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

    在苏联国防力量设计体系中,194年下半年是装备思路重大调整的转折点,原本苏方一直追求数量优势,强调用数量淹没德军,甚至不惜采取简化工艺、降低设备完好率等方式来强行提升数量。但在丢掉巴库油田、丢掉伏尔加河工业区、连续在春醒、城堡、夏日惊雷等战役中失败而损失大量装备后,兵员枯竭、有战斗力技术部队短缺、物资和原料匮乏、生产能力急剧缩减等因素都让原来的数量海想法走入死胡同。

    剩余资源已无法支持动辄每月000多辆坦克的生产既没有足够钢铁可供生产,也没有足够燃料可供使用。朱可夫当初估计的前景很快得到了印证,由于强调把一切石油都用于工业和军队,在194年这个寒冷的冬季中,几乎没什么燃油供应给民众取暖,再加上本来就不充足的煤炭和粮食,最终导致人口大幅减少,减少的数量不是几千几万,而是几十万!

    冬天过去容易、资源短缺过去可不容易,残酷的现实逼迫苏方改弦易辙,开始追求起质量优势。月坦克坦歼生产量从以前的500多辆下降到不足1000辆,但性能大大提升。耗费资源的4发、发轰炸机全部停止生产,集中精力生产单发战斗机。

    在型号上,老迈的t…4/76逐步换成t…4/85,新锐的is…1、is…坦克也开始生产出来。至于减少的装甲战能力,则强调提升普通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后者依仗的武器就是红军三件宝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反坦克磁性手雷和苏联山寨版火箭筒。

    到后来由于燃油短缺,莫洛托夫鸡尾酒瓶没了;德军坦克普遍涂了抗磁性涂层,手雷也没多少用武之地,但苏联火箭筒流行起来,其响亮的名头连在柏林的霍夫曼都坐不住苏联人仿造的火箭筒叫rpg。194年年末推出了rpg…1,1944年初又有了rpg…,所幸德国专家做过测验,不知是苏联仿造水平不过关还是生产技术有问题,两款rpg都不如德军同款产品。但即便不如德军产品,对付4号或其他装甲车依然绰绰有余。

    幸亏苏军rpg出得晚,再加上194年入秋后苏德战事主要在中央战场的广袤平原展开,rpg用武之地不算太大,如果德军敢去贸然进攻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这种地方打巷战,保管装甲师进去、装甲营出来。

    德军对此进行了紧急调整,在本方装甲力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稳据上风后采取了新策略:一方面不在东线装备新的步兵反坦克武器,防止再被俄国人缴获使用;另一方面对部队三令五申,绝对不允许坦克去打巷战!即便这样,倒在rpg下的坦克和各类型装甲车辆也有几百辆,虽然很多仍可修复,但毕竟是不大不小的隐患。

    苏方也不认为单靠rpg就能改变被动局势,他们还是将希望押宝在重型坦克上,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对skb…设计局提出了迅速完成is坦克的要求,is…1两个型号同时设计、研发。is…1定型时间更早些,虽然性能上比虎式坦克略差,但胜在进度快,急于扭转被动局面的苏联依然将其投入了生产;而is…在is…1基础上继续完善升级、力求压倒虎式,为给is…1的生产让步,伏罗希洛夫亲自下令is…多等几个月先完善设计,促使后者更成熟一些。

    在1944年1月末完成的is…样车由于深受虎式坦克冲击,与史上的is…存在一些不同(无论前期型还是后期型),首上装甲厚度为10mm/60度,防御力超过了德军虎式100mm/50度的水平;火炮是一门1mm/l4榴弹炮,也超过了虎式的88mm/l56;重量是吨,比虎式轻吨,但因为发动机比虎式所用的hl0+要小100多匹马力,因此机动性还是虎式更佳。

    is…1与is…的底盘基本一致,但火炮、装甲均弱于is…,唯独机动性比is…要好,在苏方看来整体战斗力不如is…,所以斯大林同志才大方地将is…1的样车和全套技术资料送了美国一份,更先进的is…他们显然不肯拿出来。

