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夫曼心想:82空降师和李奇微当然不是泛泛之辈,看来这次罗斯福急了,把看家本领都使出了来。

    “贝克战斗群全体接回国内,所有战役参与者发放百慕大战役臂章,陆战队幸存官兵无论军衔高低一律晋升一级,并根据表现授予荣誉勋章,以他们为骨干,再从陆军抽调人员组建新的陆战旅,就叫百慕大旅,纪念这次战役。”霍夫曼道,“这次是在距离美国本土1000多公里外发生的,与上次的巴拿马战役一样,极大地震慑了美国上下,我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向美国人显示了帝国的力量,这就是巨大的成功。从整体战况来看,我们不但没有失利,而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陆战队浴血奋战之后不能顶着失败的帽子回国。”

    邓尼茨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马上为马沙尔求情,霍夫曼想了想回答道:“希望他能从中汲取教训,更加谨慎和全面考虑问题,我不会揪着具体问题不放,你我都不是圣人,也都犯过错,引以为戒就可以了。”

    “至于下一阶段,让破交舰队出动,截断英加航线,让那些护航航母尝尝破交航母的厉害。如果敌人主力前来,可以再和他们打一次。希望这次不要让我失望。”

    霍夫曼口中的破交舰队,是指由半个月前完成改造并服役的敦刻尔克号破交航母和前两天完成修缮的黎塞留战列舰为主力构成。特别是安装有斜角甲板的敦刻尔克号更寄托了霍夫曼很高的期望。

    与一般航母不同,改造完成后的敦刻尔克号完全是超越时代的产品,甚至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也不为过。最初是将其改建为航空战舰,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发现炮口风暴对飞机起降影响太大,最后拆除了全部舰炮,彻底成为一艘直通性航空母舰,但与普通航母不同的是,飞行甲板是直通的,机库却不是,因为如果彻底改造舰体结构还不如重新建造了,因此只是简单地舰炮去除后拉平,原定储存主炮弹药和炮塔所在位置变成了装甲覆盖的燃油和弹药库。

    后半部分改造成了机库,但机库面积很小且只有单层,只能容纳24架飞机(部分折叠)和6架备用,而且只有很小的一座侧舷升降机,另有24架飞机在甲板后部和右舷突出的甲板系留。

    从外形来看,敦刻尔克号是一艘标准的后二战航母,主甲板直通,左舷斜角,右舷突出部进行平衡和补偿并用于部分飞机系留,但其内部结构与现代航母依然有极大差别,最突出的就是其卓越的装甲和防御能力。(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曙光(16)() 
敦刻尔克号原先是一艘典型的战列巡洋舰,拥有舷侧装甲带250mm(斯特拉斯堡号为283mm),主甲板125mm,机舱上部为三层共200mm厚的装甲,弹药舱上部为三层共250mm厚装甲(斯特拉斯堡号275mm)。这些在改造时都没有动,节约了大量时间,否则10个月工期是无论如何完不成的。

    改造变化比较大的动作是拆除了舰炮,同时对舰桥进行重建,将高大的塔状战列舰指挥舰桥变成为条状且相对低矮的航母指挥舰桥并安置在右舷,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也是云龙级通用指挥舰桥,设计师略加修改便直接采用了。

    变更了弹药仓的储存功能和舰炮及原舰桥所在区域的功能设计(变更为装甲覆盖的航空燃料仓和部分机库),整艘军舰直接以主甲板为飞行甲板,同时进行左右舷甲板外飘(外飘部分厚度50mm),左舷是154米长的斜角甲板,相对于原设计,拆除炮塔和高大舰桥后减轻的分量被外飘部分的甲板重量所抵消,但重心略有降低,适航性更好。

    相对于赤城、加贺等一票用战列舰舰体改造的航母,敦刻尔克号并未在主甲板基础上重新建设机库,因此看上去个头更矮,为照顾上浪情况,对侧舷进行了加高,舰艏进一步强化了大西洋舰艏设置。

