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终结者-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齐齐拜下,道:“恩相勿忧,我等必杀败明军,为恩相,为官家,为朝廷,为国家排忧解难。”

    听到众人还称呼他为恩相,童贯很满意。

    不管真心假意,这都说明,他还是能够镇得住场子的。

    如此,这仗就还有的打。

    要是人心不服,各自为战,哪怕有坚城可守,也会因为内讧而失败。

    “各位,击败贼军,我可官复原职,我可以保证,诸位的官职,至少上提三级!”童贯许下了重赏。

    众将立刻拜谢。

    众人之所以还听从童贯指挥,不就是为了升官么。

    如今童贯焦头烂额,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时候,谁人不抓住机会?

    假如,宿迁失守,全军败退,童贯也是最好的背锅侠,到时候就落井下石,把责任全推出去。

    如此两便的事情,当然要做。

    这点,童贯也是清楚的。

    只是他已经被架在火上烤得吱吱响,已经脱不了身啦。

    倒不是说他不愿意交出兵权回京,而是愿意接手的人赵佶信不过,赵佶信得过的人不愿意接手。

    就是这么蛋疼。

    哦,抱歉,童枢密没蛋,只能脑阔疼。

    按下各自的心思,童贯说道:“探马来报,方天定部领大军十六万,正向宿迁而来,各位有何教我?”

    “恩相容禀,末将有话说。”祁斌出列,拜道:“如今,我军退守宿迁,攻守已然易势。

    我有大军二十万,只需坚守城池,消耗贼军有生力量,待其兵疲,全军尽起,一鼓破之!

    另外,马陵山为我军咽喉,关乎粮道和退路安危,不可不守。

    当派一部驻守,既保证我军后方无忧,这可防止贼军林冲部绕后来攻。

    另,宿迁至泗阳百余里,当派一军骚扰贼军粮道,使其不能集中全力攻城。”

    童贯闻言,喜道:“此言大善,当奖!”

    赏了祁斌百金后,童贯又问道:“依将军之见,何人驻守后方,何人截取粮道?”

    祁斌拜道:“献言进策是属下本分,调兵遣将,实乃恩相权柄,末将不敢置喙。”

    对于祁斌得识趣,童贯很满意。

    作为属下,必须认清楚自己的地位,莫要以为上官看重,便事事指手画脚。

    这样的人,难得长久。

    沉思片刻,童贯道:“宋先锋,你自领本部两万,驻守马陵山,确保粮道不失。

    卢副先锋,你领本部马队一万五,袭扰贼军粮道。

    辛兴宗,领马队万五,同样袭扰贼军粮道,并骚扰泗阳城。”

    “是!”三人起身领命。

    命令下完,童贯又道:“各位,还有何建议,尽皆提来。”

    闻焕章起身,道:“恩相,如今海州已失,寿州将失,宿迁已经成为突出部,随时有被包围的可能。

    还请恩相派兵,稳固徐州,防止贼军绕击。”

    童贯道:“此战,有胜无败,不需要管徐州如何。”

    童贯真的要拼命了。

    再输,赵佶绝对不会让他好过,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分兵驻守徐州呢。

    孤注一掷的时候,手中的筹码当然是越多越好。

    讲真,若非宋江阳奉阴违,梁山军实在不受控制,他都不会把宋江打发出城。

    散会后,宋江回营,与卢俊义等人商议分兵的事。

    吴用道:“此乃童贯分而化之计策,也是防备我军于城中坏事,先锋与员外不可不察。”

    宋江道:“虽如此,仗不能不打,各位兄弟可有良策教我?”

    卢俊义道:“我带马军,只要驻守一处,谅贼人不能来攻,安全自然无虞。”

    宋江道:“不可,方天定来攻,我军据城坚守,占有地利,即使不能胜,也未必会败。

    僵持不下下,方天定退兵,童贯定然追究怯战畏敌之罪。”

    卢俊义道:“即如此,又当如何?索性兄弟们收拾了回山,也好过受这等闲气。”

    李逵首先跳将起来,叫道:“是极,何不回山快活,也好过拘束得不快活。”

    诸将纷纷附和,都想回山去。

    宋江道:“诸位兄弟,回山之策,只有明军大获全胜才可行得。

    若朝廷平叛成功,必转大军前来围剿,我等兄弟只能背负不忠不义的名目殒命。

    如此,有何面目去见祖先,又如何给儿孙分说呢?”

