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斯科方面军会取代布良斯克方面军掩护中央战场北段,如果要短期解决问题,就需要在南段重新部署一个方面军,可以考虑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抽出来,然后再从远东调入30万兵力。”

    “短期解决?”斯大林不悦问问道,“长期解决呢?”

    “长期解决暂时没有办法。”朱可夫指了指地图,“这次进攻战役德军的发起基地是沃罗涅日一线,下一次进攻发起的基地会转移到坦波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一线,然后再往前推200…250公里。”

    朱可夫一边说,一边向斯大林解释了德军“200公里攻势”的战略意图。

    “这是您的判断?”斯大林颇有些不放心,“希特勒放着这么大优势不继续进攻?”

    “我个人认为不会了,德国人已经学聪明了,他们今后将更多采用短促突击的办法来克服大纵深的缺陷,希特勒准备和我们打一场持久战。”

    斯大林皱起眉头:这判断和他原来坚持的看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他总认为德国是准备用闪电战迅速灭亡苏联,德国没有能力也没有人力可以支撑持久战。

    当然,他现在不得不承认朱可夫说的有理:德国在拿下中东、北非,顺利解决后顾之忧后,其资源和工业能力是不断往上走的,德国的人力也比想象中要富裕得多,他们有一票仆从军可以利用,更何况德国现在也有8000…9000万人口,比布尔什维克能控制的人口少不了多少。

    眼看斯大林沉默不语,朱可夫继续说道:“下一阶段我们可能要依托伏尔加河建立一道连续战线,现在最令我苦恼的并不是战线在这里或者在那里,战线是虚的,必须靠部队才能守住,部队不行,再好的防御线都没用。我目前最苦恼的是德国人在中央战场优势太大,而我们在两翼又迟迟打不开局面……”

    “你还需要多少兵力?”

    “不是兵力的问题,是战斗力的问题。”华西列夫斯基插话道,“目前我军战斗力水平和战术素质低于对手,同等兵力甚至略多于敌军的情况下都打不过对手,这次中央方面军的战况就很能说明问题:巴格拉米扬同志集中了3倍于敌人的兵力,结果打了一星期没能在德国和意大利混合部队上获胜;德国人集中了3倍于我们的兵力,结果平均2天干掉一个集团军。这种差距太大、太惊人了。”

    “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不应该是你们思考和处理的问题么?”斯大林有些气急败坏,“难道需要我来负这个责任?”

    “这当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可在目前这么严峻的军事态势下,我们无法办到这一点,红军迫切需要喘息的机会,所以,总书记同志……”朱可夫再一次建议,“我们能否考虑与德国人停战谈判?”

    “你……”斯大林气得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城堡(24)() 
斯大林差点又要拂袖而去,但强烈的意志又让他冷静下来,冷冷问道:“你打算怎么投降?”

    “朱可夫同志从没说过要投降,他只想停战,为国家和民族……”库茨涅佐夫刚辩解了一句就被斯大林的咆哮声震住了:“你懂什么?滚出去!”

    库茨涅佐夫一声不敢吭,悻悻然走了。

    尴尬不已的华西列夫斯基留也不是、走也不是,看着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留下听,听听康斯坦丁同志打算怎么把我们给德国人。”

    “总书记同志,我不想投降,任何投降或奴役我们的企图都是不能接受的。”既然话都已说到这个份上了,朱可夫干脆挑明了说,“我愿意用一个布尔什维克和高级军官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在德国人解决地中海、中东与非洲问题之后,他们在战略形势上已大大优于我们了。他们不但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还有充分的资源保障这种资源远比我们更多、更广。当初判断德国因为资源问题无法长期作战的结论目前已不复存在,希特勒握有整个欧洲、中东和北非的力量,我们现在是与全欧洲在作战。

    从军事实力上说,德军无论装备水平、训练水平还是配合程度目前都优于我们,而且还得到了大量仆从军、傀儡军的协助,算上这些仆从军和傀儡军,他们在军队数量上也占了上风。这就使得希特勒的战略方针从闪电战、速决战慢慢过渡到消耗战、持久战,所谓高比战术的提出与推广,其实就是这种战略思路的延伸。

    俄国历来战争胜利的三宝寒冷的天气、广袤的国土与持久作战的意志,到现在而言作用已不明显。寒冷的天气在莫斯科保卫战里给了德国人下马威后,他们再也没犯过错,冬季完全停止了进攻,今年开始,连道路泥泞期也不打,作战时间从12个月缩减到了8个月以内;广袤的国土虽然为我们赢得了纵深和回旋余地,但也为德军装甲部队的驰骋纵横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这次作战可以看出,德国人根本就不去进攻我们拥有坚固防线的两翼战线而专注于中央突破;至于持久作战的意志,恕我直言,如果连人都不复存在了,有意志又如何?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与英美是盟国,但两国从未就我们的抵抗事业做出足够贡献。他们不但没有抽调军力发动进攻并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甚至连以前承诺的物资援助都无法到位。下面的同志都有怨言,认为英美是借俄罗斯的血肉之躯拼德国人的钢铁消耗,他们借机赢得恢复与增长机遇,等我们与德国人两败俱伤之时再来收拾残局,实现所谓一举两得的目标。”

