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翻转吧,坏女人-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取得的战果更让于禁恼火。相县府库被楚军焚烧,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大战之后找到的楚军尸首不算李渊一边有163人。

    双方的战损比例高得惊人,让于禁很苦恼该怎么向曹操交代。

第299章 于禁之策() 
196年6月中旬,曹操的大军南下,到达了伏乐之外,与纪灵的大军展开了对峙。

    此时,相县失利的消息也传到了身在伏乐的纪灵手中。看到徐晃传来的文书,纪灵非常高兴。

    这次徐晃顺利撤退,相县一片地区就空了出来,曹军可东入徐州,亦可西进陈郡,无论于禁的偏师走哪边都可以给攻击楚军的曹操与刘备带来好处。

    按照计划来讲,纪灵必须保证让曹操能够到达谯郡,以此来使得他据有谯郡北部,为楚军指点出这些地区有那些人需要清除掉。

    可如今的局势下,曹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在伏乐拖住楚军,让于禁的偏师抄纪灵后路,从而正面战败纪灵,奠定胜局;二是挥师东进,绕路梁国到谯县。

    这两种抉择中,纪灵最惧怕的便是曹军挥师东进,绕路通过梁国,然后从梁国南下谯郡。只要曹操这样选择,纪灵就不得不在谯县与曹操军打过一场。

    那谯县乃是曹操本家发家的地点,当地豪强与曹操的关系理都理不清,若是在谯郡与曹军起冲突,纪灵不仅要担心城外的曹军,还要担心城内的人叛变。

    这谯县可不是相县那样的地方,曹氏与夏侯氏的力量太强,以他们的威望,振臂一呼,谯县大半的豪强地主都会应声起事。

    想来想去,纪灵也可以肯定,要不了多长时间,曹操就能够得到于禁占据谯郡北部相县的军报。汝南方向本身就有荀攸的布置,加上纪灵吸引火力,曹操选择汝南为进攻方向的可能性不高。

    现在纪灵要做的,就是名正言顺的让自己从陈郡的伏乐脱离开。唯一的机会就在于禁的身上了。

    楚军在谯郡一地布置的军队不多,相县的徐晃算一路,其余的地方也就重要县城有一些人。徐晃败了,那么唯一的撤退之地便是相县南部的当邑,以此防备于禁率军南下。

    如此一来谯郡北方就没有了楚军的大批士卒,于禁可东进彭城国,又可西进攻取谯郡。

    纪灵要等待的就是让于禁所部攻下谯郡。只要谯郡陷落,那么纪灵的部队就会被切断南方谯郡的补给线,随时能够被曹军前后夹击。陷于这样的危险之下,纪灵不与曹操交战便撤军到陈县与新阳等陈郡南部地区也就说得通了。

    因此接到了徐晃的奏报之后,纪灵立刻动了起来。谯郡这样特别的地理位置,若纪灵不做安排便将之送到曹操手里的话,为免太假,定会让曹操怀疑。为了使得一切看起来自然,纪灵特意派出了2000人南下谯县,前去做为防守。

    说是防守,其实不过是为了把谯县的物资悄悄运出来,运到纪灵军中,不让曹操获得。同时这些人也是前去谯县指挥构筑防御工事,给曹操一种纪灵得知相县失利之后,欲撤军驻防谯郡的错觉。

    纪灵已经出招了,曹操也没闲着。看到纪灵突然派了一只数量不多的军队南下,曹操就猜到于禁那边肯定取得了成果。

    现在纪灵派遣军队南下,肯定是接到了军报,知道腹地有可能受袭,从而派兵前去防守。

    纪灵没有派大部队南下,让曹操觉得是一种非常大的失误。以2000的人数防守南部谯县,若在一般时候倒是足够了。可要知道于禁的大军可有10000人,就算损失一部分,在这怎么说也有个5000人吧。于禁要取得谯县根本就不难。

