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使者进入大殿内鞠躬道:“拜见大汉陛下。”

    建武帝坐在御座上面询问道:“不知两位使者从西域专程来到我朝所谓何事?”

    两名使者说:“我莎车国,我鄯善国经常受到匈奴人的欺压,两国国王希望能够归属大汉朝,复置西域都护府,以保平安。”

    建武帝却说:“我大汉朝刚刚平息中原地区,两位使者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有些太仓促,朕目前只想把国内的事情处理好,复置西域都护府先缓缓再说吧!”

    两名使者听完这句话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先告退了。”

    那两名西域使者退出却非殿后太中大夫梁统站出来手持笏板说:“臣见元哀二帝时期有123件事情都是命案,这些本应该判死刑的囚犯却被释放了,这就是当时的想法,那些吏人们从而轻视国法,胡『乱』残害杀人。

第61章 整顿国内(上)() 
“臣听闻明君在执法的时候都以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为君之道仅在于一个义字,倘若关爱老百姓们就得去除残暴,理政的人则主要是清除混『乱』局面。”

    “使用刑法就得量力而行,就像五帝时期有流,殛(ji)放,杀这样的刑罚,三王时期有刻肌这样的刑法,因儿被孔子称为仁者必有勇的观念。”

    紧接着又说:“高祖受天命诛灭暴秦平定天下,从而制定律法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文帝时期实行宽容政策,废除残忍的肉刑和连坐之法,武帝时期国力达到昌盛,财力有余。”

    “征伐远方的不服从者,曾多次发兵,导致那些有功劳的人犯法,还有那些『奸』滑狡诈之人从中作梗玩弄权术,故而他们藏匿在逃囚犯。”

    “从而制定律法惩治那些隐瞒不报的下级官员,宣帝时期聪明而且方直,把国内治理的恰到好处,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守国法的人员,得到了天下老百姓们的称颂。”

    “到了哀平二帝时期,因为皇帝的年龄比较轻,在处理国事的问题上经验有些不足,难免有些寡断,丞相王嘉好心办坏事,私自废除先帝的律法。”

    “最终导致数年之内有百余起触犯国法的案件,有的不便于审理,还有的直接敷衍了事,臣列举的历朝刑法有好处也有坏处。”

    “臣认为陛下您威望品德端正,拯救『乱』世于苦难之中,其功劳超过文武二帝,德行完全可以和高帝相提并论,不应该遵守以前的规章制度,应该把先朝那些好的刑法保存下来,纠正得与失,”

    “命令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筛选,制定不变的典章制度,实行不被永远废除的律法,此乃天下人的幸事,应该把这件事情交给三公,廷尉来审议。”

    建武帝听完此番言论非常高兴,并微笑道:“太中大夫说的言之有理,马上命令三公和廷尉『操』办此事。”

    群臣上奏也说:“以前律法当中有比较残忍的刑,所以人们都很畏惧法令,现如今律法又有些轻薄,故而又出现了不少犯法人员,应该及时修订新的律法。”

    建武帝听完这个建议后觉得言之有理,随即询问朝臣们有何别的看法?尽管说出来。

    这时光禄勋杜林站出来手持笏板说:“臣有不同的看法,我大汉朝刚刚初立,还是先按到先朝的律法来执行比较稳妥,也不全部沿用,只把那些苟政就可以了。”

    梁统解释道:“陛下,臣刚才所奏之事并非严酷的律法,该重则重该轻则轻。”

    建武帝对于这两种相反的建议考虑再三过后决定实行宽容政策,两种建议个采纳一部分,即刻命令三公和廷尉审议。

    “臣等紧遵圣命,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贾丹看清楚了天下局势,杀死在此驻军的贾览向汉政权投降。

    还有那些与汉政权为敌的三万士兵们也投降了,这样一来,卢芳实力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代价。

    面对这样的结果,就想请求匈奴派兵来帮忙,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也看清楚了中原图带什么样的局势,不愿再出兵协助卢芳了。

