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象的文章中还提到在两个月以前,在圣克塔拉县也降下过血和肉。

    1870年2月14日早晨,在意大利热那亚有一个淡黄色的物体从空中落下来;热那亚技术研究所的M?G?伯卡朵教授和卡斯特兰尼教授对这个物体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包含66%的沙粒(多为硅石,也有些黏土),15%氧化铁,9%碳酸钙,7%的有机物,其他为水分。在有机物中包含孢子微粒、淀粉、硅藻的碎屑(一种含硅的水藻)和一些不能确定的物质。

    1955年7月22日下午5时30分,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西纳提市波尔大街爱德华?姆茨先生家的花园里,正在工作的姆茨先生突然感觉到有一些温暖的红色水滴落在他的胳膊和手上。过了不大一会儿,他的四周都下起了红色的雨。天空的云层中涌出一个乌黑云团,红雨就是从这团云彩中落下来的,正好落在花园里的桃树上。“我抬头仰望,”姆茨说,“发现正上方300米处有一团从未见过的怪云,并不很大,但颜色非常奇特,呈暗绿、红色和粉色。红色的云正好同落在我身上和桃树上的雨滴的颜色一模一样。我敢说,不管这雨滴中含有什么成分,它们肯定是从这块云彩中落下来的。”

    “我对着云块凝视了几分钟,想辨别出它到底是什么物质构成的。此时,我刚才被雨滴淋着的探臂和双手部分开始有烧灼感。它们的确被灼伤了。我感觉就像是把松节油涂在了割破的伤口上。我赶快跑回屋子,用热水和肥皂仔细清洗。这些“雨”很像鲜血,摸上去油油乎乎的还有点儿黏。”

    第二天一早,爱德华?姆茨先生发现花园中的桃树和树下的草皮都已死掉,树枝上挂满的桃子都已干瘪。

    下雨时在那一带上空并没有飞机经过,亦不像某一个化工厂能够产生一块在某一小片地区上空静止不动达数分钟之久的云彩。美国空军曾派人就此采访爱德华?姆茨先生,并取走了桃树、果实和草坪的样品。他们并没有公布研究的结果,“死雨”的实质依然是个谜。

    除此之外,奇奇怪怪的雨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但是谁也搞不懂,这种奇怪的雨是怎么形成的,甚至包括我们的科学家!

017 月球上的城市废墟() 
外星球上到底有没有人类生命存在?如果我们得知一个外星文明此刻正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譬如月球上悄然发展和繁衍,我们是否会感到十分震惊?俄罗斯《真理报》曾披露,美国官方无意间公布的新闻简报和无数卫星照片都显示,月球上的确存在着一个不明的外星文明,只不过因为不清楚这个惊人发现会对人类现存的社会法则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该惊人消息还没来得及向公众宣布,便立刻被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当做绝密封存。

    美官方简报露出蛛丝马迹

    俄媒体透露,早在1996年3月21日,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署就发表过一份含糊其辞、欲说还休的简报,该简报中,参与探测火星和月球的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汇报了他们的一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称,他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些不明的物体――谈到这些不明物体时,科学家的用词字斟句酌、非常谨慎,尽量避免谈到UFO、外星人等。尽管他们也提到月球上的这些不明物体可能是人造的,但是又声称不敢确定,称他们目前仍在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研究结果将于不久后公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不久后公布”却一下子成了“永不公布”,关于月球上不明物体的研究再无下文。然而,从这份措辞谨慎的简报里仍不难看出: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正式宣称他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些不明的(人造的)建筑或物体。

    “月球上有44处不明人造物体”

    同时,此前由阿波罗号和美苏太空站传回来的上千幅月球照片和视频资料,也向科学家们揭示月球上的确有某种不明文明活动的痕迹。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署1996年的简报里,科学家们就提到了不少作为证据的月球照片和视频资料的名称、代号。然而,这些上面有着不明人造建筑和物体的月球照片,美国宇航局却从来没有向公众展示过,甚至人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这些照片。

    照片上,月球表面的城市废墟绵延长达几公里。大面积地基上的巨大圆穹形建筑遗迹、数不清的地穴遗迹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建筑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此前他们对月球的认识。由于月球表面上一些像是废墟的物体或互相联合在一起,或呈现几何形构造,科学家们认为它们不可能是自然的地质现象。在哈德利大裂缝的上部,距阿波罗15号降落地点不远,科学家们就发现了一座像是被D型墙壁包围的建筑。到现在,不同的人造物体在月球上44个区域被发现,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休斯顿行星协会的专家们目前正在研究这些地区。

    月球上的城市废墟

    研究者们尤其对那些像是城市废墟的建筑遗迹感兴趣。宇航员们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了一些非常正规的正方形或矩形建筑,宇航员们从月球上空5到8公里的高处看下去,它们像极了地球上的城市。一位美国科学家评论这些照片:“我们的宇航员们拍摄到了月球上这些罕见的城市遗迹、透明的金字塔、圆穹形建筑以及一些只有上帝才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儿,然而所有这些照片都被美国宇航局深锁进了保险柜。科学家和地质学家们怎么来看照片上的这些不明物体?据我所知,他们称那些东西绝非自然形成的,而是人造的,尤其是金字塔形建筑和圆穹形建筑。人们常常谈论外星人,事实上一个外星文明正不可想像地距我们如此之近!只是我们从心理上根本没准备好接受这个爆炸性的信息,即使到现在,也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018 奇异的流星之声() 
流星竟然会发声,似乎闻所未闻。然而这却是事实!

