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凄厉的防空警报立即响了起来,他一把抓起电话机,用上气不接下气地语调向值班参谋报告:“有敌机空袭……”

    “空袭,在哪里?有多少?”

    “快点,让防空战斗机起飞,晚了就来不及……”

    “好好好!我马上下令!”

    一大群战斗机飞行员正在值班室里打扑克,一边百无聊赖地吹牛周一又要展开对英大不列颠物资输送,周日下午是难得的闲暇时间,一听到警报声响起,他们脸色大变,争先恐后地夺门而出,身后留下一堆扑克和筹码。

    可惜,来不及了……60多公里的路程,对号称闪电轰炸的he…218们来说,不过就是7分钟多一点的飞行时间。

    “各编队注意,空袭5分钟后发起!战斗机前出,负责扫清敌战斗机!”空袭总指挥弗兰克上校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收到!”

    15:40分,最新电报送入参联会作战室,所有人脸色大变。

    “该死……德国人跑到纽芬兰那里去了……不好,他们要炸纽芬兰!”

    阿诺德重重跌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他今天还接到过斯巴茨的电报,报告说明天上去展开新一轮的对英战略空运,物资已基本装载完毕,主要是燃料和药品。

    “不……”他绝望地吼叫起来,“立即传令纽芬兰岛和加拿大人完成作战准备,准备防空,纽芬兰岛有大量船只和物资,万万不容有失……”

    参谋们手忙脚乱地去下达命令。

    马歇尔和金上将等人都是脸色凝重,似乎都被这出人意料的变故惊呆了,金上将盯着地图看了好几分钟,从牙关里挤出一句话:“爱德华王子岛上有多少飞机?缅因州有多少飞机?让他们立即出动空袭敌舰队……”

    爱德华王子岛现在距离德国舰队800多公里,缅因州距离德军舰队大约1400公里,是最近能发动进攻的地方,出动轰炸机的话还有可能对德军舰队构成威胁,众人仿佛被打了一针强心针,立即行动起来。

    但这注定是徒劳无益地挣扎,16:42分,失魂落魄的电讯参谋用颤抖的声音念起了斯巴茨发来的电报:“纽芬兰岛遭遇德军突袭,我们急需增援!”

    完了……

    15:36分,德军空袭机群无视地面零零落落的防空火力,强势突入纽芬兰岛上空,he…218们率先俯冲下去,直到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遇见了什么,机场各条跑道附近的停机坪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飞机不是普通小飞机,全是块头巨大的4发重型轰炸机或者运输机。

    “上帝啊……”弗兰克在心里念叨,“这有多少?300架?”

    “长官,情报说有1000多架呢,估计还有其他机场。”

    “队形散开,仔细搜索,不要放过任何一处攻击目标!”

    “轰!”地一声,第一批攻击机已率先投下了炸弹,暴击战役以狂风暴雨般地突袭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西洋绞杀战(30)() 
纽芬兰岛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岛屿,虽然面积较大(大约是1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马岛或者半个大不列颠,在岛上还有比较著名的因纽特人),但人口相当稀少,常住总人口还不到20万这还是千辛万苦恢复起来的。

    纽芬兰和加拿大一样,在一战时候都是独立的自治领,当初同样派遣了军队去欧洲打仗,结果一战中损失了整整四分之一的青壮男子,最后自治地位难以维持而退回去变成英国的直属殖民地,圣约翰斯是该岛的首府和主要港口,同时也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原本纽芬兰岛没有这么重要,但因为大西洋传统航线被阶段,纽芬兰作为距离大不列颠最近的大型岛屿基地和靠近格陵兰岛和北大西洋航线的重要作用开始体现出来。

    在美国的撮合下,纽芬兰岛最后变成英加航线的起点和北美主要物资运送的集散地。根据三者之间的联合备忘录,需要加强纽芬兰的防御力量和运输能力,航空力量显然是由美国提供,本来美方提出陆军也由美军提供,丘吉尔基本都要答应了,但以保守党传统势力为基础的国会却认为这样对纽芬兰的未来很“危险”经济上、防卫上全部仰仗美国,等战争胜利后纽芬兰岛还能属于大英帝国么?

