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在家的时候,每年到这个季节村子里面恨不得连老人都下地,就怕耽误了节气影响一年的收成。除了那些二流子,那些青壮年还在镇子里面乱晃?要是在俺们哪儿,这些人非被他们老子打断腿不可。劳力少的人,更是不分男女老少全家上阵,就连吃奶的孩子就扔在地头。”

    “可您看这满山除了那些糊弄的人之外,没有一个岁数大一点的或是女人和孩子。还有,就算这硚口再穷,可也不能一头牲口都没有吧。可您看,别说骡子那样的好牲口,就是毛驴和牛都没有一头。”

    “这么大一片的山坡地,还这么磨洋工,全靠人翻地得翻到什么时候?再说了,这硚口咋地也比俺那儿富裕吧。这儿的人,就连一匹牲口都养活不起?还有俺就不信,这硚口连一个岁数大的人都没有。”

    “在俺们那儿到了农忙的时候,只要能动就是六十岁的老头也会下地。俺村的王大伯,都七十了还下地干活呢。可您和参谋长看看,这耕地的人都是壮劳力,那有一个岁数大一点的。俺没有望远镜看的不太清,可俺也看就连超过三十的都没有。”

第四百一十八章 豁然开朗() 
听到张玉虎很是有些专家级别的这番分析,李子元与何三亮对视一眼,感觉到面前的大门一下子猛被推开,面前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就像一个脑血栓患者,原来脑袋里面堵住的那根血管,一下子突然被通开一样。

    在给了张玉虎一个口头表扬之后,连忙举起望远镜再一次看向硚口周边,情况果然正如张玉虎说的那样。那些看似在干农活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农民。这些家伙手中看着像是在忙碌什么,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干。

    而且以李子元与何三亮的眼光来说,只要堵住的那堵墙被打开,他们看到的东西远比张玉虎要的多的多。两个人都带着望远镜,看的也远比张玉虎清晰的多。在他们的望远镜里面,看的更加的清晰。

    出现在他们望远镜里面外面田地上劳作的人,都绝对是壮实的青壮年,没有一个岁数略大的,更没有一个女人或是半大孩子,这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李子元在后世的时候没有在农村待过,最关键的是他那个时候绝大部分农村,早就实行机械化收割了。

    没办法,在国家大力实施的农资补贴情况之下,农村的农用机械数量相当的多。十几亩地一部收割机,最多也就一天就完事。不仅收割的速度极快,甚至还可以顺手帮着脱粒,还包送到家里面。

    雇机械干活不仅快,最根本的是费用远远低于雇人。而且几十年后农村的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在外面打工,回家割地的时间不多。机械收割总体算下来合适不说,关键是省事、速度快。所以即便是在农忙的时候,能看到下地的人也并不多。

    尤其是旱田,机械种地和收割已经很普遍。一些小型的播种机和收割机,甚至成为一些富裕一些的农村家庭必备的东西。而回到这个时代之后,李子元又一直在军队里面,农活什么样的,他看过但是没有干过。对于农活的基本常识,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不过虽说没有吃过猪肉,可毕竟回到这个时候,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下,部队基本上都在农村活动,至少也看过猪是怎么跑的。原来没有想明白,只是感觉到不正常的地方太多。

    今儿张玉虎这么一说,打开了一直堵塞他思路的那块石头后,联想到自己看过的农忙,果然发现疑点太多了。而且不仅仅是据点外干农活的那些假农民,还有据点内的情况可疑的地方,也都看出不对劲在哪儿了。

    镇子内街道上的人,也几乎都是青壮年。整个镇子内街道上,连一个女人和孩子都没有。这对于一个镇子,哪怕是一个村子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现在的孩子都是散养的,爹妈下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管。

    甚至有些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还要到点做饭送到地头上或是跟着爹妈下地。而那些岁数小一些的,在爹妈都在地里面忙乎的时候,也就是满大街的乱串。可现在镇子内,连一个孩子都没有出现,这就是相当不正常了。

    这个时代农村经济还相当的不发达,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阶段,家里面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除了那些大型集镇或是县城之外,一般的村子少量的商品交换,还停留在走乡串户的货郎阶段。

    一个硚口据点,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其他的,远不如他们背后的平川。虽说因为地理位置重要,但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晋东南乡村而已。一下子突然冒出这么多的商贩,就有些不符合常规了。

    而且眼下正值农忙时节,这么多的青壮年不去下地在这里逛街。在这以农业为主的晋东南山村,正像是张玉虎说的那样,他们就不怕他们的长辈打断他们的腿?在这个看天吃饭的时代,节气是不敢有任何耽搁的。

    一旦耽搁,一年下来一家老小吃什么?这个时代,可没有外出打工,东边丢了可以西边补那一说。耽误了节气、种不上地,一家老小就得饿死。所以这么多的青壮年出现在硚口内,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表现。

