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终结者-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中升迁自有定例,哪怕李玉本事真的不如四龙,方天定也不可能让四龙高居李玉之上的。

    方天定笑道:“四位兄弟本事过人,李玉兄弟却也不必自谦,目下义军水军将领稀缺,都有重用。

    再则,我军也在建立海军,更是缺人,如何怕没有差事。”

    “海军?”众人听到这个新词,不禁好奇。

    赵宋自然是有水军的,也有海船,负责沿海地区的缉私、捕盗、运输等事宜。

    当然,水军利用海船进行贸易也是应有之意。

    只是这些都是统称水军,与其它兵马一样归属枢密府,未有单独成军者。

    成贵问道:“首长莫不是想单独建军?”

    “理所应当。”

    海军的重要性,来自后世的人哪怕不清楚,也有这个概念。

    海外贸易利润丰厚,海上有无穷无尽的鱼群,通过海路开疆拓土,对赵宋、辽、金的沿海发动攻击……

    海上其利无穷,危险同样不可小觑。

    阮小七和张横纵横江河,满身的水上本事,到了海上,同样被风打到大洋里沉了船。

    若非水性出色,又遇钱塘江潮相助,阮小七、张横两人,怕是也和侯建、段景住一样淹死在海里。

    正是因为海上太危险,方天定才拜托海商,代为培养严勇等人。

    这是长久的事情,方天定并不急于一时,先培养出一批合格船长,有了基础,才好组建海军。

    至于海上战斗,可以慢慢训练。

    听方天定解释完,众人皆是颌首称赞。

    邵俊更是道:“皆知大海重要,能如此解释通透者,首长实乃第一人。”

    谈笑间,一阵浓郁的香味传来,再看,店家并伙家抬着鲔鱼上了楼来。

    不得不说,店家的手艺的确不错,整条鱼炙烤地外焦里嫩,各种调料又用的恰到好处,烤鱼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对于这种后世吃一口关一年的食物,方天定当然不会错过。

    切了一块仔细品尝,果真……好吃地停不下来。

    众人都没客气,个个大快朵颐。

    邓元觉这等粗鲁汉子,吃得汁水沾湿了衣襟,邵俊这等文雅的,也是撑到站不起来。

    一整条鱼,居然被吃得只剩下骨架。

    众人相互看着各自狼狈,不禁哈哈大笑,只觉得痛快无比。

    闲坐间,免不了又是攀谈。

    邵俊足智多谋,四龙四个水上功夫了得,得此五人入伙,众人都是开心。

    方天定任命邵俊为随军参谋,习贵四人尽数调拨与李玉,李玉整训扩增水军。

第27章 快活的百姓() 
腊月二十七,年关将近,杭州城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义军入城,减免了大量税负,平价出售盐粮,又雇佣了许多劳工,百姓们着实宽泛了许多。

    手里有了余钱,自然要买肉沽酒犒劳自己,说不得,还要扯点布,给老婆孩子做身新衣服。

    消费旺盛,生意兴隆,做生意的也是喜笑颜开。

    只是有一桩不美,义军对于商税看的很严。

    漏一罚十,举报者奖励五成,偷税过百贯者罚苦役五年之上,谁敢偷税漏税?

    尽管如此,商人们也舍不得另投它处,实在是义军风气太好。

    只各级官员不索贿这一条,就足够商人们留下了。

    其它地方,若不打点好官府,怎能做的生意?随便一个差役,便能封了一家店铺。

    义军地盘可没有这个毛病,执法队可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违法违纪行为呢。

    百姓快活,士卒也开心。

    年底了,各部轮流放假一天探亲,以让士卒放松。

    今天,轮到孙长官所部放假。

    一大早,孙长官便领了批条,取了军饷和部队发下的年货,急匆匆地出了营门。

    他家在杭州城内,距离城外大营也无多远,不一刻,他就进了城。

    “嚯,这不是孙大郎么,看着可真精神!”

