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魏臣子-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举族迁出陈恒的治下。

    但是离开了乡里,马家还豪族吗?和被灭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呢,马良在说服了家里兄弟,又和向朗探讨了好几日后,终于隐姓埋名亲自来了南阳太守府求见。

    奉上的名刺,还是写着向家商队。

    就是在背后,加了四个字:眉已白兮。

    他是在一语双关。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个名号在荆州比不上卧龙凤雏,但也是人尽皆知。陈恒在南阳多年了,肯定也是知道的。

    另一方面,是引用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来表示马家放低姿态来妥协的意思。

    世家之人嘛,做事讲究遮遮掩掩的心照不宣。

    但是呢,陈恒故意晾了他一旬之日。

    借口巡视各地驻军,出门溜达去了。然后带着不少夏侯称手痒弄到的猎物,施施然的回府,让下人烤好了,才请马良来赴宴。

    一阵废话加上酒饱饭足后,陈恒挥手让人都下去,眯着眼睛笑『吟』『吟』的来了句,“季常之来,所为何事?”

    我来干嘛你不知道啊!

    马良心里愤愤,脸上却很恭敬,拱手而反问了一句,“将军何必明知故问耳?”

    “哈哈哈。。。”

    一点尴尬之『色』都没有的陈恒,闻言便大笑。

    还离席过来亲自给马良满了酒盏,装得挺礼贤下士的,“季常之贤名,某闻之久矣。今日得见,甚为欣喜。”

    “良一介布衣,不敢当将军此言。”

    到底是贤才,马良不卑不亢就堵死了陈恒玩弄虚情假意的那一套,再度拱手直奔主题,“宜城马家只欲保全于『乱』世耳,不知将军何所求?”

    好嘛,他是忌惮着司马徽的评语,不想和有狡狐之称的人过多废话。怕一个不小心,就被人下了套。

    无趣!

    翻了个白眼,陈恒心里嘀咕了声,回到自己坐席上,也不装了,“依某三事即可。”

    “请将军明示。”

    “其一,某兵锋必将犯刘景升,急需打探各地驻军将领之『性』情、优劣点等情报。嗯,某自有人打探,汝马家与向家在荆襄多年,提供掩护即可。”

    呼。。。。

    马良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这个要求不过分,不过是提供掩护而已,并不是要当内应投敌,对两家的名声无碍。

    “可。”

    “其二,我军攻入襄阳郡之后,汝两家协助安定人心。嗯,还有将一半家底献出来,供军资。”

    “将军欺人太甚!”

    好嘛,陈恒刚说完,马良就愤然起身,一脸的怒意。

    看那架势,就要拱手作别了。

    也对!

    如果要将一半家底都献出去,那么他还来南阳干嘛?就算曹老大亲自来了荆州,他马家被打压,顶多也是损失这个数罢了!

    “哈,季常不愿听闻其三乎?”

    顿时,马良猛然惊醒。

    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后,脸上怒意消失不见,还躬身行礼,“是良鲁莽了,还请将军莫怪。”

    是的,他醒悟过来了。

    能被称之为狡狐的人,怎么可能想不到两全其美、利益兼顾的办法。

    “嗯,无碍。”

    果然,陈恒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入座后,“马氏五常,汝兄弟几人还是将家业分了吧。”

    “善。”

    马良微微颔首,这点他早就想到了。

    从一个马家,变成五个马家,目标肯定就会变小了。曹老大打压豪强,并不是赶尽杀绝,对一些威胁不大的小世家还是很宽容的。

    “听闻汝家中兄弟幼常,才学亦不错。某若攻下襄阳郡,汝与他,还有向家的后辈子侄,都出仕了吧。”

    幼常,是马谡的字。陈恒还是记得这号人的。

    嗯?

    马良眉『毛』一挑,思索片刻后,便欣喜下拜,“马、向两家,多谢将军成全!”

