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中剑-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娜被拉去充当了讲解员,她在讲述案情时说的最多的还是刘刚。

    案件审讯结束,香港警方按照程序进行着各项诉讼活动。

    国际刑警组织听取了雷恩斯与鲍恩的汇报后,还指示留线,经营下一起跨国犯罪案件的侦破。

    留线的人选,竟然是江上航。

    这让刘刚大为不解,他对国际刑警组织的做法虽有微词,但是没法据理力争,也懒得与那帮自命清高的家伙计较更多。

    按照国际刑警组织的惯例,警员每办完一起大案就会被批准休假一段时间。

    刘刚接到休假通知,也接到了国内的命令,回到内地另有任用。

    到时有人会接替他的工作,内地警方是用国际刑警组织的舞台,锻炼自己的高级警官,定期轮换是必须的。

    参与这次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刘刚感慨颇多,理念的不同,行为方式千差万别。

    临回内地,与大家的分别还需要一定形式的表达。否则显得不近人情,好在在香港这种人情表达,全是非常俭朴的,并且个人出资。

    这与内地正在兴起的各项规定也不相悖。

    唐娜反复强调到时到内地找刘刚当向导,她回美国的家中一趟就会去大陆找刘刚的。

    香港的同行范文江、金子环、花蕾也纷纷要求去内地找刘刚,到时在内地相聚游览一番。

    新加坡的同行张天全、李东峰与安东,都去过内地,没有去的计划,他好象要去没去过的非州游玩。他们都是资深的驴友,玩的是与众不同。

    这就是差距,文化的差距与理念的差距。

    刘刚内心有个非常见不得人的想法,说出来怕别人笑话。

    他只想呆在家里,多陪陪老婆孩子,弥补多年的感情亏欠。

    说穿了,就是想当段时间的宅男。做做饭,写写字,沉淀沉淀,把自己多年的感慨梳理一番,写成文字,留下来。

    最后呢,到年纪大了,翻看翻看,让记忆重回年轻时的经历,唤醒身体里的热血,保持一份年轻的心态。

    酒,自然是少不少喝的。

    不过,临分手的酒喝得不猛了。大家都想给对方留下些好的印象,说话多了许多的讲究。

    也可能是长时间在香港这方水土生活的缘故,刘刚发现自己的性格有些变化。

    石可与陈敬的变化最为明显,毕竟是大城市里出生的人,适应这种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如鱼得水。

    刘刚此时身份恢复过来,任务平平淡淡地完成了,无密可保了。

    姜山对于刘刚这个名字倒有些适应了,人真是怕习惯。坏习惯让人沉沦,好习惯让人成功。

    何磊也可以公开身份了,她从香港购买了很多的礼物,连姜山回内地带在礼物也购买了。

    这种购物情结,在何磊身上体现得非常严重。

    由于礼物太多,姜山只好去通过物流发回,结果发现加上物流费用,在香港本来物价高的基础上,这些礼物只不过是在品牌上有点优势,其它与内地的货色一般无二。

    何磊笑话姜山抠门,说他不懂香港的食品质量保证。

    姜山愣怔了半天,才想起自己在警院里时常挂了嘴上的口头禅“俺本庄户人!”

    姜山回到内地呆在家中只有三天,就接到省厅任命,到副省级城市任公安局长。

    前任刚刚被双规了。

    姜山无奈地上任,开始了如履薄冰的新征途。

第136章 上任遇冷() 
第一章上任遇冷

    之所以有些无奈,是因为这个副省级城市的历任公安局长中,落马者众多。

    谁做上这个公安局长,意味着如履薄冰。

    姜山心知肚明,选择自己,是组织看上自己透明度高。

    官场上,从来是浊者众,清者少。

    如同姜山一般透明的更是凤毛麟角。

    他临危受命,理所当然,成为最佳人选。

    依照他的心性,自然不愿去坐这档子棘手的位子。

    他的内心深处对于权力及钱财欲求不强,只求过得坦然自在,不愿受过多的羁绊与约束。

    特别是经过参加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在香港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更让他感触深厚,位卑好做人

