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唐传奇-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台上的葛伦见了,急忙跑到登利可汗面前哀求道:“此战我们认输,求大汗停止战斗吧!”
    登利可汗斜眼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又回头看看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大唐太子李适,便点点头下令道:“鸣金,收兵!”
    随着收兵的锣声响起,早已支持不住的粟特骑兵立刻溃败下来,李月摘下黑龙弓,拈出一支铁箭,向乌骨莫达干手中的大刀射去,早已力竭的乌骨莫达干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大刀,竟被铁箭射中刀杆,大刀被震飞上天,王元楷随即一伸猿臂,将乌骨莫达干擒了过来,摔在马下,冷冷地对他说道:“你根本不是回纥第一勇士,明明输给了留夏斯人,却抢了他的荣誉,只算是一个卑鄙的小人,杀了你,只会玷污了我的枪,滚!”乌骨莫达干满面羞愧的站起来,向场外跑去。
    这一战,唐军以五百骑兵对两千粟特骑兵,最后直杀得敌人仅剩不到三百骑逃回,唐军仅死伤十几人,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绩,给数十万观战回纥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的数十年间,回纥人再也没有侵犯过大唐,相反,却和大唐一起抗击吐蕃,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今天亲眼目睹的大唐骑兵的骁勇善战。大唐骑兵用自己的实力重新征服了登利可汗,在仆固怀恩的大力劝说下,登利可汗考虑再三终于决定重新接受大唐的册封,成为大唐的属国。三天后,大唐和回纥正式签定了和平协议,达成了五项补充条约:
    一、大唐向回纥赠送十二万匹绢,作为回纥出兵马银的补偿,分三年交割。
    二、回纥接受大唐的册封,承认大唐为其宗主国。
    三、大唐和回纥在九原、云州两地设立互市。
    四、大唐允许摩尼教在大唐境内传教、建立寺院,但不得违反大唐的律法。
    五、大唐取消对回纥的精铁贸易限制,允许每年一定配额的精铁卖到回纥,作为回报,回纥不谋求大唐的火药,并帮助大唐防止火药流到大食等国。
    随后登利可汗派延支伽罗和顿莫贺达干作为回纥使臣回访大唐,一路上顿莫贺达干和大唐众人相处十分融洽,他向苗晋卿悉心求教汉书、史记等史学著作,正是这个顿莫贺达干,十年后出任回纥宰相,建中元年时,登利可汗在粟特人的煽动下,企图趁李适新即位之初,占领大唐的北疆,顿莫贺达干顺应部众不愿与唐朝作战的情绪,起兵袭杀了登里可汗和他的两个儿子,同时捕杀了煽动与唐朝为敌的粟特人和部分摩尼教士共三千余人。
    经过近二个月的出使,大唐使团终于回到了长安,李豫在承天门举行盛大的仪式欢迎回纥使臣,并正式册封登利可汗为登利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其可敦册封为婆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并加封回纥左杀为雄朔王,右杀封为宁朔王,胡禄都督封金河王,拔览将军封为静漠王。
    此时,李豫已改元为广德,对史朝义手下投降的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等人都委以重用,封为各地方节度使,还赐张忠志名为李宝臣。同时封宦官鱼朝恩为冯翊郡开国公,程元振为镇军大将军、保定郡开国公,以牵制日益权重的李辅国。另外以乱已平为由,加封郭子仪为太保,在家修养,又派宦官程元振为监军,前往李光弼军中,监视李光弼的言行,程元振多次密报李光弼有不敬上的言行,李豫便下旨斥责李光弼,从此程元振愈加骄横,战功累累的李光弼竟被一个无男根的太监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
