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哪怕抓不住古德里安,只要能够重创古德里安,同样可以向伦敦方面交代。”德·拉甘显然比患得患失的蒙哥马利更加豁达,在关键时刻劝阻了他不理智的冲动,劝说道,“我并不认为再拍一封申辩电报有多少意义。确实如您所说,首相的口气严厉了一点,所以我认为伦敦应该已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而不是相反,我们完全不必要多此一举进行解释。而且本土也没有拒绝我们的补给要求,只是提出了额外条件,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这个任务——起码我对此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

    “仔细说说看。”一听参谋长如此胸有成竹,蒙哥马利忐忑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连带着情绪也缓和了几分。

    ;

第十一章 德国坦克近卫军() 
“古德里安虽然狠狠给了我们一下,但其实并没有动摇我们的根本,反而暴露出它的虚弱本质——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此战过后不是恶化,反而是发生非常有利于我方的变化。”德·拉甘显然是利用足了意大利人的情报,用十分坚定的口气给蒙哥马利分析起来,“从兵力对比来看,古德里安手里还不到5万人,其中至少有30%不太可靠的意大利人,在经历北线意大利步兵被无情抛弃的事故后,他们剩余的战斗意志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也是1:4;从坦克来看,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坦克共有不到500辆,我们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仍然还有近1200辆坦克,比例是2:5,考虑到古德里安手里的意大利坦克性能很差,这个比例可看作是1:3;飞机方面古德里安虽然得到了一些增援,但兵力对比仍在1:2以上,我们依然拥有绝对优势。因此这仗并不是没得打。”

    “意大利人交代的情报可以相信么?”

    “我认为基本可以确信,他们没必要对我们说假话,这对他们今后的俘虏生涯没有半点好处。”德·拉甘冷笑一声,“意大利人心里对抛弃他们的古德里安窝火着呢,巴不得看到他倒霉。”

    蒙哥马利站了起来,在原地转了几圈后下定了决心:“那就准备调集兵力,明天上午发动进攻,以两路钳形攻势向特勒阿卡基尔推进,先以装甲部队快速推进打开缺口,然后步兵跟进突破。”

    “不构筑完整包围圈?”

    “时间来不及,而且,”蒙哥马利冷笑一声,“我要一路撵着古德里安去托卜鲁克,撵得他像一条丧家之犬。”

    就在蒙哥马利下定决心两路夹击消灭古德里安的同时,正在特勒阿卡基尔的古德里安迎来了他翘首以盼的援军——从东线战场上抽调过来的第4装甲师第35装甲团,这是他在东线带过的老部下,团长科林伍德上校更是他所熟悉的将领。

    “这一路上过来顺利吧?”他一边和风尘仆仆的科林伍德握手,一边关切地询问有关情况。

    “非常顺利,我们全师8月底从东线撤了出来,先回国休整了七天进行了必要增补然后坐火车到了意大利,我们团作为先头部队五天前从意大利港口出发到托卜鲁克,然后就一路赶到了这里。师长艾伯巴赫少将和其他部队目前仍在意大利,他们将搭载后续的运输舰过来。”

    拿到了霍夫曼给的燃油之后,意大利海军终于比较阔气地给运输舰队护航,由于古德里安与凯塞林在密码电报上的小动作,得不到确切消息的马耳他英国舰队也没有如同以往一样出动海军骚扰,仅仅出动了20余架轰炸机,但被全程护航的德国战斗机打得够呛。

    科林伍德作为目击者目睹了全过程:“我至少看到有14架英国飞机被揍下来,剩余的如果不是他们逃得快损失只会更大,因为云层中进行掩护的战斗机数量很庞大,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运输舰队损失几乎没有,只有一条船中了一枚近似弹,结果那艘船上除了装备外没有我们团的人,只死了两个倒霉的意大利海员,后来这架飞机被打得凌空爆炸。同船的意大利人都羡慕我们,说只有德国部队增援时才有这么好的待遇,元首又是安排海军护航,又是出动大量战斗机,换了意大利人才根本没这么好的运气,他们以前补给差不多都是运输船偷偷摸摸过来,甚至连速度慢、体积大的油轮都没有军舰掩护。”

    “这是真的,他们没骗你。”古德里安点点头,“以前运输补给是趟危险性很高的事情,每次都要做好有去无回的打算。”

    “我的老天。”科林伍德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现成靶子给英国人打么?我得提醒师长,让他千万协调好护航再过来。”

    古德里安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加强地中海补给航线护航是他与凯塞林元帅的强烈要求,从前线撤退回来的后加兰德率领空军乌德特联队这次看起来又立了功,倒是原先北非第八航空队的战斗机基本都是bf-109,这些腿短的家伙只能在沙漠前线机场和英国人对峙,不适应干这种全程掩护舰队的任务。

    “长官,说起来还真是十分感谢您抽调我们来北非作战。”科林伍德一边放眼眺望周围的漫漫黄沙,一边感慨地说道,“本来我们团第1装甲营要被抽调出去承担组建第15装甲团骨干部队任务的,命令都下达了,后来总参谋部听说您指定要我们来北非参战,又把抽走的第1营还给了我们,还强化补充了人员和装备,现在全团上下兵强马壮、士气恢弘,光坦克就有96辆,你看他们来了。”

    “这是……”顺着科林伍德手指的方向,古德里安在望远镜里看着坦克一辆辆接近,忽然间露出了震惊之色,“这不是我们的坦克,这是俄国人的t-34!别看他们涂着我军的装甲迷彩,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你们怎么搞来的,元首和斯大林秘密停战了?”

