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烟乱-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袁时中卷土重来了?”宋哲暗道,接过书信才看了几行,脸色就彻底凝重了下来。

171出征() 
“呼。。。。”

    宋哲倒吸口凉气,实在是信中传达的讯息,也太过让人震惊了。

    与其说是一封书信,倒不如说是道军令。

    信件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总督府给他们下达的调军命令,要求他们全军出动,配合总督亲自带领督标营,前去攻打盘踞在颍州的袁世忠残部。

    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是江明在信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详详细细的讲给了他们听。

    总督的命令刚劲,只在信中点出了时间、地点、以及几方势力汇合的具体时间等。

    原来,盘踞在颍州的流寇是袁世忠逃离后,留下的规模最大的流寇了。

    他们不但占据颍州城池,城内流寇更是多达万余之多,是袁世忠留在凤阳府的最大钉子。

    这伙流寇实力强劲,而且储备的粮草等物品也很充足,不断支持着境内的其他流寇。

    甚至山贼强人都在向他们靠拢着。

    此伙贼寇不灭,可以说整个凤阳府的流寇只处理了一半,依然是坐在火药桶上,一刻都别想得到安宁。

    如此眼中钉,肉中刺,朱大典自然是不肯让其在身侧酣睡,就算他自己能忍,凤阳距离南京可谓近在咫尺,那些住在南京的士绅都不会允许。

    果然,在剿灭了袁世忠这个大祸以后,凤阳府的精兵强将立刻被调集起来,跟颍州的流寇打干了数次。

    可对方的战斗力着实不弱,就算有总督大人亲自督战,数次都止步在城下不得不放弃进攻。

    久而久之,凤阳府将领渐渐松懈,朝廷因为种种原因考量,对总督的钱粮支撑都在越发的收紧着。

    在这种情况下,剿灭盘踞在此的流寇希望也在变小,但是此地距离河南太近了,而河南也是流寇肆虐的重灾区,若不能尽快解决此盘踞此流寇,无数流寇就很可能将颍州当做撬开凤阳府的一把钥匙,从而吞灭正个凤阳境内。

    虽然这些年流贼闹得乱哄哄的,但也只是如同苍蝇一般的飞来飞去,正真占据的城池没有几座。

    朱大典现在没有能力平定乱局,南京城的那帮官员可不会耐着性子等下去。

    这不!一合计以后,直接磨刀霍霍,准备将这个办事不利的总督大人拿下换个人试试。

    朱大典能做到总督,在朝中也是有耳目的,眼见朝中局面对自己越发变得不立起来,自己心中也越发焦急。

    银子,没有!

    粮食,没有!

    官位,这玩意就算自己是总督,也不能像钞票似的无节制的扔出去不是!

    常言道,手里没把米。连只鸡都别想轻易的抓住,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何止是只鸡呀!

    那尼玛是货真价实,成千上万的流寇啊!

    总督已经彻底慌了,以前还能用每月分发饷银的事,逼着境内的武将去蚕食流寇去,如今他可是没有时间水磨了。

    必须一战定乾坤,若是将这伙最大的流寇给灭了,不但能让朝里面的人无话可说,也能极大打击境内流寇的士气。

    可是就自己积极可不能,其他将领都跟大爷似的越发不服管教,自己拿的住的人没几个。

    此时大明的军规是,斩首敌军首级一人,就能获得十两银子奖励,斩杀敌军将领奖励更高。

    在和袁时中打的时候,总督大人手头还宽余,很多将领都还听自己,可是现在。。。。

    心里真踏娘没底呀

    这不,有点本事的将领听了都问,前去剿贼的时候月例增加多少?砍颗人头增加多少?

    等听到总督府自己也没银子以后,直接将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似的。

    没钱谁会愿意出力?

