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魏臣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夫,我们要先去拜会张将军吗?”

    被曹老大带在身边一个月的夏侯霸,话依然很多。

    张将军,是张辽。白马津之战,他与关羽同为先锋,有功,也升迁为裨将。他早就接到了命令,现在领着骑兵奔往青州的路上。

    “嗯,文远兄与某有旧,也刚好顺路。”

    “那姐夫为何是推荐程将军为主将?张将军为主将岂不更好?”

    这次,陈恒只是撇了他一眼,脱口而出:“汝真聒噪!”

    呵,我能告诉你,是不想某一天在军营里用餐,啃到了一块人肉脯吗?

第一八八章、为文姬之子觅封侯() 
紧赶慢赶,终于在三日后的兖州平丘县,追上了张辽的骑兵。

    将近一年未见的张辽,愈加意气风发了。

    不过也对,他当时才以降将的身份归入曹『操』麾下,各种小心行事。如今以功劳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还升迁了,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文远兄,汝行军速度之疾,真让某一顿好追啊。”

    刚见面,陈恒便开玩笑的抱怨了一句。

    “哈哈,早知道子初在后面追赶,某当让兵马再加速几分的!”

    闻言张辽也大笑,不忘回了句戏谑。挥了挥手,示意副将率领骑兵先行,自己与陈恒并骑而行。

    “子初,汝行『色』匆匆而来,是此青州之行有何变故乎?”

    “非也。某受曹司空之命,前往甄城与振威将军一晤。得知文远兄也在路上,便赶过来会面。我等也好久未逢面了。”

    陈恒也放缓马速,示意夏侯霸和刘鹏远远跟着,又打趣了一句,“话说,裨将军,庆功的烤全羊可备下了否?待他日战事结束,回了许昌,某可是要登门求宴的!”

    “是啊,约『摸』一年未见了。不过回了许昌,某登门求宴才对!子初有斩杀文丑之功,某可不敢专美于前。”

    被一句话勾起在许昌的来往,张辽也有点感慨。

    当初,曹营中最先认同他为同僚的人,就是陈恒,还介绍了徐晃相交。

    “吝啬将军!哈哈。。。”

    “彼此彼此!哈哈。。。”

    两人相互揶揄了一番,便聊到了此去青州的正事。

    最先提及的是张辽,他很正式的在马上拱手为礼,“子初,某先谢过举荐之义了。”

    看来是曹老大,将跨海奇袭的始末都告诉了他。

    陈恒眉『毛』挑了挑,还了一礼,便『露』出了个苦笑,“文远兄,某担不起此谢。唉,但求他日,兄莫怪罪于某就好。”

    “嗯?子初何出此言?”

    张辽用有些高的声调,表示自己的诧异。

    身为将军,建功立业自然是通过不断的征战。陈恒此次力保他为奇袭的骑兵统领,自然是让他多了一次立功的机会。

    怎么会说到以后怪罪之言?

    张辽有点不明白,更知道陈恒不是指渡海的危险。

    自古将军百战死。征战沙场的,谁没有做好战死的准备?想立功的,哪会有不担风险的。

    “唉,此去渤海郡的主将,乃振威将军程昱。”

    陈恒叹了口气,细细说起跨海战的战略,和程昱的为人『性』格。还隐晦的说了句,此战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等等。

    张辽听完了以后,不由脸上『露』出点怪异来。看着陈恒的眼光,也隐隐有些尴尬。

    原来他在吕布的麾下时,并州军就做过不少伤天害理的事。

    比如被董卓下令挖掘过大汉皇室的陵墓;比如被李傕、郭汜打出长安流浪时,就为了粮食屠戮过村子等等。

    做败坏名声的事,反正早就一箩筐了。

    额。。。

    好吧,陈恒知道了。他只不过是想起了历史上的程昱,因为人脯事件而一辈子无缘三公之位,便陷进去了而已。

    沉默了一小会儿,张辽便转移了话题,“子初,某听闻曹司空遣你领军入河东,乃是为了攻并州?可有此事否?”

    “然。”

    “哈,某乃并州人,正好对子初投李报桃了。”

    张辽击掌而笑,挥手招过来一名亲兵,“此乃我乡里人,牛盖。年少好任侠,曾经游历过并州各郡,对地形关隘等十分熟悉,可当子初攻并州之向导。”