    “停战?”科林伍德大笑起来,“长官,您想多了!这些全是我们从俄国人手里缴获的坦克,斯大林才不会白送给我们呢。”

    “光凭你们师就有这么多缴获坦克?这不可能!”古德里安露出了深深的怀疑,“你们原来的坦克呢?我说的是那些三号、四号呢?”

    自巴巴罗萨行动以来,东线陆陆续续俘获了不少t-34坦克,由于装甲力量不足,这些被俘获车辆均被刷上铁十字标识后留用。考虑到误击可能,他们极少编入装甲部队,一般只用于伴随步兵行动当作突击炮使用,在使用中由于缺乏零件也不太爱惜,略有损害便抛弃了,所以古德里安对出现在他面前的完整t-34坦克编队感到十分震惊。

    事实上t-34是一种很成功的坦克,在德国长身管的4号坦克和虎豹出来前压倒所有德军坦克,而且结实耐操、故障率低,因此霍夫曼灵机一动决定拿到北非战场上使用,反正对手都是英美坦克不存在误击可能,同时在占领哈尔科夫获取原先苏联t-34的工厂之后,他决定将残缺的生产线搬迁至斯柯达兵工厂继续生产整车和零件——希特勒看不上这些,他霍夫曼可不介意。至于t26和kv1虽然没那么成功,但同样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针,t26能有效改造成自行高炮,kv1改装105mm榴弹炮后摆脱了原先由于超重造成的高故障率毛病,反而成为步兵进攻的利器。

    “这当然不可能,这是从整个集团军群中抽调出来的。”

    “为什么?”

    “您不知道现在东线坦克补给的政策?”

    “不知道,我接到调令后就直接飞了北非,东线一天都没回去过。”古德里安疑惑地问道,“发生了什么新情况?”

    按照霍夫曼的要求,这些t-34进行必要的热带地区改装后直接编入装甲部队,因此建议最高统帅部统一将各集团军群中俘获的t-34坦克集中后交给增援部队使用。为鼓励前线部队的积极性,东线军需处出台了每上缴1辆完好(或3辆受损伤但仍能在工厂修复)的t-34、军需处在评估后额外提供1辆4号g型予以替补的政策。由于在东线的t-34只能用于步兵作战,所有集团军群都乐意进行这样的替换。

    想通了此节的古德里安笑了起来,马上追问道:“那东线通常还有不少t-26和kv-1,那是什么价码?”

    “这些价格就不高,不过可以和军需处的人好好谈。”科林伍德笑道,“您不知道,那天集团军群司令部里讨价还价的声音乱糟糟的像个菜市场,我们师所有的坦克和配件都换成了t-34和相应配件,还额外淘到了不少炮弹,价格便宜得让人不好意思开口。现在我们师全套t-34,拉出去冒充俄国坦克近卫军都够格了,到时候您喊一声冲锋,我们就喊‘乌拉’,不对,还缺个政治委员作动员讲话。”

    这番话一出,旁边人都笑了起来。

    ;

第十二章 东线新规矩() 
ps:有读者问手机端领取三江票的事情,经过了解,手机端无法领取三江票,必须通过电脑端,或者用手机浏览器打开起点页面,到底部选择电脑版后才行,略微麻烦,感谢支持。另外,评论区发言希望大家注意火候,意见分歧很正常,但请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有个帖子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锁了,请各位多多理解包涵。

    “说句真心话,t-34还是很好用的家伙,元首给你们装备这种坦克的想法真是神来之笔。它们只有通讯差一点,斯大林舍不得给坦克装电台。”被逗乐的古德里安指了指坦克后面的通讯天线,“出国前你们都把电台给装了吧,不看涂彩,光这点就和塔克近卫军不像,更不必说后面还按照我们坦克兵的习惯装了杂物筐和备用履带,这也不同于俄国人的做法。”

    科林伍德竖起大拇指,不露痕迹地奉承了几句:“长官到底是专家,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说说吧,我快一年没去东线了,也不知道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记得你那时候还只是中校,勋章也没现在这么多。”望着这些老部下,古德里安不由得想起台风战役时的情形,仿佛就还在昨天。

    “我升得够快啦,法国战役时我才是少校呢,6月份给我授了上校还升了团长,照这个速度下去战争结束前说不定有机会能摸到将军头衔。”科林伍德感慨道,“这可是将军呢……当初我们在装甲兵学校里用卡车加木头模仿坦克时哪敢想这种事。”

