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烟乱-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他第一次杀流寇,从此之后再遇到流寇的没有了恐惧,直到陪着宋哲南征北战,年老以后得了伯爵,依然在跟家里后辈们讲其这日的情景时,都激动的手舞足蹈着。

    他这年才刚刚十七岁,觉得自己能够做个队长,就已经美滋滋的此生无憾了。

    你现在若问他公、侯、伯、这些爵位,他肯定会茫然的摇摇头,在心中嘀咕几句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前方的流寇大败,直接的影响就是,后方的援军军心立刻也涣散了,开始没命的狂逃了起来。

    这种慌乱的溃败,顿时就让城头的流寇头目惊出了浑身的冷汗,先前他们还能靠着手中的长枪,阻止骑兵的靠近,形成对峙的局面。

    可是!

    现在的溃败!

    那绝对就是灭顶之灾了。

    一队队骑兵犹如龙卷风般,将溃逃的流寇撞的四分五裂,不断有流寇被长枪贯穿了胸膛,即使其中也有发狠试图反击的,但在官军借助马匹冲击力的攻击时,任何的反击读显得是那么苍白和无力。

    这些流寇在出城试探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会面临如此的溃败局面,就算撤退有些伤亡,有三当家的竭力弹压,还是能够安然度过的。

    可是现如今!

    踏娘的三当家直接死球了,这就让城墙的流寇首领看的要抓狂了,心都在不断的滴血。

    。。。。。。。。。。。。。

    。。。。。。。。。。。。。

    朱大典站在阵前,看着局势的发展,脸色异常的平静,只是手中拍打的马鞭不自觉的加快着速度。

    “下令!撤军!”

    朱大典忽然扭头说道,此时追击的明军,已经距离城墙不足两百步之遥了,城头上准备已久的弓箭手,都已经可以威胁到明军了。

    而这时候的明军也已经精疲力尽了,否则他到真的想让官军趁势发起一波攻城战才好。

    整场大战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从最先的官军被压着打,到最后流寇被追着打,过程的发生都在总督的预料之中。

    官军撤回营寨以后,朱大典让然粗略估计算后,整场大战官军伤四百多人,战死一百五十多人。

    这个死伤数字勉强能够接受,毕竟总督府带着军医,那些受伤的流寇还是很有希望活下来的。

    而相比较流寇的伤亡,就让朱大典先是身形颤了颤,接着就咧嘴大笑了好久,最后眼泪都笑出来了,情绪才渐渐平息下来。

    流寇此战受伤约千人,死伤的数字更加惊人,足足有一千五百多人,若不是那些尸体就躺在战场上,他们还以为是流寇使出的计谋呢。

183要命的信() 
官军表面在挖地道时,实际上却利用着十多天的时间,马不停蹄的在做着另外一件事。

    这件事情虽然比挖地道简单些,但要想做好同样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完成。

    这件事情就是建造攻城工具。

    云梯,

    冲车,

    望梯,

    每样的东西做好了,在攻城时都有大用,要想建造好却需要不少的时间才可以。

    流寇用了很大的代价,才弄明白官军挖地道是假的,接下来肯定会拼命的死守城墙,轻易都不肯再踏出城门半步的了。

    官军就利用这点时间,一边抓紧休息恢复体力,一边让人将已经变成尸体的三当家装在马车上,围绕着颍州城不断的扰乱流寇的军心。

    看看吧,你们的头领都已经被杀了,要不抓紧时间赶紧投降,迟早也是同样的下场。

    这招确实管用,虽然短时间无法看出什么,但其内心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确实谁都很难轻易看出来的。

    当流寇看到马车上的三当家,有的已经眼圈泛红,忍不住的流起了眼泪来。

    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曾跟着其和官军斯杀过,那道身影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浑身都透着彪悍,似乎没有什么敌人能够挡住其奋力的一击。

    可就是这样的悍将,竟然战死在了官军的阵前,他们无法想想是谁能够杀死三当家。

    而与此同时,官军大营内,总督朱大典正在抚摸着那个“功臣”。

    他的脸上带着笑意,仔细的看着摸着,将其每一寸都欣赏了数遍,这才扭头道;

    “这杆火铳不错,叫什么来着?”

    “禀告大人,此火铳名叫九头鸟,只因为其铳身细长,而且分为九截,因此才得了这个名字。”身旁的江明笑呵呵的说道。

    “拿下去吧,以后军中可以大量制造这些火铳,就对准那些流寇的头目打!”朱大典转过身,拿起湿帕子擦了擦手说道。

    “大人!”江明想了想,看着他拱手道;“这种火铳威力虽然大,但是缺点也十分的明显,想要让士兵都用这个,却也有很大的难度。”

    “喔!是么!”朱大典抬头看着他,想了想才摆手道;“那就算了,你们还是按照原样子使用吧。对了,下午就要对颍州法器进攻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大人放心,这些天陆续到达的官军,虽然都还不愿意去攻城,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用力逼他们一把,还是能够趋势的。”旁边的年轻幕僚说道。