    看到这些,李子元与何三亮总算摸清楚了,自己之前感觉到的不对劲,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外围和镇内表现虽说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是细节上却处处透露着不正常。这些不正常连在一起透露出来一个消息,眼前硚口的平静是一副假象。

    其实还有一点,张玉虎虽说没有说出来,但是李子元与何三亮现在却看出来了。那就是眼下硚口内外的青壮年数量也多了一些,明显超过硚口该有的人口数量中,青壮年应该占据的比例。

    就算是有些富裕人家雇的麦客,可也远超过需要的数量。山西人精打细算是有名的,就算地主家春种秋收雇一些打短工的麦客,可也不会一下子雇这么多的人。要知道雇麦客不仅要花钱,而且期间每天都要吃好。

    虽然不能说顿顿细粮或是有肉,但一天三顿饭至少顿顿都要是干的。就算没有肉,豆腐啥的也得有。这么一算计下来,期间的花销并不少。所有雇麦客的人家,能雇一个绝对不雇两个。那有人家,一下子雇这么多的。

    而且根据硚口的资料来看,这里能雇的起麦客的人也就那么两家。平常的人家,自己家这个时候都想着自己家的农活忙完了,去给人家当麦客好多挣一点。根本就不会像自己今天看到的这样,在这里磨自己家的洋工。看到这里,两个人都想明白了。

    如果这些青壮年都是日伪军伪装的,这么一相加眼下硚口内外的日伪军,至少有六百多人。而这样的话,自己原来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几乎得全部推到重来。要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打,搞不好自己要吃大亏的。

    想到这里,李子元对何三亮道:“老何,你马上标图。将发现的或是怀疑可能是火力点的,都给我标出来。等一下咱们回去,开一个作战会议。原来的计划不能在实施了,必须要做出调整。”

    对于李子元的这道命令,何三亮点了点头。一边不断的观察着山下硚口的整个工事构造,一边做一个的硚口日军防御态势图。倒不是李子元这个节骨眼上,将何三亮派出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实在是李子元带着的这个团里面,能做出这种图的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就是何三亮自己了。别说李子元眼下还是处在草台班子的团司令部,就是八路军全军除了那几个有数的老部队之外,团一级的能干这个都不多。

    合格的参谋,大多都在上级机关那里。团一级,基本上顾不到。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之下,李子元也只能放弃继续与何三亮讨论的想法,让何三亮先集中精力做好这个防御态势图。而李子元则举着望远镜,心中不断的在盘算对原来的攻击计划,做什么样的更改。

    就在两个人此时都陷入沉默的时候,山下硚口的日伪军一个机枪火力点,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一样。一挺九二重机枪向着李子元所在的位置,突然打了一个连射。子弹将李子元面前的灌木丛,齐刷刷的给打折。二十多个伪军,也突然冲了出来向着这个方向赶过来。

    而在李子元选择的这个观察所周边,那些假装在忙乎的农夫。也齐齐的抛下了手中的锄头,从地头谷草堆里面拽住了步枪,向着这个方向冲了过来。见到山下的局势变化,李子元拦住了想要还击的张玉虎和大李,二话没说直接选择了撤退。

    一口气撤回部队的驻地之后,李子元看着何三亮制作的草图,眉头紧紧的拧在一起。而那边的马永成与张子健,在从何三亮嘴里面得到硚口方向的异常之后,眉头也都皱了起来。硚口据点的这些变化,明显也出乎他们两个人的意料。

    李子元这段时间在住院,部队的主要工作都是他们两个在抓。硚口、落马以及它们背后的平川三角地带,是壶北境内日伪军严密控制的地区,也是距离壶北东部山区最近的日伪军。即便李子元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面,两个人也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这边情报的收集。

    在日军突然发起此次扫荡之后,包括军分区在内的各级情报部门,更是加强了对这个方向的日军观察。但之前日伪军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日伪军在潞东地区的动作,主要还是沿着白晋铁路沿线展开。

    可之前的历次情报都没有显示,日军加大了对硚口方向的兵力部署。除非眼下硚口出现的新动向,这些日伪军是昨天夜里调来的。否则只能说明此次在情报收集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张子健与马永成的脸色都不好看,那边的李子元也没有说什么。现在毕竟部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也就没有必要去追究什么。现在的问题是,情况变的这么复杂,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才是最关键的。

    面对着局势的转变,张子健的态度很明确,放弃原来直接从硚口打出山的计划,调头从地形更加有力一些的潞东境内转向长治。张子健的想法很简单,眼下硚口据点的日伪军数量大大的超过预期,同时硚口进攻地形相当的不利。