    现在,不知道虎存在的红军终于庆幸自己有一款可压倒虎式的重型坦克了,按设计师们的说法:在1500…000米距离上,is…可首先摧毁虎式而不必顾忌对手;在1000…1500米距离上,is…与虎式基本能确保相互摧毁,但装甲更厚的is…生存概率会大一些;在1000米以内距离上,除非必要,不建议与虎式对战,因为1mm坦克炮采用分装弹药,发射频率低,可能会被虎式用钨芯穿甲弹压着打。

    斯大林看后深表满意,指示要妥善利用美援装甲钢,优先生产is…,每个月至少要生产00辆,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将其提升到400辆以上,并指示威力更强大、50吨级的is…要加快设计定型,争取在本年秋天能投入服役。

    刚刚晋升大将、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又拿到最新支援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不断点兵遣将并发起小股部队冲击寻求轴心的薄弱环节,踌躇满志地准备一举席卷高加索平原……(。。)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上)() 
4月10日,蔡茨勒紧赶慢赶终于赶回了柏林,此时对英伦三岛空袭已进入第8天,距离最终行动时刻也越来越近,不过打仗永远不会按部就班来,刚抵达大本营指挥部他就得到了一个意外消息:昨天傍晚,配合北大西洋破交航母编队行动的潜艇在格陵兰岛西南方遇到美军航母编队,粗略判断有…4艘航母,…4艘战列舰和一批轻型军舰。美军速度很快,所以潜艇没赶上追击更谈不上战果。

    该消息立即引起了最高统帅部的高度关注,霍夫曼本人对此也十分重视。今天白天破交舰队舰载侦察机搜索后却未找到敌舰队,所以海军方面略微有些紧张,连带陆军也紧张起来。一天下来大西洋上侦察机不断穿梭,彩云改、大西洋督查四处翻飞,大有将北大西洋翻个底朝天的架势。霍夫曼对此倒很有信心,北大西洋虽大,但只要有心去找一定可以找到,今天找不到就是明天,明天找不到就是后天,横竖不会偏离太久。而且英美舰队又没有什么绝对优势,碰上了打就是,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更关注的是英美的政治动向与战争格局。

    切断英加航线、空袭英伦三岛不仅是军事仗,更是政治仗,最重要用意有三个:第一,敲打英国内部的强硬派,告诉他们不要以为目前隔海对峙德国除了破交就没有别的办法;第二,试探英美联盟的可靠性英美已分别有人员与德国密谈,霍夫曼不相信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小动作,看看这对冤家会不会有同床异梦之处;第三,验证美国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华莱士被替换这么大的公开消息当然不可能被瞒住,不可避免在时隔许久后传到德国,其他国社高层不懂华莱士和杜鲁门的区别,霍夫曼却看得很明白,哪怕他不知道华莱士中断援英、援苏的具体讲话内容,只要一结合约瑟夫…肯尼迪的谈判过程和美国人事变化,他就能猜出美国立场的微妙变化德国让约瑟夫带回去的和平条件为华盛顿拒绝了,主张对德强硬、继续维持战争一派占了上风,所以仗还得打下去。至于杜鲁门,霍夫曼比所有人都清楚他额头上贴着硕大的“强硬派”标签,还用美国人再来告诉自己么?