    这个时候南阳郡太守杜诗,就是发明水排的那个人病逝了,司隶校尉鲍永说杜诗家中无余财,居住的房子很简陋。

    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看在杜诗为农业界取得成就的份上,下令当地官员进行安葬,丧葬费由朝廷出,并且赐予绢帛两千匹。

    就在这个时候边关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紧急来报说,羌族之一的先零羌部落兴兵两万入侵。

    建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立刻册封马援为陇西太守,并且带兵前去抗敌,马援竟然只挑选了精锐步兵和骑兵三千人。

    另派扬武将军马成协助作战,当马援带兵来到边关临洮的时候先是分成两路队伍,对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那些先零羌骑兵使用的都是长弯刀。

    马援凭借的以前给羌族人作战时候的经验进行现场自由发挥,马蹄声咚咚作响,拼杀过后斩获先零羌骑兵百余人。

    并且缴获牲畜马牛羊万余头,还有镇守边塞的八千余先零羌兵向汉军缴械投降。

    即便如此,在边境上驻军的先零羌兵还有数万人,马援为了彻底把敌军赶出中原,再次与扬武将军马成带兵绕到敌军后方。

    先零羌兵见汉军突然杀过来有些惊慌失措,赶快撤退到唐翼谷之中,并且将精锐骑兵集聚山上。

    马援带兵继续乘胜追击,先吩咐数百骑兵偷偷的绕到山后方,等到天黑之后趁着夜『色』点燃火把,并且击鼓呐喊道:“敌军已被我方包围。”

    先零羌兵见此情形阵脚大『乱』,再加上夜晚根本分不清汉军到底有多少人,在这种惊慌中丧命者有数千人,见势不妙纷纷仓惶逃窜。

    马援在『乱』军交战过程中腿上中了一箭,考虑到现在兵没有这么多,再加上自己又受伤了,所以就没有继续追赶。

    最终所有的先零羌兵留下淄重撤出中原境内,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下达慰问书,并且派人送往牛羊数千头补养身体。

    马援竟然把这些朝廷赏赐的你屋羊全部分给部下,这些将士们都说:“马将军您有伤在身,这些食物都对您的伤有好处。”

    马援却说:“你们还年轻,就应该把身体调养好,日后好为我大汉朝建功立业。”

    次日中午马援和马成带领着将士们班师回朝,建武帝亲自来到皇宫外迎接,马援和马成向天跪拜道:“先零羌已全部退出我大汉境内。”

    建武帝微笑道:“两位马将军都辛苦了,众位将士们也都辛苦了,快快进宫解甲休息。”

    次日早晨上朝群臣说:“金城郡距离朝廷路途遥远,经常发生贼寇叛『乱』,应该把这个地方放弃。”

    当马援听到这句话站出来手持笏板说。:“此举万万不可,羌寇经常袭扰的地方,那些城池都比较顽固,完全可以派兵去固守,再一个就是,那边的地方土地都比较肥壤,浇灌良田也比较流通。”

    “假如那些羌寇一旦占领湟中(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对我们大汉朝极为不利,所以说不能放弃这个地方,国土不可轻易弃之。”

    建武帝听后频频点头说有道理,立即下诏命令武威郡太守召集金城郡的三千余余口老百姓都归还原籍所在地。

    而且还置官吏,修筑城池,开导水田,发展农业生产,从此让边境上的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

    一个月后境内羌族另一支部落参狼羌联合境外羌族袭扰武都郡(今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并杀死当地官吏。

    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再次派马援率领四千余人前去武都郡平叛,当汉军行至到氐道县的时候发现参狼羌兵占领了该地区。