    牛盖,也是当年在山阳郡里救过陈恒一命的那位亲兵。

    陈恒顿时大喜,谢过张辽,连假意推脱一番都没有就笑纳了。反正情分这种东西,就是从你欠我、我欠你的过程中加厚的。

    辞别了张辽后,陈恒又一路急驰到了甄城。

    和意料中的一样,孤狼程昱对于他的到来,不冷不热的。两人几乎就走了个公事的流程,便话别。半点同为兖州士人的情分与客套,都不带的。

    也许程昱在曹营的立身之本,和能得曹老大放心让其都督一州事务,就是这种孤狼『性』格吧。

    陈恒隐隐有所悟,也没有计较,直接折回陈留己吾。

    已经是七月了,而他是正月就离家率军征战的,归家的心情不是一般的急切。

    刚好,家里也有一个好消息正等着他。

    关于小姐姐蔡文姬的。她几个月前,搬到了己吾的那片小树林里住了。

    嗯,对外声称是要寄情于山水,静心读书。

    为此,夏侯若君特地从许昌回来一趟,派了陈家乌堡有五十名私兵,和不少丫鬟仆人过去伺候着。当年丁夫人和她就表态过,不会让小姐姐的孩子沦为私生子。

    是的,小姐姐是有了身孕。

    陈恒去岁年底,被曹老大晾在己吾近三个月播种的。

    可以想象的,风尘仆仆的陈恒刚回到乌堡里,得到消息后,又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是浩浩『荡』『荡』没错,夏侯若君和张婉儿一起过去的。看样子是一家子,都打算在小树林里呆上一段时间。

    因为怀胎十月,实际上是九个月多一点。算算时间,小姐姐临盆在即。

    时隔好久没见的小姐姐,大腹便便。光洁的脸上,已经有淡淡母『性』光辉在闪耀,尤其是正在和陈恒聊起马上就出生的孩子。

    “文姬,委屈你了。嗯,无论孩子是男还是女,名都由你来取。”

    陈恒满脸洋溢的喜『色』,连天黑都了遮掩不住。他轻轻握着小姐姐的手,语气同样轻轻的,夹带着一丝愧疚。

    纸是包不住火的。

    他无法给小姐姐一个名分,只要孩子生下来了,他和小姐姐都会被人戳了脊梁骨。背地里唾弃着品行不端、私德有亏。

    “嗯,好。”

    小姐姐的声音也是轻轻的,柔柔酥酥的,还反过来握紧了他的手。

    眼睛依然顾盼生姿,只有幸福的光芒在流转,没有半点后悔之意。也让陈恒觉得,那一刻时光,仿佛就是永恒。

    都说幸福的时光,永远都来去匆匆。

    陈恒的休沐眨眼间,就过去了。他也只能在女人理解和不舍的眼神中,跨上战马往许昌而去。

    不过这次的离去,他心里又多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为孩子觅封侯。

    在这个时代,如果功臣的食邑有很多户,是可以分出来萌荫几个孩子同时封侯的。

    陈恒觉得,已经亏欠了小姐姐,不能再亏欠了小姐姐的孩子。

    没错,小姐姐生了个男婴。

第一八九章、太原王彦云() 
锥处囊中,亦会脱颖而出。

    贾逵就是这样的锥子。当初拿着文丑的脑袋来见曹老大,一番交谈后便被赏识,直接征辟入司空府当了僚佐。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协调军粮运送井然有序被荀彧赞赏有加,又扔去渑池当县令。县令,是大汉官僚们仕途的最佳起点。比如曹老大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当过顿丘令。

    陈恒回许昌找荀彧走流程述职,领了裨将军的官印,刚好也碰到了贾逵来接受调令。

    没错,陈恒也因河东功劳升迁了,以议郞之职兼领裨将军。

    人逢喜事精神爽。

    两个人此刻碰到,更显亲热。

    贾逵不二话的,直接就拉着陈恒的手,死活要宴请一番。那股热情劲,感觉不答应,就会被当成了杀父之仇一样。

    陈恒推脱不掉,只好让夏侯霸帮忙去陈家宅子给夏侯若君说声。

    嗯,夏侯若君与他一起回来许昌的。

    因为张婉儿和小姐姐都有孩子了,她作为正妻却还没有。而且天天被丁夫人话里话外的催着,难免心急。

    这不,她的大眼睛里,看着陈恒的时候,都开始冒出一丝幽怨来。

    好嘛,陈恒只能感慨自己的劳累命。

    男人啊,出门在外是人情世故、尔虞我诈的心累;回家了是身体累,尤其是腰。

    呵!

    不过跟着贾逵走了一会儿,便有些疑『惑』。贾逵并没有回司空府僚佐住的官署,而是拉着他往许昌城外去。

    “梁道,我等这是去何处?”

    陈恒拉住了缰绳,让马匹止步。侧头看着贾逵,还不忘用手指了指天空。

    快是晌午时分了,出了城,怕是赶不上禁宵之前回来。

    “哈,宴席就在五里地外的破庙处。不会耽误督军多少时间,驾!”

    贾逵轻轻的拍了下陈恒的战马,自己双腿一夹加速。话语和笑容里,都藏着点神秘。

    “好,驾!梁道,还是唤某表字吧。如今汝已不在某麾下当值了。”

    来到破庙外,却见变得青黄的草地上,已经被打扫出一片干净的空地来。一名士子正席地而坐,拿着酒囊独饮,周边还有两三个奴仆伺候着。

    从胡须中看得出来,那名士人岁数差不多三十。独饮的姿态有些不羁,但衣服穿戴很整齐得体,应该也是出自于传承了好多年的世家。

    原来是刚好赶上了别人为贾逵践行,而他就借花献佛了。

    陈恒心里暗忖了一句。

    “彦云兄,有劳久候了。”

    下了战马,贾逵便对那名士人拱手告罪,顺势拉过陈恒,“子初,来,来。某今日为汝引见一位贤才,他可是等了汝十几日了!”