    他们可不在乎境内有多少流寇,这玩意对他们来说可是多多益善的,打不过咱们可以放放再说,打得过的可就是地里长出来的银子了。

    这些还是有本事的将领,其他平庸的听了将领,第二天不是死了人就是自家房子着火了。

    其实他们到不全是害怕流贼凶悍,毕竟他们都是当官的,流寇在厉害自己都可以扭头就跑呀。

    事情的真实状况就是经过这么多年时间,这帮将领不是和兵血就是各种克扣银子。

    手下一个个都比乞丐还惨,拉上去不光是送人头,这玩意被总督看到了还不得弄死自己啊!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

    曾经风光无限的总督大人,在面对这种局面也只能无可奈何了,没看见河南几个总督巡抚,都是被手底下这样坑死的吗?

    就算局势如此艰难,朱总督还是用剿灭袁时中的余威,生生的凑了七八千士兵来了。

    这些人再加上总督府的督标营,差不多勉勉强强凑够了万人的军卒来。

    现在他也只能希望上天能够给点好运,让自己带着这帮乌合之众剿灭了那说流寇,不然的话。。。。。。。。。

    宋哲眉头紧促,紧攥着书信思忖起来,身旁的陈黑脸几人相识着都沉默等待着,谁都能看出事情严重。

    “这江明收了我们的东西,在信里倒也都说的实话,只是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取舍。。。。。。。。。”陈黑脸想了想,说道。在信里总督府自然是极尽许诺,各种口头许诺不要钱的往外狂仍。

    “俺觉得,我们应该去,打不过大不了扭头回来,连去都不敢去,那软蛋玩意俺可不愿意当!”徐贵搓着双手叫道。

    “可我们招惹的可是上万流贼,稍不注意想要撤回来都会很困难的。”胡大皱着眉,看了他一眼说道。

    “去的话只能落个空奖励,不去却惹恼了总督府,以后我们在跟他们打交道就变得难了!”韩文轩也说道。

    “都不要说了!”宋哲环视四周,沉声道;“传令下去!升帐!”

    “诺!”

    “诺!”

    “诺!”

    陈黑脸和诸位营主齐声承诺,连忙停止了议论纷纷准备着,只因他们已经知道。

    自家的将军已经有了决断!

    咚!

    咚!

    咚!

    牛皮大鼓发出震人心神的巨响,如同敲击在众人的心尖般,让人瞬间变得肃穆了起来。

    “出什么事情了?将军升帐了!”

    “难道是有什么大事?”

    “快点集合,闻鼓声,须百息内迅速集合!”

    一个个听闻的军卒,经过短暂的混乱后,就连忙纷纷向着庄子中央拥挤了过去。

    村里的百姓都站直了身子,脸色复杂的向着村子中央那座雄壮的房屋张望起来。

    “大将军要出征了!父亲又要给我带好吃的回来啦!”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听了鼓声顿时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

172另一种世袭() 
几十个脚踝带着铁索的犯人,好像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推着装满细沙的独轮车向村里走着,其中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闻言眼睛猛的亮起,飞扑过来问道;

    “小孩,你说什么?你们的将军要出征了?”

    老者强压着兴奋,但那充满了褶皱的老脸,此刻笑的都好像朵盛开的雏菊一般了。

    “你们敢偷懒,我要去告诉大哥哥,赏你们几鞭子吃!”小孩努力让自己表情严肃起来,奶声奶气的训斥道。

    “好你个小不点,是不是想让爷爷打你几巴掌呀!”另一个脸颊消瘦的老者怒道,说着就在其脸颊狠狠的捏了几把。

    “哇!”小孩顿时咧开大嘴,嚎啕大哭了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难道没听见刚才这孩子说,姓宋的那个煞神要走了吗?”白发老者顿时怒道。

    “什么?那人要走了?”消瘦老者闻言一怔,瞪着眼睛低声笑道;“他真的要走了!终于要走了!哈哈。。。。。”

    “嘘,别让人听到了,快哄哄这孩子,别让人知道了啊!”白发老者打量了眼四周,厉声喝道。

    “对,对,别让小子坏了我们的事情。”消瘦老者连忙点点头,露出个懂你意思的笑容。

    “咳。。。。。”

    “你说,咱们是自己逃出去,还是。。。。。”

    “咳。。。。。。”

    “还是买通守卫干脆点。。。。。。。。。”

    “咳。。。。。。”

    “但是买通守卫可是要不少的银子,这份是不是得你。。。。表示一下呀?”