    孙长官抬头一看,却是老街坊吕大爷。

    吕大爷绕着孙长官转了两圈,啧啧叹道:“这身衣服,可真好看。”

    孙长官笑道:“这可是方首领之母带人亲自缝制的军服,能不好看?”

    赤红军袄,灰色长裤,高帮黑色布鞋,腰间还有一条牛皮带。

    就这身行头,没有四五贯钱拿不下来。

    当然,代价是值得的。

    换了统一军装,士气和精神立刻又上去了一截。

    聊过了两句,孙长官告辞,继续往家走去。

    路过城隍庙,只见人山人海的,围成了一团,一副沸反盈天的模样。

    孙长官稍稍观望一阵,原来里面在演戏。

    正是宣传队演的窦娥冤,此时正到了六月飞雪的情节。

    真是群情汹涌,若非维持秩序的士兵大力弹压,台子非得被拆了不可。

    饶是如此,不断有烂泥石块飞上台,表演缕缕被打断。

    孙长官自嘲一笑,转身离开。

    当初宣传队慰问表演的时候,台子可不就被大家拆了,若非张苟坐镇维持秩序,演员免不了被痛殴一顿。

    尽管知道是假的,也看过了两遍,孙长官心里还是忍不住骂了声狗官。

    骂的,自然是赵宋了。

    低头看了看军服,孙长官挺直了胸膛,忍不住想到:“迟早得推翻姓赵的,让大小百姓都过上快活日子。”

    快步疾行中,前面就到了家。

    地址没变,环境却是变了不少。

    原来到处裂缝的墙桓,已经被新鲜黄泥填满了,屋顶也是新换的茅草,想必是不会再灌风漏雨了。

    正打量间,一个十一二岁穿着新衣服的孩子走了出来,叫道:“哥,你怎么回来了?”

    这孩子,正是孙长官的弟弟孙二官。

    孙长官问道:“爹娘不在家么?”

    孙二官回道:“爹一大早就去排队买肉了,娘在军服厂上班,今日下午方能休假。”

    闻言,孙长官倒也理解。

    因为军队需求,杭州城内肉食紧缺,为了满足百姓需要,军队挤出一些肉食,让百姓限量购买。

    购买者甚众,但凡去的迟了,只得空手而归。

    军服厂是为了满足军队着装需要设立的,雇佣了大量的民妇,计件发放工钱。

    正是因为有了军服厂,全军十余万人才能赶在年前完成了换装。

    进了屋,孙长官问道:“家里屋子什么时候修葺的?”

    入伍之前,家里一贫如洗,屋子想修也没钱。

    “你投军后,家里用你的安家费修的。”

    回了一句,孙二官挤眉弄眼地说道:“还记得前街的小芳姐么?她娘可是托人来讲媒呢。”

    小芳?孙长官一阵悸动,她可是孙长官心中的女神。

    摸了摸孙二官的脑袋,孙长官回道:“不急,等我立了功劳,再议不迟。”

    说话间,孙父孙母联袂而归,自然又是一番亲热。

    看到桌子上的包裹,孙父说道:“回来便回来,如何费这些银钱。”

    孙长官笑道:“都是部队发的年货,还有我获得训练标兵的奖励。”

    孙母打开,只见十斤肉,两斤糖,一条大鱼,并一些果干,军饷赏钱也有五贯。

    孙母立刻眉开眼笑,道:“你爹恁地无用,肉都买不到,现下却是正好过年。”

    孙父不应,问了些孙长官的表现。

    孙二官忍不住馋,指着果干问是何物。

    孙长官给父母弟弟各分了些,道:“这是南洋海外的果子,香蕉干,芒果片,还有椰子干,都是甜的。”

    各尝了些,孙母捡了一包,道:“等会你给小芳那丫头送去,人家可是惦记着你呢。”