    总体来说,改造后军舰吨位未发生重大变化,标准排水量在2。7万吨左右,航速在经维护和修缮后也基本保持保持不变,船体重心与适航性良好。整舰前半部分的燃油和弹药仓拥有厚重的装甲防护,整体飞行甲板核心位置变成125mm厚度,且未部署一台升降机(全部采用侧舷升降机),一体化的厚实甲板极大地增强了防御性能,而升降机这个航母甲板防御的阿基琉斯之踵也完全免除。

    不放心的德国海军担心法国装甲钢的质量,进行了反复测试。测试表明,英美500磅重的高爆弹、穿甲弹、半穿甲弹根本不能穿透主甲板核心带,就是1000磅的高爆弹也能抗得过去,再加上动力舱、燃油舱上面的厚重防御,1…2颗炸弹根本奈何不了这艘军舰。

    在拥有厚重防御的同时,该舰突出的不利之处是机库面积不但狭小且只有单层,2。7万吨的排水量只比大凤级装甲航母少2000吨,但机库舰载机还不及对方一半(大凤机库可容纳60余架),而吨位比该舰更小的埃塞克斯级机库容量是敦刻尔克号3倍以上。不过,得益于战列巡洋舰舰体修长的体型,敦刻尔克号主甲板长度长达219米,比大多数舰队航母略短一些,但比所有的护航航母都要长的多,考虑其27节的航速和加装弹射器的结构,起飞全载重重型攻击机是不成问题的。

    综合以上各条,敦刻尔克号从决定制造的那一天起,其目的意义就不是为了航母编队主力作战,而是为了破交,特别是为了对付英美以护航航母为核心的护航编队,理由包括:

    其一:速度很快。最大航速可达27节,对付速度慢的护航舰队完全不在话下;

    其二,防御结实。基本免疫6英寸火炮以下的杀伤,对8英寸炮也有较强防御能力,护航军舰那点炮火实力可以无视;

    其三,出击得力。在引入斜角甲板后,紧急状态下战机起飞拥有2条飞行跑道,速度快了足足一倍,且降落起飞可以互不干扰,效率飞速提升这是斜角甲板的最大优点。

    其四,不怕空袭。该舰加装了大量的40mm博福斯高炮提升防空火力并引入了8座密集阵近防体系,除远程对空火力欠缺一些外,中近程对空火力强大到令人发指。这样还不够,给其设计的出发点是能抵御护航航母放飞的攻击机打击英美各级别护航航母因甲板长度和航母速度限制,只能起飞战斗机或轻载攻击机,带鱼雷或1000磅重炸弹的飞机根本飞不了。除非敦刻尔克号被连续两颗炸弹命中甲板同一位置,否则核心地段一直将保持完好。

    在霍夫曼的考虑中,无论炮战还是空袭,英美护航编队都构不成对敦刻尔克号的威胁,如果再给其配上一个保镖比如同级舰斯特拉斯堡号,再加上几艘配合反潜和保护的驱逐舰,这样小型精干的破交舰队在北大西洋上可以狂虐护航编队。即便偶尔遇到一二老式战列舰也不怕敦刻尔克号有6架超远航程ar…352侦察机,还拥有22架最新式的ju…198(流星改)攻击机,集俯冲轰炸与鱼雷攻击于一身,不愁对付不了个别老式战列舰。

    继彩云改之后,流星改也投入试验性服役,由于性能还不够稳定,主力舰队暂时还不敢装备,但用在破交航母上正好可测试性能在海军的时间表上,如一切顺利,大批量ju…198将在明年春天取代舰队中的主力舰载机he…218和ju…98的地位,那样在ar…352正式上舰后,航母舰载机编队依然会保持侦察机、战斗机和攻击机三个型号,不至于因型号太多而造成指挥或维护困难。

