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终结者-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哪怕是面对宋、西夏、辽、金国四国,明国也非单纯的就地防守,而是在主动出击。

    其目的,便是恢复明长城防线。

    现在,四国联盟初成,除赵宋外,各国火药不多,明军进攻起来并不困难,当然要趁着容易的时候打。

第458章 全线外推() 
轰轰轰~

    连绵的爆炸,如同惊雷一般,在西凉府城上不断响起。

    “禀主将,城头已经清空!”

    种师中令旗一挥,喝道:“抢城!”

    “兄弟们,冲啊~”

    “冲啊~”

    呐喊中,明军步卒推着云车,快速向城墙靠去。

    城外,弩砲手们虎视眈眈地盯着城墙,等着西夏兵冒头,好再给他们来一发。

    只是明军到了城墙下,已经搭住了云梯,也未见西夏人出来。

    因为没有反制手段,城中西夏守军不得不让出城墙。

    不一刻,明军重甲步卒上了城头。

    随即,城内响起了震天价的厮杀。

    种师中在众军环绕下登上了城墙,举起望远镜向城内看去。

    街道上,明军列阵而行,缓缓推进。

    前排巨盾并联,护持身后,长枪手们手持长枪,从盾牌孔洞中探出。

    其后,弓弩手们不断放箭,把一个个西夏兵射翻在地。

    街道两侧的屋顶上,亦有明兵伏高蹿低,伴随前进。

    前方,西夏人拼命冲击,却不是死在弓弩之下,便是被捅成了血葫芦。

    突然,街旁房舍门窗洞开,一个蛮兵蹿了出来,一刀砍翻了一个明兵。

    旁边的明军早有准备,一部分人持着重盾堵住了门窗,防止后续有人冲出。

    另一部分刀手围住这个党项人,乱刀齐下,把他砍成了肉泥。

    指挥使呼喝两声,屋顶明军跳开。

    接着,重盾手让开一条缝隙出来,有弩砲手点燃一个陶罐,径直扔进了屋里。

    轰~

    房顶坍塌,门窗崩飞,惨叫不绝。

    重甲士手持砍刀突进去,把那没死的西夏兵挨个砍死在地。

    随后的轻兵进屋,仔细检查,搜罗出两个俘虏,押解到后方。

    整个过程中,重盾手只警戒前方,并未回头,高处的明军也是一般无二。

    紧密配合,缓缓推进,打的西夏人节节败退。

    城头上,姚古叹道:“如此作战,慢则慢矣,然则威力无穷,怕是天下无人能挡。”

    种师中道:“此情此景,贤弟可还为被俘耿耿于怀?”

    姚古摇了摇头,并未接话。

    想他被设计擒获,虽然投靠了明军,却也不太服气,认为正面对阵,未必不敌。

    深入了解明军后,姚古才发现,所谓打赢,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好在,如今他已经成了种师中的副手,不必为此忧虑。

    过了片刻,姚古问道:“武威即下,河西走廊大半在手,我等尤有余力,是否继续进军?”

    西夏西凉府,治所便是武威城,乃是河西走廊上的最大城池,以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作为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之重要,自不待言。

    武威城,便控制着这条路的东段。

    种师中叹道:“目下天气已寒,随时可能降雪,实在不宜冒险。

    只稳固武威城,同时派兵扫荡沿途部落据点,行坚壁清野之策。

    待敌人从西边来,正好可以痛击于城下。”

