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坎宁安点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我们拥有这样一支快速运输部队,是不是可以在回程时把造船工人们快点运到美国去呢?一架飞机拉5个家庭,一天就可以过去5000户,有更多人投入造船的话,军舰建造速度也能快一点。”

    斯普鲁恩斯眼前一亮,重重点了点头:“这是个好主意,我马上发电报给金上将。”

    坎宁安估计得不错,在北大西洋破交的德国舰队确实3天前已回航了,不过德军并不知道美国航母舰队已扑了上来,更不是畏惧于英美大西洋舰队的威名而退缩,他们只不过是完成既定任务后返航并准备执行下一个任务准备于7月15日启程的“和平珍珠”项目。

    由于舰队还押运着4艘俘虏的美国货轮,所以整体航行速度不快,只以13节的速度缓缓前进,不过马沙尔并未感到不耐烦,他已从望远镜里看到了遥远的西班牙海岸线,入港后舰队会将俘获的货轮和英国平民都留在拉科鲁尼亚,然后返回意大利补给,他说不定还要去柏林汇报一下破交成果。

    一路上被俘虏的英国平民都很老实,因为被告知不会长久将他们关押在西班牙,很快美国方面就会展开用同等数量的德国侨民家庭,在中间牵线搭桥的是葡萄牙人。在美国启动《国家安全法案》等相关条例后,已有数百个纯粹德裔家庭(指父母、子女都在德国出生,且尚未取得美国国籍)被迫踏上回归之路。由于在德国的美国侨民多于在美国的德国侨民,因此德国方面还必须用其他普通英美平民或犹太人顶替凑足名额履行。

    和德国对待犹太人一样,德国侨民的随身财物可以带走,但他们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其余股份或其他资产将全部当做“敌产”拍后充公。

    这次破交作战是德国海军单独行动,也是第一次完整地以航母编队展开的大规模破交行动上次破交被斯普鲁恩斯在中途硬生生打断了,在拥有亚速尔基地和完整航母编队后,德国已形成多元一体的综合破交能力,破交能力、破坏效率成倍增长舰队让英加航线整整停航了三周,掐断了英国人的生命线,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封锁作战的威力。

    这让马沙尔格外意气风发,一想起上次大战中英国凭借皇家海军的优势将德国一切对外通道封锁得死死的历史,他浑身上下就充满了报复的快感,至于能截获、击沉多少物资已变成次要了。

    “长官,国内发来电报,意大利海军鹞鹰号航母已完成全部海试正式服役,‘和平珍珠’项目我们可以动用3艘航母;承担作战任务的2个海军陆战旅和空军飞行员正在集结,预计7月11日抵达意大利指定港口,7月14日完成登船,7月15日傍晚在意大利舰队的护卫下准时出发。最高统帅部建议我们在意大利休整、补给7天,然后出发执行任务,两支舰队可在通过索科特拉岛后再行集结。”

    “很好。”马沙尔满意地点点头,“运输舰队速度慢,让他们先走无妨,我们可以追上。”

    “元首对破交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十分关注,需要您和主要军官去柏林向他亲自汇报,如果方便,是否约在7月16日傍晚时分。”

    “就按这个时间,如有其他变故,请统帅部另行通知我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夏日惊雷(5)() 
寂静的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正拿着烟斗,面无表情地听贝利亚汇报近期的专项调查工作。

    贝利亚平静的声音之下有一种无形的惶恐,因为面对真相他自己都忍不住开始害怕起来,而且他知道这些真相还不能代表全部,上报数据应该已经过层层缩水处理比如,在春醒、城堡战役中丢失土地上的数据就不再统计。但再是缩水,也抵挡不住可怕的数字。

    “各地基层党组织显示:自5月份以来,6续有1oo多万人口因饥饿、营养不良或食用非食物而导致非正常死亡,以老年人、婴幼儿、体弱者为主,现有基层粮食库存大约是7…1o天,军队粮食库存大约是25…天,目前距离收获季大概还有3个月,可能,也许,大概……”他颤抖着说道,“非正常死亡将近8oo…1ooo万。”

    “从远东、中国和印度获取的粮食算进去了没有?美援粮食算进去了没有?”

    “美援粮食已统计在内,其余部分是伏罗希洛夫同志亲自掌握的核心战备物资,没统计进去,不过总量不多,总共不到8o万吨。”贝利亚擦了下冷汗,“这都是军队的紧急战备粮,没您的指示,我们不敢动这些粮食。”

    “释放一半出去。”斯大林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会和伏罗希洛夫同志讲,另外再让布琼尼同志去一趟蒙古,他上次和我吹了牛,结果没完成全部任务。”

    贝利亚知道去一趟蒙古是什么意思要在已搜刮过一次的蒙古草原上再来一次彻底大洗劫,至于蒙古那1oo多万能不能活下去已不在斯大林的考虑之中了,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内务部同样对社会和政治风气进行了调查,5月份开始,叛国投敌的人员增加较多,虽然基层组织进行了严密控制与思想教育,依然现很多动摇分子……”