    加拿大对纽芬兰也有领土期望,希望能够把该岛并入本国,一旦美国控制了纽芬兰,等于对加拿大东部沿海形成钳制现在同盟时期大家你好我好,差点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将来怎么办呢?于是提出加拿大自治领提供护航舰队,由英国派陆军,但这样一来美国不干了,最后商量来商量去,约定护航军舰由美、加联合派遣,陆军由加拿大派遣2个师承担防御任务,同时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也派驻部分美军陆航,这才总算是皆大欢喜。

    经过这么一番调整之后,虽然英国人还是名义上的纽芬兰政府控制者,同时也兼任海运委员会主席,但大英帝国一切用度都要仰仗美国和加拿大提供,这个头衔除了能大大方方求人之外,基本上啥事也管不了。

    从军事角度来说,如果真要将纽芬兰打造成为一个硕大的军事基地,其机场应该是散开分布的,以免在敌军一次突击中尽数毁灭,但由于开辟战略空运航线的急迫再加上纽芬兰岛其他区域还比较原始,70%以上的机场都集中在圣约翰斯周围,另外有30%的机场集中在该岛西面、面向加拿大的科纳布鲁克和约克港一带,两个加拿大生师也是一边配置一个。这种分布是有重大讲究的,西面的基地主要承接加拿大和美国五大湖地区提供的物资,东面的基地主要承接美国东海岸和南美各国提供的物资,所以要分开管理以免混淆。

    德国情报机关是知道这个分布情况的,作战计划拟定时,虽然理论应该两个地方都进行突击,但小泽考虑到舰队一共只能出动200余架攻击机,而且已分成了两个进攻波次,如果再将第一攻击波分解开来,力量就削弱得太严重,于是他说服了舰队其他高层,第一攻击波只打圣约翰斯,第二攻击波再进攻西面的科纳布鲁克。

    为最大可能地达成瘫痪机场的目的,德军轰炸机投下的大多数是100公斤重的小炸弹和烧夷弹,这样才能保证同样载重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覆盖范围,但让德国飞行员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才向一个停机区投掷了几十颗炸弹,下面居然发生了连锁爆炸,轰隆隆的声音一片又一片传递开来,机翼残片、引擎零件、机载武器和物资构件被气浪一堆堆地掀上天空。

    几架飞得较低的攻击飞机甚至自身都被冲天的火焰和气浪冲击得摇摇晃晃。

    “哇……太棒了……太刺激了……这些飞机是加满油的,全都是定时炸弹!”一个投弹手在电台里兴奋地大叫着,得到了一大堆人附和。

    他们压根不知道,除了飞机加满油之外,机舱里还满满当当地塞着宝贵的航空燃料全是供应给不列颠人的,英加航线被封锁,粮食和一般燃油还能凑合,最重要的航空燃料必须依靠美方提供,周日的下午正好陆续完成物资装载,现在全变成了殉爆的炸弹。

    连环反应的爆炸还席卷了机库和跑道,再加上德军投下的烧夷弹,点起来是一片又一片的,从天空中望下去,下面就是一片流动的火海,然后这条火龙继续挟裹着其他燃料、物资、弹药发生爆炸并熊熊燃烧,把另外的战斗机、攻击机全部也给引爆了,甚至连机场附近的高射炮阵地都维持不住。

    在攻击机肆无忌惮投弹扫射的当口,战斗机也在大开杀戒,为最大限度达成进攻效果,至少有一半战斗机携带了小炸弹,他们匆匆忙忙投下炸弹之后,就开始猛烈压制那些闻讯赶来的美军巡逻飞机和匆匆忙忙起飞的战斗机。