    古德里安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你一定能当上将军,运气好的话能在退休前挂上三颗星。非洲是个好地方啊,不信你可以看隆美尔元帅的速度——那就是火箭速度,连我都羡慕呢。”

    “所以您一召唤我立马就心急火燎地赶来了。”科林伍德哈哈一笑,一一告诉古德里安东线的变化,“您走后东线是发生了不少事情,不过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最多。很多部队的编制和防区都调整了,更准确地说是撤销了军一级编制。比如57装甲军原先下面有党卫军维京师,40装甲军原来管辖着大德意志师,这两支部队被抽走后,军一级番号马上就撤销了。听说今后准备陆续撤销集团军下属的军一级编制,作战由集团军直辖到师。师的力量会略微增强,而集团军的规格会相应缩小,一般就编制8-10个师(特殊除外),大致应对苏联人的方面军,而三个集团军群会分别下辖6-8个集团军(不含仆从军)。”

    古德里安沉思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十分明显的,集团军直接指挥到师而不是再经过军一级转达能加快指挥节奏,加强对部队的控制力。通过对军直属部队进行拆分,将一部分补充给集团军直属部队,一部分用于补充给各师,可以有效增强各师的战斗力。而缩小集团军编制有利于集团军群的指挥——类似第6集团军这样30余万人编制的集团军实在过于庞大了。坏处是人员安排,主要是高级军官的安排,原来担任军长的将领升任集团军司令可能有难度,降级为师长又不甘心,不知道总参谋部是怎么摆平他们的。

    他好奇地问起了这个问题,科林伍德笑了起来:“这不是难事,目前因为军一级编制撤销而赋闲的上将、中将并不多,您知道元首大规模查抄叛国集团抓了一大批卖国分子,据说中将以上的大人物倒台了几十个,其他将校也很多,空出来不少位置,只怕空位置比够资格的人还多呢。不过我层级有限,不知道具体人事任命是怎么样的。”

    “维京师和大德意志师目前怎么样?”

    “这我不太清楚。”科林伍德摇摇头,“我只知道他们同样被抽调出来增援北非战场——这还是师长悄悄告诉我的。他们具体行动是严格保密的。”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扯到了装备补给上面:“现在除了编制变化,装备补给的规矩也变了。新规矩是施蒙特将军上任军需总监之后改的,比如某个师回国休整,除必要的防身单兵武器以外,其他装备全部清点后留给所属集团军,算作军需处给该集团军的统一补给。”

    古德里安不解地问道:“那抽调部队的装备怎么办?岂不是他们一下子就失去战斗力?”

    “统一回国后拿新的!军备部的歪理——说这样可以节约装备运输成本,提高部队调防效率,据说元首对此创意也很满意。其实我们才不管这些,集团军长官倒是对这个政策举双手欢迎,一瞬间拿到一个师的主要装备有什么不好的?”

    “那得要生产跟得上才行。”

    “没问题!总动员令后工厂发了疯似的加班加点,据说坦克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蔡茨勒总长和施蒙特将军合作,效率比起以前大大提升了……”科林伍德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前段时间听说有人要陷害施蒙特将军,诬告他是叛国集团成员然后押回国审讯。几个集团军群元帅都急了,打算回国抢人呢,好在后来元首和蔡茨勒总长联名担保,他回国被盘问了几天就放了回来,仍然官居原位。所以军需总监这位置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的,必须是可靠得力的人物。当初台风战役要不是叛国贼使坏,我们怎么会穿不上棉衣、拿不到补给?说不定早已打进莫斯科了。”

    古德里安很想解释说哪怕后勤可以,部队也是强弩之末了,但转念一想又懒得辩解,元首现在把很多过去错误的决策或做法都推到叛国集团头上,给很多事、很多人解了围。原以为清洗活动会在军中引起大动荡,听科林伍德的口气貌似受灾最严重的东线连水花都没飘起来,可见军队对元首的拥护还是始终如一的。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二号坦克全部随部队抽调回国了。理由是他们战斗力过于低下,将回国改成自行高炮后重新服役,三号也要抽调回国改装成突击炮,不过目前部队拥有的数量还太大,没法替换,只能等二号先完工再轮到三号。”科林伍德对此有很大的抱怨,“我们反映很多次了,说俄国人t-34厉害,要求国内开发新坦克,结果他们只把4号改了又改后搪塞我们,新坦克却一直不见踪影,原本说10月份能装备一批,现在又说最快要到年底。”

    “新的4号还打不过t-34?”古德里安一惊。

    “比以前好很多,但没有明显优势。我们还和美国人的谢尔曼交过手,那也是一种不错的坦克,或许比t-34差一点,数量很少,俄国人宝贝得很。”科林伍德抱怨声更大,“敌人的装备优势比较明显,斯大林又有罗斯福给他输血,再这样下去东线装甲部队没法打了——您不知道,我们团全面换装t-34后小伙子们都高兴坏了,巴巴罗萨开始以后还没有满编过呢。”

    古德里安是知道后续坦克开发计划的,但不想透露太多,只轻轻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