    “不是信念动摇了,是他们的肚子动摇了……”斯大林制止了贝利亚的解释与备注,“直接告诉我数字就行。”

    实际上,内务部要获得这些数字也很困难,基层不是傻子,上面突然来调查叛国投敌的人数明显动机不良,说不定还要抓管控不力的基层负责人当典型,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所以都尽可能倾向于瞒报或不报。但贝利亚不是吃干饭的,他很快就想出了应对招数,让各组织系统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大换班,让新官员去负责监督统计。并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他不说实话、不查出问题,那今后抽查如果现有问题,原负责人无责,需要督查之人负全部责任;反之,如果检查出问题,则督查之人无责。

    理论上说,内务部无权干涉基层党组织的人事调动与组织运作,但内务部来头太响,大清洗余威犹在,再说又不是真插手任免事务,只不过临时进行对调,各地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办法一出来,下面人疯了一样谁也不愿意给其他人背黑锅,再说自己的辖区还有问题呢。

    再往上报的数字相对就要可靠很多,当然可能也免不了集体串联作假,但这毕竟是少数,内务部查到现在还没现。不是真现不了,而是贝利亚不让下面乱来,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斯大林同志的思想和做法在生变化,现在以安定为妙,不要生事。

    “5月份以来,逃亡敌占区人口总计4o余万,另外尚有2o…万人口被基层组织拦截……”贝利亚偷偷看了斯大林一眼,“逃亡人群中大多数人成分不好,在当地历来表现也很一般,以中年妇女带着婴幼儿逃亡最多,其次是6o多岁的男性,直接从部队逃亡的人数不多。”

    斯大林点点头,直觉告诉他这数字比较可信,部队粮食供应情况比民间好得多,控制力度也强得多,一旦现逃兵就是枪毙。

    “如果我再送他们2oo万如何?”

    “这……”贝利亚愣住了,他不明白斯大林在想什么。

    “后方有很多人员已丧失了劳动力,同时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从人道主义出也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把他们推到敌人一边,你说弗拉索夫会怎么想?”不等贝利亚回答,斯大林仿佛又自言自语地说,“他不是标榜要把俄罗斯人民从水深火热当中救出来么?那先让他替我们把这2oo万人口养起来。”

    说着说着他的语气就严厉起来:“如果敌人不肯养,则他们的谣言不攻自破,人民会认清他的真面目;如果敌人真接受了这2oo万人口,势必大大加重他们的经济、财政与粮食负担,还能牵制必要的兵力与社会安顿的时间,我不信弗拉索夫拿得出东西来管这些人,他都不管,希特勒会管么?如果让党卫军送他们进集中营就更好了这只会激励人民与法西斯打到底。”

    贝利亚头低得很低,小声提醒道:“这会不会有损于党的形象?而且会给人民思想造成冲击?”

    “影响不可避免,可控就行,难道还能比成片饿死人更影响形象?”斯大林下定了决心,“内务部和基层党组织根据掌握的人口进行安排,比例暂时控制在5%,一定要保证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患有各种伤病的人口。”

    贝利亚很快应承了下来。

    最后汇报的是关于对和谈情况的秘密调查,主要是针对高级将领和重要官员,完全由内务部自行调查。在汇报前,贝利亚吃不准斯大林的用意,一口气写了三份报告:第一份是大多数人赞同;第二份是大多数人反对;第三份才是他调查出来的结论和分析。他原本想从前面两个调查汇报中探出斯大林的口风,以便针对性地递交相应报告,让领袖的话看上去有说服力,但目前来看,他还摸不清斯大林的底牌。

    犹豫半天,他最后一狠心从公文袋里取出了第三份报告。

    “政治…局委员当中,75%以上的人赞同您提出的决策,认为不妨与敌人接触一下,谈谈条件,哪怕能在事实上拖延时间,捱过这个冬天也好;其余同志认为可仿效列宁同志当初的做法,迅与德国人媾和,甚至可暂时将敌占区割让给德国人,至于他们自行占领还是扶持傀儡政权,我们不予干涉,但绝不能主动承认傀儡政权;在非政治…局委员的联共中央委员中,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牺牲太大,但仍可以咬牙坚持。”

    斯大林点点头,这局面符合他的认知,通过保加利亚与德国两次媾和的消息在政治…局会议上是通过气的,而中央委员这个层面就不得而知,所以他们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同志对和谈的议论,他主张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彻底搬迁到乌拉尔山以东去,同敌人缔结一个不战不和的停战协定,而且……”贝利亚顿了一顿,“还听到他把该说法向其他个别几个政治…局委员和方面军司令员兜售……目前来说……”

    贝利亚忽然停住了。

    “说下去,为什么不说了?”