    广德元年九月,就在大唐使团在与回纥讨价还价之际,吐蕃派相国尚结息为主帅,马重英、尚息东赞、尚赞婆等为副帅,联合党项军共十五万军分兵三路向凤州、凤翔府、泾州扑来,此时的吐蕃已占据陇右之地,故以陇右为后勤基地,不再有严冬之兵忌了。
    由于李月在回纥未归,郭子仪被削去兵权在家修养,李豫便命次子邹王李宇为主帅,鱼朝恩为副帅,调兵二十万前去迎敌,李月的旧部等也悉数被调往前线。九月末,尚结息以声东击西之计攻克泾州,泾州守将高晖兵败投降,遂作吐蕃向导,迂回南行再破凤州,凤州将军张杰败退至凤翔府,三路吐蕃军立刻回钳凤翔府。李宇年幼,闻唐军多处失利,不禁惊慌失措起来,完全依仗鱼朝恩,鱼朝恩便命大军驻防在凤翔府周围,以便互相呼应,不料吐蕃却集中优势兵力,将凤翔府周围的驻军逐一蚕食,最后完全包围了凤翔城,二十万大军,仅剩十万军苦守城池,鱼朝恩急向朝廷求援,李豫便调李光弼军西进援助,怎奈李光弼此时已病入膏肓,在接旨后的第二天便病逝,年仅五十七岁。李豫无奈,只好再启用老将郭子仪,命他率五万军火速赶往凤翔救援,就在这时,凤翔北门守将王献忠投降,凤翔外城失守,鱼朝恩和李宇在李月旧部的拼死保护下,从东门突围而出,在突围过程中,大将武天德、干亭相继阵亡,最后残军约八万人逃至咸阳和郭子仪军汇合,尚结息闻老将郭子仪坐镇咸阳,便按兵凤翔不动,等待时机。出使回纥的大唐使团就在这个背景下返回了长安。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宿敌
    当日,李豫便在御书房接见了太子李适和李月,商讨对吐蕃作战问题,李月见李适同在,便猜到了大哥李豫的用意,那一定便是以太子李适主帅了,联想到大哥前段时间的一些举动,李月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哥已经在开始收军权了,不过他能收权的,也只是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忠于朝廷的将领罢了,象田神功、李希烈、陈少游(后被封为荆南节度使)、以及手握重军的前史朝义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这些地方诸侯,根本就调度不动,自从来王真被骗到京城赐死后,他们更是不来朝拜了,只做了个名义上的顺臣。自己的大哥在权力**的支配下,竟慢慢变得如此心黑手辣,又想到李光弼的早亡,李月不禁叹了一口气,开始怀念起远在江南的亲人来。
    李豫听完李适的出使报告,一扭头,见李月有些走神,便笑笑对他说道:“上月重阳之际,我们一家相聚于旧宅,连我也去了,诸子中独缺迎春,你回来后,去见过父母吗?”
    李月见大哥问自己,便把思绪从遥远的江南拉回说道:“我昨日去过了,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我已劝他不要过多沉溺于炼丹,少服那些无谓的丹药。”
    李郁自从儿子终于登基后,便开始沉溺到炼丹修道之中,企图获得长寿之术,当年长虚告诉过他,家门出帝后,他尚有五年之寿,这句话被他牢牢地记住,以至于整日呆在丹房不出,若非重要的日子,根本见不着他面,妻子苦劝无效后,索性也由他去了。
    李豫也点点头说道:“我也说过他,他不听,也无可奈何。也罢,先不谈这些,现在战事紧张,迎春看这次我军的胜算如何?”
    李月遂沉下心来,想想说道:“吐蕃已占领陇右地区,再无后勤之忧,冬天亦能战斗,从这点看,吐蕃本身的战略已不是想速战速决,也有持久战的打算,我和尚结息曾在播仙一战,素知其善用奇兵,但多年过去,他已出将入相,性格趋稳,在用奇兵之余,更注重了稳健,这一点从吐蕃占领凤翔后不急着进兵就可知道,稳中有奇,比崔乾佑就更胜一筹,再加上吐蕃兵善战,这样便可以知道,这一战真的不好打啊!”
    李豫闻言,心情沉重地说道:“朕刚登基不久,总不能叫朕离京出巡吧!迎春,朕知道你从未有过败绩,你就给朕说实话,怎样才能击败吐蕃?”