    他是真的欣喜。

    曹老大治下地盘有数州,必须安排镇守的都督。而如今曹军镇守一方的人,除了夏侯氏、曹氏两个本家之外,也就陈恒一人!

    他日入主荆州,陈恒也肯定是整个荆襄的主事人。

    而马家与向家在陈恒麾下出仕,以职权为依托,不过是一半的家底而已,假以时日,还怕拿不回来吗?

    再说了,如今蒯、蔡两家是怎么崛起的,不就是依托了州牧刘表吗?

    同为豪族,他马家的底蕴也不必这两家差了!

    利益谈妥了,宴饮的氛围也就尽兴了好多。

    马良在多饮了几杯后,又觉得大丈夫做事,只争朝夕。

    比如不用等陈恒攻下襄阳郡,再依附过去。提前下注,扔出点诚意来,会让陈恒对他马、向两家更加看重些。

    “将军,良家中世代居住再此,也有些故交,或能为将军攻荆襄出点力。”

    “哦?季常速言之!”

    陈恒闻言直接扔了酒盏,离席过来抓住了马良的手,眼中尽是期盼。

    嗯,两个大男人抓手表示亲近的习俗,他已经习惯了。。。。。

    马良也不敢卖关子,当即就和盘托出。

    “喏!某家中颇为殷实,然不曾欺凌乡里。与人论交不分贵贱,只区分德行与才能。是故,先父有世交于义阳县。。。。”

    好嘛,听到这里,陈恒觉得自己的心跳,都不由慢了半拍。他还以为,马良接下来从口里蹦出来的话是:姓魏名延子文长。。。

    结果不是。

    而是姓傅名肜,字子忠(查不到,杜撰的)。

    家境殷实,少有勇力,曾经聚乡里少年及宗族抵御过贼寇,颇有名声。但不愿意在刘表麾下出仕,便一直闲居家中。

    “子忠若是能为将军所用,义阳县唾手可得!”

第二五二章、大风起兮()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汉中张鲁与蜀中刘璋打得不亦乐乎,不过没人理会他们。

    天下都为之侧目的,是关中与幽州。

    幽州的刘备,在请出诸葛卧龙后,便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首先是破了荀攸、郭嘉的疲兵幽州之谋。

    他建议刘备在涿郡坚清壁野,将目光投入到后方的鲜卑与乌桓身上。对这些外族,玩了个“不患寡患不均”的计谋。

    因为鲜卑与乌桓都是以部落聚居的,首领不过是最大的部落。所以让刘备对这些邀请来助战的胡人,分发酬劳时故意不均。

    还经常将财物张冠李戴的送错了。

    好嘛,胡人本来就只言利不言义,对到了手的利益,哪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刘备又不失时机的让人从中挑拨离间,可以想象的,部落之间纠纷大起,刀剑互加,死伤无数。