    伊西利库尔是一座小城,位于俄罗斯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一个寒冷的冬夜,城里的大街小巷堆满了积雪。在这片雪原的上空繁星闪烁,四周一片寂静。

    突然,从天宇的某个地方,传来了一声尖锐刺耳的裂帛声。人们翘首远眺,只见一颗璀璨的流星,散射着金黄色的光芒,像箭一般掠过长空。流星留下了一条长而发亮的轨迹。与此同时,那种裂帛似的声音也消失了,小城的雪夜又重归寂静。

    人们对于流星是不会陌生的,然而有一点却使人感到困惑不解:伊西利库尔人先听到了奇怪的声音,然后才看到流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流星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后,和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很快便烧成一团火球。绝大多数流星在60~130公里处的高空就已燃烧殆尽,只有极少数到20~40公里的高空处才烧完。而声音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30米,因此从那么高的地方传送到我们耳边的时间至少需要1分钟,多则要3~4分钟。当流星飞过天空的同时,人们听到了它所发出的刺耳的声响,这就好像在看见闪电的瞬间就听到雷声。

    尽管许多人认为同时看到和听到流星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积累下来的这类材料却是越来越多,许多史册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为了研究这一奇特现象,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德拉韦尔特教授收集了大量伴有反常声音的流星资料并给这种奇怪的流星起了一个确切的名字:电声流星。在德拉韦尔特教授所整理的电声流星纪录表中,有这样几段有趣的记载:1706年12月1日,托波尔斯克城的一位居民在流星飞过时,听到了一阵刺耳的“沙沙”声……1973年8月10日,鄂木斯克省的格卢沙科夫看到“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闪出一道白色的电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昼。在流星飞行的15~18秒钟期间,一直可以听到嘈杂的响声,好像一只巨大的鹫鹰从高空中猛扑下来一样。”

    1938年8月6日,飞行员卡谢耶夫在鄂木斯克上空看到一颗橙黄色流星,“它飞到半途中时,传来了‘吱吱嘎嘎’的响声,好像一颗缺油的车轴在干转”。

    有趣的是,著名的通古斯陨星和锡霍特阿林陨星陨落时,许多目击者都听到了类似群鸟飞行的嘈杂声音和蜂群鼓翅的嗡嗡声。这些不寻常的声音在被人们听到之前都走过了大约50~200公里的距离,最多的可达到420公里,“正常的”声音大约要经过21分钟才能传送到,实际上,等不到它们到达我们的耳边,就衰减乃至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在许多情形下,电声流星的“信号”甚至还要早于流星本身出现。目击者们往往都是听到声音之后,循声望去,才看见空中出现了流星。

    目击者们对流星之声的描述也是形形*,甚至是千奇百怪的:嗡嗡声、沙沙声、啾啾声、辘辘声、刺刺声、淙淙声、沸水声、子弹炮弹火箭飞过时的啸声、惊鸟飞起的扑棱声、群鸟飞起的拍翅声、电焊时的噗噗声、*燃烧时的哧哧声、噼噼啪啪的响声、气流的冲击声、钢板淬火和枯枝折断时的声响……

    最叫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够听到流星的声音,而另外一些人则什么都没听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颗流星飞临德国时,25个目击者中有10个在流星出现的同时听到了啾啾声,其余的人则称流星是“无声”的。1950年10月4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出现流星时,只有孩子们才听到了流星飞过时发出的啸叫声。尽管科学家们都承认电声流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其秘密至今没有解开。有些专家认为,所有这一切的谜底就在于流星飞行时所发出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有些人的耳朵能够以某种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方式把这种电磁振荡转换成声音,转换的方式因人而异,各人听到的声音自然也不相同。可是对另外许多人来说,就完全没有这种“耳福”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使用大功率的高频发射机从300米外向受试者发射高频电波,结果他们都听到了嗡嗡声、弹指声和敲打声。但受试者强调说,这些声音仿佛是从“头里面”发出来的,然而电声流星的声音却是有着明确的“外来性”,并差不多正常的耳朵都能够感受到。这表明电磁波假说也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可见要揭示此奥秘的成因并非易事。流星之声的形成机制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个谜。

019 充满魔力的海域:百慕大之谜() 
自然是美丽的,也是神奇的:湛蓝广阔的大海,如何会是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与地球文明不同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神秘的自然,神秘的地带!