    但想让于禁夺取谯县,曹操就必须得拖住纪灵大军,不能让他们撤回谯县。思考了形势,曹操当即作出了安排,他让手下的大军分为三部分,一部镇守在伏乐西面,另外两部防守于太康的西方与南方。

    伏乐与太康距离并不远,不过60余里的距离,曹操如此分兵并不会导致兵力被严重分散,相互救援很容易。

    曹操分兵将楚军南下的道路堵住,纪灵顿时乐了。从曹操的布置上,纪灵就看出他是欲死死困住他的大军,不让他们南下。这正合纪灵之意,纪灵只是做了一些守城的调整之后,便没有做其他的安排。

    曹操与纪灵纠缠不休,谁也不敢轻易下达总攻命令,可东面的于禁所部却没有这个顾虑。

    相县紧靠徐州彭国,西进二百里左右便是谯县,地理位置对曹军来说非常重要。

    现下三家攻袁唯一听到有所进展的便是于禁这一支军队,而占据了有利地位的于禁的行动,将是接下来打开各方局面的一个突破口。

    如何打开局面,在相县休整的三日时间里,于禁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好的计划。

    楚军在徐州的布置着重防御的乃是郯城一线地区,而对于彭国,只有少量的军队维持彭国的稳定,他们并未在彭国一地设置大军。

    楚军的这种布置不过是出于谯郡与徐州俱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对彭国置之不理,可以说是楚军的一种战略布置而已。也许是楚军并未想到,徐晃的5000之众,据守相县这样的重镇,还会使得相县落于敌手。

    相县陷落,彭国便完全不设防了。于禁若是东进徐州,即可取得彭国,威胁郯城一线楚军的后背。

    考虑到相县距离谯郡的距离太远,若直接从相县出发,西进攻取谯郡,那谯郡北方的纪灵大军定然会得到消息,以此早作安排,或是从后方调遣部队北上增援,或是直接抛弃掉北方地区,南下据守。无论哪一种情况,对曹军都是不利的。

    为了使得自己的目的不被人看透,于禁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混淆楚军的视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于禁的办法很简单,即是用一只小股部队,佯装为大部队,大摇大摆的并进彭国。这小股部队人数的缺口用相县的李氏组织起来的人填充。然后他真正的大部队则趁夜从相县出发,沿路走小道,昼伏夜出,赶往谯县,秘密夺取谯县。

    于禁所部数量不少,若真个凑齐8000左右的假冒部队难度不小。即便李家倾力协助,也不过能够聚起一股3000多青壮。这样一来,人数上的缺口就会导致他的计划的失败。

    为了达成这个计划,作出了安排。原先攻击相县,于禁大军有数量不小的伤兵。这些伤兵很大程度拖累了于禁部队的行动。让他们参与偷袭谯县的事情是没什么可能了。但让这些人驻守相县,迷惑敌人,还是可以实现的。

    于是于禁在相县留下了所有的伤兵,让伤兵分批次守城。每次调换守城士卒的时候,都是让防守城池各门的士卒进入军营绕一圈,然后又从另外一边出营门,去另外一边防守。不断交换防守地点,生生变出双倍的人手出来。

    如此一来,相县中曹军的人数看起来就有3000左右了。以于禁的部队扣除3000人,那剩下的不过5000可战之兵。

    布置好迷惑别人的人选之后,于禁即可让2000曹军在校尉的带领下,合并相县征募的3000青壮,打着他的旗号,大摇大摆的往东而去,制造出他的大军除了少量守在相县,一大部分人手突入了彭国的假象,降低楚军对谯县的防备。

    至于于禁暗中留下来的真正大军6000之众,即可悄然出了相县,东进谯县,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达谯县外,夺取谯郡北部。

    想好了计划,于禁立刻安排了下去。他先秘密拜见了亲厚曹军的相县豪强,让他们帮助征集民夫,然后每日夜以巡城为由,趁机将士卒放出城外,隐藏起来。白日聚集民夫出城北上,晚上则让民夫装作巡城军卒回军营,然后以征集到的民夫填补曹军士卒的缺口,如此循环往复。不到五日时间,于禁大军6000人便完成了暗渡,成了一支奇兵。