    然后来在各部首领的制止下,终于平息了战火,但彼此的实力都损伤不少。

    草原之上,拳头就是道理。实力大减了,就等着被吞并。

    许多战败的小部落,不甘心沦为附庸,在刘备抛出内迁的利诱下,纷纷当起了大汉的兵卒来。

    对此,诸葛亮又建议刘备将这些胡人,都全赐予中原姓氏,还请先生教他们什么叫忠义之道,打算用时间把这些人都汉化了。

    当然,这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

    为了让鲜卑与乌桓彻底打起来,诸葛亮又建议刘备以划分封地的利诱,暗地招募了一队鲜卑死士,派去了赤山。

    赤山,是乌桓人心中的圣山,他们认为这座山是他们死后的魂魄归所。这队鲜卑死士,就是去赤山亵渎乌桓人的神灵。

    好吧,乌桓举族震动,不分由说的,就率军攻打鲜卑,兵锋直指鲜卑山而去。

    两族大战连绵好多次,各有胜负。

    其中,刘备以兵器、盐巴等物,分别卖给两族,换回来了许多被掳去的大汉子民们,迅速充实了幽州的人口。

    也让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举州归心。

    “六姓家奴”的名号再无人提及,而是变成了很亲切的“刘皇叔”或“刘使君”。

    这些消息传到冀州,曹老大顿时就坐不住了。当场就让人上表刘备为卫将军,征调回许昌朝廷任职。

    刘备的脑子没进过水,当然是不会回来的。

    这点曹老大也知道,他也就需要个师出有名的借口而已。马上的,召集军队,想再次对幽州大军压境。

    以这样的局势再发展下去,再不打,以后会更难。很可惜,曹老大没有机会了。

    因为关中。

    韩遂和马腾,不知道怎么的,相互间又看不顺眼了,从去年就举兵互攻。

    本来嘛,这对曹老大来说是好事。

    这些关中割据势力,相互消耗更好。等消耗得差不多,就是他大军入关中之时。

    然后韩遂败了,很惨的那种。

    马腾将才貌双全的女儿,许给了一名其貌不扬的荆襄士人:庞统。

    然后庞统建议马腾私下联合张鲁,许下帮其攻打益州的利益同盟后,让马超引兵从子午谷借道汉中,联合武都羌人、阴平的氐人。

    马超生母本来就羌女,又勇冠三军,被羌胡敬畏得天神般。

    到了武都以后,联合羌胡骑兵两万人,直接从大散关取道陈仓。趁着韩遂的军队外出与马腾大战后防空虚,将大本营给踹了。

    还屠了韩遂举家,报了当年韩遂杀死马腾妻子与儿子的仇。

    韩遂军兵卒得知后方失守,军心大溃,各自亡命而去。韩遂带着几百死忠部曲,想去投钟繇,但被马腾派从子马岱引兵截杀,当场殒命。

    只有无比骁勇的女婿阎行,单骑杀出不知所踪。

    此战导致关中诸多势力以马腾一家独大。

    马超乘着大胜之际,兵锋向西,意图夺取整个凉州。马腾也分兵『逼』迫关中其他势力,大有一统关中与凉州的趋势。

    所以呢,钟繇的告急文书三天两头的往冀州赶去。

    然后呢,曹老大不得已放弃进攻幽州的打算,将目光投向了关中。

    长安、雒阳,都是大汉的帝都。

    他既然奉天子以令不臣,保住这两都是份内之事。

    不然他就白白供着天子刘协这些年了。

    先是让夏侯渊兵出河东,赶去长安驻扎,又派了张郃、朱灵、路招等将领引军去相助,准备迎战马腾。

    而并州于禁被增兵、赐下假节督并州军事,成为继陈恒以后又一个外姓都督。又以夏侯惇为督,率领着张辽、乐进和李典等人,去淮南驻扎,防备孙权也来凑热闹。

    虽然孙权如今在攻打着荆南四郡,但是万一兵锋向北了呢?

    好吧,现在的局面是,曹老大的战线分布太广了。

    四周群狼环绕,牵一发动全身。

    强大如他,也不能发大兵倾巢去攻幽州或关中。一旦大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中,就会被另一侧的敌人趁虚而入。

    无奈之下,他只能被动的待时而动。

    所以呢,眼睁睁的看着刘备一天天坐大。曹老大就有点上火,思来想去,便去了一封手书给陈恒。

    “三年取荆北,子初壮哉!然孤心甚不安。”

    好嘛,陈恒看到的时候,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曹老大这是不相信他能攻荆州,正好其他敌方战事将起,所以就想调遣他部下去关中或者幽州增援。但是直接下令,怕会引起荆、豫两州防线的惊恐,便想让陈恒自己上表请命的意思。

    也对,如今已经入冬了。

    距离陈恒的豪言壮语已经过去了半年,但荆北一直无战事。

    其实陈恒早就暗自布局好了,就等刘表归西,便一动如雷霆之威,势不可挡!