    “咳。。。。。。”

    “你咳嗽什么,别说出银子就给老夫装病啊!我可是知道你衣角里藏着金豆子呢!”

    “。。。。。。。”白发老者眼睛直直的盯着他身后,此时胡子都被其咳成红色,脸色满是痛不欲生的表情,大叫道;“苍天呀!大地呀!你要是不劈死着老东西,就把俺给劈死算了吧!”

    “老白,眼看咱们就要出去了,你可别轻生呀!”消瘦老者想着马上就要出去了,满脸憋不住的都是笑意。

    “你刚才说什么。。。。。。。”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让消瘦老者听的后背嗖嗖的发凉,顿时也明白发老者为什么咳嗽了。

    “没什么。。。。。没什么。。。。。。”两个老头蹲在地上,笑眯眯的摇摇头。

    “韩哥哥,他们听。。。大将军要出征。。。。。就笑着。。。。说要买通守卫。。。。。还有什么人家就不记得了。”小孩手指戳着鼻孔,努力的想着说道。

    “。。。。。。。。。。”

    “。。。。。。。。。。”

    。。。。。。。。。。。。。。。。。。。。。。。。。

    。。。。。。。。。。。。。。。。。。。。。。。。。

    宋哲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上百名将士,朗声道;“此战斩敌军者,赏白银三两!缴获物资,半数分与尔等!占领敌人城池后收获的银两,按照军规照常赏赐你们。。。。。。。”

    “必胜!!!”

    “必胜!!!”

    “必胜!!!”

    “陈营主,为何将军每次出征,都要给我们说银子的事?”胡大看着身旁的人,疑惑的问道。

    “君子授予义!小人授以利!”陈黑脸神情平淡的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

    胡大恍然道;“喔,原来如此。。。。。。额。。。。”

    。。。。。。。。。。。。。。。。。

    。。。。。。。。。。。。。。。。。

    在接到总督府的严令后,赵庄迅速就做出了回应,先是让信使将愿意出兵的命令带回后,整座村庄就如同战争机器般轰然开动了起来。

    谋划司紧急发布出一条条的命令,将出征的箭矢、长枪、铠甲等物品纷纷准备停当。

    而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谋划司头条的命令中,就是紧急将库存中的粮食装进新造的粮车中去,确保出征的大军拥有足够的粮食支撑。

    这段时间宿迁的兵都不敢出来,又逢粮米成熟的季节,他们在城外的芦苇从中和许多粮商接洽,已经将手头上的银子统统变成了粮食储存起来。

    银子此时会贬值,但是粮食却永远不会。

    而他们的危机最大的可能就是来自断粮,此时储存多少粮米都不为过,反而是多多益善。

    而其他的物品,如同箭矢、火药、等消耗类的物品,这段时间庄子里也积攒了庞大的数量,足够他们携带的。

    七个营主也都迅速召集自己的士兵,坐着最后的战前准备,确保明天一早就能够上路。

    全村上千的人口,迅速朝着同样的方向努力,进展就变得异常的迅速起来。

    直至旁晚时分,许多战士都在家中,享受着那最珍贵的温存时光。

    “爹!这次孩儿代您出征,您就瞧好吧,孩儿定然斩下即可流贼的脑袋来。”屋里站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此时正得意的向着父母诉说着,只是那穿戴在身上的铠甲却显得有些宽松。

