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钱德福坚决的态度,李子元犹豫了一下后,掏出了一把伪币交给钱德福道:“老钱,你去的时候,不要顾忌太多的东西。记住,一切以伤员的命为重。大不了事后,咱们在给他们赔礼道歉外加上赔偿金。”

    “这些钱你带着,在想办法不惊动日伪军的情况之下,购买一些粮食。你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这一带距离鬼子的核心区,还是过于太近了。正规武装咱不怕,就担心那些耗子一样的便衣。老子已经丢了一个中队长了,可不想再失去第二个。”

第一百零九章 怕什么来什么() 
接过李子元递过来的钱,钱德福点了点头。转身带着一小队离开隐蔽地,向着山外走去。看着钱德福的背影,又看看了身边因为高烧已经陷入昏迷的伤员,李子元微微的摇了摇头。在亲自布置完哨兵之后,李子元就在警戒火力点边上,靠着树干坐了下来。

    不过靠在树干上的李子元看似在休息,但是其实他的脑袋里面却是时刻都没有停止运转。部队下一步的转移方向,也是李子元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回到东部山区修整,这个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究竟怎么回去,李子元还是要仔细琢磨、琢磨的。

    尤其是在周遭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并不想草率行事。他可不想在刚出虎口还没有多长时间,又一头钻进了狼窝里面。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小鬼子对八松岭这个交通要道,一点防备都没有。

    鬼子眼下虽说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了壶北西部平原地带。但是八松岭一线是上党盆地,进入北面晋中盆地的交通要道。过了回旋余地很小的八松岭,就是潞东的地界,小鬼子不会不在这个方向做准备的。

    即便是已经突出来,但下一步的行动,依然要谨慎一些。因为李子元清楚的知道,进入了八松岭并不意味着自己真正的脱险了。没准,也许还有更加严峻的考验在后边。就算没有,但对敌情的变化多估算一些,至少对自己来说没有啥坏处的。

    尽管此时很疲惫,但却是根本就了无睡意的李子元,最终还是站了起来。拎着望远镜,走到山头上向四处观察起来。只是可惜他手中的这部大倍率望远镜,观察的距离终归还是有限的。

    虽说在望远镜之中看到了不远处的公路,但却因为山脉的间隔,无法看清楚公路上的情况。尽管李子元想要摸清楚前边不远处,那条他们东撤必经之地公路上的具体情况。但地形的限制,让他始终未能如愿。

    犹豫了一下,李子元调转了望远镜,向近处周边村落观察了起来。只要能被他望远镜扫进来的村落,都在李子元的观察范围之内。观察良久,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的李子元,最终还是有些失望的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下山来的李子元,看着一地睡得东倒西歪的战士。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绕过去,走到伤员身边。坐下身来,一边用冷水不断地给伤员降温,一边耐心的等待钱德福的返回,同时脑海里面还在不断的快速转动着,分析着日伪军连续扑空之后下一步可能的目标。

    自己一下子打死了那么多的日军军官,小鬼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日军在寻找自己报复连续失利后,日伪军下一步的动作究竟会是什么?是东进继续扫荡山区,还是会暂时消停几天,李子元却是暂时还琢磨不出来。

    只是可惜一小队跟着钱德福,去寻找医生去了。要不然,自己带着一小队去公路边上,隐蔽侦察一下看看那边的真实状态,这个决心也许会好下的多。但眼下钱德福不在,自己要是在离开部队,眼下部队又是以新兵为主那非出问题不可

    想了想,李子元还是决定等到钱德福回来再说。既然三十六拜都拜了,也就不差这一会了。不过眼下最关键的问题,还不单单是这些。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做好警戒工作。可别在这里被小鬼子给偷袭了,那就真成了打了一辈子的雁,最后被雁把眼睛给啄了。

    只是很多时候,还真的就是往往怕什么来什么。就在李子元站起身来,准备直直腰的时候。山下的暗哨位置上一声枪响,直接让李子元想要抻懒腰的举动,变成了快速的掏出手枪直奔响枪的地方。

    等到了位置之后,李子元才发现山脚下的大约日军一个小队,在一队便衣武装的配合之下,已经开始发起了冲锋。值班的机枪火力,正在配合几个不断转换位置,原来被他派出去担任暗哨的老兵,以单薄的火力在拼命的阻击。

    见到山脚下的日伪军已经发起冲锋,李子元立即掏出一枚*,拔出保险绳后在地上很磕了一下丢下去之后。并迅速的将手中的快慢机,连接上枪套端上肩膀,一个弹匣二十发子弹,向着正在冲锋的日伪军侧翼打了过去。

    而在他身后被惊醒的战士们,也纷纷掏出枪向山下开火。看着乱成一团的战士,李子元一边抓紧时间更换弹匣,一边对着身后的战士喊道:“所有的新兵,都给老子撤到后山去。老兵和反正的兄弟们,留下阻击这些日军。”