    孙父哼道:“丫头倒是不错,她爹高大壮着实难缠。”

    “长官娶的是丫头,又不是她爹娘,有甚纠缠的,便是与他二十贯聘礼又如何,左右不过辛苦两个月罢了。”

    “是啊,若非义军入城,我等如何能够如此快活,莫说二十贯,便是二贯也难,大郎怕是难找媳妇。”

    终究是情愫在心,孙长官默默地接过了纸包。

    孙母前去做饭,孙家父子三人坐着闲谈。

    谈到军队里也要读书识字的时候,孙父说道:“二官也是赶上了好时候,义军设立的学堂,每个人都可以去就学。

    你啊,一定要好好干,若是姓赵的打回来,我们可没这等好日子了。”

    孙长官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爹,定然不能再回到过去那等苦日子。”

    一天忙到晚,还是上顿不接下顿,谁愿意?

    闲聊中,只听得屋外有人叫道:“孙长官,出来!”

    推门一看,不是高小芳还是有谁。

    在爹娘和弟弟的挤眉弄眼中,孙长官走了出去。

    只听高小芳问道:“我娘几次托媒来问,你家只是推脱,是何缘故?”

    原以为义军已经给了自己勇气,没想到看到女神,还是有些慌。

    孙长官低头回道:“军中管束森严,今日才知。”

    “那你怎么说。”高小芳问道。

    孙长官讷讷道:“我自是愿意的,只是聘礼一时半会凑不齐。”

    “蠢的你。”高小芳丢了个白眼,道:“往昔你我家中都是穷困,我父母又只有我这一女,若不多些聘礼,如何养老。

    现今义军当道,挣钱也容易了许多,我和娘在军服厂,我爹给军队做工,工钱都是不菲,如何还要许多聘礼?

    有得三两贯,不拘什么买上六样礼,你快去托媒下聘。”

    孙长官鼓起勇气,道:“怕是不行。”

    高小芳冷笑,道:“莫非攀上义军高枝,便瞧不起我这等粗鲁丫头了么。”

    闻言,孙长官涨红了脸,叫道:“我是那等人么?只是明日大军开拨,着实来不及。”

    听到大军要开拨,孙母孙父也顾不得听墙角,连忙出来询问究竟。

    孙长官回道:“上头命令明日开拨,我也不知道打哪里。”

    孙母跌脚道:“哎,好歹过完年再打啊。”

    “妇人见识!”孙父喝道:“大军开动自有计划,如何管的过年不过年的。”

    高小芳道:“即如此,等你回来再议吧。”

    踌躇片刻,孙长官道:“战火一开,怕是没有三五年停不下来,若是你等不及,自嫁人便是。”

    高小芳冷笑,道:“若你不嫌弃人老珠黄,我便是等你打下汴梁也无妨。”

    “嘿嘿。”孙长官谄笑道:“三五年必下汴梁,等不到人老珠黄的,这是军队的年货,海外货物,你尝个新鲜。”

    高小芳接过,丢了个白眼,转身走了。

    “早点打到东京,莫让我等太久。”

    看着高小芳的背影,孙长官暗自发誓,为了大家的好日子,一定早日打到东京。

第28章 赏功() 
硕大的军营校场中,点着无数的火把。

    万余士卒整齐地坐在马扎上,东边台子下,坐着各色人物。

    有杭州城内各级官员,百姓代表,军属烈属。

    最引人注目的,非最前面几排伤残士兵莫属。

    站在台上,环视左右,方天定道:“自九月诛方有常,迄今三月有余,我军已据睦、歙、杭、越四州,全赖士卒勇战。”

    “攻略各地大小战斗计有百余次,若无勇士奋战,也无义军今日之盛况。时近年底,正当赏功酬劳,以资鼓励。”

    此处应有掌声,众士卒也的确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有功劳的欢欣鼓舞,无功劳的也是翘首以盼。

    只要有战斗,就会有功劳,迟早轮得到自己的。

    掌声停歇,方天定喝道:“邵俊!”