    在敦刻尔克号海试期间,霍夫曼还特意要求海军尝试从甲板起飞me…262喷气机,测试表明起飞毫无困难,但降落存在较大问题,失败几率超过70%,在风平浪静的地中海上多次试验再加斜角甲板可反复通场的优势才获得30%的成功率,如果是战时的大西洋上,只怕成功几率低于10%,霍夫曼对此只能长叹一声,暂时放弃了装备舰载喷气机的设想,一切都需要时间。

    在敦刻尔克号之后,还有伊势、日向、让巴尔一票破交航母在接下去几个月完工,霍夫曼给他们配备的“保镖”也选好了,伊势级2舰由沙恩霍斯特级2舰提供保护,让巴尔由黎塞留号提供保护,再搭配逐渐成军的刺猬级驱逐舰,每一支破交分舰队都将是套在大不列颠脖子上的致命绳索。

    他决定和英美掰一掰手腕,看看美国一力坚持的英加航线、南美航线到底能维持多久。这段时间主力舰队不在北大西洋,罗瘸子不顾德国潜艇威胁,丧心病狂地顶着40…50%的战损率给丘胖子送物资,船只逐渐换成最快能跑16节、载重量超过1。5万吨的胜利轮,而且连z字型反潜路线也不管了,只管蒙头直冲,越快越好。邓尼茨元帅被打不胜打的商船队弄得目瞪口呆,美国人的架势是看你潜艇多还是我商船多,每艘德国潜艇都满载而归,只恨鱼雷太少、再装填速度太慢。

    这样一条大鱼,不吃岂不可惜?

    就在霍夫曼和邓尼茨处心积虑准备重新在北大西洋取得绞杀优势时,罗斯福和参联会高层正为百慕大战役“胜利”的消息而欣喜若狂,10月19日上午,英格索尔上将指挥舰队正式抵达百慕大群岛,不但重新控制了岛上的局势,还把伤员包括李奇微本人用速度最快的驱逐舰送回国,同时又紧急从本土调运兵力和物资修复岛屿。

    随舰队行动的记者拍下了大量战场的照片:整个百慕大群岛到处都是交火的痕迹,在陆航狂轰滥炸之下,百慕大岛上基本没有什么完好的建筑物,德美士兵的遗体遍布主岛,海滩上还能见到被防空火力击落或淹死的伞兵……一切都标志着这里发生过惨烈的血战

    两天后,马歇尔在码头亲自迎接李奇微和伤员们的到来,各大媒体和民众代表早早就守在码头,当李奇微和空降兵伤员们亮相之后,现场掌声欢呼雷动,镁光灯亮成一片,比所有好莱坞明星出场的架势还要耀眼。

    陆军高层挡住了希望采访的媒体记者,表示将士血战归来,身心俱疲,等过几天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李奇微将军,李奇微将军,能不能请您说一句话概括这场战役,只要一句话……”

    “对,对,一句话……一句话!就一句话!”现场声音汇聚成相同的内容。

    “马修,你说吧。”马歇尔微笑着看着后者。

    “我想,这场战役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和坚持,没有什么敌人和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李奇微斟酌再三,对话筒说了这样一句。

    “太好了,说得太好了!”现场欢呼声一片,在数万人的关注下,李奇微钻入马歇尔的汽车离开。

    “马修,这次战役你打得非常好,非常了不起,总统非常满意。”马歇尔连用三个非常来形容,兴致极高。

    “可是,我们损失很大,超过对方数倍,82空降师太多弟兄长眠在上面回不来了,中低层军官几乎一扫而空,两个团长一个阵亡一个重伤,只有我和参谋长还算完好,而且德国人也没被我们全歼,残部是被德**舰接应走的。”李奇微疲倦的面容之下满是苦笑,“长官,我不敢说这是胜利,连两败俱伤都很勉强,更别说伟大。”