    “败一次容易,但吐蕃年年进犯,总不能让我防一世吧!须从长远来考虑,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政治上与吐蕃达成某种协议,另一方面也要派良将镇守,象李光弼这样的优秀将领,英年早逝,实在可惜,皇上应当好好重用才对!”
    李豫明白李月暗指的是收军权一事,便对他说道:“迎春的苦心,朕知道,朕已经下旨谥李光弼为为武穆,还打算把一些平乱的功臣在凌烟阁中画像,只是此事还有些争议,慢慢再说吧!”
    李月闻言肃然说道:“我知道争议是因我而起,很多大臣都强烈反对把我放入其中,我本人并不在乎这个名声,但无数为大唐抛头颅、撒热血的将士们在乎,为抚慰活着和死去的将士,我恳请皇上立刻执行,可把我剔除在外,另外,我也请皇上为战死的将士们建一座忠烈祠,让将士的在天之灵能有所依托。”
    李豫这段时间也在为这件事烦恼,他提出补画入凌烟阁的功臣名单后,却没想到李月竟遭到这么多人反对,尽管他一再解释李月有大功于社稷,但这帮顽固的重臣却毫不让步,不给他面子,御史房琯更是慷慨激昂,在大殿上历数李月的种种暴行,从用滥用火药到擅杀宗室,连重用降将高晖,导致凤翔失守的失察之罪也加到他头上,弄得李豫烫手之极,听从大臣的话,似乎又对李月不公平、让军方将领寒心;强行录入,又怕后史说自己袒护亲弟,有损名声。现在李月自己提出不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为了安抚弟弟,李豫当即答应立刻建造忠烈祠,并亲率文武百官前去拜祭。至于李月的另一层意思,缓收军权,李豫就避而不答了,只要击败吐蕃,缔结一个略微妥协的协议,他相信吐蕃也会因此不再过分进攻大唐,毕竟吐蕃这次大举进攻是和自己毁约在先有关,说的直接点,便是吐蕃想教训一下自己。
    李月见大哥在军权一事上不肯松口,只得暗暗叹口气继续说道:“我和尚结息原本是夙敌,此次再战,双方都不会轻易拼全力厮杀,再加上朔方军会从北面呼应我军,吐蕃的本意也不在长安。所以,我估计最后的结果是尚结息攻长安不利而退兵,只是要请皇上派一使出使吐蕃,说服吐蕃赞普重新和我大唐签定新的协议,我军再在战场上配合,此次危机便可缓解。”
    “那朕就让太子为主帅,迎春与郭将军为辅,太子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实际决策权由迎春负责,现在朕就讲清楚了,迎春看这样可好?”
    “那也无妨,但需先将鱼朝恩和邹王调回,兵无二帅,这点至关重要。”
    “当然!朕明白。”
    说到这,李豫又是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迎春也把驻守华州的二万亲兵也带去吧!吃朕的粮食,却不听朕的指挥,朕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李月心中一凛,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大哥,真正想对付的或许竟是自己,又深想一层,自古以来,哪有皇帝能容忍不听指挥的军队的,就算是自己的老子也不例外,李月心中顿时一凉,看来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自己真该考虑一下去向了。李月突然又心有所感,当年那个淡漠名利,笑看世间炎凉的道士李月慢慢地渐行渐远,自己竟也开始看重权力,沦为尘世中一普通人了,何时才能解开这个心结呢?想到这,李月心中不禁怅然若失,他突然非常渴望去见一见师兄长乐,但出兵在即,已经没有时间了,李月只得把这个念头强压回于心,等此战结束后再去终南山找师兄谈谈吧!