    与珍珠港战役不同,纽芬兰岛当时一共有24架战斗机在执行巡逻任务,紧急状态之下还有10多家飞机飞了起来,基本都是p51或p47,可惜,他们的数量太少,又是在慌乱中投入的战斗,不到10分钟的激战,全部被德军护航战斗机击落,德军为此付出了4架b…219战斗机,3架he…218和1架ju…98的代价,整体交换比例是1:4。

    由于圣约翰斯空中突袭打得比预计还顺利,在空中指挥的弗兰克临时改变作战部署,率领第一攻击波中的50多架飞机扑过去进攻科纳布鲁克,准备把圣约翰斯后续进攻过任务换给第二攻击波,这决定当即得到了后方指挥的舰队高层的认可。

    这边德军轰炸机打得火热,那边参联会作战室里已乱成了一锅粥,作战命令已发送给了缅因州的陆航和驻扎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的部队,指令是不约而同地执行了,但没过多久他们就打电报来诉苦:天黑了飞机无法返航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马歇尔扭头看了一眼挂钟,时间已缓缓地划过了4点钟,华盛顿距离天黑还有2小时,可高纬度地区却不行,他叹了口气:“让爱德华王子岛上的战斗机去支援纽芬兰吧,哪怕击落一些德军飞机也好,晚上飞行员如果找不到机场,就在岛上跳伞……纽芬兰这么大,上面还有2个加拿大师,总有飞行员的容身之地!

    话说得很硬气,但听上去却没多少底气,众人都是无奈。只有金上将狠狠地一拳头砸在桌子上,怒道:“他们来进攻也好,省得躲躲藏藏碍事,让坎宁安的舰队调转方向去截住他们,然后夜里把陆航飞机调到爱德华王子岛和缅因州去,明天一早我们可以可以逮住他们进攻!”

    英格拉姆补充道:“应该赶紧让护航舰队掩护货轮们离开港口,躲得越分散越好,港口的物资炸了就炸了,船上的可不能再遭受重大损失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立即凑拢了大量对策,虽然是紧急状态下研究出来的,但反应都还算迅速,立即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特别是阿诺德上将,得知纽芬兰岛陆航基地挨炸,心如刀绞,心里止不住埋怨斯巴茨没有派出侦察机并及时发现德军舰队(纽芬兰岛岛上的斯巴茨翻着白眼:怪我咯?)。

    纽芬兰和柏林的时差是4个半小时,当暴击战役成功打响后不久,马沙尔便把电报发给了在柏林的最高统帅部,听说已至少摧毁了美军500多架飞机和机场时,包括霍夫曼在内,所有人禁不住露出满意的笑容,霍夫曼大笑道:“很好,日本人打了珍珠港,我们打了纽芬兰,而且是光明正大打的,美国人还是这么不长记性。”

    “战略空运一断,丘胖子估计只能饿着肚子跳海了。”约德尔诙谐地说道,众人一片大笑。

    “晚上还有比较辛苦的一战……”霍夫曼问邓尼茨,“海狼们准备好了么?”

    “没有问题,准备了12艘最新式的xxi潜艇,只要舰队能把那些碍手碍脚的护航军舰干掉,潜艇小伙子们可以将把那些货轮全部送到海底去。”

    霍夫曼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和众人研究了一下佛得角的问题,虽然守军总数已下降到不满3000,但林克乐观地表示还可以继续再坚持下去,只是希望能支援一点兵力和药品,顺便把伤员带走一些,这个邓尼茨也安排好了s艇部队和潜艇部队接应。现在美军有了严密防备,夜间再动用s艇突击就是自杀,但瓜岛日军使用的“东京快运”启发了众人,德国决心启用“柏林快运”用s艇和潜艇给守岛官兵补充物资。