    于是马援不与其正面交锋,偷袭对方的粮草并切断水源,一天过后参狼羌身体上承受不住了。

    马援趁此机会赶快出击,参狼羌因体力不支败下阵来,十万人逃亡境外,还有万余人被困只好投降汉军,从此陇右得到安定。

    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

    俗话说的好,所谓忠言逆耳,有时候聪明的君主也不能够忍受,建武帝虽然宽宏大度,博大胸怀的明君也很难忍受如此直言的朝臣。

    有一件事情就足以表明,最近这几天每次上朝的时候,大司徒韩歆上书说:“天下有发生饥荒的凶兆,若不及时拯救的话将会有大难来临,会给我们大汉朝带来灾祸的。”

    说话竟毫无避讳,君臣之间言辞激烈,建武帝轻的话一两次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经受不住反复直言,因而不能够容忍。

    于是就将韩歆的大司徒职位罢黜,并让其回归故乡南阳,建武帝心中还是不能够消气,立刻又吩咐宦官手持诏书加以问责。

    韩歆听完陛下的责问后自认为犯颜直谏是自己不对,可是这些话都是肺腑之言,儒学大夫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好面子,一时想不开竟然与其子韩婴『自杀』了事。

    再一个就是,按照当时的律法,刚刚被罢黜的朝廷官员接到诏书后也就意味着君赐臣死。

    当这个消息备被建武帝知道后大为震惊,万万没有想到罢官和几句责备的话竟让韩歆父子『自杀』,自愧到自己是不是做法有些太过分了。

    考虑到韩歆素有好名声,像这样无任何罪过,只因一封斥责书而心生惭愧『自杀』,若不表示些很难让众人信服。

    随即下诏追赐钱谷,并将其厚葬,这样一来,大司徒的职位就空缺了,思前想后该由谁来填堵这个空缺,最终决定让汝南郡太守欧阳歙接替。

    这一年的二月份边关来报,匈奴经常小规模兴兵『骚』扰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建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赶紧派吴汉,马武,马成等率兵向北抗击匈奴。

第62章 整顿国内(下)() 
这三位汉将率兵到达目的地后先是将这三个郡的官吏以及老百姓们全部移居到居庸关和常山郡以东。

    以此躲避匈奴兵的『骚』扰,匈奴统帅见此并没有退缩,反而引兵到中原境内驻军。

    远在洛阳的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殚心竭虑,自己国土上面岂能让外族政权所占,立刻增加边关武装力量。

    朝廷给每座城池增添兵力数千人,匈奴兵见这种局面不敢轻举妄动,两天过后逐渐退出中原边境。

    次日早晨上朝的时候建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又不僭越皇权,特意把十一位儿子和两位侄子召到却非殿。

    以及皇长女刘义王,皇次女刘中礼,皇三女刘红夫,这十六个人到达殿内后举只行作揖礼齐声喊道:“儿臣参见父皇,侄儿参见皇伯父。”

    建武帝微笑道:“为了加强我们刘氏江山社稷安危,皇长子刘疆的太子身份不变,朕册封皇次子刘辅为右翊公,皇三子刘英为楚公,皇四子刘阳为东海公,皇五子刘康为济南公。

    “皇六子刘苍为东平公,皇七子刘延为淮阳公,皇八子刘荆为山阳公,皇九子刘衡为临淮公,皇十子刘焉为左翊公,皇十一子刘京为琅琊公。”

    “刘义王册封为舞阳长公主,刘中礼为涅阳公主,刘红夫为馆陶公主,以此永固我大汉根基。”

    这十一位皇子和三位公主齐声作揖感谢道:“儿臣多谢父皇,定不负刘氏祖业。”

    建武帝又说:“朕为了弥补兄长的功劳,命皇长侄刘章为平阴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县令,皇次侄刘兴为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县令,即刻上任,也好,锻炼一下政事。”

    刘章和刘兴两手作揖谢恩道:“多谢皇伯父如此垂爱,定不负皇伯父交给的任务。”