    责任与担当必须有的。

    但是,当个人能力不能游刃有余,不如退而求其次。

    当上级领导与他个别谈话时,对此阐述的最明确。

    关键时候省厅是他的娘家,遇到地方上的阻力时,省厅做后盾,如果闹翻了脸,最差让他回到省厅按照副厅安排工作。

    这颗定心丸吃下去,姜山就有了分寸。

    地方政府,对于公安局长这个位子还是非常看重的。

    当年收看《英雄无悔》电视连续剧时,姜山对那句“公安局长这个位子不好坐啊!”的台词,记忆太深刻了。

    此时,他自己也面临这个问题。

    只是没有想到,情形更为严峻。

    当时厅长与他谈话时,他明确提出了需要,就是安排好退路,有了退路就有底气与胆气。

    壮士断腕,是因为他知道腕不会白断。

    与地方势力叫板,必须亮出底牌。否则,让他们那帮政客抓住人事与财政,不死也得脱层皮。

    公安局长的位子尽管难坐,但是众人都眼红,也是各方势力争夺、拉拢与巴结的焦点。

    争夺,就是让自己的人去干。

    拉拢,就是把干上的人拉到自己身边。

    巴结,就是把这个人弄成自己人。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让公安局长执掌的大权旁落。

    姜山深知青城里手眼通天的人物太多,从来不正眼看省里,动辄进京说话办事。

    青城公安局长只要熬过一届,就会升至正厅,挂个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或政协副主席之类的。

    此类虚位,全凭公安局长与主政者的关系。因此,地方势力要拿下公安局长很简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山硬着头皮上任,自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他到青城上任,是由省厅安排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陪同着一起去的,直接代省厅长,也表明了省厅的态度。

    厅长口头支票,就是答应等他稳定下来,再去检查工作,顺便给他撑腰装胆。

    青城,是个副省级城市。

    虽然远离省城,却是离京城比省城还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便利与历史渊源。

    不只是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优越于省城的先天条件,还有着一种说不清楚的京城后花园背景。

    这层关系,隐约可辨,却不能摆上桌面。

    京城的当政者,大都与青城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出身于此,或在此有亲戚,或经常至此休养休养。

    长此一往,青城的优越与潜力就彰显无余。

    主政者有的一飞冲天,更多的是晋身升位。

    到青城当官,自然成为各方势力的争夺热点。

    姜山初到青城,按照惯例是依次到市委、市政府报到,然后在当地分管领导的陪同下,上任当地市委任命的局党委书记,然后再任经过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局长。

    其中运作过程的快慢,就看当地主政者的态度了。

    快的话,说明他们对新来的公安局长认可。慢的话,就有很多层意思隐含其中。

    这也是一种搏弈,平静的例行公事过程中,各方势力无不在彰显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其中,私下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私下的交流沟通,就是争夺权力与利益的搏弈。

    其中的奥秘,是好心人透露给姜山的。

    姜山可不想如此妥协,坚持着自己的行事风格。

    有着局党委书记一职,他就可以行使党委的组织权力。只需如此掌控住组织权力,就可以控制大局。

    上任三把火的事,姜山坚决不去做。

    他需要做的,就是坐观其变,在静水深流之中,把一切摆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有了规矩,无需大动干戈,各行其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一切就好办了。

    如果还需要教着怎么履职,那就太笑话了。

    既然组织任命了,那肯定是符合任职条件的,业务不熟,自己去学,自己去熟悉就是。

    如果不称职,不负责,组织不会让任何人尸位素餐的。

    然后,当姜山在党委会上把自己的主政理念讲出来时,他说让每个党委委员“有职有责有权”时,每个人脸上挂着成熟的笑容,巴掌拍得很响。

    党委委员全都表现得城府很深,神秘莫测。

    在中层干部大会上,姜山按照警令部拟写的稿件,中规中矩,抑扬顿措,照本宣科,一字不落,一字不改地读完。

    会场上,掌声稀稀落落,不时有人露出嗤之以鼻的神态。

    这种会场效果,他早有预知,果然不出所料。

    他的前任,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把公安局的局风折腾坏了。

    人心涣散,歪风盛行,一时难以收拢和改变。

    毕竟,广大民警们见过太多“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和“人前一样,背后一样”的小人,狐假虎威,人模狗样地当官。

    而且,还有许多梗直廉洁的民警,正在接受着审查。有的还即将接受审查,其中很多人极可能将锒铛入狱。

    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的氛围,如同一片厚重的阴云,飘浮在在全体中层干部的身心上空。

    会场上,异常沉闷,全部观望。

    因此,他只能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认认真真地走完过场,扎扎实实地搞了形式。

    局里的事情,还需要时间,需要慢慢肃清流毒,最好让流毒自流出来,然后,才能挖掘出来活力。

    激浊扬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是颠仆不灭的规律,更是现实。

    应来送往的形式很快就结束了,省厅政治部主任率领的一行在特殊情形下,也悄然返回省城。

    市里的相关领导也悄然无声,适应着新常态,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接下来,姜山就面对着各方势力伸过来的橄榄枝。