    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舰队又有消息传来,小泽提出希望能尽快补充飞机。

    “空袭损失很大?”霍夫曼皱着眉头问道。

    “大约20几架,其余空袭机群已顺利返航了,但考虑到周围遍布美军机场和航空基地,舰队空中力量有限,为维持后续几天作战,必须补充飞机。”(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西洋绞杀战(31)() 
“除了联合攻击机,其他飞机飞这么远恐怕不容易吧?”邓尼茨疑惑地问道,“而且刚才元首也交代了联合攻击机要用于佛得角方向。”

    霍夫曼想了想,说道:“小泽将军估计是打算利用破交航母编队执行跨平台超远程作战,把亚速尔岛上的飞机通过中转平台送过去。”

    “高明!”约德尔马上想到了前段时间试验成功的超远程战法,再核对破交舰队现在的位置,提出,“现在两支舰队距离大约1300公里,让破交舰队全速向西南方机动,明天清晨可将彼此距离缩小到800公里以内,同时破交航母离亚速尔的距离也不过700公里,完全可行!”

    凯特尔补充道:“如果明天登陆成功,是不是可以让陆战队在纽芬兰岛上抢一块地盘,这样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型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也能利用起来。”

    由于霍夫曼的鼎力推动再加上对击落的b…29b…17兰开斯特的学习和借鉴,轰炸机b标段(美利坚轰炸机项目)比历史上推进速度更快,现在已组建了一支140多架飞机的试验飞行队,其中70多架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50多架是容克斯的ju…488,还有20多架是亨克尔的he…277。其他的如ta…400,ju…390等型号已被淘汰。这3款重型4发轰炸机中,航程最远的是me…264,速度最快的是ju…488,价格最低的是he…277(主要是基于he…177的构架,将原先双联装2发联合飞机恢复为4发布局,并取消了可笑的俯冲轰炸功能)。

    he…277本来不是竞争b标段的,他当初盯住的目标是a标段(即中程轰炸机),但这个标段却被ju…188及其升级版ju…288包揽了,在ju…298定型并投入生产后,其处境更为尴尬,因为这些都是双发轰炸机,航程能达到he…277的70%,但价格却低得多,速度也更快,军备部毫不犹豫地将277项目砍掉了,现在容克斯公司的目标就是利用ju…298把联合攻击机也挤出去,甚至在升级后最终取代ju…188和ju…288,实现舰载、陆基中型轰炸机统一化这个目标得到了霍夫曼的大力支持,因为这样一来,空海军攻击机飞行员转岗就更快。

    但这样一来,亨克尔公司就麻烦了,因为其主力产品he…218很快要被挤出舰载机队伍,如果再在陆军中被挤出去,将来就要毫无生存余地,虽然可以根据技术授权其他型号的飞机,但对于心高气傲的亨克尔公司而言,如何肯咽的下这口气,经施佩尔指点,亨克尔公司一方面加大对喷气式攻击机的研究,一方面修改了he…277的技术参数并换装了最新的bmw801发动机,在运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最大速度提升到了525公里/小时,最大航程提升到了6000公里以上,成功挤进b标段门槛。

    这时候ju…488就有些尴尬了,因为其最大速度虽然可以超过635公里/小时,运载量也比he…277大,但航程经反复提升加码也只能弄到4500公里只比a标段多一些,实在是辱没了b标段号称洲际轰炸机的“美誉”,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比利用成熟构件生产的he…277整整贵60%,可2架ju…488肯定不如3架he…277运得多。

    根据这种现实情况,军备部提交的备忘录写得很明确:在1944年初最终确定重型轰炸机的目标机型,德国不是美国,没必要也没有能力维持庞大的重型轰炸机/运输机队伍,建议由me…264充当重型轰炸机(对标b…29),建议由he…277充当重型远程运输机(me…323更重,但航程不够,本机对标c…54运输机)。

    该提议当然是很老辣的,一方面,给亨克尔公司保住了至关重要的主打产品生产能力,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容克斯公司承担的机型太多,不利于分散风险,最后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