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魏臣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像如此,自己不过是让出了一名随从而已。

    然而,这名随从,只要出现在巴西郡的时候,问起贤良俊才意愿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被动的借了他黄权的名声。

    哎,不过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了点而已。

    亦或者,就如狡狐说的,为乡里留个希望。为了在曹军入主巴中后,也好让有个人为巴人子民请求被善待。

    是的,留个希望。

    狡狐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他的亲兵队率回到巴西郡后,也是这么劝说别人的。

    黄权给了他四个人的名字,都是巴西郡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第一个人,是王平。

    字子均,乃巴西宕渠人也。本来因为养在外祖家,跟着姓何;后来复归为王姓。为人不曾读书,不识字,却能严以律己,颇有声望。

    不过呢,他拒绝了来荆州的提议。

    理由是他如今已经在賨人七大姓之一,朴姓首领朴胡的账下任职。虽然不是朝廷任命的官职,却是賨人以部落传统的头目。颇受朴胡信赖及器重,不忍弃之。

    第二个人,是张嶷。

    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年少丧父,家境贫困,但却自幼便豁达豪壮。如今已经被推选为郡县里的功曹。

    所以呢,他也拒绝了狡狐之意。

    理由是:食君俸禄,当为君分忧。他已经出仕成为刘璋的臣子,此刻在危难之际离去,怎么说不是为人臣者之道。

    好嘛,黄权的那名亲兵队率,都有点沮丧了。

    他本人就是巴人,跟随黄权身边多年,耳读目染之下也有了些见解。对巴中以后的结局,也有了明悟。

    在他的心目中,无论巴中之地,被冠上的姓氏是“刘”、“曹”或者是“马”,都是无所谓的。反正无论是谁,他与他的乡里,都得缴纳赋税;都得服徭役,等等。

    他只是希望,乡里能少招来点战火。

    让那些儿时就一起玩耍的友朋,不要死于沟壑,或被迫沦为贼寇。

    让那些依然年少的稚童们,不要经历失去父母的人间惨剧,和饥恶的倒毙于路边。

    让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依然有机会在田野里看着麦苗青青,裂开掉了好几颗牙齿的嘴,幸福而满足的笑着,直到被老天爷召唤的来临。

    而这个卑微而又渺小的希望,他和他的乡里,却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有资格、有能力改变,或者影响这个希望的人,却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各自的恪守,而拒绝了。

    他没有读过书,也不知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这几个隶书怎么写。

    更不懂意思相反的,“忠臣不事二主”和“良禽择木而栖”这两句话,为什么都能被世人称赞,被人奉信。

    他只知道,生逢『乱』世,生而卑微的他们,好生艰难。

    带着这样的沮丧,他拜访了黄权给点明的第三个人。这个人,姓狐名笃,字德信。

    嗯,这次应该可以成功吧?

    他想。

    毕竟狐笃是黄权同县人,而且年方弱冠,尚未出仕。如今也没什么名声,就是个有点才学的士人而已。

    面对赫赫有名的世之狡狐,应该会心有仰慕吧?

    作为从小就养在外祖家,家境不丰实的人,应该能懂得巴人的疾苦、愿意挺身而出做点努力吧?

    “某如今已经复为本姓马,改名为忠。”

    面对亲兵队率的殷殷期盼,狐笃的回答,却是先纠正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就变成了疑问,“黄从事将某举荐于荆州狡狐,是何道理邪?岂不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乎!”

    哎。。。。。。

    亲兵队率闻言,便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他有些绝望了。

    对面这位同为乡里的人,开口之言,同样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忠义道德与个人恪守。而不是落脚于尘埃,倾听黔首们的期盼。

    “在下只是一个兵卒,粗鄙之人,不能回答阁下之问。冒昧而来,多有打扰,还请恕罪。告辞。”

    亲兵队率学着黄权平常的口吻,很谦卑的告了声罪,也是告辞之言,便将离去。

    他不想再多请求了,也不愿再纠缠了。

    反正也没有意义,不是吗?

    他还要去下一家走个过场,好完成这次的任务。

    是的,走个过场。

    因为黄权推荐的第四个人,是汉昌县人,家中是县里首屈一指的大族!

    这是也他将这个人,当成最后一个拜访的原因。

    大族啊,巴西郡的太守,见到其家主了,都会很亲切的、很客气的打招呼呢!这种人怎么可能愿意去荆州呢?

    别的不说,就连出身一般的狐笃,哦不对,现在姓名应该是马忠,都不愿意去呢。。。。

    对吧!

    但是呢,就当亲兵队率刚转身的时候,马忠又开口了,“这位壮士,还请稍等。某还有一事,想相询于壮士。”

    不愿意就不愿意,还问那么多干嘛!

    亲兵队率心中有些气。

    但长期当亲兵的熏陶,让他还是压下心头的诽意,很好脾气的声音淡淡,“阁下但问无妨,在下若知,定会明说。”

    “多谢!”