    马歇尔沉吟着,说了一堆李奇微根本没想到的话……(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曙光(17)() 
“我知道,我知道,你手下一个团损失了80%,另一个团损失了一半,阿诺德将军的陆航损失了700多架飞机和近300个飞行员(机组),再加上岛上驻军的伤亡,我们整体伤亡或许会超过德军数倍,但你要明白,评价一场战役的目标绝对不是只看伤亡,而是要看作战目标是否完成最初预期。”马歇尔道,“难道我们能因为顾忌伤亡而不打仗么?这样我们根本不必要对德国宣战,因为只要打仗总会有损失。你们损失固然不小,但与整体战略形势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在百慕大群岛沦入敌手时,在东海岸数千万民众遭受德军军舰和飞机威胁时,82空降师奋勇出击,夺回了该岛,击破了敌人的宣传攻势,这是其一;你们救回了岛上被迫投降的友军,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企图,这是其二;你们用劣势的装备从空中突击,展现了美**队一往无前的锐气和勇气,团结并鼓舞了更多美国人民,这是其三……总统表示,整场战役不仅要看军事意义,还要看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李奇微点头不语:马歇尔和罗斯福都已下了结论,自己当然只能赞同。

    “你可以看看这几天的报纸……”马歇尔随手递给他《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箴言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出版的报纸,一个个夸张的标题映入眼帘:

    “飞将军自重霄入马修…李奇微将军与82空降师百慕大浴血记……”

    “伟大胜利的缔造者、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毁灭者美国陆军82空降师及其卓越指挥官马修…李奇微将军……”

    “美利坚需要更多的李奇微和82空降师……”

    “他以一己之力收复百慕大群岛,歼灭德军数千……本报认为,这种战绩绝不是偶然,因为记者在极其巧合的情况下采访到了一位目击者,出于保密原因不能透露他的身份和名字,他前几天负责五角大楼外围执勤,某天凌晨忽然发现有人全副武装从天而降,直冲五角大楼,行动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他一开始以为是敌军破坏,后来看到宪兵接应才知道是李奇微将军连夜领受作战任务……如果一师之长,一位将军也能像李奇微先生那样具备高超的战斗技巧,我们相信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一定不会弱……”李奇微看着这样的报道,只有苦笑,“记者们言过其实、吹捧过头了,希望阿诺德将军和英格索尔将军不要怪我,没有他们的支援和帮助,我们不会有这个结果。”

    “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认为你完全配得上这些荣誉……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先休息一下,给你太太和家人打个平安的电话,然后晚上准备觐见总统,他对你很关心,一直关注你在百慕大上的战斗情况,如果不是因为身体抱恙,他今天本来会亲自来码头迎接你。”马歇尔意犹未尽地说,“总统准备晋升你为中将,另外还建议把101空降师也归你管辖,希望你尽快完成82空降师的重整,然后再加上一些特勤单元和指挥机构共同组成全美第18空降军,他同时希望将来打亚速尔的战役中能看到你再次率部出击。这段时间你的任务会很重,一方面你要负责部队补充与整训,另一方面你要把与德军交手的心得和经验传授全军。”

    李奇微顿时愕然,1941年战争爆发时他才是个上校而已,两年时间里接着跨越了准将和少将,这就要变中将了,这样的火箭速度让他感觉有点发蒙。更发晕的是要打亚速尔,一想起百慕大上那惨重的伤亡他就心有余悸,不知下次去打亚速尔得死多少人。

    马歇尔看出了他的顾虑,宽慰道:“我们会有妥善的计划和充分的支援,不会让部队贸然冲上去,至于晋升问题,陆军系统一致通过,没人表示异议,金上将还一个劲威胁我,如果陆军不给你升官,他让你去陆战队带一个军!哼,我怎么能让他如愿?”

    “感谢长官栽培。”

    马歇尔欣慰地点点头,李奇微还是能干的,也打出了成绩,不枉自己当年把他调往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后来又推荐他出任82空降师师长的苦心栽培。这次战役也是对马歇尔本人的重大考验,如果他推荐的将领人选作战总是失败,他相信不仅民众会丧失信心,总统也会动摇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