第300章 文聘撤军() 
数日后,于禁所部挥师东进的消息在徐州地界传开,得知于禁大军开始东进,身在徐州的文聘与华雄两人都很高兴。

    文聘与华雄都不清楚为什么袁术下达的秘密王令要求两人在有机会的时候让他们撤出郯城,独留下曹豹统帅的军队留守。

    特别是标注着绝密标记的书信上所言,让他们二人在郯城曹豹所部受困之后,不加救援一事,让文聘与华雄背脊生寒,知道袁术有意要借刘备军之手,干掉曹豹与他麾下的人,二人虽然大体了解一些原因,但却不约而同的把这个秘密藏在了心理,没有询问原因。

    于禁选择东进之后,他们两人即可名正言顺的让曹豹死守郯城。而作为面对关羽大军的两人中,文聘不得不率军前往郯城,优先解决于禁的威胁。到时候只要华雄当做救援不及,即可使得郯城陷落,完成上面交代的战略布置。

    而位于豫州的纪灵就不开心了。于禁放弃了攻取谯县,他若想诱使曹军南下的策略就必须作出改变。想来想去,纪灵也找不到办法,只得每日聚集军中高层将领商讨如何达成目标。

    于禁大军东进三日后,相县传出的消息终于让纪灵松了口气。于禁的布置很出众,即使以楚军强大的情报系统,也是在于禁大军暗中前往谯郡后三日,才发现了相县的不对劲。

    由于于禁留下守城的俱是伤员,加上这些伤员都是乱转防守,造成相县守军有3000左右的假象,初期这些士卒表演还好。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需要休息吃喝。长时间的劳累,使得曹军在相县的守军精神状况一日不如一日。

    这可是在战时,一个重要城池的守军每日里夜间瞌睡不断,白日里毫无精神,怎么看都不对劲。

    针对性查探过后“秋水”便发现了相县守军仅仅只有1500人,这1500人每日转盘般更换防守地点,从而造成了于禁大军有3000之众留在相县的假象。

    为何于禁要让相县守军造假?前些时候相县大规模征召民夫到底是为了什么?南征北战多年的纪灵稍微一想,就把于禁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想到于禁很有可能采用了声东击西之策,纪灵放下了心中的担忧,让人秘密通报了谯郡的守将贺齐,让他在于禁大军到达之后,立刻装作不敌,撤出谯郡。

    于禁玩了这么一出,让同样猜到情况的文聘很惊讶,不过于禁这么做反而有利于楚军完成己方的战略步骤。他并未将自己的猜测透露出去,而是就把于禁用来迷惑楚军的部队当做是真的曹军大军。

    “是时候撤军诱敌深入了!”望着桌上刚刚送达的密信,文聘觉得如今实施计策的时机已经成熟。

    放下密信,文聘当即拿过桌上的笔墨纸砚,开始书写给身在郯城西南南数里长风亭的曹豹军的军令。同时下令让直属他麾下的10000大军集结,准备粮草辎重。

    此时名义上归属于文聘的曹豹还在营中与新调拨到他手下的将官宴饮,完全无视了楚军中战时禁止宴饮的军规。

    这次袁术调遣人手到曹豹手下,升任曹豹为裨将军,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曹豹刚投袁术时,手下不过带着原先属于他的士卒3000人,职位上只属于一个校尉,在楚军中,校尉职位并不高,完全配不上他曹豹的身份。

    因此曹豹才会暗中联系曹家在郯城的力量,不断巩固他的实力,想以此在郯城扎住根,随后依靠家族的底蕴,一步步往上爬,夺得更大的权力。

    经过曹家的各种努力,鼓动地方百姓政事上不配合,地方政令不听取,曹家在郯城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受楚军重视。想到自己家族的力量,曹豹就自豪不已。