    话音刚落,已经有偏将领一部军兵,护着车队往城下而来。

    车子上,是一袋袋的水泥。

    因为后勤运输距离太长,明军并未计划继续向西,只固守武威城。

    因此,特意运来了两万桶水泥,准备加固城防。

    可以这样说,只要新城完备,粮草足够,哪怕百万人围攻也不足为虑。

    与武威遥遥相隔数千里的,乃是河套顶端的朔方。

    当然,朔方废弃已久,取而代之的是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威福堡城。

    城头上,吴玠面无表情地看着明兵起出一车车的尸体,运出城外掩埋。

    他等领军来此,也是经历了一番苦战才拿下了威福堡的。

    “直娘贼,这西夏人端的悍勇。”鲁智深恨恨地说道。

    虽然他的军衔和爵位都比吴玠高,却是副将。

    对此,鲁智深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没办法,明军之中,文盲是绝难独领一军的。

    吴玠道:“兄长,我等准备重设朔方郡,首要便是沿河修筑堡垒,防止胡人南下,还要劳烦兄长领军护持。”

    “没问题!”鲁智深拍着胸膛应下。

    他是不愿意和宋江等人正面应对,才请令调到了北方来。

    事实证明,还是和异族人厮杀来的爽快。

    吴玠为主将领兵三万,逆黄河而上,一直杀到了朔方。

    这里的上游,黄河一分为二,形成了一个超大的河中冲击平原。

    其地势平坦,宜于耕种,可谓北地绝佳的粮仓。

    然而,本地的防御,只能依托黄河进行。

    哈了一口气,已然见白,吴玠叹道:“本地寒冷,黄河定然封冻,恐怕不太好守。”

    鲁智深笑道:“值得甚么?拼着厮杀一场,哪怕死了也快活。”

    吴玠亦笑,道:“待高将军援兵到来,我等往北去看看阴山,若有可能,在其中筑一城,说不得能有大用。”

    他说的高将军,乃是高玉。

    高玉为方腊发小的孙儿,几乎与方天定一起长大,加之本身又有谋略武艺,地位其实不低。

    不过,他是支援而来,在吴玠没犯错误的情况,他也必须听从指挥。

    鲁智深道:“只管去便是,只是要小心,河北的部族,可对我等不太友好呢。”

    吴玠笑道:“我倒是想有不开眼的撞上来,好让我等威名更盛一些,说不得还能收些附庸,也好弥补我等人力不足之苦。”

    西夏、契丹的威名,震慑草原久矣。

    如今明军到了这里,胡人对汉人的天然敌意显露无疑。

    吴玠其实也清楚,草原胡族一向是谁的拳头大听谁的。

    不过明军初来乍到,地理、气候有不熟悉,加之要准备应对四国围攻,并没有太多精力搭理他们。

    他们的任务,还是沿着黄河修建堡垒,做好防御。

    当然,绝不是被动地挨打。

    枢密院的计划,乃是把堡垒一直修建到西夏兴庆府的对面去。

    兴庆府乃是西夏国都之所在,把堡垒修到哪里去,怎么可能是为了防守?

    武威、朔方两处,不过是北境战线外推的两个代表而已。

    刘子羽领大军五万,北出雁门关外,正在往辽国西京大同府打去。

    韩世忠部同样出了辽东半岛,配合王寅攻略燕山以北地区。

    虽然对面的敌人很多,明军也在主动出击,尽可能地把防线往外扩张。

    这样,一旦出现变故的时候,可以有足够的战略回转空间。

第459章 石勇阵亡() 
千里雪飘,万里冰封。

    大雪不期而至,北地全部全部覆盖在冰雪之下。

    雪深及膝,若非迫不得已,谁都想窝在床上,美美地睡一觉。

    只是没办法,宋军缺粮缺的厉害,为了供养大军,必须从西夏转运粮食。

    为此,宋江令两千军兵护送三千民夫,从兴庆府运粮而来。

    领头的那将裹一顶猪嘴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金不换扭丝铜环,上穿一领羊皮袄,腰系一条白搭膊,下面腿护膝,八搭麻鞋,手上提着腰刀。

    看他模样,生得八尺来长,淡黄骨查脸,一双鲜眼,没根髭髯。

    正是石将军石勇。

    此时,五千人,三千辆车,正沿着灵州河面缓缓向南。

    他们的车子,都是雪橇车,也不知道是西夏本来就有,还是从明国偷学的技术。

    本来,这些粮食该西夏人送来的。

    只是天寒地冻的,党项人不愿意动弹,只得宋军自己去运。

    有求于人,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算了算时间,已经正午时分。

    石勇喝道:“兄弟们,休息两刻钟。”

    “多谢将军!”