    马忠拱了个手,言辞也没有最初的激『荡』,“壮士此来目的,某一时不能有定论。因某不曾见过世之狡狐矣。便想跟随壮士去一趟荆州,观其人再做决定,不知可否?”

    “自然可以!”

    顿时,亲兵队率就大喜过望。

    他觉得自己终于,成功的拉到一位!就连久负盛名的黄权,都在口舌上败给狡狐!马忠要去观人,岂不是步入后尘?

    “不过,阁下要等数日。某还要去一趟汉昌句家,再回荆州复命。”

第三五八章、阴狠仁义殊途归() 
汉昌县,东汉和帝时置。

    有大姓句音gou氏。勾姓同句姓,古为同一姓,“勾”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

    黄权的亲兵队率,最后要去拜访的人,就是出身于句家的人,句扶。

    字孝兴,为人宽厚,有胆略,允文允武,知兵。虽然尚未出仕,却已经有名声在郡内流传。

    马忠也曾经听过这个名字。

    当即就收拾了简陋的行囊,要一起同去拜访,见识一番。

    也让亲兵队率苦笑不已。

    他觉得句扶是不会去荆州的。而马忠本来就有些疑虑,万一去到那边,被句扶来两句给动摇了心志,也不去荆州了,那岂不是他此番一个人都没有劝说动?

    到时候,他怎么报答狡狐的恩情。。。。。。

    好嘛,主要是他被黄权扔给狡狐的那一刻,就已经被狡狐善待了。

    这只很会做人的狡狐,当即在新野县划了一片土地,归他家人耕种,还承诺免去三年的租赋。说什么,就当成此番他跑回巴西郡的勤苦报酬。

    还很友好的,交代了一句:新野与襄阳等地,有许多土地还空着。若是他在巴西郡的亲朋好友啊什么的,也想来荆州定居,同样会被授予土地,免一年的租赋。

    不管狡狐此举是不是收买人心,亲兵队率都觉得,这就是恩情。

    比刘璋还要大的恩情。

    他乡里的賨人,是被刘璋减免了不少赋税没错,然而,许多人根本没有土地啊!许多人早就在饥荒年代,变成了帮佣或者佃户了啊!

    如今,狡狐给的土地啊!

    只要用汗水去灌溉,就能迎来丰收,就能让一家人填饱肚子、有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恩情!

    既然受人恩情了,怎么能不尽力去报答呢?

    对吧!

    所以呢,亲兵队率就很隐晦的各种劝说,马忠还是不要跟着去了。

    就是很可惜,马忠却是执意要去,还扔出来了一句话,“若是汝说不动句孝兴,某倒是可以借机邀请其一起去游历荆州。”

    额。。。。。。

    好吧,亲兵队率无话可说。

    至少多给了希望不是?

    当即就做了罢,匆忙跑回自己家里,给亲朋好友吩咐几句,又急匆匆的往汉昌县而去。

    他是没事了,马忠倒是觉得奇怪了。

    因为亲兵队率的亲朋好友,还有许多穿得破破烂烂的人们,都是在整理着简陋的行囊,携儿带女的准备远行。

    而且,面黄肌瘦的他们,脸庞上很奇迹的洋溢着,一种被称呼为“希望”的神采。

    即将背井离乡,还能兴高采烈的?

    马忠有些奇怪,便在赶往汉昌县的路途上,问了亲兵队率。当得知狡狐说授予土地以后,他便心中了然。

    彼狡狐者,在用土地骗这些人去荆州充实户籍,做牛做马给曹军提供赋税耳!

    哎,可怜,这些人都是被狡狐用小恩小惠给欺骗的,却还带着甘之若饴的表情。

    带着悲天悯人的心态,马忠,这位被黄权认定为郡中俊才的人,将狡狐的心态,给亲兵队率分析了一番,还加了句话:尔等都是被狡狐骗了。

    然后呢,他就被怼得哑口无言。

    因为亲兵队率,带着微微愤怒的表情,斜了他一眼,张嘴就来了句:“骗不骗,对我等而言,有何害处?”

    马忠默然。

    的确,正如亲兵队率所言,不管是不是被骗,不管狡狐是居于何种目的,然而结果都是一样的。

    毕竟狡狐是给了他们这些人,在未来活得更好的一个盼头。

    而他们这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平生所求的,不就是如此吗?

    黔首多愚昧。

    然而,在某些方面,黔首却多睿智。

    他们不看过程是什么,而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他们不会思考狡狐的目的,而是在看狡狐能给他们什么。

    哎。。。

    以阴狠狡诈著称的陈恒,却能让黔首感恩戴德。

    《周易·系辞下》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就是这个意思吗?

    马忠默默问了自己一句,心中也隐隐有了些期盼,想了解世之狡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路再无话。在匆匆忙忙的,赶了近七八天的路后,他们两人终于来到了汉昌县。

    但是呢,他们见到的人,不是句扶,而是句扶的父亲。

    这位须发已经花白的句家之主,丝毫没有世家大族的傲气,反而有点类似于乡里和蔼和亲的“三老”之一。

    也让马忠暗自称赞了一句,句扶的名声中有仁厚之说,也许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必然吧。

    而让亲兵队率觉得神奇不已的是,这位句家之主,在听完他们此来的目的后,当即就一口允诺了!