    按照原有的计划发起攻击,至少兵力的投入上就要翻上一翻,这样阻击北面落马据点肯定会南下增援日伪军的兵力就不够。再加上硚口至平川有公路相连,平川的日伪军增援速度会相当的快。而且根据情报,日军在平川新部署了两辆装甲车和一个骑兵中队。

    一旦攻击受挫,战斗打成胶着状,形势会对自己相当不利。而且眼下部队干部刚刚完成调配,还没有结束磨合期。打这样的战斗,不利于部队下一步的行动。选择潞东出山,可以有效的避免被日伪军纠缠在这里。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日军真实意图是什么() 
张子健表明了还是先挑软柿子捏,稳健一些为好的思路。而作为政委的马永成,也比较赞同张子健的想法。硚口的日伪军数量远远超过预期,而且地形狭窄使得攻击部队,可以选择的攻击正面很狭窄。

    即便是有炮火支援,但是部队的伤亡也会很大的。即便打下来硚口,也是一笔得不偿失的买卖。对于搭档和副手的想法,李子元却没有立即点头。的确走潞东绕路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便捷的路线。

    至少潞东地区的地形,要比壶北境内好一些。部队出山和运动,不用必须要经过硚口这样的,几乎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这样可以加快部队的运动速度,保证最短的时间之内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但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从壶北到潞东一事绕远耽误时间不说,二也很难长时间的保守秘密。春节那次被日军准确的捕捉到自己团部的战斗,李子元到现在还记忆尤深。那次遇袭的经历清楚的告诉李子元,日军在壶北东部山区肯定又重新安插了眼线。

    百团大战过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李子元就已经察觉到了日军特务部门,对整个敌后根据地渗透明显加强。其中的日籍特务并不算多,但是他们收买的那些汉奸,却是多少也造成一些麻烦。

    最关键的是情报的泄露,对于部队活动影响很大。就像今年春节那次投毒事件,李子元不信一个对本地不熟悉的人,会轻易的找到自己指挥部的位置?在战斗结束之后,李子元虽说已经进了医院。

    但身为政委的马永成,担心这次的遭遇在来一次,在军分区保卫与敌工部的配合之下,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将那个投毒的人查了出来。正儿八经的中国人,还是正儿八经的壶北本地人。

    就为了三百伪币的赏钱不仅以走亲戚的名义,确定了李子元指挥部所在的村子,还给那个村子下了毒。造成村内一百多无辜百姓被毒死,剩余的老百姓也被这个家伙通风报信,被鬼子给屠杀掉了。那次的损失,李子元到现在还刻骨铭心。

    这种人尽管不起眼,但是威胁却是很大的。因为你很难发现一个普通的晋东南农民,会在日军高额的悬赏之下成为日军的特务和暗探。他们的行为很隐蔽,但破坏力相当的大。一个人甚至不发一枪一弹,可以毁灭掉一个村子。

    李子元到现在也无法想象,如果当时自己的部队也饮用那口井水的话,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甚至在全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之下,全军覆灭也丝毫不夸张。而失去了团部的指挥,下面的部队恐怕就要乱套了。

    也正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所以李子元在行动的时候,一向都很慎重。他知道日军安插在壶北的眼睛,绝对不会就那么一只的。尽管事后在军区的配合之下,分区也揪出了几个被日军收买为日军效力,为日军扫荡或是飞机侦查提供信号的特务。

    但李子元却知道,这种情况很难彻底的肃清。因为只要有人贪财,这种收买活动就不会停止。相对于收买这些人所花费的金钱,他们可以提供的配合,这种性价比可谓是相当的高。尤其是在外来的特务在敌后根据地,活动相当困难的情况之下。

    这些被收买的人可以提供的信息,为日军提供了最难得的情报来源。李子元知道以自己在日军那里的身价来说,对自己周边以及活动区域,日军下的苦心甚至有可能比军分区司令部那边还要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子元担心一旦行军时间过长,很容易被日军眼线发现。但李子元也不能不承认,张子健说的很有道理。在日伪军大幅度增加兵力后,眼下的硚口的确是一个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对于自己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想到这里,李子元看了一眼盯着地图一直没有说话的何三亮。想了想,还是询问了一下何三亮的想法。听到李子元的询问自己的态度,何三亮敲了敲地图却是答非所问的道:“团长,分区对辖区内日伪军变化情报收集能力,你认为怎么样?”

    对于何三亮的反问,李子元丝毫没有犹豫的道:“军分区的情报收集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至少在潞东地区,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需要,军区那里会提供更加详细和缜密的情报。”

    听完李子元的回答,何三亮道:“那这么说,咱们出发之前军分区提供的壶北境内,各个日伪军据点兵力数量的情报,应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在昨天晚上之前,硚口的日伪军数量,还是与分区提供情报上是一致的。”

    “如果这样,也就说明整个硚口的日伪军数量,出现变化应该是在昨天晚上。这倒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