    呼喝中,军兵民夫各自解炉子点燃,就地取了冰雪放入锅中,与干粮一起煮粥。

    虽然押了三万石的粮食,然而没有军令,是一粒米也不能动的。

    因此,哪怕再不情愿,他们也只能喝粥。

    休息时,石勇叹道:“虽然雪大难行,却也不用担心明军袭扰,也算是祸福相依了。”

    亲卫递过一碗热水,道:“现下,明军受阻于地势和气候,我等倒是能够安心过个年了。”

    石勇接过,喝了一口,道:“为了防止西夏被灭,我等前后送出去五万军,两万斤火药,代价其实不小。”

    岳飞拿下盐州后,在西边的囊驼口遭遇西夏人顽强狙击。

    因为天气转寒,岳飞便退兵盐州,待来年春天在做打算。

    黄河西边,西夏人在沿岸的柔狼山零渡山上修筑军寨要塞,在赵宋支援的火药帮助下,也挡住了明军的推进。

    往北,皆是茫茫草原和沙漠戈壁,以明军现在的情况,也走不了这路。

    因此,西夏人的局面倒是稳定了下来。

    休息够了,石勇喝令众军继续前进。

    虽然是在冰面上行走,然而积雪颇多,也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不了太快。

    不一刻,石勇领军到了一片连绵的丘陵前。

    这条路,都是走熟了的。

    未曾封冻时,张横部领船队协同西夏人运粮,结冰后是石勇负责。

    这么大的雪,道路难行,明军也都蛰伏不出,是故石勇并未派出探马。

    当然,派出了探马也不一定有用。

    积雪下,卫忠悄悄地向外观望着。

    他整个人都埋在雪里,再仔细看,也是一坨雪。

    除非探马直接踩到埋伏的明军身上,否则是绝对看不出端倪的。

    不一刻,宋军进了埋伏圈内。

    “杀啊……”

    看粮车已经全部进入,卫忠突然跳将起来,向下冲去。

    河面两侧,无数明兵从雪下冒出。

    一部就地拉弓放箭,另一部奋勇冲杀。

    咻咻咻~

    箭矢不密,却每箭必中,无数宋兵被射翻在冰上,哀嚎打滚。

    余者见势不妙,纷纷躲到车后暂避。

    “保护粮车,保护粮车……”

    呼喝中,石勇跳下车,主动迎向了卫忠。

    “来的好!”

    卫忠挺枪,当胸刺向石勇。

    石将军也不是弱鸡,持刀接住。

    虽然石勇不敌,却也能僵持,两人就在阵中厮杀起来。

    其余宋兵却慌了神。

    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本就筋疲力竭,此时明军突然冲出,宋兵直不知该如何应对。

    另一边,景德已经领兵杀到了车队前。

    手中阔剑横扫,把当面冲来的宋兵砍成两截。

    别后,有宋兵举枪刺来。

    景德忙而不乱,只把身子一让,夹住长枪,顺带着扯过宋兵,直接枭首。

    有大将领头,明兵纷纷跟上,就在河面上厮杀起来。

    不一刻,河面积雪尽被血水融化,露出下面冰层来。

    幸好冰冻的十分厚实,不虞冰面融化。

    不过半刻钟,河面上已经覆盖满了尸体。

    见不是头,残余的千把宋兵大声喊着,各自转头跑了。

    想他们无衣无食,在这冰原之上,十有八九冻饿而死。

    景德也不去管这部溃兵,喝道:“令。集中粮食,全部烧了。”

    石勇听闻,只睚眦欲裂。

    这三万石粮食,可是宋军的活命粮。

    只是他被卫忠缠的紧,即无法杀敌,亦无法脱身。

    看卫忠杀的痛快,亦不来管,只把车马赶来,所有粮袋全部捅破,粮米尽皆堆积一起。

    “啊~”

    忙碌中,只听得一声惨叫传来。

    众人回头看,只见石勇已经被卫忠钉在了冰上。

    卫忠哂笑道:“倒是有几分本事,奈何只给赵宋做狗,却留不得。”

    石勇惨笑着,说道:“想我一介市井无赖,承蒙兄长提挈,当得有如今地位,便是把这条命报答了他,值得甚么!”

