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魏臣子-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恍然间,马谡才发现狡狐的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皱纹,双鬓也开始泛白了。

    所以他心中,在瞬息间,想通了狡狐为何是单独召见了他。

    因为他的年纪。

    虚岁三十有一,正当壮年!早就褪去了男儿热血的青涩,又身强力健能担当得起各种压力。而刚好,吕常已经迈入五旬了。

    “谡,见过将军。”

    依然是以自己的名为谦称,马谡拱手,低下了脑袋。

    “嗯。。。。”

    一个不长不短的鼻音,狡狐的眼睛微不可见的睁了下,脸上的笑容淡淡的,“幼常不必多礼,先行入座。”

    “诺。”

    马谡点了下头。方才正襟危坐,却马上又站了起来。

    因为狡狐直接来了一句,“幼常,某这些年将汝放在武陵郡,让汝无机会取得尺寸之功,汝可有怨言否?”

    这种问题,怎么可能坐着回答呢?

    马上的,马谡就起身,还做了个揖,“将军将谡留在武陵郡,乃是为了谡好。谡已到了而立之年,岂能分不清好坏邪!”

    “哦?”

    狡狐听到这个答案,挥了挥手让傅佥停止,也坐直了身体,脸上似笑非笑,“说说,不让汝有机会立功,为何就成为汝好了?”

    “诺。”

    马谡站直了身体,脸上有些惭愧和感慨,“谡自幼家中衣食无忧,亦得名师教导,便自负才高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卖弄口才,小窥天下人物。后来方知道天外有人,自己言过其实。将军将谡留在武陵郡,乃是让谡打磨『性』子,去浮华,为日后能堪一用耳。”

    “哈哈哈。。。。”

    狡狐大笑,眼中终于冒出一丝赞赏来,“幼常能说出此番话语来,看来是有所思矣。嗯,既然汝言己能堪一用,就以南中为论,说说这平南之策吧。”

    果然是南中!

    马谡借着低头拱手,遮掩了自己眼中的兴奋,“诺!谡以为南中蛮夷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是故,我军用兵之计,乃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服其心而已!”

    但是呢,他这番深思熟虑的话语,并没有得到狡狐的赞赏。而是屋子里沉默了好久后,一句疑问。

    “幼常之见,止于此乎?”

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 
“幼常之见止于此乎?”

    狡狐这句疑问,声音不大,在马谡的心中却犹如三伏天的雷鸣。他何尝听不出来,狡狐言语中那股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之意。

    只是,自己花了数年的推演才得出的最佳谋略,尚且有何纰漏之处吗?

    不可能啊!

    马谡先是下意识的否定了。

    然后呢,马上就变得不自信起来。因为他对面的人,素有算无遗策之称的世之狡狐。他既然觉得有纰漏,那么,肯定就是自己有了疏忽的地方。

    但是自己疏忽了什么呢?

    马谡低头细细的再度思量了一番。

    半晌,终究还是抬起了脑袋,脸『色』有些发白,也惭愧不已,“谡愚钝,有负将军厚望。”

    嗯。。。。

    狡狐又是一个鼻音,又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又让傅佥『揉』着脑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幼常熟读兵法,应当知晓某为何要汝言如何夺得南中。”

    “是,谡知晓。乃是为图谋蜀中耳。”

    马谡很恭敬的拱手,小心翼翼的回答,“蜀中马家军,在昔日汉中之战时,将蜀中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让世家豪强们乘势而起。导致今日所收赋税及粮秣,皆不足以供应军中所需。是故,庞士元便抬高盐铁等物价,对南中课重赋,蛮獠及汉家黔首皆苦不堪言。若是我军此时进入南中,施以恩义,便可得南中人心,亦可让蛮獠为攻蜀中之前驱矣!”

