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终结者-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目的,便是要同明军打近身肉搏战。

    唯有如此,西夏人方有一线生机。

    明国的火枪火炮实在是厉害,地上刚正面,西夏人根本不可能打的赢。

    然而在地下,火药火枪这些玩意威力不能施展,刀枪才是主流。

    因此,李乾顺方才约方天定于此处会武。

    见方天定领人绕着壕沟视察,怀州城头上旗帜舞动,通知城内城外的守军。

    “陛下,若是西夏人突袭,恐惊扰了圣驾,左右也看的明白了,不若回城?”叶贵劝道。

    “戒备~”

    大喝中,只见怀州城门洞开,一彪军马出城了来。

    杨沂中等人立刻簇拥着方天定后退了一段距离,以保证随时可以退回大营。

    “无需紧张,左右不过五百多军马罢了。”方天定淡淡地说了一句。

    他虽然只带了三百余人,然而大将众多,哪怕五千西夏军也别想留下。

    这部西夏军也颇为精锐,人马都是铁甲,十分厉害的样子。

    双方直线距离不过三四里,然而西夏人七拐八拐的,足足用了半刻钟才出来。

    到了近前,一骑先出,叫道:“明帝可在?”

    叶贵主动出列,回道:“我主便在阵中,尔等意欲何为?”

    那人叫道:“见明帝到此,我主特地出城,要与之一会。”

    叶贵回头,见方天定点头,叫道:“好,请西夏国主出来。”

    不一刻,李乾顺出来,与方天定相隔三十步驻马。

    方天定问道:“未知夏主亲出,有何见教?”

    “不敢。”李乾顺道:“上次与麟州,未曾与明帝会面,诚为之遗憾,今日相逢,当见一见明帝风采。”

    上下打量李乾顺一番,方天定笑道:“看夏主模样颇为憔悴,想来最近过的不好?”

    李乾顺今年不过四十有六,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然而他头发尽白,皱纹密布,实在是苍老的不成样子,完全没有皇帝的风姿。

    李乾顺道:“明帝当知道,朕如何成了此番模样。”

    不等方天定接话,李乾顺又道:“我西夏立国百余年,国泰民安,然而方明初立,便来侵扰我国疆土。

    如此便也罢了,明军获取我国百姓,全部贬为奴隶,实在有伤天和,实非仁义所为。”

    方天定轻笑,道:“明人不说暗话,我国为何出兵西夏,也不用多说,其中道理我等自然清楚。”

    李乾顺当然清楚。

    不提西夏乃是叛臣的事实,也不用说宋夏百年纠缠中多少汉家百姓死于非命,只说西夏接受赵宋邀请,入侵麟州等地,明国就绝对忍不了。

    沉默片刻,李乾顺道:“明帝,朕便诚心问你一句,贵我两国,可有和平相处之可能?”

    话音中,隐隐透露出几分虚弱与软弱。

    明国的实力,实在让李乾顺绝望的很。

    他自己也明白,以西夏目下的境况,是绝对抵挡不住明军的。

    哪怕怀州能赢,也绝对无力反推回去。

    没了贺兰山东边的广大地区,西夏人也难免重蹈匈奴等种族的覆辙。

    除非,明国陷入衰弱之中。

    这种可能性很小。

    方天定春秋鼎盛,明国多的是忠臣良将,绝不可能短期内便衰弱下去的。

    没了河套地区的供给,西夏人就是没了水的鱼儿,只能慢慢窒息。

    亡国灭种的压力,已经让李乾顺喘不过气来了。

    因此,他想服软。

    然而方天定摇头,道:“几无可能,除非……”

    李乾顺立刻打断道:“除非什么?”

    “西夏去国号,夏主降为侯爵,全部百姓内迁……”

    “不可能!”李乾顺尖叫道。

    若是真的按照方天定说的,即便和平相处,也是亡国。

    如此,有何意义呢?