    “下面这些情况是内务部同志推测的结果,没有直接证据。”贝利亚小声道,没有授权直接监控一个政治…局委员的事可大可小,他不得不小心一点。

    “无妨,继续说。”

    “其他政治…局同志对该观点表示赞同的似乎不多,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几个方面军司令员对此比较反感,……似乎朱可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和库兹涅佐夫同志有一次谈到局势的时候,讨论过这个思路。”

    “他们怎么说?”斯大林感觉自己的呼吸有点急促起来:重头戏来了。

    “朱可夫同志认为:目前这场战争我们暂时只能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在拿破仑时代,诱敌到莫斯科一线就足够了,但因为时代与技术力量的进步,军队机动性增强,现在需要诱敌的空间更大、更多,后退到乌拉尔山不失为一条很好的策略。

    同时,从中国的战争实践也可以看到,日军从入侵中国满洲开始,中国政治中心就逐渐向内6转移,一口气从南京退到了15oo公里之外的重庆,最后在长时间抵抗下,迫使敌人不断拉长战线,以至于维持不住而被迫收缩,如果不能按照斯您的设想达成一个比较体面的停战局面,不妨将有生力量退往乌拉尔山以东。

    如果德军要前出迫近乌拉尔山,意味着他们的补给线西到亚尔,南到南非,北到挪威,东到乌拉尔山,无论哪个方向都将近5ooo公里(往南过1万公里),以德国的领土、人口和工业能力,无论如何维持不住,最终只能向心崩塌。

    另外,德国的敌人不光是我们,还有英美。尤其是美国,虽然最近几次打得比较狼狈,但其人口和工业实力决定了武装1ooo万以上军队毫无问题,在德国目前无力威胁美国本土的局面下,美国不会轻易与德国媾和,其潜力和实力尚未完全得到挥,一旦英美重新在海上夺回优势,德国将陷入苦战……”(未完待续。)8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夏日惊雷(6)() 
5???????0??7?b?x?}?au?c??/??#?w?n???tz?????呩亚说完,斯大林长长地松口气,他现在最怕就是赫鲁晓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几人联合起来搞“**集团”,这样内有政治…局委员为政治靠山,外有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个军头,声势就太大了。要清洗他们很容易,只要现在他动动嘴,不到半小时内务部就能把人都抓起来,可抓起来以后怎么办?再像以前那样清洗掉?那是会出大乱子的。r

    清洗赫鲁晓夫没什么问题,一个前乌克兰第一书记而已,资格也够不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却不能轻动,他找不出可以替代这两人的将领来了。他清楚地知道朱可夫在这批方面军司令员中威望很高,特别是南线那几个刺头瓦图京、叶廖缅科和罗科索夫斯基,其他谁也不服,就只服朱可夫。如果他们一听朱可夫被捕后自乱阵脚怎么办?要是这三个南线方面军也仿效布良斯克方面军一样投敌,党和国家就真完蛋了。r

    华西列夫斯基也不能轻动,他后面还站着老元帅沙波什尼科夫呢,动了前者会让虽然隐退、但部属一大堆的沙波什尼科夫怎么想?r

    他微笑着问道:“康斯坦丁同志既然有这么清晰的思路,为什么不在我面前阐述呢?我看讲得不错嘛。”r

    “这个……”贝利亚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实话实话,适当再为朱可夫美化一些,“他表示,因为布良斯克方面军投敌叛变,最近不宜公开讨论这个话题,要给斯大林同志留一点思考的余地,不要逼迫他,全党和全军还等着总书记确定最后方向。他说总参谋部只会从军事角度看问题,总书记站得高、看得远,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善于围绕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进行决策……”r

    “后面半句是你加上去的吧?”r

    贝利亚咬了咬牙:“朱可夫同志没这个原话,但意思是差不多的,而且也没发现他和其他人串联的踪迹。”r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求见,说有紧急军情汇报。”r

    “请他进来。”斯大林叹了口气。r

    “今天清晨,敌军在北起米丘林斯克、南至米哈伊若夫卡一线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次是以一线平推、扇形展开的方式进行进攻,截止目前,德军已冲破我军中路防线30…40公里,总参谋部认为,我们无力在这条连续战线上进行守卫,为避免损失有生力量,请求总书记同意部队撤退。”r

    这也是斯大林认为离不开朱可夫的原因:城堡战役结束后,朱可夫认为德军在城堡战役结束后会有一段空档期用于补给和调度,当初朱可夫估计的是300公里进攻线与2周左右的休整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德军攻势在280公里处停了下来,然后休整用了18天。r

    红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拼命调度与补给。r

    唯一有所出入的是,大本营认为这一次进攻依然是钳形攻势的如法炮制,却没料到德军会在如此宽大的正面上打出一线平推战术。r

    “我们还能退到哪里?”斯大林平静地问道。r

    “中央防线再往后撤退300公里。”r

    “然后敌人休整几天,在8月份再来一次?”斯大林的语气十分恼火,“8月完了还有9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