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中剑-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样子,她是去主持新闻发布会的。

    姜山快步离开市委办公楼的长廊,他有一种直感,这儿将发生很多让人难以意料的事情。

    因为,这楼的主人有慌乱的迹象。

    马敢骑的秘书一直目送姜山出了楼道长廊。所谓的目送,是通过秘密安装在楼道里的监控系统。

    他等姜山上车离去,把姜山转赠茶叶给偶遇的潘倩一事,轻描淡写地透露给了马书记。

    说完,他竟然没来头地加了句评语“还挺会玩的。”

    马敢骑不由抬头,眼睛意味深长地瞅了一会秘书,好象琢磨他话中的意思。

    姜山回到局里,找到朱清范与仇同,“铁三角”共同先把情况凑了一下,互相谈了看法。

    好在有着先手棋,朱海洋身份在省厅,涉及的事情也是在姜山到任之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除了全力以赴配合好省厅的调查外,再就是按照市委的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调查,查清幕后。

    朱清范接下了仇同掌握的材料,为了保护仇同,姜山让仇同置身事外,更加安全。

    这种较量,有时是非常残酷的。凡是沾边的,不管属于哪方,极有可能身陷其中,两败俱伤。

    姜山与朱清范都是从省厅过来的,时间短,有退路,相对安全些。

    至少在青城这汪水里,他们两个人还没有留下可供抓握的把柄,基本无法借题发挥。

    布置好一切,姜山还是把局里研究的方案和成立调查组的主要成员,用电话向马敢骑汇报了一下。

    当然,他亲自挂帅,分管副局长当组长,几大侦察主力都由支队长直接靠案。

    如此,领导重视,力量充足,及时破案肯定不成问题。

    马敢骑在电话充分肯定了姜山的工作。最后,他顺便告诉姜山,声称已经安排宣传部门跟踪采访公安部门。

    这边电话刚挂上,那边刘东东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意思非常明确,马敢骑要求公安机关态度明确,要从维护大局稳定的高度,也要从法律角度上,对敢于造谣生事,制造混乱,违法犯罪的进行严厉打击。

    姜山感到事情越来越露骨了,摆明了就是要借助公安机关的手清除异己。

    他非常关心地问了刘东东有关情况,也把压力向外推了推。

    “京城那边怎么样了?我这边压力很大啊。这种大海捞针的侦破,有一定难度,时间上也来不及啊!”

    与刘东东的电话刚结束,电视台台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他带着人马上就到公安局了。

    姜山让王辉通知宣传处,做好准备,让分管宣传的副政委先接待着,自己过一会再去。

    其实,宣传处同时也接到了宣传部的通知,正逐级汇报着呢,也做着准备。

    姜山的命令一到,他们也就准备充分了。

    经过分管副政委审核过的新闻通稿,不一会就摆在姜山的办公桌上。

    他看着这份有着玩弄文字嫌疑的稿件,只指出一处言辞激烈的用词,提醒宣传处长,这种稿件要多学学外交部的辞令。

    他知道电视台台长肯定要把关,还要向宣传部长汇报。

    他不在乎他们怎么做,但是公安机关在其中不能当“替罪羊”。

    留下一份原稿,让王辉把作为全局新闻发言人的于大林叫到了办公室。

    让于大林熟悉了原稿,叮嘱了几处要害,不管新闻部门怎么修改,把握住中性地尊重事件的情形,把马敢骑要求公安机关表态的方面,放大成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方面来说。

    于大林浸淫文字十余年,把握这点尺度不难。

    他理解得很准确,就是积极响应市委的部署,主动工作,维护稳定与维护法律尊严,都不特指哪一方面。

    任何人违法犯罪了,都坚决打击!

    姜山点点头,让于大林准备应对去了。

    独自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他还是打了个电话,问了问省厅相关部门的老同事,省厅对网络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

    这边的视频分析也出来结果,录制视频的人有着专业跟踪能力与水平,所有资料都没有留下痕迹。

    这样,侦破工作就要费些周折了。

    省厅相关部门老同事曾经在电话里暗示,厅长已经专门安排力量进行秘密调查,不会给青城公安任何压力,就是要避开地方势力的干扰。

    果真如此,姜山的内心就稍稍轻松了些,至少他临时不需要与马敢骑面对面地交锋。

    马敢骑的鲜明态度,表明了朱海洋是他的人,牵扯到了他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是涉及更多内幕。