    奇妙怪异的三角水域,令人魂飞魄散。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处于大致相同的纬度,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

    百慕大魔力无限

    海是美丽的,它清澈、蔚蓝;海是博大的,它浩瀚、深邃;海是富饶的,它孕育了无数生灵;海是神秘的,它宽厚的胸怀中,拥抱着无数珍宝,无数往事……

    但海也是令人恐惧的,在风平浪静间,它会倏然腾起万顷波涛,吞噬掉一切生灵。百慕大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恐惧的死亡地带。

    这是一片著名的“陷阱水域”――大西洋中的百慕大海区。多年以来,许多临经此地的飞机船只,往往有去无回,生死不明,使这片开阔的每边长2000公里的三角形海域蒙上了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至今仍有好些科学家在这里冒着风险寻究奥秘。

    百慕大海区北部是百慕大群岛,东南部是波多黎各岛,西南部是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岛。据记载,在这片“陷阱水域”,自20世纪以来已有上百架飞机和两百余艘舰船失事或失踪,失踪者已达数千人。

    从地理环境来看,百慕大海区确有其特殊性:这里有势力强大的暖流经过,并多飓风、龙卷风;海底地貌复杂,大陆架狭窄,海沟幽深,地处火山与地震的活跃地带。但这些并不足以揭示百慕大水域的多事原因。

    几十年间反反复复的调查表明,不少船只飞机都是无端消失在这个“魔鬼三海区的,且未留下任何可寻痕迹。如美国油轮“凯恩号”,船上配备有先进的自动导航系统和通讯设备。1963年2月3日,它在平静的百慕大海面航行时,突然中断了与陆地的无线电联系,连呼救信号也未及发出就失掉了踪影。此外,两艘核潜艇也在百慕大海域消失得无影无踪。角”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5架“复仇者”式海上*轰炸机,在返航途中竟一同消失在百慕大海区上空。飞机失踪前向地面指挥塔传送了令人费解的谈话:“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我们好像迷了方向。”“……就连大海也变了样子……”“旋转发疯的罗盘……”“进入了白水。”“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飞机失踪后,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动员了空前规模的舰船和飞机,对包括百慕大水域在内的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陆范围进行了严密搜索,然而连一点残片和油滴都未找到。分外怪异的是,就在5架轰炸机已在百慕大海区失踪后的数小时内,仍有一个设在迈阿密的美国海军航空基地收到了来自失踪飞机那里的微弱信号。

    这些莫名其妙地失踪的船舰和飞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百慕大水域真的会存在什么特殊的“时空域”结构么?一系列事实的出现,加深了研究者们的猜测。这使得百慕大三角海域益显神秘。

    1968年,美国航空公司一架大型客机在穿越百慕大海区时,竟在地面荧光屏上失去图像达10分钟之久,尔后它却安然无恙地降落在迈阿密的机场上,抵达时间大大地提前了。机组人员虽未遭遇任何稀奇事件,但飞机上所有钟表都比陆上慢了10分钟。显然,根据相对论,只有飞机加速到接近光速,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发生。

    1977年2月,一架水上飞机载了5名乘员进入百慕大水域进行现场考察,当考察人员在机舱内进晚餐时,突然发现刀叉变弯,机上钥匙变形,罗盘上指针偏离了几十度,录音磁带中出现了噪声。面对此情此景,考察人员唯有疑窦丛生。

    1983年,有位女婴出生在沿百慕大海区一条由巴哈马群岛驶往迈阿密的邮轮上。十几个月后,女婴竟出现怪异容貌,而且显示出用目光移动物件的超常能力。数年来,她一直在接受联邦德国心理学家比尔博士的研究。

    1986年9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45岁渔民,在百慕大海域因遇到风暴而漂流了两星期后获救,返回以后不到一个星期他的外表开始发生变化,皱纹消失,黑发复生,就像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后来他被送进医院检查以期找出原因。

    1988年,一对瑞典夫妇乘坐游艇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历险。在大巴哈马岛附近,游艇发动机突然灭火,紧接着游艇慢慢地被吸入海区中心水域,被一片浓雾笼罩。在雾中,夫妇俩闻到一股异香,听见空中爆裂声,船上的雷达及其他仪表完全失灵,指南针胡乱转来转去。但是,几分钟后游艇居然飘出蓝雾,到达百慕大三角海域之外。奇怪的是,发动机、雷达等一切设备统统恢复了正常工作。而这对夫妇的智商在这次神秘的百慕大经历之后都明显上升,丈夫基尔维斯丁法文基础颇差,可他居然可以看懂法文杂志了,后来又很快熟练地掌握了好几门外语,成为公认的外语学习上的“奇才”。妻子娃洛莎以前连支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