    “一举两得”这句话一直是斯大林的心头病,他认为英美坐视苏德厮杀,共同削弱,最终实现消灭国社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双重目标。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虽然只是猜测,但已多方得到验证:美国总人口不逊色于我们,工业实力比我们强很多,完全能轻松地拉出一支800…1000万的部队,他们直接介入战争已一年半了,应该说时间足够,到目前为止,您看到过多少美国士兵与德国人在作战?

    英国总人口大概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工业实力与我们接近,而且还有广袤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输血,组建500万规模的陆军完全不在话下,他们除在法国战役和北非战役中损失了50万军队外,并没什么其他重大损失,但我依然没见到英德有多少军队在交锋。德国将其战争机器90%以上的力量施加在我们身上。

    不知道您最近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变化:英美借口损失太大停止了对德国的战略空袭,而德国在更早一些时候也完全停止对英国空袭这些轰炸机很多投入了东线,德国通过电台一再散布愿意与英国、美国和平谈判,一再表示尊重西欧各国的主权与国际地位。说明双方在某些领域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更说明德国与英美的战争是争夺势力范围、进一步分配殖民地的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间常见的利益争夺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争。对英美特别是美国而言,如果能借德国之手消灭我们,为此损失一些英国的利益和殖民地完全可以接受……”

    斯大林沉默不语,华西列夫斯基则深感震惊:从来只有斯大林同志在党内对高级干部训话和“授课”,没想到今天朱可夫倒过来了,开始对总书记训话后者居然还说不出多少反对意见来。

    “综上所述,关于停战谈判的想法基于四个理由:

    第一,我们在军事上暂时处于劣势,有关差距在短期内无法消弭,我们比德国人更需要时间赢得喘息之机;

    第二,德国人的调门已放低了,希特勒最近不谈消灭布尔什维克,更不谈消灭斯拉夫人,甚至对犹太人的政策也在变化,并通过其他渠道表示愿意与我们进行谈判的意图,这说明停战谈判是有客观条件的;

    第三,德国与英美间的矛盾虽然有所缓和,但在英美尚未承认德国霸权的前提下,依然存在激化可能,我想利用这个矛盾去推动希特勒转头去打英国和美国;

    第四,因为我们的缘故,东欧与一批傀儡国家被迫听命于德国人,如果停战谈判消除这种压力,他们就会与德国人产生矛盾,甚至意大利也可能动摇希特勒的这批盟友和仆从国没有谁是真心实意看着德国人独霸欧洲的……”

    斯大林还是沉默不语,朱可夫干脆一口气继续说下去。

    “关于停战谈判的具体内容,当然要由党和总书记把握大局,但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不能动摇:

    一是社会主义体制保持不变,我们今后控制区也许会小一些,但体制必须保留;

    二是党的领导地位必须维持;

    三是总书记作为我们的领袖无可非议;

    四是我们可以承诺削减军事力量,但不应影响国家生存和自卫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割让一些领土、赔偿一些物资都是小事,更谈不上国。现在被占领土很多都是原先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组建时加入了大家庭,他们现在因为德国势大而谋求独立,我们只好暂时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俄罗斯的领土即便割让出去也落在俄罗斯解放军手里,他们虽然是德国人的傀儡,但毕竟还是俄罗斯自己人……如果他们让德国或别的国家占领这些领土,那是他们国,不是我们。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契机,如同列宁同志在1917年做过的那样,只要德国人最终失败,这些可笑的协议就不会得到履行。德国人我们现在打不过,但就俄罗斯解放军那点儿实力,将来我用一个方面军就扫平了。

    至于暂时失去的领土,我们可以从远东、从印度、阿富汗这里补回来,相信希特勒也愿意看到这一点。”

    斯大林最初是虎着脸听朱可夫说下去的,当听到“体制不变、党的领导不变,总书记地位不变”这几条,脸色略微有些松弛下来。

    “您说完了?”

    “说完了,总书记同志,我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与他人无关。”

    “康斯坦丁同志,您这个想法很天真,知道不?政治是这么简单的么?”