    至于庞玉与马敢骑是什么关系,姜山还难以判定。

    但是,从马敢骑对朱海洋网络事件这种狠辣动作和过激反应上,肯定是触动了马敢骑的敏感神经。

    如此,社会上风传,仇同曾经暗示,朱海洋与马敢骑共同享用着一对孪生姊妹做情妇的事情,就是真情实事。

    共同享用,就会共同拥有秘密,秘密除了财富与权力,就是情色。

    利欲之交,才会如此荒唐。

    姜山不由地暗自感慨,这种丧心病狂的人还大量存在,中央的反腐力度就需要更大,只能永远在路上。

    采访结束后,宣传处长过来向姜山汇报。

    于大林一起过来,只说一切顺利。

    因为电视台台长亲自带队前来,出于礼节和今后公安工作的宣传工作考虑,姜山马上从办公室前往会客室,宾主相见,并进行友好交谈。

    电视台台长是个非常健谈风趣的人,与姜山也是一见如故。谈话进行的非常愉快,关系密切起来。

    姜山仔细观察,发现电视台台长王介山是个人物。

    他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滔滔不绝,却一点也不会触及敏感话题。

    全是些别人少闻的有趣段子,令人捧腹大笑之余,还会引起共鸣,发人深思。

    简直是出神入化,很多人能够发表宏篇大论,却触及不了痛痒,这就是水平!

    让王介山当电视台台长,真是屈才了。

    如果让他主持档节目,肯定会火爆走红。

    只会比周立波强,不会比周立波差!

    姜山这样开着王介山的玩笑,王介山并不以为然。

    潘倩在旁边,看见姜山对王介山非常感兴趣,还这样夸赞,就适时插话介绍,称王介山曾经在央视主持过一档深夜才播的节目。

    王介山到青城电视台做台长,是被马书记发现挖掘过来的,获得过青城市宣传特别贡献奖。

    奖金五十万元,史上绝无仅有的。

    大家天马行空地谈着谈着,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姜山出于礼节虚让了一下。

    没想到王介山是满口应诺,还说自己带着酒,简装茅台!

    姜山内心惊了一下,原来王介山是有备而来。

第140章 宅中夜宴() 
第五章宅中夜宴

    饭菜早就准备了一些,都是些家常菜。

    姜山为了应对新常态下的接待工作,外地公务来宾,在定点招待饭店或者食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对于外地前来看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和本地结识的朋友,他利用自己在局里的宿舍,设计了一处小餐厅。

    自购冰箱和饭菜,以新鲜蔬菜为主。简单些的自己与司机动手做,复杂些的委托食堂代为加工。

    多少算是沾了集体食堂的煤气与调料便利,每月自己也交上些份子钱,以此避嫌。

    这样一来,遇到王介山这样的豪爽之辈,倒也应付得下来。

    自备酒菜,在自己的临时住所招待,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至于分管副政委、宣传处长什么的,去陪吃陪喝的时间长了,也会自觉地把遇到新鲜的物品送去保管着,算是凑了个份子。

    否则,单靠姜山的工资,早就吃得揭不开锅了。

    就是这样,姜山内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如果细究起来,这也是问题啊!

    然而,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和酒文化,一时半会怎么能够全部抛弃呢!

    说起来,姜山经过参加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对内地的酒局记忆全部淡化掉了。内心深处对此,深有抵触。

    让他自己主动组织这样的酒局,打死也不会。有时间还不如他清水白菜地吃吃,保养保养自己的肠胃呢。

    王介山真的带着矿泉水桶装的白酒,纯正茅台镇上的小酒厂产的原浆。

    他的弟弟专门做这行买卖。

    当年茅台酒市场紧俏时,这买卖真的来钱。外包装如同茅台酒一般,甚至印上白皮或者某某单位内招,更好卖。

    价钱比起茅台酒来,略低。但是喝起来,如茅台酒一般无二,只是口感略差些。总比起喝假茅台强些。

    有时遇上好酒质的,不比茅台酒差。在一茅难求、唯茅至尊的奢糜时光,这真的是一条好财路。

    王介山边倒酒,边普及这酒的好处。

    姜山笑话他是为弟弟做广告来了,他应对到:“品鉴,品鉴,厂家赠品。不喝白不喝,免费的好酒!”

    冰箱里保鲜柜里的四样熟食与酱菜一上桌,王介山就嚷嚷着开喝。看来,酒瘾不小。

    姜山的秘书与司机还在分头准备其余新鲜蔬菜。

    这种条件下,这般喝酒倒也充满了情趣。

    姜山回忆起来年轻下乡办案时、到村支书家中坐在炕上喝酒的情形。

    话题一提起,王介山居然大有同感。

    他高考失利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乡镇文化站长,后来参加成人高考,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共同的苍桑感,让姜山与王介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

    不过,姜山内心深处老存在着一种怪怪的感觉了,如同在市委办公楼走廊里时的感觉。

    老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紧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他从来到青城工作,就老提醒自己,保持着这种置于众人眼下的警醒。

    此时,王介山每个话题都恰到好处地切入自己的内心感受。这就是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功夫在诗外,醉翁之意不在酒。