    在这个大前提下,霍夫曼想看一看美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或者说美国人所谓的“抗争到底”这个底到底是什么立场或界限。现在看来,英美这对欢喜冤家感情还没有到破裂的程度,起码美国人这么快就派出了援助舰队,说明美国的要价还是很高的正如约瑟夫在谈判中暗示的那样,如德国不放弃日本,美国就不会放弃英国。

    这尚在众人意料之中,但日本的情况就有点出人意料。

    科尔前不久发来消息通报了日本情况:第一是日方对二次西征态度暧昧,不像第一次时上赶着和德国沟通询问能得到多少好处,反而开始强调自身困难,譬如军舰不够、印度局势还未稳固等等,言下之意可能5月份都不能成行。第二是关于保护费。这一点日本人没藏着不肯说,反而如实坦白并说明拿到的好处,向德方通报了苏联获得物资数量与种类的清单,希望德国体谅日方难处并予以谅解。

    谅解不谅解霍夫曼知道不用说,就是个姿态而已,日本小家子气是出了名的,这次拿到4船物资(0余万吨)应该喜出望外,德方谅解不谅解日本都会这么做,他犯不着为区区一点物资和日本怄气,那样格局太小。

    当初支持堀悌吉的很大用意就是希望他能切断苏联的外援通道,对方确实也履行了承诺,谈判40%保护费的消息霍夫曼同样知情,他最初以为是堀悌吉切断援苏航线同时又给苏联人一个借口而已。最高统帅部包括霍夫曼在内都认为美国绝不肯吃这个哑巴亏,这条航线肯定断了,没想到美国居然还照办,这让他对美国人的强硬姿态有点刮目相看,而且还不好指责日本什么总不能日本40%过路费不收专门为德国打工吧,或者强行让日本这么办也可以,但必须让德国补偿这40%?那可就轮到德国难受了。

    另外科尔汇报了自己的推测:日方可能会在5月中下旬酝酿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风已经吹起来了,具体去哪他并不清楚,但明白是以海军为主导,他在猜测是不是日本在为反攻南洋为夺取澳洲做准备,不过现在日方口风比较紧,只说有行动但不说具体地点,这让他感觉棘手。但他认为该消息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日本为了提高要价的故意之举,如果站在这种立场上,他能够解释为什么日本对二次西征热切不高两个目标间肯定存在相互抵触,他希望国内对此有心理准备。

    听到凯特尔在会上抱怨日本不守规矩,指责堀悌吉不够卖力,霍夫曼就哑然失笑:国家与国家间都很务实,双方不可能把自身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托出,正如德国不可能告诉日方有关高加索战役、对英空袭的真实目的,日方对德国保密下一步军事行动也完全正常。

    现在霍夫曼最怕日本脑子一热北上去打苏联或者南下打澳新,40%保护费虽让他感觉诧异,总觉得哪里不对,但至少北进的可能性可以基本排除,至于南进,倒是与目前日本派遣舰队去中太平洋破交的逻辑体系一脉相承,他对此只能无可奈何。说到底日德只是基于以利益为纽带的同盟,不像英美还存在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换而言之只要美国给的价高,他转手就能把日本给卖了,半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可惜美国人非但不肯出高价,还选择和德国继续打,这就让他颇有些恼火。

    基于这种现状,他不但不能指责日本,相反还要继续拉拢对方,各类武器装备只要日本肯出钱都可以卖,毕竟日本现在难得都是聪明人掌权。在霍夫曼潜意识里,他认为堀悌吉不会去打南洋,更不会去占领澳新那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计,他不相信以对方的精明看不出来,对方一定深有用意,自己一定要多想想各种可能性。在对方没想好和德国说之前,用不着逼迫太紧。

    对元首的判断,众人都深以为然,在40%保护费后,所有人都对堀悌吉的生意经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海军几个将领也终于懂得为什么他们只能是将军而堀悌吉还能当政客的本质上小泽和冢原才是纯粹的军人,会做生意能搞政变的堀悌吉却不是。

    “很好,美国舰队来得好!”霍夫曼微微一笑,“好就好在这充分说明了美国人卖血卖肾也要援英、援苏的态度,说明我们还没把美国人打痛,也说明我们下一步战略方向抉择少了很多可能性。”

    “个党卫军美国师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凯特尔大感惊愕,“这美国人民也能忍?还有没有一点民主体制?还有没有一点造反精神?”