    “呵呵……”

    冷笑中,卫忠抽抢。

    噗嗤,鲜血喷溅,在冰面上泼洒出好大一朵花儿来。

    噗通,石勇倒地,弹了两下,彻底断气。

    石勇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日常只靠放赌为生,实乃社会底层。

    为因赌博上,一拳打死了个老千赌徒,逃走绿林中,先在柴大官人庄上住过几个月,后听宋江大名,前往投奔不得,携宋太公家书前往寻找。

    直至在对影山附近一家酒店与宋江相遇,结识宋江并随之入伙,后做了梁山英雄第九十九把交椅。

    这样的人物,确实低微,然而能以死报答宋江,也算是好汉一个。

    卫忠不再管石勇,喝道:“别看了,烧了粮食就撤!”

    “将军威武~”

    明兵嬉笑着呼喝了一句,继续忙碌开来。

    直直忙了一个时辰,方才把三万石粮食堆成了十余堆。

    仔细泼洒上火油,一把火扔下。

    轰~

    冲天的大火在冰面上冒起。

    瞬间,噼里叭啦的声音不绝于耳,麦香弥漫河面。

    “走~”

    大喝中,卫忠、景德翻身上马,其余明兵或套上滑雪板,或驾雪橇车,随同离开。

    景德回头看了一眼,道:“卫兄,若是粮食有残余,恐复为宋军所得。”

    卫忠哈哈一笑,道:“无妨,便让宋贼在这冰雪里扒拉吧。”

    来这里不容易,离开同样不容易。

    好在,西夏人同样蛰伏,他们尽可以绕路回去。

第460章 强攻萧关() 
明军大营前的一处丘陵上,一什宋兵搓手跺脚,不停地向下观望着。

    他们都是警戒的宋兵,需要防备明军杀过来。

    “直娘贼,如何还不送饭来!”一兵抱怨道。

    伍长道:“此时不过午时,急躁甚么?”

    那兵道:“头,昨天只吃了两碗稀的,顶的何用?”

    “据说石将军押运粮草时被袭,全部粮食被明军一把火烧了,我等怕是要断粮。”另一兵接道。

    “肚中空空,若明军杀来,如何提得动刀枪?不如跪地投降,也好保得性命!”又一兵说道。

    “吃不饱,穿不暖,这日子甚么时候到头?要我说,投降才好,也好过忍饥挨冻!”

    “石将军遇袭身亡属实,然杨将军亲自领兵运粮去了,坚持三五天,必有粮草到达。”

    这什长乃是梁山老卒,忠心毋庸置疑,一直在努力安抚军心。

    然而并没什么用。

    粮草断绝,宋军上下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三五日吃不饱,全军颇多怨言,已经有小规模逃亡发生。

    什长还想再说,只听远处一声号炮,黑压压的明军已经冲了过来。

    “敌袭~”

    无数呼喝响起。

    惊慌失措的宋兵,立刻各自躲进了坑道里,防止明军轰炸。

    警戒哨仔细观望,只见明军埋头冰粉。冲锋,并未施展轰炸。

    “都出来,都出来,贼军冲上来啦~”有偏将声嘶力竭地呼喝道。

    各级军官立刻催促兵丁出来,准备接敌。

    紧张时刻,本该忙的飞起,然而宋兵大多磨磨蹭蹭,动作缓慢。

    一是肚中无食,力气缺乏,另外也是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