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终结者-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有以此攻讦大不孝者,诛本人,全家流放流求。”

    邵氏也道:“天定,洛樱有孕在身,立刻带她回府安歇,免得动了胎气。”

    洛樱有孕,孙子有望,真把方腊两口子高兴坏了。

第292章 太子临朝() 
喔喔喔~

    天未亮,鸡已鸣。

    吱呀,朱红的大门打开,在二十余兵丁的护卫下,刘韐的马车出了府。

    此时,街道上已经有小贩摆了摊,只是行人不多,生意不甚忙碌。

    “停车。”刘韐轻声道。

    车夫回头,道:“相公,今日乃是太子临朝,还是直接赶往宫中吧。”

    “无妨,不会耽误事情。”刘韐道。

    下了车,刘韐走到一个卖汤饼的摊前,要了二十碗。

    点了餐,刘韐问道:“老哥,最近生意如何?”

    摊主也认识刘韐,回道:“托相公福,每月也能收入五六贯。”

    五六贯,相当于普通士兵一月军饷,确实不少。

    再看摊主表情,是发自内心的满足。

    “此乃朝廷善政,于我无关。”谦虚了一句,刘韐又问道:“可有官吏滋扰,或者泼皮捣乱?”

    摊主道:“每日军兵巡逻,哪有泼皮敢横?官吏嘛,倒也还好,只是每月五十文的卫生费,着实让人不解。”

    刘韐暗暗记在心头,又问了些问题。

    只要上朝,他都如此,以此了解民生。

    汤饼煮好,刘韐吩咐护卫吃了,再次启程。

    官员护卫,皆非亲兵,而是应天守军中每日调拨。

    刘韐请他们吃汤饼,也只是体恤他等辛苦,实在没有收买人心的意思。

    这二十人,也许只有这一次护卫他,收买了有甚么用?

    上了宫外御道,车马多了起来。

    文臣车,武官马,都是朝廷安排的福利。

    随行护卫的军兵,皆是轮流调拨而来,以此绝了官员私蓄武士的由头。

    寅时末,禁卫甩鞭,喝道:“太子临朝,各臣公进殿。”

    方天定坐在龙椅上,俯视着下方大臣鱼贯进入。

    当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觉妙不可言啊。

    难怪人人都要做皇帝,方天定暗暗想到。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众臣拜下。

    方天定起身,道:“众卿平身。”

    众人起来,各自站好。

    倒是没人对他坐在龙椅上发表意见,因为这是方腊的旨意,宰相府也是通过了的。

    虽然未曾登基,不过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诸卿,可有事奏?”方天定问道。

    刘韐出列,道:“殿下,臣问枢密院,两万大军屯兵南剑州沙县城下半月有余,消耗钱粮无数,是何缘故?”

    杜进臣出列,道:“赵宋委派之监沙县税务李纲,率城中百姓坚守不出,为免士卒百姓折损,伤害民心士气,因此围而不攻,正在招降。”

    方天定道:“李纲乃是何人?”

    杜进臣道:“李纲祖籍邵武,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父亲李夔,乃赵宋龙图阁待制。

    政和二年,其进士及第,五年,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宣和元年,汴京大水,李纲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听了杜进臣汇报,方天定终于想起来李纲是哪路大神了。

    李纲是真正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宣和七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

    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赵佶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

    赵桓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

    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

    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

    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能够让皇帝退位,可见李纲胆略和谋略,他也因此被忌惮,导致之后不能重用。

    讲真,若是赵桓重用李纲,也不会有靖康之耻的发生。

    只是赵怂太怂,也是无可奈何。

    想清楚来头,方天定道:“着人持孤旌节,招降其人。若其不从,告知其北方战事之详细,由其决断。”

    杜进臣诧异,问道:“殿下,如此是否过于宽容?”

    如此名臣,当然值得如此宽容,因此方天定独断专行一次,坚持招降。

    此事说完,方垕说了皇陵建设事宜,刘韐又说了登基筹备事宜。

    两件大事说完,又讨论方腊的谥号和庙号。

    庙号好定,作为开国君主,定然是高祖。

    谥号却不好确定,非得一个字一个字推敲不可。

    看大臣们说的口干舌燥的模样,方天定停下此事,道:“诸位爱卿,孤宣布两事,于下次朝会执行。

    一,以后朝会,由寅时改成辰时末……”

    “殿下,此举不可!”刘韐出列,打断道:“辰时末上朝,岂非耽误大事?即便无事,也是怠政懒惰……”

    一阵狂喷,全部顾念方天定对他等的体恤。

    寅时末上朝,丑时末(半夜三点)便要起床准备,其实十分辛苦。

    只是在刘韐眼里,恨不得整天处理政务才好呢。

    被喷了一阵,方天定忍了,捏着鼻子道:“即如此,改成卯时末上朝,此乃以后定律。”

    看刘韐还要喷,方天定提高声音,道:“卿等下去,商议其中利弊,再行施行。”

    太子踢了一脚好皮球。

    官员也是人,在睡的最香得时候爬起来,能愿意?

