场面上当着总经理,很有面子,却无大利。

    杜金清空挂着头衔,渐渐也就自由散漫起来,有工资发着,有红利分着。

    他从公司账面上也找不出毛病来,没有别的办法,也乐得清闲享受。

    马一彪用自己的钱买上了车,杜金清心理才不平衡了。渐渐两个人疏远起来。

    杜金清对马一彪找不出毛病来,合伙公司账目清,红利、工资一分不少杜金清的,笔笔都是来去分明。

    杜金清心知肚明,马一彪两口子做了手脚,却是难以找到恰当的理由,揭开内幕,更不想因此废了自己这条财路。

    因为,他老婆与岳父舅子们开的公司,自己根本就插不进手去,如果这条财路断了,自己就真的只能四处打工了。

    于是,杜金清表面上与马一彪一直相安无事,暗中却是恨之入骨。

    合伙公司开不大,原样运行。

    但是利大好赚的生意,马一彪是自己用自己的流动资金去做的,体外循环,还能逃税避税,与杜金清无关。

    杜金清身为合伙公司的发起人,最初创业的领路人,还是颇为马一彪忌惮,怕业内向行说他见利忘义,或者忘恩复义。

    杜金清上班不上班,管不管事的,马一彪一直都给原来的工资、红利,让杜金清说不出什么来。

    杜金清看出马一彪的良苦用心,自己联络好的关系已经被马一彪拉拢得热乎成一团,自己即便是发恨,去挑拨,也难以破坏多少了。

    于是,他就拿着马一彪给的工资,自己另外用心思去谋其他的事情。

    有时,马一彪还故意让杜金清去讨要大额货款,意图让杜金清多拿些资金,退出公司。

    杜金清非常清楚马一彪的险恶有心,也不上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他每月工资数不低,每年红利也不少,足已让他过着小康的日子。

    何况他媳妇也在他岳父那儿占着股了,工资、红利也不少。

    他也买了车,但是给媳妇开着。自己也开始将联系到的生意两边倒,哪边提成高给哪边做。

    杜金清这样做着,牟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他想将做成熟的公司独占,他对马一彪是恨之入骨,却没办法。

    疑案当中,杜金清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作案动机最大,就难逃嫌疑。

    至此,疑案终于揭开一线空隙,出现一丝光亮。

    即便按照常规推测,再脑残的人脑补一下,也会知道杜金清对马一彪会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夺回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公司份额。

    虽然,他应该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但表面对公司不感兴趣,时不时外出旅游,看上去很不务正业。

    随着调查的深入,杜金清的一切渐渐被掌握得了如指掌。

    姜山感到王渐进越来越顺手,越来越老道。

    除了从正常渠道调查外,他善于从社会复杂人群中寻找线索了。

    这部分灰色人群,才是警察值得利用,利用起来最有价值的。

    姜山多年来,已经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生活在正常社会层面的人群,日常接触到的全部些正常人,即便是思维也是中规中矩的,哪怕是见到一丝一毫的不正常事情,就会惊恐无比。

    如果找他们去了解专门行走在阴暗角落的坏人,那岂不是有些“找姑子要孩子”之嫌,天使怎么会知道魔鬼的事情?

    王渐进对杜金清展开调查时,姜山只不过给了个信号,“多找找他的那些狐朋狗友”。

    他就能够按照杜金清的脾气性格,找到那么对他了解的人来,而且这些人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身为一名刑警,基本能够合格时,就要善于接触并掌控这部分游走在法律边缘,却又掌握很多已经涉嫌犯罪的事实或者线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凡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都对敢以身涉险,以身试法的同类勇者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奉若神明。

    身为粉丝,谈论交流最多的,也最感兴趣的,肯定就自己心目的神明了。

    对于杜金清这条线,姜山凭直感,觉得有戏,于是就交待给比较信得过的王渐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