    “可以多给他们些承诺,颍州城里面,肯定还有不少流寇抢来的金银珠宝,若他们能够攻下此城,这些东西可以任凭他们各自取用。”朱大典想了想,吩咐道。

    “攻城器械。。。。。。。。。”

    接下来的时间,每个幕僚都问了几件事情,朱大典也是随手就吩咐去做了,像是有些将领都觉得打了胜仗,想要借机从总督大人这里弄点好处,他也是能给就给,给不了也都许诺以后定然加倍的奖励。

    想来那些将领都很满意才对,可是接下来一名幕僚提出的奏议,却让他们的脸色瞬间难看了。

    “这群将领真是太狂妄,竟然将手都伸到督标营了,如此长时间下去,还不得让他们翻了天啊!”一个幕僚气冲冲的说道。

    “可是人家的提议中,只是借用督标营的盔甲兵器,还名言只借用那些不准备攻城士兵的铠甲,我们如果拒绝,也许会让他们心生不满了。”江明皱眉说道。

    还未等朱大典开口,站在前面的幕僚就已经冷声道;“难道大人的安危就不重要了?督标营职责是保护大人,要是连自己的盔甲兵刃都没有,还如何保护大人?”

    “好了!好了!”

    朱大典手捋胡须,笑道;“我们现在可惹不起他们,既然他们都想要,就给他们送过去吧。只要能赢了这场硬仗,就是想要老夫的儿子小妾,都随便他们拿去!”

    “这。。。。。”

    帐内的幕僚一时间都面面相视,自家的大人就这么惯着他们么?

    小妾,

    儿子,

    都舍得直接就给?

    他们转念想想,也就明白了大人此时的无奈,心中对总督的敬佩尤为更深厚了。

    总督为了消灭流寇,在外面的名声可谓臭了大街了,可是作为其身边最亲近的幕僚,他们可都知道总督将别人送的钱财都赏赐给了手下的幕僚了。

    可以说账内的众人,每个人都比总督大人有钱,自己每天都能小酒喝着,小妾抱着。

    可总督大人每夜都在处理公务,这样想想,他们的脸上都发红起来,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来。

    “大人,督标营宋百户的事情,他们也要将铠甲都给田将军们送过去吗?”江明看了眼众人,低头在朱大典耳畔低声问道。

    “这个。。。。。。”

    朱大典闻言一愣,眉头微蹙的就要说些说么。见此情景,江明脸色微变的连忙道;“他们到底不是咱们自己人,要是让他们将兵器都送过去了,恐怕心中会不乐意的。”

    “不乐意?有种跟着将军们上阵杀敌去!”

    朱大典闻言脸色一沉,冷声道;“告诉他们,要么跟着去攻城,要么就将账下的兵器借给人家一用,等我们胜利了再还给他们也就是了。”

    “是!大人。”

    江明眼中闪过一道喜色,连忙不动声色的拱手说道。

    又交代了几件事情后,这些幕僚就各自领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大帐内转眼就只剩下朱大典和几个亲兵护卫了。

    一阵脚步声响起,一名背插旗子的小校走了进来,跪在大帐中央说道;“大人,凤阳有消息传过来了。”

    “凤阳?我记得走的时候,将事情都吩咐清楚了,难道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不成?”正伏在桌案上看着东西,朱大典闻言抬起头,皱着眉头问道。

    “也许是小事情呢!眼看大战在即,大人现在最忌分心,要不还是等几天在看吧?”身旁伺候的书吏抿嘴笑道。

    “不可,还是看看心中踏实些,就当是换换脑子吧!”

    朱大典哑然失笑,指了指捧着信件的书吏。

    “是!”书吏满脸无奈的走下去,接过信使的东西,返身走到他的身旁,拆开信件递了上去。

    “我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事情,急着让我操心啊!”朱大典笑眯眯的就过来,看了几眼就脸色异常难看,额头也渗出黄豆大的汗珠,整个人轰然坐到椅子上,大口大口的穿着粗气。

184攻城之战(上)() 
看着朱大典好似瞬间就老了几岁的样子,将跟随他多年的书吏都吓的脸色发白,急声道;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么?”

    朱大典看着前方,目光呆滞的动也不动,整个人就那么直挺挺的坐着不动。

    这样子顿时将账内的所有人都吓坏了,一时间竟然都不知所措,站在原地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老爷醒醒!老爷醒醒!”书吏推了推他,端起旁边的茶碗就喝了口,刚要对着朱大典的脸开喷时,只见他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浑身塌了下去,嘟囔着;

    “完了!全完了!”

    “什么完了,老爷不要吓小人啊!”书吏焦急万分,干脆接过他手中的书信看了起来,只看了寥寥几句,就感觉心都要从身体里蹦出来了,连忙定了定神,才故意露出满脸的悲切道;“老爷不要伤心,老夫人今年都七十九了,故去也算是喜丧了,老爷不必太过伤心的。”

    什么?

    我妈死了?