    冷静下来,李乾顺又道:“我国选上表称臣,永为大明藩篱,另外,我国愿连年进贡牛马财货。

    同时,我等承诺,绝不迈过贺兰山半步……”

    “不必多说。”方天定打断道:“国号不除,战争绝不停止。”

    李乾顺道:“战火连绵,无数百姓死于非命,父母没了儿子,妻子没了丈夫,孩童没了父亲,何其不幸也!

    明帝何不大发慈悲,也好免了生灵涂炭,岂非美事?”

    “哈哈哈……”方天定仰头大笑,道:“夏主所言,岂非幼稚?

    若非尔等倚强而叛,宋夏何来百年的战争不绝?

    当时是,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妻离子散?

    此时尔等力弱,却来与朕说这些,又有何益?”

    李乾顺理屈词穷,又见方天定态度坚定,知道求和已经不可得。

    他理解方天定的决心,换做是他,也绝不可能同意对方求和的。

    然而,心里是真的憋屈。

    势不如人,为之奈何啊!

    深吸一口气,李乾顺道:“即如此,朕便与明帝约定,明日斗将,可敢应诺?”

    此话说的,倒是有几分气势。

    方天定笑道:“自无不可,只希望夏主多派大将出来,免得不够杀的。”

    “我党项男儿,绝不会让你明国上下失望。”

    撂了句狠话,李乾顺拱手告辞,径直回城去了。

第511章 双杨争锋() 
嗵嗵嗵~

    战鼓擂,号角连绵,旌旗展,军兵出阵。

    这边厢,明军尽皆钢甲,红色如火,只要焚天毁地,那壁里,党项全为铁衣,玄色似墨,自欲勾魂夺魄。

    两边各出三千骑,对面排开阵势,准备斗将。

    没有一句废话,只见党项人军阵中出来一骑。

    何等模样?但见: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实乃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

    却不是青面兽杨志,还能有谁?

    见他出阵,杨沂中大怒,道:“陛下,臣请出阵,誓要……”

    “好贼子,妄你身为令公之后,今日居然为异族卖命!”

    暴喝中,杨再兴已经打马出阵,直取杨志。

    杨沂中实在不好意思以多欺少,只得悻悻退回阵列。

    场中,见杨再兴出列,杨志并无惧色,喝道:“现今,我为朝廷钦封之郡王,并不辱杨家门楣。”

    “巧言令色,区区伪王,何必来说!”

    两句话的功夫,两人已经接战。

    只见杨再兴枪出如电,直取杨志咽喉。

    青面兽本事不若,直把身子一侧,同时递出手中长枪,直刺杨再兴面门。

    好个杨再兴,电光火石只见,只见他把铁枪一挑,正荡开杨志的亮银枪。

    对杨再兴来说,杨志实乃叛国奸贼,实在有辱杨家威名,非得除之而后快。

    对杨志来说,他是朝廷钦封的郡王,成就远超杨业,自可以代表杨家。

    自然,杨再兴、杨沂中便是家族败类,必须清除。

    因此,两人虽然同出一门,然而下手并无半点容情。

    此时,两马已经交错而过。

    第一回合,两人平分秋色。

    为了杨家的荣耀,两人都要置对方于死地,狠命拼杀起来。

    但见两人翻来往复,厮杀不休。

    实乃:两个杨家子,一对杨家枪,你枪出如电要夺命,他出枪带风欲杀人,本是兄弟身,奈何见生死。

    两人使出平生本事,各不相让半分。

    转眼间,两人斗过三十余合,未见胜败。

    杨志喝问道:“杨再兴,尔不过如此,何德何能敢代表杨家?”

    杨再兴大怒,道:“泼贼,爷爷打的西夏人叫爷爷,你这撮鸟却给西夏人当狗,你说,谁能代表杨家。”

    一句话的功夫,两人又接住。

    马蹄舞动,残雪飞溅,枪影簌簌,杀死冲天。

    眨眼间,又是五十余合。

    明军阵中,方天定喝道:“擂鼓助威!”