    肯定不能啊。

    所以,众官商议,大概率把上朝时间改到卯时末。

    方天定又道:“卿等或是百姓父母官,或是国家安全之基石,焉有站着议事之道理?

    明日起,殿中设桌凳,各卿坐着上朝。

    此乃孤体恤尔等辛苦,孤也希望,尔等能体恤百姓士卒辛苦。”

    “多谢殿下体恤。”众臣齐齐拜谢。

    坐着,不止是轻松舒服,更有一种平等感。

    而且,这是太子恩典,哪怕刘韐这头倔驴,也不敢反驳。

    他要是唱反调,怕是要被集体抵制。

    杜进臣又出列,奏道:“闻风司转枢密院情报,金国军队大规模调动,怕是要攻辽国,请殿下指示,国朝如何应对?”

    方天定道:“以辽国不灭为基础,我国由海路出偏师,牵制其后路,使其不得全力南下。”

    参谋使鲁安出列,奏道:“殿下,辽国亦为中原之大患,何必救之?”

    方天定起身道:“国朝欲统天下,辽金乃是大敌。

    辽,国力不弱,然其内患重重,日薄西山,翻手可平。

    金,方兴未艾,朝气蓬勃,军兵敢战,然而地狭人少,缺钱少粮,若其获得辽国土地,定为国朝之劲敌。

    因此,阻碍其灭辽,乃为国朝全取天下之前奏。”

    “殿下英明!”众臣拜服。

    不管想没想到这点,大家都给点了个赞。

    好歹是太子第一次临朝理政,不给些良好的体验,太子厌烦了怎么办?

    其实开始的新鲜感过了,的确挺枯燥的。

    事情太多太杂,远没有沙场厮杀来的痛快。

    不过,谁让他是要做皇帝的人呢。

第293章 樊瑞中计() 
“跟我冲上去!”贝应夔怒喝道。

    “杀~”

    呐喊中,数百明兵各持盾牌刀枪,随着贝应夔沿着山道向上冲去。

    山道不宽,仅余两三人并行。

    两侧山体陡峭,没法攀爬,只能沿着山道前行。

    山脚,百余明兵一字排开,不断把羽箭向上射去,以掩护冲锋。

    哚~

    一只羽箭落在盾牌上,樊瑞只当没听到,冷眼瞧着下方。

    看明军到了半山腰,樊瑞喝道:“来啊,砸死他们!”

    砰~

    二十余人头大小的石头被扔下,沿着山道急速滚动。

    山虽不高,也有三四十丈,在重力的作用下,石头越滚越快。

    “落石,竖盾!”

    暴喝中,贝应夔竖起重盾,原地扎下马步。

    轰~

    巨响中,滚石撞在盾牌上。

    猛力之下,贝应夔浑身一震,差点立不住脚。

    发觉挡不住,贝应夔立刻喝令撤退。

    士卒得令,立刻向下退去。

    只是人没有石头快,顷刻间死伤了五十余人。

    退到山脚,贝应夔噗嗤喷出一口鲜血。

    被砸了两下,虽然有盾牌护持,他也因为震动受了不轻的内伤。

    抹去嘴角鲜血,贝应夔喝道:“来人,急传后方,调集援兵、弩砲、火油,誓要打破此山!”

    贝应夔的确是气急败坏。

    他领军追赶武松,却没能紧紧咬住,导致李助战死。

    随后追赶到了此处,又眼睁睁地看着武松和李逵樊瑞等人汇合。

    樊瑞的山寨就在山头,地势险要,实在难打的很。

    但是,不擒获武松,贝应夔是绝对不甘心的。

    “报~”一兵奔来,道:“禀将军,山中百姓来投,言有计攻破此山。”

    贝应夔闻言大喜,道:“速速请来!”

    山上,见明军被打退,樊瑞吩一个头目带领喽啰把守后,回了山寨里。

    守路的喽啰,都是山寨里的青壮。

    樊瑞等人投靠梁山时,有一部分喽啰不愿意离开,就此留在了山中。

    因为赵宋官府苛逼,这些人重新啸聚,以求对抗官府。

    虽然据有地利,然而人少,又没十分本事,因此没成气候。

    所以,樊瑞等人到来,这些喽啰还是十分开心的。

    屋内,项充问道:“台远,武二兄弟如何?”

    台远是原来山寨内的大夫,樊瑞离开后,他便在山中居住。

    樊瑞领人回来时,台远正好返回山寨为喽啰治病,顺势被留下使用。

    台远道:“这好汉伤口已经不再出血,性命无忧,然而少了一臂,也是废了。”

    项充叹了口气,看向双目紧闭、面如金纸、还在昏睡不醒的武松。

    如此好汉,却没了一条胳膊,实在让人可惜。

    感概间,樊瑞进来,问道:“情况如何?”