    尽管中央有着八项规定,有着严格的铁规禁令,但是国人最为擅长的,就是变通。

    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

    概莫能外,鲜有例外。

    因为临时没有住房,姜山接受了市委安排,暂住在市里的定点宾馆里。

    一日三餐,也就与交流过来的干部搭伙,在宾馆的自助餐厅里,共同一吃自助的工作餐。

    能够进入这个层面,暂住宾馆,吃自助工作餐的,自然是市级领导为主的。

    宾馆专门设了摆有一张大圆桌的领导自助工作餐厅,每日交给宾馆生活补贴,等于发放了两位特级厨师的高额工资,补贴着生活。

    期间,姜山先是被市委书记马敢骑约着,一起吃过一次工作餐。

    席间,马书记大体地介绍过一些市情,做出了让姜山提出一个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意见,提交常委会研究。

    然后是市长,也是在工作餐上表了态,要帮助解决装备经费问题,要求拿出个综合意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倒是人大主任来得痛快。他约着姜山到自己亲戚开的家庭餐馆吃饭,自己带着酒,分管政法的市委副书记及政法委书记一起作的陪。

    偷着喝如此安全无虞的酒,倒是十分尽兴。可能应了那句老话,偷着办的事,比正常办多了几份情趣。

    席间,人大主任显然是绝对的一把手,市委副书记与政法委书记非常敬重他,气氛好,话就多。

    他痛快地多次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配合几位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约请姜山最重要的目的。

    既是他管辖的权力,也是他投桃报李的本钱,“人大常务会已经列上日程,近日就召开,重点通过公安局长的任命。一旦通过,接着就发任命书。”

    接连出了几次场,姜山感到与市领导们扎了堆,有些不厌其烦,公安局的同志们不好找,也不便找他汇报工作,沟通交流就极少。

    于是,他就让警令部找了一处局里清理整顿办公室闲置出来的房子,安排后勤保障处收拾一下,作为宿舍,暂时居住。

    吃饭安排在单位的食堂里,原来用来接待的一个房间,作为局党委值班时的餐室,每人自备一套餐具。

    安顿得差不多了,吃住都在局里,时间上就充裕多了。

    局里各种文件与各警种单位的情况汇报,全部看过多遍,还与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分管局长进行多次交流。

    其中,他还穿插着到有关单位调研过多次。

    一切活动,都由警令部陪同,警令部主任于大林带着研究室的一名年轻民警王辉,三人一起,轻车简从。

    陪同姜山调研数天后,于大林征求姜山对王辉的意见。

    按照惯例,警令部都安排一名年轻民警负责局长的事务与简单的文字材料,作为兼职秘书。

    姜山不想为难警令部,没有发现王辉的明显缺点,就表示同意,按照他们的意见办。

    他借机给于大林吃了一份定心丸。

    对警令部近期的工作进行了肯定与表扬,并放权给他。

    “非原则性的事务,严格按照规定,警令部决定办理就可。不需要事事都请示。”

    他深知警令部的不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们循规蹈矩惯了,服务经历过多任领导,最大的期望是未来得到重用,不会在一些小事犯低级错误。

    再说了,跟领导时间长了,无论是见识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都没的说,素质普遍高于其他警种的民警。

    警令部事务性的事情头绪多,针头线脑,十分繁琐。

    于大林还是党委委员,局长的许多事情,需要他出面代表,直接处理。

    确定下王辉跟着姜山做秘书,他就征得姜山同意,自己也就脱开身,去履行职责。

    姜山在王辉陪同下,活动也就相对自由轻松起来。

    其中,于大林身为党委委员,对全局的情况掌控熟悉。

    姜山作为班长,需要尊重他的意见建议,也是为了让于大林有更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拉近彼此间的关系。

    自然,于大林尽心竭力地表现,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无懈可击,也值得信任。

    这也是姜山想要的效果。

    王辉年轻,缺少经验,凡事以局长为主,他为辅。他只管汇报情况,没有自己的态度,由局长做出决定。

    这样,相两比较,反衬出了于大林的成熟与老练,也显示了他的忠诚与负责。

    姜山了解到王辉是青城当地出生长大的,就让王辉领着自己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明察暗访,多了解些实情。

    有时,遇到有王辉的警院同学,姜山还会让王辉悄悄约出来,一起吃个便饭,借机了解基层一线民警的真实想法。

    这样一来,如鱼得水,扎根下去,接了地气。

    姜山仿佛年轻了许多,全然没有了刚上任时被沉闷气氛压抑得心情不爽的感觉。

    他头脑中渐渐冒出办法,谋划出激浊扬清,策动全局的一盘棋。

第137章 静水深流() 
第二章静水流深

    “年轻真好!”

    姜山独自面对着王辉清秀的脸庞时,听他认认真真,条分缕析地汇报,内心不由感叹。

    算上去,自己的年龄不算很大。

    在全省公安系统里所有副厅级里,自己是最年轻的,而且是绝无仅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