    “然。”

    狡狐微微点了头表示赞同。

    马上的,就是话锋一转的反问,“既然幼常知某之心中所想,却为何更深入思虑一番邪!蜀中有凤雏庞士元在,想夺之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军若是想以蛮獠充当攻蜀前部,时日若是久了,蛮獠岂能没有厌战之心?岂能不复反邪?课重税之苦,与久战之苦,有何区别邪!”

    顿时,马谡就觉得鼻子有点酸,眼角也开始,慢慢的湿润起来。

    他终于知道了,狡狐为什么会恨铁不成钢。

    不是觉得他的谋虑不对,而是觉得他的谋虑,看得不够远。一名合格的督帅,光深思熟虑是不够的,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将未来的隐患,先行规避掉的眼光!

    他也终于醒悟了过来,狡狐对他的希望,是有多么的高。

    何止是区区南中之地也!

    狡狐这是想,让他的胸中沟壑,将整个南方都涵盖其中;让眼光看到蜀中、看到江东的交州!毕竟,得了南中,不光可以对蜀中威『逼』;还能往下攻入交州!

    可笑自己的格局是如此的窄!

    方才都意识到了,狡狐要培养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吕常更小,能在南中之地立足更长时间。却没有想到,法正的年纪,是和狡狐相差无比的!也是比自己高出一辈的!

    是啊,自己的年纪刚刚好。

    刚好能接下吕常、法正等人老去的权力过渡;刚好在自己老去的时候,将权力还给狡狐继承人的心腹!

    比如年纪几乎小了自己一辈的邓艾,还有正在『揉』着狡狐脑袋的傅佥,等等。

    “将军厚爱,谡无以言表!唯有粉身碎骨报之!”

    想通了一切的马谡,嗓子哽咽着,声音颤抖着,对着狡狐一揖到底。让眼角不争气冒出的点点湿润,滴落到地上。

    “不必做此儿女态,入座吧。”

    狡狐睁开眼睛,声音与脸『色』也有些感慨,“某当初督战荆州时,汝马家、向家都鼎力相助,某自然也会还汝等的付出。况且,某选择汝,乃是汝才学堪用也。”

    说完,便自顾微笑的挥了挥手,“罢了,不说这些话。幼常,汝回去可再思虑南中之地,我军当如何攻伐之。嗯,某后日便前往江州。”

    后日前往江州,就是只给马谡明天一日的时间交出答案来。

    “诺!”

    马谡用衣袖抹了把脸,又深深呼吸了一口,昂然而言,声音是自信满满的掷地有声,“将军,谡心中已有所思矣,还请试言之!”

    嗯?

    狡狐有些意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饶有兴趣的用目光瞥了他一眼。

    有些事情,就如一道门槛。跨过了就是门,跨不过就永远的槛。

    虽然说马谡的才学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刚刚才被点醒,就马上就能说个子午卯酉来,陈恒觉得还是有些诧异的。

    “嗯,说说吧。”

    “诺。”

    马谡点了下头,“将军,谡以为,若是让南中之地为我军驱使征战而毫无怨言,需要做到两点。其一,乃是釜底抽薪。就如蜀中的庞士元一样,迁走桀骜不群的蛮夷青壮,余下弱者即使反了,我军也无忧虑。其二,乃是分而化之。以厚此薄彼之法,激化蛮夷个部的内部矛盾,我军在伺机拉拢,以授耕种及教化礼仪,将生蛮变为熟蛮,再将熟蛮变为大汉子民。只需两代人之功,南中便再无蛮夷矣。”

    唉,这个世上,还真是有天纵奇才,让人去羡慕嫉妒恨的。

    马谡的话语,直接将“恩即是威”的手段,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说到了陈恒的心坎上了。也让陈恒又一次坐直了身体,将赞赏之意遍布脸庞,“幼常真乃国士也!”

    感慨完了,不等马谡谦虚,又摆起了严肃脸,“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幼常去了南中,需事必躬亲,莫让蚂『穴』溃堤之事发生。”

    “诺!谡谢将军赐教,谢将军信任!”