    “说明我们对美国的民主体制认识得还不够深刻和到位,对美国人有钱的底蕴还不够理解透彻。”

    “英国人估计把希望寄托在这支美国舰队上。”约德尔分析道,“等打掉这支舰队,看英国人怎么办?”

    “打掉舰队自然海军责无旁贷,不过有一点我不能理解。”海军第一副司令邓尼茨表示疑惑,“既然英国这么重要,为什么美国人还在这么紧张的关头派舰队去对付克兰克?他们吃分兵的苦头还没吃够么?还是他们狂妄地以为凭他们那…4艘航母能稳吃我们5艘航母?美国人哪来这么足的底气?”

    “你知道共有5艘,可我们是分成拨派出去的啊,美国人说不定以为只有一波呢?”凯特尔笑眯眯地调侃道,“就像他们以为克兰克只有条航母自信4艘一定能吃掉他,谁知道被反杀呢?”

    海军分两拨出动是小泽的建议,小泽认为一口气出动5艘航母太吓人,容易把美国人吓回去,建议分前后两队第一波以齐柏林号、敦刻尔克号和日向号三艘航母为主力先出动,目前已在北大西洋海域作战,而第二波是以让…巴尔号、国王号(综合航母)为主力的游击舰队,刚要出直布罗陀海峡去北大西洋配合作战。

    为这次战役,小泽不仅部署了前后两波舰队,还根据跨平台战术在亚速尔、法国、西葡四国重点部署了大量航空兵力,打算依托敦刻尔克、日向、让…巴尔号三艘斜角航母发挥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换而言之,只要德国舰队在亚速尔、布雷斯特(法国)、里斯本(葡萄牙)、拉科鲁尼亚(西班牙)这4个点的辐射范围内作战,随时可得到充足的陆基力量支援,如果美军舰队胆敢杀入由这四个点围成的海域,近乎无穷无尽的航空力量会等待着他们。

    霍夫曼看了看时间,指针正指向下午三点,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先生们,相信海军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就像克兰克将军已经给我们的那样。”

    他的话音刚落,达尔格斯就进来汇报:“报告,5分钟之前,侦察机发现敌舰队踪影,在冰岛雷克雅未克西偏南600公里处……”(。。)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下)() 
“这位置……”约德尔看完后一阵抽风似地牙痛,“不太好对付,怎么打都不行。”

    其他人看完后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小泽率领的主力舰队目前在爱尔兰西偏南方向约1150公里处,这并不是随便选的位置,而是精心策划后的中心点从这个位置出发无论到亚速尔、到西葡、到法国、到英国、到格陵兰岛甚至到冰岛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基本都在1400…1600公里左右。以这个位置为圆心画1600公里的圆圈,主要的支撑点和敌对点全囊括了进去,能够及时对各种敌情特别是运输船队做出反应。而德军有充分的自信能监控住周边,航母上ar…5的侦查半径正好相当于1600公里,换而言之,船队几乎无可遁形。

    可尼米茨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大概他也觉察到了危险,在夜间绕行格陵兰岛南部尖端时居然让舰队用4节的高速通过,打破了德军的侦查视野和潜艇封锁优势,现在美军舰队熘到丹麦海峡的位置(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下一步就有些棘手,至少原定的海豹计划就不能实施了。

    按最初的战略方针,这一波对大不列颠的政治攻势并不会仅只有空袭就告终,下一步最高阶段就是登陆,甚至连登陆指挥官和部队也选好了,就是隆美尔。约瑟夫…肯尼迪知道德军要登陆的消息是真的,但不全面,海豹计划第一步拟考虑的登陆点并不是英国本部,而是在大不列颠周围三个岛屿爱尔兰、冰岛和法罗群岛中三选一。

    这体现了霍夫曼的谨慎,大英帝国虽然这几年来战场上表现很一般,但本土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