    众将闻言,尽皆沉默。

    吴用道:“且不说其他,先锋控扼我军后路,事有不济,走为上策,当留有用之身以备不测。”

    宋江道:“此言有理,左右后路在我手中,不虞有失,只是卢员外要多加小心,”

    卢俊义道:“即如此,我把万五马军分作五队,三千人一队,只要对着小队打。

    能胜则打,不能胜则退,一部有险,各部支援,如此,便是童贯也说不出不是来。”

    宋江抚掌而笑,道:“此策甚好,定让方天定那厮首尾难顾。”

    计策定下,便是领军大将的安排。

    卢俊义亲领一队,以小温侯吕方,锦豹子杨林为副将,神机军师朱武同行以参赞军务,该部人马五千。

    因为放心不下卢俊义,浪子燕青坚持随行,宋江应允。

    大刀关胜为主将,赛仁贵郭盛、白花蛇杨春为副将,领一军三千人马。

    霹雳火秦明为主将,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为副将,领一军。

    青面兽杨志为主将,圣水将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为副将,领一军。

    美髯公朱仝为主将、火眼狻猊邓飞、跳涧虎陈达为副将领一军。

    十七个大将,为主将者,除了卢俊义外,要么是坚定的拥宋派,要么是宋江的绝对心腹,不虞有变。

    但是,这群好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宋江只能哭晕在茅厕里了。

    因此,宋江拉着卢俊义,泣声道:“想我兄弟聚义以来,大小战无往不利。

    到了泗阳,连战连败,折了许多兄弟,实在让我痛彻心扉。

    兄弟此去,万万小心,莫要浪战,凡事以保存兄弟为要。”

    卢俊义见宋江说的悲切,也是感同身受,应允了下来。

    吃了一顿壮行酒,诸将呼兄唤弟,各自告辞,提兵出城,各奔南北而去。

第247章 攻守易势,人心变幻() 
号角连天,旗帜招展。

    运河两侧,大军依次前行。

    步卒五人一排,沿着运河东边走,外围,是各色车辆,最外面,骑兵往来传递消息。

    绵延十余里,很有无边无际的感觉。

    方天定骑着照夜玉狮子,看着前后,只觉得志得意满。

    刘子羽、石宝、李助、邓元觉、庞万春、历天闰、司行方……

    如此多的豪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逊色于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

    泗阳城中留有两万军兵驻守,其余军兵尽起,同攻宿迁。

    一共十六万,声势十分浩大。

    后方,楚州、泗州等地也正在抽兵调将,支援而来。

    此战,实乃明宋双方的转折点。

    天下无数眼睛,都在盯着此处。

    胜者,将一往无前,平推到底,败者,只能节节败退,苦苦支撑。

    邵俊摇着折扇,道:“太子殿下,我军只带一个月粮草,恐怕不足啊。”

    方天定道:“军师莫急,早就安排妥当,只待大军到达,即可打破宿迁。”

    刘子羽嘿嘿一笑,道:“军师不知,我军早就备下了内应,只是为了保密,只有太子和我知晓。”

    闻言,邵俊虽然好奇,却也没有再问。

    都说保密了,如何轻易泄露?

    邵俊转移话题,道:“此战,乃是北方对赵宋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进攻,对我朝意义非凡啊。”

    “不错。”方天定微微颌首,道:“不但是军事形态的改变,更是人心态度的改变啊。”

    随着童贯从泗阳撤退,天下仕林的态度大为改变。

    已经没人觉得方明是难成气候的草寇,而是可以与赵宋扳手腕子的存在。

    考虑到方明初起,各方面都是朝气蓬勃,比暮气沉沉的赵宋更有前途。

    刘民生府外数百人便是明证。

    这群人,都是各地书院的代表,想通过刘民生的关系进入方明朝堂效力。

    傲娇的刘老先生果断闭门谢客,只让这些人去招贤馆投帖去。

    院内,侯蒙笑道:“刚才差点被堵在外面进不来。”

    刘民生道:“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之辈,不足为虑。”

    侯蒙脸色一变,这可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

    刘民生笑眯眯地说道:“此等之辈,比愚任你可差远了,不能混为一谈啊。”

    侯蒙闻言,脸色稍微好看了些。

    虽然都是看见方明胜势才来投效的,可他侯蒙比外面人强了太多。

    庐州会战结束,侯蒙便料定方明要胜,因此果断出山,外面的人,非得等到童贯从泗阳撤军才能看得出胜势来。

    所谓一步先,步步先,他愚任已经可以出入宫禁如回家,外面的人,还在为进入朝堂绞尽脑汁。

    侯蒙道:“刘先生,时不我待,我欲出仕,先生可有教我?”

    刘民生道:“你得陛下青睐,若要出仕,岂非轻而易举?”

    侯蒙道:“如此大潮,我侯愚任岂能为微末小官,非得能在国朝史书上留下大名不可。”

    刘民生微微颌首,道:“即如此,非得拜相不可。”

    知我者,刘民生也!

    侯蒙没高兴完,便听刘民生说道:“然而却难,太子曾言,非有从军经历者不可为相。

    再则,下任宰相已有人选,你是没有机会的。”

    侯蒙立刻傻眼。

    执宰一国,可是文人出仕的最高理想,却不想还有这种操作。

    论嘴炮的功夫,侯蒙以一当千无压力,要是上战场,那只能去送人头了。

    刘民生又道:“其实不是没有捷径,只看你能不能吃苦。”

    侯蒙立刻拜求。

    刘民生道:“此次太子攻打宿迁,实为我朝定鼎天下之战,不论胜败,短时间内用兵方向都会转向南方。

    其中,流求会成为关键节点之一。

    虽然流求已有十万余移民,高阶文官却是没有,你若有信心,可以做一任主官。

    待到期满,国朝应该全取了天下,定然转向东南半岛。

    你有海外经验,正好可入占城为最高文官。

    以后,我国必然以海外为重心,你有能力,又有经验,不为宰相,谁为宰相?”