    因为陈恒明确的说到南中,让马谡又激动了,感恩戴德的重重点下了脑袋。

    “还有,虽说为将者当杀伐果敢,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此蛮夷者,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大汉子民。汝去了南中,需约束将士,莫多造杀戮。”

    狡狐继续殷殷叮嘱着,“某从邺城归来之前,曾求魏王要了一人,乃张公祺次子张广张嗣宗。他善行鬼道,可助汝一臂之力。”

    马谡挑了下眉『毛』,旋即大喜,由衷的感慨,“诺。将军思虑环环相扣,谡不如矣!”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楚人好巫的说法;如今的大汉也同样奉信鬼神之说,而南中之地的蛮夷更深信不疑。也就是说,狡狐让张广来布道教化,等于给马谡解决了安抚的难题。

第四一七章、罗侯寇氏子封() 
两日后,狡狐从武陵郡启程前往巴中。

    他的离去,让代替步骘成为交州刺史的吕岱,彻底松了一口气。他在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曹军从武陵郡南下进攻交州了。

    因为随着狡狐的离去,驻扎在武陵郡的六千曹军,也有了调动。

    先是与交州接壤的镡城守将变成了廖化,驻军不到两千人。而原先的守将傅肜,则是带着部曲跟着马谡往牂牁郡的且兰城去了。

    是的,在荆南之战已经张弩拔剑、一触即发的时候,狡狐陈恒竟然调走了武陵郡的兵力。

    他以马谡为别督,傅肜为副,带领着句扶、马忠等人引三千兵马去攻打南中牂牁郡了。还劝动了蛮王沙摩诃,带领了两千族人去发战争财。

    而不是兵临交州,策应夏侯尚的征战。

    吕岱一开始,还以为狡狐是要玩个声东击西呢!后来想了想,便不顾麾下人的建议,让长子吕凯带了两千人去番禺城剿灭叛『乱』。

    他是江东的重臣,早就见腻了江东世家与外来籍将领的争权夺利。所以也一下子想通了,狡狐这种不顾大局的做法。

    相反,他觉得狡狐这种做法,才是顾全大局。

    曹魏荆州的权力之争,在两代魏王的怂恿下,早就让天下人皆知。

    夏侯尚作为此番进攻江东的南线都督,对武陵郡狡狐旧部是不会放心的,也是指挥不动这些人的。说不定,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阴暗心思,还得留些兵力防备来自友军的捣『乱』。比如忽然有一些精锐无比的“贼寇”袭击了粮秣什么的。

    嗯,虽然说现在的武陵郡内贼寇已经绝迹了,但是那是夏侯尚没有进来荆南之前,进来之后还有没有,鬼才知道!

    而狡狐将人马调走了一半,只留下守戎的兵卒,就让夏侯尚安心的勇往直前。

    毕竟,就剩下吕常与廖化的两部人马,守戎有余,想玩什么心眼,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唉,权争,乃内部之大忌也!

    吕岱既是很幸福、又是很无奈的感慨了声,然后便悠哉悠哉在驻地里等战争的结束。

    江东同样有内部争取,体现在此番即将开始的大战中,是粮秣。

    陆逊与朱然是江东人,他们的征战所需的粮秣,江东世家们都鼎力支持。而吕岱是外来籍的将领,在此次大战之前就被断了粮秣的供给。还言之凿凿的,以大战消耗的名义,让吕岱无从反驳。