    “我知道不是,所以才希望您领导我们克服暂时困难,这种暂时的低头不是投降,更不是背弃远大目标与理想,只是一种策略和权宜之计,是前进道路上必要的曲折,是获得伟大胜利前夕的挫折。”朱可夫激动地说,“干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有1905革命的失败,有二月革命的失败,最后才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也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我知道了,你说的话我会考虑的,现在您想办法先把中央战场的窟窿堵上。”斯大林撂下这句话后,匆匆忙忙走了。

    斯大林走后好一会,华西列夫斯基才仿佛如梦初醒一般反应过来,对着朱可夫竖起大拇指:“你厉害,敢给总书记上课!”

    朱可夫叹了口气:“将来或许我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不至于?”华西列夫斯基迟疑地说道,“我觉得您刚才说得很对,我太沉迷于军事行动了,看问题不够远,不够高。”

    “那么,您觉得他听进去了么?”

    华西列夫斯基低头思考了好一会:“说不好,起码会有触动。”

    确信斯大林走后,一直躲在不远处的库茨涅佐夫又偷偷摸摸回到现场,一见面就焦急地问道:“斯大林同志后面怎么批评你?”

    华西列夫斯基简明扼要地说了经过,听得对方目瞪口呆,半天合不拢嘴。

    “将来如果出事的话,如果二位有能力,烦请帮忙照看一下我的家属,另外……”朱可夫看了看四周,确信没人偷听后说道,“要尽可能与我保持距离,千万不要被牵连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城堡(25)() 
所有人都不清楚,就在朱可夫和斯大林讨论停战谈判时,布良斯克方面军正在进行绝望而徒劳的挣扎。

    魏克斯率东方集团军群围绕坦波夫建立稳固的包围圈后,便着手准备围歼剩余的将近2o万红军部队,不过他并没有急于展开攻势困兽犹斗的敌人是相当可怕的,强行进攻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他启用了围困的办法。

    坦波夫虽然一直是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重要基地和指挥部所在,但物资储备并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多,本身苏联各方面物资配给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连维持前线必要的物资都十分吃力,在这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尤其显得困难,即便是集团军总部所在地,物资也极其匮乏,特别是粮食,简直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所有红军官兵的面包配给一路下滑,仅存的几百匹马也已宰杀后食用,到被包围的第15天,所有人员的黑面包配给量掉到只有15o克。即便是这样的补给水平,也只能再维持一周左右。城里到处是饿得慌、头晕眼花的红军官兵。幸亏现在不是寒冷的冬季,否则饥寒交迫之下,非战斗减员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斯大林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派出得力部队为坦波夫解围,这种承诺一开始是切实履行的,等到了基希纳装甲集群进攻图拉一线及中央方面军近乎全线崩溃后,莫斯科方面军已不可能再抽调南下了。坦波夫周围除了4o万大军的包围圈外,还有整整3个装甲集团军在等着围点打援。没有人敢这么冒险。如果梅列茨科夫愿意将西方面军的主力拉出来打一场,那就正中德国6军总参谋部的下怀在坦波夫周围进行野战远比进攻莫斯科要省事多了。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列伊捷尔一开始对解围抱有希望,后来是无穷等待,最后只有深深地绝望。

    他给大本营的电报从恳求、盼望、要求一直展到诉苦、抱怨、痛斥、谩骂,已越来越不客气,即便这样,每天来的电报依然是以正面鼓励为主“大本营正在调集援兵,请继续坚持!”

    一开始莫斯科还想方设法调集飞机空投补给,但这些笨拙的运输机和轰炸机被一拥而上的德军飞机成批击落后,连象征性的举动也停止了。得知中央方面军惨败的消息后,他终于知道援兵已不可能到来了,大本营目前所做的无非是利用坦波夫这个弃子来吸引德军注意力,赢得重整防线的时间。

    他也考虑过突围,试图用集中起来的精锐兵力和坦克部队杀出一条血路,但无论他怎么尝试,部队都无法突破外面的铜墙铁壁。而且,就算是突出去又如何?德军的机动兵力可以轻轻松松追杀他们。试验几次之后,他放弃了这种损兵折将的徒劳努力。

    他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让部队在城里构筑防御工事,准备用坚固的防线来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他原以为德国人打不了巷战,但真等到巷战开始后,他又倒吸了一口冷气:执行巷战任务的大多不是德国人,里面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哥萨克、几乎全苏各个民族的部队都有,还有最不愿意碰见的敌人俄罗斯解放军。这些部队中的9o%都曾经是红军中的一员。

    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人给这支部队取名叫东方集团军群,这根本就是东方国家部队的大杂烩,也是前红军和现红军的聚集地。

    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他们派出了最厉害的巷战部队突击工兵和突击炮兵。他们手执喷火器、stg43突击步枪、专业狙击枪、无后坐力炮,用凶猛而炽烈的近战火力扫荡一切步兵单元。

    更要命的是,德国人居然还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利器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