    菜还没上多少,在王介山极具煽情的劝说下,三杯酒下肚了。

    席间,王介山关于喝酒的段子讲得更是妙趣横生。

    他手下主播与编导的响应与补充,文采飞扬,酒局不大,气氛极端热烈。

    小心中枪!姜山席间多次暗暗提醒自己。

    很快,王介山醉态百出,逼劝酒开始。

    他的属下都跟在后面起哄,追风,不管姜山等人喝不喝,一律自己先干为敬。

    诚意是足了,副政委及宣传处长自然挡在前面,尽到地主陪客之谊,姜山负责殿后。

    王介山等大好反客为主的意思在其中,那酒喝得有些不论次序了。

    在姜山看来,纯属借机找醉。

    潘倩在席间一直紧持没有喝酒,开始还被纠缠着表示表示,可酒过三巡,全部把她忘在一边上。

    她也就帮着姜山的秘书负责起了斟酒沏茶的零活,隐身酒局之中,避免了酒害。

    姜山因为内心里有些警醒,就注意到这一点,对这位女主播有了很大的好感。

    对于王介山这类的酒徒,姜山历来是按照老规矩,给他一次足够记忆深刻的下马威,让他再不敢在酒上有所造词。至少在自己面前,不敢造词。

    他在饮酒过程中,采取了被动应付与主动出击相结合,多喝水,多吃菜,饮酒时挥洒自如、留有余地。

    潘倩正坐在姜山的左侧,给姜山斟酒时保持稍欠些,白开水及时供应,对姜山透着明显的好意。

    看来,转赠的茶叶与态度上的谦和,让她有些护着姜山。

    其实,姜山不知道,潘倩早就私下对他到青城的一系列表现了如指掌了。

    她可是只花瓶那么简单,深厚的背景与超群的能力,她内心深处是有着其它的目的,更不是姜山能够知晓的。

    酒局进行到最后,王介山是彻底地醉倒,不省人事。饭都没没吃了,宣告酒局结束。

    姜山吩咐秘书配合宣传处长,一定把王介山几人找地方喝茶醒过来,再安全送回家。

    如果不行,就找医生帮助输输液,一定不能出问题。

    这方面的教训,大家都懂。不管谁出了意外,都不是小事,连带责任,少不了受处分。

    这种事情,只能下不为例。姜山内心暗暗警醒自己。

    他把众人送走,就留在宿舍里,准备洗刷后早休息。头脑昏昏沉沉的,酒局如战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尽管把王介山等人陪醉了,自己也喝多了,醉的不轻,保持清醒也只是种表象。

    酒意发作的晚些,睡觉后身上的疲惫,就是喝酒过多的后果。有人说,喝一场大酒,如同生一次肝炎,一点也不为过。

    这酒场上,也是“淹死些会游泳的”。不会喝酒、不喝酒的,肯定避免了酒精的伤害。

    姜山醉意朦胧的头脑中,思虑着人际关系一旦熟络了,这宿舍里的小酒桌也要撤掉,坚决撤掉!

    否则早晚被人惦记上,被算计了。出事也是早晚的,教训深刻,也惨痛。

    当官,就不能有爱好,不能留给别人空子。否则被钻破也是早晚的事。

    夜间,他睡一阵,起床喝水,方便,折腾得没睡好,梦纷纷乱乱,亦真亦幻。

    看来自己的神经过于紧张了。

    姜山次日醒来的很早,洗刷过后,头脑有些清醒了。

    他独坐在床前,暗自思量昨晚的情景及一些事情的经过。

    他需要梳理一下,王介山好象成心找酒喝,还要喝大些,为了拉近与自己的关系?还是怀有其它目的?

    还有潘倩,不喝酒,一直保持清醒,还不断地照顾自己,临走握手告别时,那力度也是特别的用了劲,难道有什么暗示?

    有背景的美女,不可忽视。

    姜山不是个登徒子,他对这类有修养、有头脑、有背景的美女,可是尊敬有加,也会保持君子风度,建立良好的友情。

    隐约之中,第六感告诉姜山,此次与地方势力的交锋,还需要借助潘倩在京城的一些背景势力。

    这场交锋,早晚会来。

    借着网络事件,有些早露锋芒啊!

    姜山看看手机,六时五十一分。马上就要到吃早饭的时间了。

    他吃早饭非常准时。

    在单位食堂里,值班的局领导、警令部主任与秘书也会按时前去。

    各人用自己的餐具,自助取几样简单的早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边吃,一边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好多值班中遇到的问题顺便汇报沟通了,一些不需要上党委会的小事情,也就拍板决定了,同时安排一些临时性的事务性工作。

    他给这个早餐起了个雅名,冷餐会。其实是个小型局长办公会。

    这还是他早年刚工作那阵,跟着自己的第一任老局长学的招数。

    那会叫作“碰头会”,小城县局党组成员总共五人,早餐时基本上凑齐了,有事说事,大事小事全定了。

    一上班,各自分头下基层、到一线,哪里还有那么多会议。把党组的会议精神分头下到乡镇派出所传达了,顺便把工作检查了。

    那阵子,姜山跟着副局长下去过。

    工作真是从天明到天黑。每次下乡镇,返回城里都是披星戴月的。

    早餐的“碰头会”,那会各人用自印饭票打饭,现在各人刷卡罢了。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