    也让孙权没有办法指责。

    为了军队的供给,他也只能加重了对交州黔首蛮夷的赋税,也导致了零星的叛『乱』。

    唉。。。。

    同样的叹息声,也从寇封(刘封)的嘴中发出来。

    他此刻,正随行在狡狐的部曲中,前往巴中治所江州。

    话说去年的荆南之变,他在张南死战的掩护下,带着百余人遁入深山大泽逃过一劫。但是他没有前往荆北拜会主官夏侯尚,而是跑来武陵郡窝在吕常麾下养伤。

    的确,养伤。

    不光是与江东军死战逃脱的伤,还有深山大泽里毒蛇猛兽带来的伤。跟随他的百余人,只剩下了不到一半。这还是他们都是长沙人,熟知地形气候的结果。

    狡狐到了武陵郡,吕常也将此他推了出来。

    因为寇封伤势都好了好几月,却依然窝在武陵郡。吕常若是看不出来,他不愿意再度归夏侯尚统领的心思,就白吃了五十年的盐巴。

    而寇封见到了狡狐,不等别人发问,就直接倒出来了缘由,“天下能为张将军等人报仇雪恨者,唯将军矣!封不才,若将军收留,愿充当马前卒效犬马之劳!百死不辞!”

    狡狐听完,眼皮就跳了下。

    寇封的话,是掺杂了一些自己私心的。

    虽然他说夏侯尚无法夺回荆南是对的,但是其中也有为自己前途的考虑。

    当初隶属刘琦的旧部,在刘琦投降给曹军后,便演绎了世事无常。

    不愿意投降的李严去了蜀中,如今变成了马家军在巴中的都督;霍峻则是病故了。跟着夏侯尚的刘磐,因为郁郁不得志病故;廖立本来是一人之下的长史,结果司马懿来了就变成话语权降级;张南是最惨的,战死。

    而跟着狡狐的黄忠与魏延,则是不同。

    他们不光成为一郡太守和一军主将,还有机会立功封侯,让名声闻达世间。

    有这样的对比在,寇封若是再回荆北找夏侯尚,那才是脑袋进水了。

    这样的小心思,想瞒过狡狐,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狡狐还没办法不收下他。不管怎么说,寇封是拿了张南等不屈战死的将士作为理由。而当年刘琦的投靠,就是狡狐一力促成的。

    一啄一饮,皆是因果嘛。

    既然别人当年成就了自己的功绩,那么在今日,就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不然以后,会让其他依附过来的人寒心。

    不过呢,收下了寇封,也等于收下个小麻烦。

    寇封能力很不错,在昔日的荆南也名声响亮;又因为于禁投降而他不屈的对比在,彻底在曹魏势力里出了名。

    有了这样的名声,若是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就会备受关注。

    也会让陈恒有了被别人攻讦的借口。

    无他,寇封本来归夏侯尚统领的,却无朝廷调令之下,就一声不响的跑到陈恒麾下来了。往轻了说是不合法度;往重了说,就是陈恒有异心,擅自拉拢其他军中的部将,图谋不轨!

    至少钟繇、卫凯等人,绝对会让曹丕往严重了想的。

    所以呢,寇封也迎来了狡狐收下的条件。

    其一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哦不对!是改头换面,去给黄忠当义子,先把姓氏和身份给改了。

    至于黄忠愿不愿意收下,问题倒是不大。

    黄忠的孩儿黄叙早夭,如今膝下无子,平日里形影相吊茕茕孑立的,也挺可怜。寇封本身能力不错,又是知根知底的旧识,在狡狐的提议下,黄忠是不会拒绝的。

    其二,是寇封在十年八年内,是不能再回荆南了。

    不然被别人识破身份,到时候本身会被当成逃兵处置,就连狡狐也得担上干系。

    寇封对此,微微一沉『吟』就答应了,跟着狡狐启程去巴中。

    黄忠无论能力还是爵位,都没有亏了他。改姓也很好解决,大不了求黄忠允许,让自己一个孩儿继续姓寇,供奉先人血食就是。

    而为张南等人找江东报仇的事,也不急。他正当壮年,十年八年的等得起。狡狐如今又不督战荆南,也没办法去雪恨不是?

    再说了,跟在黄忠的身边,就等于是在积累战功和熬资历,为以后独领一军做好准备。到时候,自己能在狡狐麾下独领一军去征伐江东,岂不是更好?

    嗯,他的想法很对。

    因为狡狐到了巴中后作出的安排,让他看到希望的曙光。

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 
秋七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