    “其他入伍超过一个月的战士别浪费子弹,给老子用*招呼他们。老贺,这里用不到你老小子。带着一挺机枪和你的掷弹筒,去侧翼给老子狠狠地打,去给老子把那两挺机枪敲掉。”

    听到李子元的喊声,让一片混乱的部队镇定了下来。所有的新兵在一个小队长的带领之下,撤到了后山一个山坳处。至于其他的战士,则纷纷的放下枪掏出*,拼命的向山下丢去。

    而贺会章接到李子元的命令,在身边的一挺轻机枪掩护之下,也带着一挺机枪冒着山下日军反击的火力,向侧翼方向迂回过去。而李子元手中的快慢机不断的开火,清理着正在向山上冲锋的日军。

    先打作为骨干的日军,只要想办法将日军冲锋势头遏制住,下一步就要好办的多了。如果不能将日军的冲锋势头遏制在山脚下,那么自己的这条临时防线,很有可能会被日军一个小队给冲垮。

    这一点,并不是李子元危言耸听。在战场上,日军一个小队打垮中国军队一个连阵地的战例比比皆是。尤其是事先有准备,甚至可以说在眼下这个不大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的这个小队,只要靠在一起,自己就算带着老部队的一个连,也不见得能够吃掉。

    眼下正在巅峰的日军,战斗力太过于强悍。只要在对方有准备的情况之下,在兵力和火力对比差距不大的情况之下,那就绝对是一块硬骨头。不想办法先打掉这个日军小队,自己面对的局面就真的危险了。

    尤其是眼下自己手中老兵数量,在一小队不在的情况之下,甚至还劣于这个日军小队。而山下的这个日军小队,从战术动作上来看,绝对都是至少在中国战场上,参战过一年的老兵。两挺歪把子,打的是又准又狠,甚至压制住了自己的轻机枪。

    所以李子元将火力打击的重点,都放在了日军的头上。后边的部队按照他的要求,只要日军一发起攻击,就将成片的*丢到日军的头上。此时的李子元,也顾不得节省弹药了。

    要是这条临时依托山势构造,就连最简易工事都没有的防线被冲垮。让这个日军小队冲到自己的阵地内,自己整个阵地都得崩溃。到时候就算有再多的弹药,也都没有了任何的作用。

    至于配合日军作战的那支便衣武装,李子元只部署了一挺机枪压制。因为这些每人都是长短枪各一支的便衣武装,虽说装备也可以说想当的精良,但此刻在他眼里面就连日军一个步枪组的威胁都没有。

    从战术动作上,李子元一眼就看出。那些乱糟糟向山上冲锋的便衣武装,绝对不是之前自己遭遇的日军化妆成的便衣武装。之前自己在东部山区遭遇的那支便衣武装,一拉开就是典型的日军战术动作。

    不仅枪打的又准又狠,而且战术配合也异常的紧密。可眼前的这些便衣武装,虽说装备上与那支便衣武装相差无几。但是战术素养太差,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看就没有受过基本的步兵战术训练。

    冲锋的时候乱糟糟的一团,全靠勇气向上冲。一旦遭遇到火力阻击,也不管所在的位置适不适合隐蔽,立马就快速的卧倒。开枪射击的时候,除了个别人之外,大部分的枪法只能说是普通的在普通。

    这支配合日军小队作战的便衣武装,应该是伪壶北县便衣特务队的一部分。所以李子元并未将火力打击的重点,放在他们的身上。对于他们的来说,更多的手段是采取了火力威慑。只要自己在与日军作战的时候,这帮家伙别过来捣乱就行。

    但战局的变化,并不是以李子元意志为转移的。尽管他在第一时间就遏制住了日军的冲锋,可也只能说是遏制住了日军冲锋。新老兵之前的差距,绝对不单单是军事素养上和枪法上。在战场上的经验,老兵更是新兵难以比拟的。

    尽管此刻在战场上的新兵,都已经完成了一部分的训练,甚至可以说已经打了两仗。可那两场伏击战,与这种面对面的硬碰硬对决,相比还是相差太大。这些半老不新的新兵,到了这种硬碰硬的战斗之中,差距便完全显现了出来。

    投掷出去的*数量虽多,场面看起来很火爆,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投掷出去的*,往往都跟着身边的老兵走。老兵向那个方向投*,他们的*落点也基本上就在那个方向。

    要说这种战术,对付密集的敌人倒不是什么错误。可日军是什么部队,单兵作战素质之强,远远超过了几乎中国所有的军队。曾经多次以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打垮过中国军队一个师的兵力。

    甚至一个步兵大队,就敢在十几万中国军队身后穿插。对于李子元这股只会背后偷袭打闷棍的土八路,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在偷袭不成改为强攻之后,一个小队就敢于分成几个战术小组,在多个方向发起进攻。

    、

第一百一十章 苦战八松岭(一)() 
而且明显对李子元所部真正的情况并不了解,将他们当成了其他地区八路军县区武装的这个日军小队。虽说以一个小队就敢于发起进攻,从骨子里面散发出轻敌的意味。但是并不代表着在战术上,他们也会真正的轻敌,这并不符合日军的一贯做法。