    “你看看,爹的这副铠甲穿在你身上,还是有点太大了,要不这次还是让爹去吧,等你长大些了再去!”床边坐着个中年男子,双眼满含不舍的说道。

    “爹爹说错了,儿子这次上战场,穿的是爹爹的铠甲,下次出征时,儿子定然会有自己的甲胄!”少年清秀的脸庞充满了坚毅,摆了摆手说道。

    “我儿,长枪娘都已经替你磨好了,你看看可还锋利吗?”门外走来妇人,笨拙的举着一杆长枪,看着少年道。

    “娘!今天儿子都已经磨了半个时辰,足够锋利了!”少年接过长枪,满脸无奈道。

    “不一样,娘替你磨的怎么会和你一样,娘磨的什么盾牌都挡不住,还能护得住你自己。”妇人摇头说道。

    “你娘想替你做些事情,你让他做就是了,做完了她才安心的。”中年男子招了招手,说道;“你过来坐着,爹要叮嘱你几句。”

    “对,快去,让你爹教教你怎么保的性命,打不过你就躺子地上装死,不丢人的。”妇人连忙神秘的说道,好像要给儿子传授什么秘密般。

    “娘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如果爹爹是要说这些,就不用再说了,儿子好不容易有机会上战场,就算是战死,也绝对不会做那种事情的!”少年愤怒的看着母亲,又转头对父亲郑重说道。

    “你这个不孝子,为娘就你这么一个。。。。。。”妇人听了,立刻哭着说道。

    “不用听你娘的,爹爹自己从来没有做过那种事情,又怎么会教你那等为人耻笑的事情!儿子你听好了,男人宁可站着死,也绝对不能跪着生!”中年男子瞪了眼妻子,沉声说道。

    “爹的臂膀被敌人刺穿,自然不会是贪生怕死的人,儿子做长枪兵,定然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少年满脸憧憬着正色道。

    。。。。。。。。。。。

    如此的家庭在赵庄处处上演着,根据谋划司定下的军规,每个受伤的士兵,都能够举荐一人顶替自己的位置,被举荐的人可以是自己的儿子、女婿、属下、或者仅仅只是一个自己看好的陌生人。

    这种方式很像世袭,但仅仅对受伤的士兵有效果,也算是赵庄对受伤军卒的补偿吧。

173李福() 
虽说宿州的官军,近些日子都很消停,但为了防止他们察觉到赵庄出兵情况。

    全体将士都是在庄子内,排好军阵以后才出发。

    “翠儿,我要走了!”宋哲笑着,抬手将其凌乱的发梢放到了耳后,眼瞬中满是不舍;“我已经将事情跟陈黑脸说了,就等我回来,咱们就能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

    “我等你回来!”翠儿微笑着点点头,白皙的双手在其胸前的山文甲上轻轻地抚过。两人的关系最近变得近了,心也越发的贴在了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句话,但其中却充满了万千的柔情和爱意。

    远处的石牌旁,张大锤看着两人,撇嘴暗道;本来俺也是有机会得到个美人的,哼!哼!

    一个个军卒,拜别亲人后,迅速向着已经排好的军阵融了进去,其中有老兵,也有最近刚刚投奔来的许多新兵。

    因前面几战缴获的大量装备,再加上这些日子从各方购买来的,整支军队如今可谓装备精良。

    长枪营的士兵身穿棉甲,手持长枪整肃的站在一起,一条条红缨在寒光悠然的随风飘荡。

    他们要和敌人迎面对抗,防护就也是重中之重,只是和大明其他地方的长枪兵不同的是,他们的长枪都经过了特殊改造,不但可以正面的和敌人突刺,尾部还留下来了发射火箭的凹槽。

    其他几个营、如刀盾营、亲兵营、辎重营,每个营的装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其中提高最快的,必然还属于弓箭营了,营内每个士兵都人手一件精良的火绳枪,让其他营都眼热无比,毕竟这已经不能用奢侈来形容他们了。

    简直就是,

    太踏马奢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