    台远又说了一遍,樊瑞也是伤感。

    只是事已至此,伤感无用,樊瑞道:“毛大,把山寨酒肉都起出来,待兄弟们醒了饱吃一顿,养足了力气好走路。”

    毛大闻言,惊诧地问道:“大王,明军又打不上来,如何要走?”

    樊瑞三人投梁山后,毛大就是山寨之主。

    本来见樊瑞回来,以为有了大腿,可以过上好日子。

    却不想,听到樊瑞说要走的话,内心很不情愿。

    樊瑞道:“山寨粮草不足,芒砀山又不大,困守山寨,必死无疑,须得早谋出路。”

    见樊瑞主意已定,毛大不敢反驳,只得下去安排。

    明军牢牢堵住下山道路,其实樊瑞并不担心。

    因为后山垂下吊索,有隐秘路经可以逃离。

    后山,数十个喽啰正在守着吊索。

    这里都是峭壁,若是有人想爬上来,随便就能被剁死在峭壁上。

    吊索是上下唯一办法,不容有失,因此时时有人看守。

    左右无事,喽啰们自然要聊天打发时间。

    “哎,大王回来,却被明军追捕,这好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谁说不是呢。”

    “想到年,三个大王都在,山寨好生兴旺,狗官兵不敢正眼来觑,实在是痛快。”

    “哼,他等走了,只余老弱,又无兵甲,只让我等贫困潦倒,此时回来避祸,岂非牵累我等。”

    叮叮叮~吊索上的挂铃响了。

    知道有人上山,喽啰不敢怠慢,连忙把人拉了上来。

    看清来人,有喽啰问道:“哎,万盛老弟,你怎么来了?”

    万盛急忙问道:“我岳父和毛头领何在?”

    “就在寨中。”

    万盛顾不得答话,急忙走了。

    “恁地奇怪,万盛一向胆小如鼠,如何此时上山?”

    喽啰们讨论一阵没有结果,便放下此事。

    “岳丈。”万盛把台远拉到僻静处,道:“昨日一伙强人进了村,杀了月儿……”

    “谁?谁干的?”台远怒吼道。

    月儿是他的掌上明珠,听到她被杀了,台远立刻红了眼睛。

    “岳丈噤声。”万盛环顾左右,见无人注意,压低声音道:“小婿看的清楚,正是樊瑞带的一伙人。”

    “啊?”惊骇中,台远跌坐在地。

    万盛把夜间发生的事情说一遍,又道:“月儿死的如此凄惨,此仇不可不报。”

    台远哭道:“樊瑞如此凶人,我等如何杀的了?”

    万盛道:“为今之计,只好放明军上来,还有……”

    都说仇恨能增长智力和计谋,不一刻,万盛便吐出一个计划来。

    台远听了,咬牙切齿道:“好,你去见毛头领,他兄弟被杀了,定要报仇,我去准备药物。”

    略微商议一阵细节,两人分头行事。

    樊瑞等人累了许久,此时安全无忧,各自呼呼大睡,全然不觉得会被两个小人物给卖了。

    睡到天黑,众人纷纷醒转。

    李逵闻到酒肉香,笑道:“好,且吃饱了,再去杀了山下贼人。”

    话音未落,只见毛大抱着两坛酒,带着两个喽啰抬了一口大锅过来。

    毛大道:“大王,我等杀了猪羊,胡乱煮了,且吃一顿。”

    酒是劣酒,浑浊不堪,肉连毛带血,半生不熟。

    老大讪笑道:“大王见谅,只有这些东西了,吃完也便没了。”

    “无妨,吃完随我一起去梁山享福。”樊瑞接过酒,给李逵项充倒了,又道:“山下明军可有动静?”

    毛大道:“并无动静。”

    李逵已经按耐不住,一口干了酒,又捞起一块肉塞进嘴里,吧唧大吃起来。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他等人肉都吃了,还能嫌弃猪羊肉没熟?

    不一刻,三人吃了满嘴流油。

    突然,樊瑞只觉得头晕目眩,待喝问时,已经不支,噗通倒地。

    李逵、项充也是口角流涎,昏倒不起。

    “呸,贼杀才!”骂了一句,毛大对喽啰道:“且去看外界,贼人被晕翻了,就叫明军上来拿人。”

第294章 武松殒命,李逵挨打() 
“呸,杀才,怕你飞到天上去!”

    看着满地昏睡的宋兵,贝应夔恨恨地骂了一句。

    “来啊,都绑起来!”

    一声令下,明兵纷纷抽出绳索,牢牢绑住了樊瑞、李逵、项充,其它兵丁,也都被收起武器监押了起来。

    贝应夔又问道:“那个断了胳膊的呢?”

    毛大点头哈腰地说道:“将军,已经安排人去拿了。”

    话音未落,只见台远、万盛二人,已经抬着武松走了过来。

    看昏迷不醒的武松,贝应夔热血冲头,锵地抽出腰刀,直直插进了武松的胸口里。

    噗嗤,白刀子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