    朱大典满脸的懵逼,扭过头看了看书吏,只见他正满脸悲切的看着自己,眼神中既透着关心也带着悲伤。

    “让本督再仔细看看。”朱大典想了想,说道。难道真是是自己头晕眼花了?竟然将信中的内容都给看花了眼?他决定再仔细瞧瞧再说。

    将信件递过去,书吏看了眼其他门,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大人太过悲切,暂时不想处理公务了。”

    “大人节哀!“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纷纷躬身施礼后就转身走了出去,一个个都在心底嘀咕着,这份信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只希望别影响大人的心思才是。

    等他们都出去以后。

    朱大典晃了晃手里的信,看着他问道;“老妇人过世了?”

    “请老爷赎罪!”书吏苦笑着,拱手施礼道。

    “本督知道你的用心,但是咱们。。。。”朱大典思忖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咱们以后能不能换个理由?否则本督迟早让母亲打死了。”

    “老爷教诲的是,小人以后。。。。”书吏抬起头,看着他道;“老爷已经不是总督了,恐怕以后都不用这个借口了。”

    “唉。。。”

    朱大典叹了口气,半晌以后才摇着头,苦笑说道;“没想到朝廷动手竟然如此迅捷,既然已经不是总督了,你说说本。。。。本馆下一步该如何啊?”

    “老爷现在箭在弦上,不得。。。。。。。”

    。。。。。。。。。。。。。。。。。。。。

    。。。。。。。。。。。。。。。。。。。。

    “黑脸,听说总督大人的母亲过世了,不会影响下午的攻城吧?”宋哲咬了口肉干,扭头问道。

    “应该不会,他应该知道事情的紧急,就算大战过后,向朝廷上书请求夺情也就是了。”陈黑脸摇摇头,说道。

    “对了,我们能不能等些时间,再给兄弟们发赏银?”

    “为何?”

    “我们大部分的银子都买了粮草,手里的银子也不多了。”

    “好吧。”宋哲点点头,问道“受伤的弟兄们都安置妥当了吗?”在上午的战斗中,他可是亲眼看到流寇的凶残,虽然辎重营的大夫忙着在救人,可依然有很多人都受伤了。

    “没什么大事,受伤严重的,我已经让人将他们安置在远处的村子了。”陈黑脸看着他,点头道。

    “我们下午就要跟着他们攻城了,等会我们就商量下怎么打吧。”宋哲吃了口饼子,说道。半个时辰以前,江明过来告诉他们一个消息,要么选择下午攻城,要么就要将军中士兵的甲胄都借给别的军卒。

    对于这种要求,他们当然决绝了,他们本来就准备后天跟着督标营攻城的,如今只是提前些而已。

    何况兵器都给了别人,自己不就变成了案板上的肉,任由别人宰割了吗?

    他们可不喜欢这种感觉。

    刚吃过午饭不久,总督朱大典就开始升帐议事了,作为百户这种最底层的官职。

    他只能站在最末尾,隐约听着总督大人的号令,一道道的传递了下去。

    这种事情本来就很无聊,还好遇见了同样站在最后的好兄弟雷施人。

    只见他站在左侧末尾,全程都皱着眉头满脸的不高兴,后来低声讯问才得知。

    他果然被李福当了炮灰,安排在他的军营中负责蹬城作战,别人只需要用弓箭掩护就好。

    宋哲都已经能想象到,雷施人那点人手,恐怕用不了一时半刻就什么都剩不下了吧。

    这点自己还算比较幸运,因为和江明的关系,他们被分到另外一股明军作战。

    那位将军跟江明认识,也许对待他们不会像雷施人那般,但是想来也不会太容易。

    朱大典的讲话没用多长时间,所有的计划都已经谋划好了,只等着领军令也就是了。

    。。。。。。。。。。。。。。。。。。。

    。。。。。。。。。。。。。。。。。。。

    辽阔的大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墙,天空都伴随震天的厮杀声被染成了橘红色。

    若从天空俯视下去,就能看到一个个蚂蚁大小的官军,奋力的向着颍州城冲杀过去。

    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

    “注意躲藏!装火药的时候,都躲在盾牌后面。”宋哲身穿山文甲,向身后的士兵说道。

    咻。。。咻。。。咻

    士兵将长枪架在盾牌上,点燃引线,嗖的一声,就有一条绑着火药的重箭猛地窜出。

    城头上的箭垛,瞬间就被打的尘土乱飞,几个流寇被吓得脸色煞白,躲在后面半晌不敢露头。

    “宋兄弟,你这个玩意果然厉害,装填的速度也够快的,都比的上弓箭了。”旁边站的红袍男子,笑眯眯的说道。

    “郑大哥说笑了,这次郑大哥竟然带着火炮,我们定然能首先攻上城头。”宋哲看着他,笑道。此时在城墙下方,他们已经用巨盾构建起几个围栏,弓箭手躲在后面,就能充分的压制城头上冒头的弓箭手,掩护攻城士兵不断向前,

    看着不断有士卒,咬着兵器向城头攀登着,可每次走了大半就被巨石或者檑木给砸落下来,郑姓男子面露不忍道;“我们的将士死伤太严重了,等会还要劳烦宋贤弟顶替一会,让我们的兄弟喘口气。”

    “没问题,在下马上安排士兵冲上去。”宋哲一挥手,点头说道。

    “好兄弟!大战结束以后,我们两个就结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