    广德元年十月,李豫召回鱼朝恩和邹王,任命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月和郭子仪为副帅,调动潼关、华州的驻军约五万人前往咸阳迎战吐蕃军,连同咸阳现有的十三万大军,唐军共有十八万大军对阵十五万吐蕃、党项联军,同时任命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在北面防御党项,同时南压吐蕃军,又派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为吐蕃使,出使吐蕃,与吐蕃进行政治谈判。
    尚结息听说李月率兵前来,不禁感慨地对身边的马重英说道:“当年我在播仙就是败在这个李月的手里,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夜的耻辱一直让我无法忘怀,我就怕他不来,既然来了,我就要好好会会我的这个宿敌,一洗当日之耻。”
    马重英亦点点头说道:“大相不必担心,现在的大唐已非昔日的强盛大唐,当年我们之败,也是因后勤不济造成,而现在我吐蕃军士气正如日中天,再无后勤之忧,正好和唐军一决高低。”
    “话虽如此,但此李月确实厉害,加上郭子仪的老成,绝非鱼朝恩等人可比,我们切不可轻敌!还是得以稳取胜。”尚结息不得不承认,这场战役,或许就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场战争,想到这,尚结息的腰板不由挺了起来,他竟非常渴望着这次人生的最大挑战,若能全胜,这就将是他一生最辉煌的顶点。
    “大相,说到以稳取胜,我倒有一计!”马重英献计道。
    “哦!你说来听听!”
    “临行前赞普不是让我们立一个亲吐蕃的新唐王吗?本来是打算攻克长安后再执行,如果现在我们就立新唐王,大唐的皇帝必然恼怒,势必催促唐军尽早作战。这样,我们以稳对急,心态上便占了上风。若此时再抛以诱饵,钓唐军上钩,我军胜算便可占七成,大相看这样如何?”
    “论达扎(马重英的藏名)说得很好,不知可用什么方法可让唐军上钩?”
    马重英阴阴一笑说道:“党项人军纪不整,民多抱怨,可让其去守凤州,若唐军分兵去取凤州,一方面我们可知哓了唐军战力的虚实,另一方面也分了唐军兵力,可谓一举两得,然后若有机可趁,我们可集中兵力直接去攻打咸阳,再派一支奇兵绕道袭击长安,让敌军首尾难顾,这便是稳中有奇之计,那李月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可奈何。”
    尚结息听完哈哈大笑道:“难怪赞普常在我面前说你战略、战术皆擅长,果然不错,假以时日,你必是继我之后的吐蕃军主帅!”
    “大相赞誉,马重英不敢当!”
    尚结息点点头说道:“传令下去,请广武王李承宏殿下来见我!”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夜谈
    李月和李适率军来到咸阳,临行前,李豫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进行送行,其意便是向天下昭示:太子李适才是大唐真正的三军主帅。
    郭子仪将二人接进大营,此时鱼朝恩和邹王已先一步回京了,在进行完兵权交接仪式后,郭子仪置酒替二人接风,军中不许饮酒,自然也是以茶代替了。
    “父皇在我临行前,有言在先,这次战役,我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实际指挥和决策权由皇叔来掌握。”李适首先便对郭子仪把情况说清楚。
    郭子仪微微一笑说道:“太子殿下虚怀若谷,以诚待人,确实是我大唐之幸啊!有太子殿下这样明事理的主帅,我对此战的前景更是看好了,来!我敬太子殿下和吴王殿下一杯!”
    李月亦笑笑说道:“太子虽是我亲侄,但将来会是我大唐之主,我等当以下属之礼敬之,郭老将军就多辛苦一点了,将来我若去江南,必会好好照顾郭老将军在京口的老家。”说完向郭子仪使了个眼色。
    郭子仪明白,这是李月不想让这个未来的唐皇知道自己和他的关系渊源,便转口向李月笑笑问道:“我征战数十年,却从未和吐蕃人交过手,大将军曾在播仙胜过尚结息,不妨说来听听。”
    李适精神一振,他是最崇拜李月在播仙的战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只恨自己当时年幼,否则一定要随叔父征战玉门关。
    “是啊!皇叔说来听听吧!”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当日取胜,也是侥幸,若不是吐蕃的九曲后勤基地被哥舒翰袭取,再加上我另布有奇兵,否则胜负真的难料。吐蕃人个个捍不畏死,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确实是优秀的战士,现在的尚结息已今非昔比,又有足智多谋的马重英,此战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