    然后又下达了一道诏书,感怀自己的大兄长刘縯曾经做出过贡献,无故被更始政权杀害,因此英年早逝,特此追赐谥号为齐武公,二兄长刘仲追赐谥号为鲁哀公。

    建武帝让大家先退下,唯独把皇长子刘疆和皇四子刘阳留在殿上,这十一个人退出却非殿后互相作揖祝贺道:“皇兄,皇弟,皇叔,恭喜恭喜。”

    这时建武帝说:“朕最近听到全国老百姓们的怨言,因为每年交税的时候都要多交一部分,这充分说明当地官员虚报良田数目和户口,各郡太守多为狡诈。”

    “他们都把老百姓们种的土地多保,甚至还要霸占良田的,真是太过分了,使得老百姓们聚集在道路上哭泣,那些官吏和豪强联合在一起欺苦百姓,命各州郡太守检查核实情况。”

    几天过后各州郡太守来到洛阳奏告良田虚假情况,建武帝经过翻阅奏章却发现有两个郡对良田虚假是否属实只字未提。

    心中疑『惑』不解的询问道:“朕这边就要这一份陈留郡太守上的奏章,颍川郡和弘农郡可问,那请问陈留郡太守,河南郡和南阳郡为何不可问?”

    这时陈留郡太守站出来,因为不是在朝廷任职的官员没有笏板,只能两手作揖道:“启禀陛下,这份奏章是臣府上的下人从长寿街到上面捡到的。”

    建武帝听此话把奏章狠狠的摔在御桌上面,并且愤怒道:“捡到的,真是可笑,堂堂朝廷奏章为何如此巧合叫掉落在街道上。”

    陈留郡太守见此情形跪倒在地沉默片刻知语不答,这时东海公刘阳突然『插』话道:“父皇,儿臣要话说。”

    建武帝听到此话甚是高兴,并微笑道:“哦,皇四子难道知晓这其中的问题?”

    刘阳说:“河南郡因为是父皇您的的故乡,而南阳郡又是父皇您的家乡所在地,因为那里居住的都是贵族刘氏宗室子弟和一些皇亲国戚,宅邸规格和良田数目肯定会超过朝廷下达的规格。”

    “该郡太守假如去核实情况真是如此的话,上书或者不上书纠结不定,因为这些地方行政长官不敢得罪他们,所以就没有去核实良田属实情况。”

    建武帝听完此话后便说:“陈留郡太守,朕问你,是不是这样如实招来,如若有半点欺瞒就治你的罪。”

    陈留郡太守两手支撑的地发抖,额头上面略有虚汗,紧张的解释道:“回禀陛~陛下,确实像东海公说的那样,臣的初衷是不想得罪那些皇亲国戚。”

    建武帝说:“哦,原来如此,这件事情也不全怪你,平身,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陈留郡太守以及各郡太守排列的顺序退出殿内,此刻群臣手持笏板祝贺道:“东海公年仅十二岁竟有如此高的远见卓识,真乃我大汉之福啊!”

    建武帝也为此感到高兴,然后又下了一道诏令,命谒者对两千石俸禄的官员进行彻查,揪出贪赃枉法的朝廷官员。

    因为先前得到举报,说是两千石俸禄的京官有贪污受贿的行为,朝会结束后刘疆回到太子宫中就被母亲郭圣通训斥了一顿。

    刘疆疑『惑』的问:“母妃,儿臣到底所犯何罪,为何如此生气?”

    郭圣通气愤道:“今日在朝堂之上竟让刘阳在你父皇和群臣面前出头,你这个太子之位还想不想要了?”

    刘阳说:“父皇询问陈留郡太守为何不去核实河南郡和南阳郡的土地情况,四弟他知道这其中的事情,儿臣确实不知,这和儿臣的太子之位有何关联?”

    郭圣通解释道:“我的傻儿子你也不想想,储君之位是留给那些贤德的人,日后要多加防备你这个四弟。”

    当这个消息被阴丽华知道后即高兴又很担心,便说:“阳儿,今日朝廷之事真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

    刘阳心生疑『惑』道:“可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