    立刻,战鼓声更加响亮起来。

    针锋相对,半斤八两的厮杀,看的众人热血沸腾。

    西夏军阵中,李乾顺只看的目瞪口呆。

    杨再兴如此凶猛,党项人中可挡不住。

    “原以为宋人不过尔尔,却不想这没实处的郡王,如此厉害。”李乾顺叹道。

    杨再兴是谁?

    他可是打的党项人叫爷爷的存在!

    遍观西夏国内,莫说与他放对,便是敢正眼去看的也没几个。

    杨志能和杨再兴斗个平分秋色,可见其本事厉害。

    本来,李乾顺带了几个宋将,一是为了凑数,而是顺带削弱赵佶实力。

    却不想,歪打正着,此举确实挽救了西夏人的士气。

    不然,杨再兴出阵,怕是李乾顺派不出人去。

    旁边,李仁爱道:“父皇,我等一直未曾正眼去看宋军,然而其中多有良才,可赋予更多重任。”

    李忠良也道:“宋人和明人势同水火,决计无法共存,其忠心无需置疑。

    臣意,或可把一部分防线交于宋人手中。”

    李仁爱道:“城中宋将刘正彦,乃是刘法之子,亦可大用。”

    李乾顺微微颌首,道:“此事回去再议。”

    显然,李乾顺已经心动了。

    三人对话的功夫,场中变故突起。

    正当双马交错时,杨再兴坐骑突然嘶鸣一声,向前跌倒。

    措不及防之下,杨再兴立刻栽了下去。

    “不好……”

    明军惊呼未毕,只见他与空中转身,倏地扔出手中长枪,正中杨志坐骑谷道。

    半截枪没体而入,杨志的坐骑同样嘶鸣一声,轰然倒地。

    两人落地,惯性下,翻滚出去十多步方才停下。

    甲胄散乱,头盔滚远,两人一身泥土,披头散发,十分狼狈。

    “再来!”

    大喝中,杨再兴抽刀在手,再次冲向杨志。

    杨志亦不退让,同样抽刀接住。

    于是,两人用刀,步战于一起。

    见两人气喘吁吁,头顶冒出阵阵白雾来,方天定皱眉,道:“鸣金,唤杨再兴回来。”

    那边,李乾顺恐杨志有失,同样喝令鸣金收兵。

    听到号令,杨再兴后退两步,骂道:“泼贼,今日马失前蹄,便饶过你一回,且待来日。”

    杨志怒目圆睁,道:“竖子,休得猖狂,怕你便不是好汉。”

    “来啊,泼贼!”

    “看刀!”

    两句话一说,两人又是火大,各自挺刀,就要再斗。

    此时,双方阵中各奔出一骑,齐齐到了两人跟前。

    杨沂中道:“再兴,无需与此等败类论口,且回,待破了城,再与他理论。”

    对面,晁天养也劝道:“郡王,不可冒失,且回去将养完好再行厮杀。”

    两人听劝,怒目而视一眼,各自回归本阵去了。

    马上,晁天养笑道:“杨将军,别来无恙乎?”

    杨沂中盯着晁天养,只恨得咬牙切齿。

    若非此人作祟,莫说宋江,便是赵佶也早被擒拿了,如何会有宋夏合流的事情来。

    而且看怀州城的防御,十有八九也是出自晁天养的计谋。

    不待杨沂中说话,晁天养道:“将军非我敌手,便莫要自取其辱吧。”

    闻言,杨沂中几乎气炸了肺。

    然而,他真的不是晁天养的对手。

    杨沂中自忖,他绝对不可能敌得过孙立、孙新、张俭、张韬四人联手的。

    平了呼吸,杨沂中道:“尔天赋才情出色,何故一意孤行,要与天下作对?”