    但是曹老大对此并不知道,还以为陈恒技穷了呢。

    唉,不能再瞒着了。

    本来还想独享入主荆北之功劳的。。。

    陈恒叹了口气,执笔给曹老大写回执。

    “恒自得主公授督荆州兵事以来,一日不敢懈怠,今已有些许成果。义阳县,已有当地壮士暗中依附,可一战而下。恒之所以迟迟不动刀兵,乃探知镇南将军刘景升,将不久于人世,届时可一战而定耳。”

    书信是以八百里发出去的,所以曹老大的回复也很快。

    依然是很简短。

    “善。可先试攻之。时机成熟,孤引军为汝后援!”

    然后呢,陈恒就狠狠的将书信扔在地上,还恨恨的踩了好几脚:“你大爷的,我就知道你会来抢功!”

第二五三章、狡狐之兵谋() 
冬十二月,宛城。

    陈恒在太守府下人的恭送下,跨上马匹,眼睛有些『迷』离。

    唉,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说不定曹老大就亲自来荆州了。

    心里感慨了几句,陈恒微微侧头。看着一旁十一岁的小陈仇,无需张仁帮忙,就很熟练的跨上战马,不由嘴角微微翘起。

    “驾!”

    一声呵斥驱动了战马,缓缓而去。

    他们马蹄的方向是比阳县,是夏侯尚引两千兵卒驻扎的地方。

    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渊的从子。

    也是宗室子,娶了曹老大的养女、曹真的胞妹,是势力第二代的新贵,未来重臣。

    虽然年纪比陈恒还大一点,但因为自幼和曹丕亲善,所以对陈恒非常友善,对位居其之下一点都不介意。

    陈恒自然是很会做人的。

    不光投李报桃的,从来不参合夏侯尚军中的事务;还让夏侯称三天两头就跑去比阳县,将一些机密事情共享之。

    比如今日,陈恒就是来给夏侯尚送功劳了。

    因为比阳县毗邻义阳县,正是傅肜的乡里。

    寒冬腊月里赶路,在如柳絮般飞扬的雪花中,倍加艰难。陈恒手上的冻疮,就在蠢蠢欲动的想发痒。

    一身戎装的小陈仇,却眼中充满了期待,连冻得通红的手都不放在嘴边呵一口热气。

    “仇儿,路途还长,要加快马速了,可还能坚持否?”

    看着前面张仁高大的背影,陈恒扭头对落后半个马身的陈仇,问了句。

    “孩儿无碍,阿父放心。”

    “善。”

    刚进入比阳县的地界,就看到夏侯称在道路边上恭候着。看肩膀上薄薄一层雪花,应该是等了些许时间了。

    看到陈恒一行的身影,他便策马迎了上去。

    “姐夫,从兄在三里外的小亭外,已经置下了宴席。”

    “嗯。”

    夏侯尚也等了好久了,从席中被烤得金黄的羔羊就能看得出来。

    他的身旁,还有位布衣壮汉,将近而立之年,国字脸上,三缕胡须随风而动,给他添了几分儒雅。

    他是马良的世交,傅肜,早在三个月前就答应在陈恒麾下出仕。

    “将军可是来迟了,当罚酒一盏!”

    “在下见过将军。”

    陈恒下马步入小亭子,夏侯尚与傅肜便迎上来。

    “哈,与君共饮之!”

    一番觥筹交错后,陈恒便放下酒盏,眯着眼睛。

    还将两根手指在桌几上,不紧不慢的敲着,似乎是在思绪着什么。

    终于要说部署了吗?

    夏侯尚眼中一丝喜『色』闪过,脸上也敛起笑容,严肃无比。唉,他来比阳驻扎近两年,每天只能打蚊子。

    但是陈恒最先问及的,并不是他。

    “子忠,汝在义阳城内的宗族及宾客,有几何了?”

    是的,陈恒很早就让傅肜安排宗族入城内,为了夏侯尚率军攻义阳的时候,从内部打开城门,一举夺城。

    “回将军,已有两百之数,皆是勇猛之辈。若夏侯将军攻城,某只需一刻钟,定能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