    “来,喝!此次大家归于我麾下,我曹豹定为大家谋个前程。”看着大厅内觥筹交错的将官,曹豹心情大好。

    “谢曹将军!我等敬曹将军一杯!”原先跟随着曹豹的将领因曹豹的升迁,地位水涨船高,听了曹豹的话,一个个拍马屁道。

    而新入曹豹营中的大部分将官,虽然嘴上言语不多,但也聚起了酒杯,一起恭维曹豹,让曹豹觉得很有面子。这些人大多都是随着管亥投靠楚军的黄巾,一身匪气。曹豹此人不重军纪,而又时常分发财物,很是得他们喜爱。

    “哼!如今我军被文聘派到这鸟不拉屎的长风亭,说什么稳固粮道,防备敌人绕道西进,简直狗屁不通,如此不受重视,还谈什么建功立业,谋个前程。”虽然曹豹的行事作风得黄巾旧将欢喜,但也不是人人都给他面子,帐内大多数人都在恭维曹豹的时候,坐在角落的几个将领中,有一个面色腊黄的黄巾降将很鄙视的说了一句话。

    这降将话音刚落,曹豹的笑意便凝固在了脸上,而帐内的其他人都噤声无言,脸上浮现出一股愁色。

    “勿要乱说,我等把守粮道,乃是重任,岂有不受重视之理?”黄巾将领中威望较高的一人站了起来,对着那腊黄脸汉子吼道。

    “他说得是没错。我等被派到这长风亭确实是没什么机会。可没机会,难道就不能制造机会吗?”曹豹起身,让其他人安静下来。

    “他文聘自恃功高,看不起我等,可这郯城一地,我曹豹的势力要比他强。文聘将我们放在这里,不外乎是为了使得关羽大军从即丘南下围困郯城时,让我们救援于他。只要从中做些手脚,即可报一箭之仇,又可全揽功劳,各位又何必忧心?”曹豹的话语很有煽动力,让底下的将领很期待。

    “那关羽军都是乌合之众,仅只数量较多而已。他们不可能一直都呆在即丘,我看不日关羽军即会南下。到时候郯城就是决战之地。我等只需等到文聘部与敌两败俱伤之际,出兵攻打关羽,即可一举击破关羽部。那文聘不过据有守城之功,而我部则有退敌之绩,高下立判。”曹豹描绘出的远景很吸引人,帐内的将领听他说完,一个个默不作声。

    “报!有北部文将军的军令。”就在曹豹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帐外的守卫在外面呼喊。

    守卫刚吼完,就见大帐帘子被拉开,从外面进来一个传令士卒,那士卒看到曹豹,随手取下后背上装在竹筒内的军令,单膝跪到,将竹筒呈上了头顶。

    放下酒杯,曹豹起身上前,让传令的士卒离开大帐。等那传令兵走后,曹豹才将竹筒拆开,观看起了其中的令。

    看了一会儿,曹豹脸色数变:“曹操于禁所部东入彭国,文聘要率军去征讨于他,命我等死守郯城。岂有此理,我部不过6000之数,攻击于禁为什么不派我们去,反而让我们去郯城死守?”

    据曹豹所知,这次于禁攻入彭国的军队并不多。按照正常道理来讲,攻击于禁怎么说都应该曹豹的部队去。

    “许是那于禁所部战斗力不低吧!我听说徐晃在相县据城死守,也损失了千多人。”下面有人听了曹豹的话,低声说了一句。

    “曹将军,我们的职责就是死守郯城吗?若据城死守,这个任务并不是太难啊!有将军本家相助,我们若能守下郯城,岂不是大功一件?”下面又有人接口。

    想了想,曹豹觉得下面的人说得也对。若是以他曹家的号召力,加上文聘补给给他的3000副精锐铠甲,郯城有失的可能性极低,守下郯城怎么看都是大功一件。只是这次失了一石二鸟的机会,又要面临一场艰苦的战事,让曹豹很遗憾。

    “罢了!下去整军开拔,奔赴郯城,接守郯城防务。”军令已至,曹豹即使心中不愿,也只得下令大军准备开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