    侯蒙听了,立刻认真思考起来。

    刘民生侯蒙讨论个人发展方向,蔡京蔡攸也在讨论家族未来。

    书房内,蔡京叹道:“我父子已经好久没有独处了吧?”

    蔡攸笑了笑,没说话。

    因为自己想上位,蔡攸只把蔡京视作眼中钉,父子早就翻脸了无数次。

    蔡京也不算前账,只问道:“童贯退守宿迁,方天定起大军攻打,你如何看?”

    蔡攸沉思片刻,道:“只要方天定不全军覆没,我朝便只能看着明朝崛起,坐以待毙。”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字,钱!

    打仗打的是什么?不就是钱么。

    没钱,谁给你卖命?

    财赋重地东南半壁丢失,淮盐丢失,海外贸易被隔绝,赵宋财政来源失去十去七八。

    童贯没能一鼓作气灭了方明,已经耗干了国库,再想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征讨,已经不可能。

    不过,毕竟还是有些家底的,发动一些小规模的攻势,也还是可以的。

    零敲碎打,难以取得太大的突破,只是把死刑改成了死缓。

    当然,若是方明上下昏了头,把国内搞的乱七八糟,说不得赵宋还有反扑的机会。

    只是这个概率太小,小到不可能。

    这些,中枢高层都看的明白,只是瞒着赵佶不说罢了。

    蔡京道:“为家族计,你我父子怕是要演一出戏来。”

    不等蔡攸答话,蔡京继续说道:“我为方明所说六贼之一,必定难活,你却是无名,不虞安全。

    我留在朝堂,为赵宋陪葬也不失忠臣之名,你贬斥益州,可保存家族,亦有东山再起之时。

    如此安排,你意下如何?”

    蔡攸道:“父亲可有把握?”

    蔡京起身,看向窗外,道:“尽在筹划中,十拿九稳!”

    其中自信,溢于言表。

    至于赵佶的想法,那不重要。

    反正是个傻皇帝,好糊弄。

    蔡攸沉思片刻,终究觉得保全性命重要,便同意道:“一切听从父亲安排!”

    蔡京露出欣慰的笑容,把安排一一说了。

    不止蔡京父子俩,京城中但凡有些门路的官员,都在想法设法谋求外调。

    实在是不可想象。

    京官之贵,因为靠近中枢,容易得到内幕消息,方便抱大腿。

    以前,外地的官员,都想方设法调入京城享福,只有需要镀金时才愿意外放。

    现今,局势不妙,反倒是反过来来了。

    这就是童贯退守宿迁的后遗症,实在让赵宋官员悲观。

第248章 兵临宿迁() 
“大将韩世忠在此,谁敢来战!”

    看着耀武扬威的宋军马兵,石宝沉声道:“结阵而守,待马军来了再作定夺!”

    韩世忠见明军结成了圆阵,也不挥兵冲击,只是叫阵。

    辛兴宗和卢俊义的策略一样,都把军队分成三千一部,如鬣狗样发动骚扰。

    而且调拨兵马后,辛兴宗立刻指挥各部出动,开始迟滞明军行动。

    石宝作为前锋,领兵两万,当然不会把区区三千马军看在眼里。

    只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他很清楚,宋军不可能就这点兵力的。

    谨慎起见,当然是坚守待援为上。

    而且,步兵做出攻击的架势,马军立刻撤退,也没办法留下。

    毕先见韩世忠十分嚣张,不忿道:“无名裨将,端的嚣张,且让我会他一会,好灭了宋贼气焰。”

    石宝道:“不过缓军之计,其实无碍,无须理会。”

    毕先坚持道:“若放任不理,定然去而复来,搅扰的我军不得安宁,须得杀了其将,以为震慑。”

    石宝一想也对,便同意,道:“对面虽是无名之辈,将军还要多加小心。”

    毕先道:“定不折了我军威风。”

    说完,毕先打马出阵,喝道:“无名之辈,不在宿迁城内寻思活路,却来此处搅扰。

    我劝你早早下马投降,也好保全性命,与家小团圆。”

    韩世忠哈哈一笑,道:“且休论口,放马来战!”

    毕先大喝一声,提枪打马上前,就与韩世忠火并在一处。

    两人交手三个回合,毕先已经不支。

    石宝察觉不妙,喝道:“开出通道,容我出阵!”

    士卒得令,连忙让开一条路来,放石宝出去。

    石宝急急催马,飞向阵外,要救毕先。

    只是迟了。

    只听韩世忠大喝一声,猛地一枪刺毕先于马下。

    距离两人交手,不过五个回合。

    看韩世忠还要补枪,石宝大急,喝道:“宋贼,看我暗器!”

    呼喝中,石宝作势就要甩出流星锤。

    韩世忠不敢怠慢,只得放了毕先,侧身避开了去。

    略略耽误的功夫,石宝已经收回流星锤,飞马赶到。

    看毕先,脖子已经被刺穿,鲜血淌了一地,正在凉凉中。

    “好贼子,敢杀我大将,受死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