    连自家儿子句扶的意见都没有征求一番的,就直接应下了!

    还让他们两个暂时等候两日,说收拾行囊什么的,需要些时间。因为他句家还要让一百私兵,跟着句扶一起荆州!

    事情简直是顺利得,让亲兵队率都觉得是来的路上踩到了狗屎,哦不对!是被无比慈悲的老天爷给眷顾了。

    原来世之狡狐的名声,在巴中之地,是这么有影响力啊!

    喜『色』『露』于表的亲兵队率,没有过多思考,便将此归功在了陈恒的头上。

    但马忠的感慨呢,却是这一句:不愧是在汉昌县传承了无数年,始终不衰的第一大族啊!

    他当然是明白句家之主,为何如此爽快应下的原因。

    不过是看明白了,刘璋不可能长久据有巴中之地,便将让姓氏的希望,寄托一部分在狡狐的身上罢了!

    至于那一百私兵,就是让狡狐重用其子句扶的见面礼!

    只是被魏公曹孟德猜忌的狡狐,是句家理想的寄托之人吗?

    马忠暗地里琢磨着。

    他虽然家境不丰,然而打小却是在外祖狐家长大的。

    狐姓,虽然比句姓差了点,但也是县里的大姓之一。理所当然的,也消息灵通,也深谙如何让家族传承不衰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他并没有当即表态,要在狡狐麾下出仕,而是去观望一番再决断的原因。

    不过呢,句家这个当断即断,却是让他心里有了些松动。

    比如说,要不要让人给他的外祖狐家,说一声句家的态度呢?

    毕竟,狐家和句家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第三五九章、魏公酷虐再现时() 
荆楚之地,自从春耕完了以后,就变得很热闹。

    无论是对世家大户,还是黔首百姓,都身不由己的被狡狐几个措施,给卷了进来。

    其一,荆州的郡县,都多了许多医社。

    用狡狐的话来说,是写出《伤寒杂病论》的长沙太守张机过世之后,无人为荆楚之地黔首百姓医治病情。因此,他在郡县设立医社,以官府的名义征召大夫效仿张机坐堂问诊,解黔首们医病难的问题。

    此举在荆州得到了士人们的一致夸赞,奔走相告说:阴狠的狡狐,也不算是个坏人嘛!

    然后呢,他们就陷入了沉默。

    因为马上的,狡狐就在荆州办了学馆,针对蒙学的那种。

    启蒙,这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在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以后则是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距离最近的是大儒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

    但是呢,狡狐不光强令每一个郡县,都要以在籍户数为依据,每一千户则设立一个学馆,还让小姐姐蔡文姬当了整个荆楚之地学馆的祭酒。

    虽然蔡文姬的才名四海皆知,又将先父蔡邕的藏书让大家随意抄录,然而,大汉朝鲜有女子为官啊!

    当即,士人们就有了些腹诽。

    嗯,就是腹诽而已。

    因为他们这些人,都抄录过蔡邕的藏书,不好意思再攻讦说蔡文姬。怎么说,都是承了别人的恩惠嘛。若是去反对,不等于让自己也背上了个“忘恩负义”?

    算了,蒙学而已,忍了。

    荆楚的士人们,几乎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呢,狡狐接下来的动作,就让他们无法再忍了。

    他在荆州南阳郡内,设立了“百工署”!

    不是为改造战争军械服务的;而是为民生。声称天下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精通奇『淫』巧技之类的,能改造农具啊什么的;比如知道如何将房屋搭造得更加牢固的;甚至是精通挖沟渠引水入田亩的,都能到署内领取一份俸禄。

    好嘛,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毕竟也算是劝农桑、让百姓安居乐业嘛。

    但是汝个狡狐,为什么要给这些人,授予了个身份呢?还叫什么“农佐”、“屋佐”什么的,和书佐一个级别!

    什么时候,那些泥腿子也能与士人平起平坐了?

    什么时候,被士人垄断的仕途,变成了泥腿子也能染指了?

    当即,荆楚之地就群议汹汹,各种世家的陈情、僚佐的善意劝说,如同雪片般飞到南郡的州牧府内。

    嗯,被狡狐仍在了角落里发霉。

    还扔下一句话:尔等与其在这方面浪费笔墨竹简,还不如省点时间去熟读经书,研究经义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别来当苍蝇烦人。

    所以呢,荆楚的士人就怒了。

    在朝中有关系的,就托人将狡狐的举动上表给朝廷,怒斥狡狐不尊祖制;没有仕途关系的,就暗地里奔走,传出各种狡狐“才德不堪任职州牧”的声音。

    颇有点民意沸腾的趋势。

    为这个事,马良与向朗等荆州籍的心腹,也找了陈恒劝说一番。话里话外的,都是在劝说,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引起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