    晁天养轻笑道:“我之所想所求,将军如何能知?若是明军攻破怀州,再说不迟。”

    说完,晁天养勒转马头,回归本阵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杨沂中不禁握紧了铁枪,却终究没有动手。

    他是不想背后偷袭,免得被人取笑,最重要的是,他没把握留下晁天养。

    若是能够击杀,背后伤人也就伤了,不能击杀,那简直就是丢了明军脸面了,实在划不来。

第512章 笼络() 
这边,杨再兴、杨沂中归阵,历天闰打马而出,喝道:“明军大将历天闰在此,谁敢来战?”

    听到不是牛皋、高宠,李乾顺放下心来。

    随即,他陷入了迷茫。

    放着优势工事不守,为什么出来斗将呢?

    李乾顺有些谜。

    杨再兴、牛皋、高宠这三位爷,随便拎出一个,西夏人都够呛的。

    不提李乾顺的反思,西夏阵中,一将打马而出。

    许是不懂汉话,这将也不搭话,只舞动狼牙棒,直取历天闰。

    拍马狂奔中,两人飞速接近。

    “喝~”

    历天闰长枪一点,正中迎头落下的狼牙棒。

    铛地一声,两人分开。

    只一个回合,方天定已经放下心来。

    毕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蛮将本事,然而,还是不如历天闰。

    不过二十余合,蛮将已然落入了下风。

    待到第三十合时,历天闰挺枪疾刺,正中蛮将咽喉。

    牵了对手的战马,历天闰洋洋得意地回归本阵。

    能从众多猛人手里抢到一个人头,也是美滋滋啊。

    见己方大将被杀,李乾顺十分心塞。

    不由地,他又看向了杨志。

    虽然未曾取胜,却也没落入下风,比己方大将强太多了。

    杨志酣斗杨再兴带来的鼓舞,已经消失无踪,三千西夏兵尽皆无精打采。

    “来啊!收兵回城。”

    说完,李乾顺勒转马头,向着城内走去。

    见李乾顺服输,方天定轻笑一声,下令收兵。

    讲道理,不管西夏金辽哪个要来斗将,方天定都是十分欢迎的。

    明国猛将,可比四国加起来都厉害的多,完全不虚啊。

    李乾顺领头,西夏军兵七拐八绕地回城。

    路上,一片沉默。

    不由地,众人都把眼光投向杨志。

    军伍之中,强者为王,党项人不能打,只能崇拜杨志这个汉将了。

    进了城,杨志和晁天养提出告辞,就要回营。

    李乾顺道:“大王莫急,且与朕一同去见宋帝。”

    寄人篱下,杨志不好拒绝,只得随行。

    不一刻,到了赵佶住所。

    虽然是失国君主,赵佶的居所也还不错。

    只是赵佶的状态令人不敢恭维。

    头发花白,脚步虚浮,眼神迷茫,一副有今天没明天的颓废模样。

    李乾顺皱眉,道:“宋帝可知今日斗将之过程?”

    赵佶又没去看,如何能知?

    李乾顺克制住不满,道:“贵国忠烈郡王与敌将杨再兴激斗百余合,未落下风,大涨我军士气。”

    “哦?”赵佶终于清醒过来,详细问了过程。

    手下大将出彩,他脸上也有光,于是,赵佶手一挥,加封杨志为忠王。

    杨志自然又是感恩戴德,要誓死报答。

    李乾顺见杨志如此感激,不由地更加欣赏了,叹道:“可惜,朕并无女儿,否则倒是可以婚配。”

    李忠良道:“晋王膝下有一女,生的温婉端庄,又知书达礼,可为良配。”

    李乾顺眼睛一亮,拍手笑道:“即如此,忠王可愿迎娶我西夏宗室女?”

    杨志犹豫道:“臣粗鄙不堪,容貌又是丑陋,恐贵女不喜,反而不美。”

    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丑郡马宣赞的绰号来历,可不就是一部血泪史么。

    “忠王不必顾虑。”李乾顺道:“国难当头,方显男儿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