    这个日军小队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孩是以典型的日本陆军步兵进攻战术,将一个小队组成多个战术小组,分别从两个方向连续发起进攻。而身后的两挺机枪,也在以精准的长短点射结合,不断的掩护前边的进攻兵力。掷弹筒手在步枪手的掩护之下,也不断的给李子元的机枪找着麻烦。

    李子元所部这种*使用方向,过于集中的战术在这种战斗之中,对付日军这种部队就有些略显得不足了。一个方向炸的惊天动地、树倒草飞,四处横飞的弹片,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将这个方向的日军炸的损失不轻。

    而另外一个方向的日军却是正好相反,几乎是畅通无阻,几乎一枚*没有落到他们的头上。出现这一幕,不仅日军有些摸不到头脑,就连李子元也差点没有被气的吐血。已经打了两仗了,这些好赖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月的新兵,怎么还这么糊里糊涂的。

    要不是李子元指挥的一挺轻机枪,与自己手中的快慢机配合不断地调整射界,死死的压制住另外一个进攻方向的日军。他这条临时防线恐怕就被日军这一个组成了多个战术小组,以日军典型山地步兵战术发起进攻的小队,给硬生生的冲垮了。

    眼下部队之中未完成训并缺乏经验的新兵数量过多,而真正完成全训,并参加过多次战斗的老兵数量过少,还是李子元所部一个相当致命的软肋。而这种情况在弹药充足,集中火力打近距离伏击战的时候还凑合。但是在面对日军精锐部队,需要硬碰硬的时候缺点暴露无遗。

    本身就被人家占据了先手,虽说兵力比当面的日军多的多,但是军事素养差的太多,也让李子元空有兵力上的优势,以及火力上的相对优势,却迟迟解决不了当面的这一个小队日军。

    至于那些虽说中国人,却是为日本人效力的武装。李子元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就连与正规伪军相提并论,都没有考虑过。毕竟人家的常项是打探小道消息,偷袭作战也许还勘一战。至于这种硬碰硬的正规作战,那是强人所难了。

    而当面的日军,也明显同样没有将这帮家伙算在自己的战斗力之内。就连一贯习惯了以伪军打头阵的日军,在之前的战斗中都只是让这些家伙打打侧翼掩护。或是牵制山上李子元所部的注意力,压根就没有将他们当成可以使用的部队来用。

    李子元所部与当面日军打的异常激烈,那股便衣队却是成了旁观者。当然这些便衣武装也不敢真的就在那里旁观,而一点力气都不出。尽管其配合日军发起的进攻,明显有虚张声势的架势。

    基本上一遇到火力阻击,便立即停滞不前,可至少也起到了分散李子元注意力的作用。至少李子元虽说没有把他们放在眼睛里,毕竟这也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武装。战斗力也许差了一点,但要是被他们偷袭一把,那可就损失太大了。所以就算李子元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可也得分出部分精力去应付他们。

    李子元这边虽说拼命试图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掉当面的日军这个小队。可真正战斗力上的差距,让他多次的努力都无法得手。而当面的日军也因为伤亡不断增加,也逐渐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虽说战斗力差了一点,但毕竟李子元所部手中拿的不是烧火棍。而且成片的*雨,在加上老兵操纵的机枪,以及贺会章的那个指那打那的掷弹筒。也给担任攻击主力的日军,带来不小的威胁和伤亡。

    在伤亡了十几个人,外加两挺歪把子机枪被贺会章的掷弹筒炸掉之后,当面的日军被迫停止攻击。毕竟他们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尽管是满编的小队,但是充其量也就是三十多人。伤亡了十几个人,也就相当于伤亡了三分之一。

    李子元部下炸出的那一场*雨,虽说有一定的问题。可过于集中的数量,是给日军造成最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日军分成两个战术小组进攻,砸向其中的一个方向的弹雨,给冲锋的日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这些半新不新的新兵,虽说枪法只能用实在不咋地来形容。

    但是对*的使用,却是相当的熟练。在加上连续两次伏击战,取得了一定的使用经验。虽说在战术上还有一定的问题,可这*投掷的准确率却不差。最关键的是,这么多的*砸在一个方向,数量绝对是足够的。

    近百枚集中在一个方向,并差不多同时爆炸的*,让日军即便是战术在精良,射击准确率在高,也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战术。四处横飞的弹片,直接将那个方向的进攻的日军一个战术小组炸成了残废。

    如果不是日造*这些战士还很陌生,估计那个由十余人组成的战术小组,就一个人都回不去了。但即便这样,一个突击下来这个战术小组,跑回去的人也就寥寥几个。虽说没有能直接彻底的瓦解日军的第一次冲锋,但却也给了日军很大的伤亡。

    这些密集的*雨,与李子元亲手掌握的一挺死死拦截住,在另外一个方向采取渗透式的攻击方式,向李子元侧翼不断渗透的一个步兵战术小组配合,才彻底的将日军第一轮冲锋给打垮了。

    虽说这些新战士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