    邵俊起立上台。

    “宣读奖励方案。”

    “是。”

    加入义军不过几日,邵俊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借此次奖励军功的机会,他也摸清楚了义军的情况。

    邵俊打开录功册,念道:“根据首领指示,全军功劳分为三等,设五种勋章。

    奖励将士名单已公示五日,全军皆无异议……”

    吧啦吧啦半刻钟,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

    功分三等,一二三等,以一等功最贵。

    勋章五种,分别为奋战、英勇、英杰、英雄、英烈。

    其中奋战勋章,有斩首记录即可获得,英勇累计斩获十首获得,英杰有重大贡献者获得,英雄非力挽狂澜者不可得,英烈非阵亡不可得。

    念完奖励条例,邵俊开始宣读授奖名单。

    “孔昆良、孔仲良,孔叔良。”

    随着邵俊声音,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家拄着拐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方天定立刻走过去,扶住了老人家,道:“祖父,我来扶你上去。”

    老人家拉着方天定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他是孔家三兄弟的祖父孔赐。

    孔家兄弟从帮源洞参军,孔仲良在围歼蔡遵的战斗中牺牲,孔叔良在分兵攻打富阳县的战斗中牺牲,孔昆良在奇袭越州的战斗中牺牲。

    孔家老幺同在军中,为免孔家绝嗣,孔季良已经被转入文职。

    一门忠烈,方天定当然要奉上最大的诚意和敬意。

    搀扶着孔赐到了台上,方天定让人给搬了椅子过来。

    随着邵俊宣读名单,陆陆续续上台了百余人。

    他们都是烈士家属,代为领取勋章、荣誉证书。

    此时虽是高光时刻,却也是悲伤的时候,人人都是悲切。

    邵俊宣读完毕,方天定喝道:“全体起立!”

    唰,众士卒起身。

    “去冠,垂首,扶胸,为我们牺牲的兄弟默哀六十息。”

    方天定领头,众人齐齐默哀,表示悼念。

    默哀完毕,方天定说道:“历次战斗,我军共计牺牲四千三百六十一人,因为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前来接受嘉奖的家属不过百余位,甚为遗憾,此乃我之过。”

    孔赐颤声说道:“首领何须自责,只要推翻赵宋,还百姓一个快活世界,老朽便是一同死了也甘心。”

    闻言,方天定拜在孔赐面前,说道:“祖父失去三孙,却有我义军上下千万儿孙,祖父在上,请受孙儿一拜。”

    全军将士同时拜下,喝道:“祖父再上,请受孙儿一拜。”

    孔赐只是老泪纵横,如何说的出话来。

    认真行了儿孙礼,方天定继续说道:“凡牺牲者,其父母皆由义军供养,必无缺衣少食之苦。

    妻子至改嫁后重生子女,子女至成年,皆有抚恤。

    我等职责,必不让一个英烈家属失去亲人,又贫苦无依。”

    众家属拜道:“首领仁义,义军仁义。”

    方天定回礼,道:“此乃应有之意,该是我感谢各位支持。”

    安抚了烈士家属,方天定给他们颁发了英烈勋章、证书。

    整个过程,全军肃然,没有一丝杂音。

    等到邵俊再次打开录功册,众人起了一阵骚动。

    英烈是为战死者准备的,众人只能给出尊敬和肃穆,其它的勋章,可都是给活人的。

    因为公示的缘故,众人也知道谁立功了,纷纷给予祝贺。

    只听得邵俊念道:“奋战勋章获得六千五百八十七人,由各部长官领回后颁发。”

    嗯,虽然占据四州,大小百余战,但是双方伤亡真的不算多。

    大部分时候,宋军都是一触即溃,义军只能撵羊一般的抓俘虏。

    所以义军士卒们斩首记录不多,总计击杀宋军不过两万。

    那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