    贤才?还是等我的?不是说请我来宴饮的吗?

    有点纳闷,陈恒很有世家气度的先拱手作礼,“在下己吾陈恒陈子初,见过这位彦云兄。”

    “不敢当,在下太原王凌王彦云。”

    那名士人也回了一礼。

    嘴上说不敢当,但话里却没有半点谦虚之意。己吾就是一个县,而太原,是个郡啊!从门第上,陈恒就矮了一大截。

    你就是王凌啊!只是,你就不能说自己是祁县王凌吗。。。

    陈恒想起来了,贾逵曾经说去一封书信引荐王凌来他麾下任职。

    一番客套过后,贾逵从中调和,三人洽谈的气氛倒也是其乐融融的。直到过了一个时辰,贾逵借口要赶去渑池赴任离去,两人才聊到了正事。

    先开口的是王凌,很直接的,就来了一句:“子初,某在太原,今岁刚被举孝廉。”

    所以陈恒就挑了挑眉『毛』,『露』出表示理解了的微笑。

    举孝廉后,就能被授官。

    以太原王氏官宦世家的名望,一个县令起步是手到擒来。但王凌依然从并州来了,还跋涉到了许昌。

    说明他除了对贾逵的引荐看重之外,还对陈恒有自己的思绪。

    “某家里世代传承于并州,有些产业在上党郡也涉及。嗯,梁道言子初领命攻并州,某倒是能帮上点忙。”

    果然,王凌也不等陈恒开口,又继续侃侃而谈,“虽然某在家中,不日亦可有五百石俸禄(县令食俸),但功名还是自己争取的好。是故,某应梁道之邀,前来见子初一面。”

    呵,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吗?

    陈恒的笑容,变得淡淡的,有些流于表面,“彦云兄,何所求,不妨直说。”

    说吧,你这只凤凰,对不是梧桐木的我,需要什么条件才愿意暂时歇歇脚。

    “善!”

    王凌先是赞了下,又拱手告声罪,“世人皆说,某叔父当时诛杀董卓后,若是不对西凉众将赶尽杀绝,就不会有今日的天下诸侯并立。子初以为然否?”

    对王允的身后名耿耿于怀?你王凌是这样迂腐之人?

    陈恒有点诧异,思索了一阵,给出了不偏不倚的答案,“*******,*******。某以为,王司徒对大汉无愧于心。”

    “*******。。。”

    喃喃的复述了一遍,王凌收拾神情,很穆然的行礼,“多谢子初对家叔的评价。唉,子初认为伯喈公之死,家叔是否太过?”

    好嘛,说了半天,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原来是担心我会因为小姐姐的关系,而报复于你!

    唉,传承越久的世家,果然下作的思量就更多。

    陈恒看了他一眼,失去了谈话的兴趣。

    “王司徒太过。然,人非圣贤耳。彦云兄,某自认非挟私报复之人,若是汝是顾忌于此,大可回太原等待任职县令诏书;亦或者某推荐汝于曹司空。”

    “唉,是凌冒犯了。只是太原王家,某这一支血脉荣辱,皆系凌一身,不敢不慎!嗯,议郞若是不弃,征并州凌愿为驱使!”

    终于,王凌表了态,愿意在他的麾下踏上仕途。

    所以呢,陈恒也表示定不负他,又叹息了声说军中粮草难续,暂时并州不会有战事云云。

    然后呢,王凌就给他来了个惊喜:“若是两千兵卒的一个月军粮,某倒是可以解决。。。”

    “哦?还请彦云兄细言之。”

    顿时,陈恒的眼睛就亮了。

    他还惦记着怎么立功,给刚出生的孩儿谋封侯呢。

    “喏。议郞,上党郡阳阿县的仓曹令,乃某故交。其所管粮仓存粮约一千石。”

    有通敌的?

    就食于敌,再加上卫凯许诺的两千石,应该能说动曹老大了吧?

    刚好,还可以给卫凯在曹老大的眼里抹点黑。

    呵!

第一九零章、天眷的刘玄德() 
官渡,曹营中帐。

    曹老大捏着胡须,沉『吟』不语。

    而陈恒跪坐在下方草席,一脸淡然,心里却有点惬意。他刚将王凌有故交在阳阿县之事说了,还隐晦的提到卫凯许诺的两千石粮食。

    那个时候,曹老大眼中明显闪过一丝精光。

    他在官渡对持袁绍,军粮已经出现短缺的迹象了。而河东卫家,随随便便就能扔出两千石粮食来,只为了报答除去家中支系血脉。

    这对比,不是一般的大。

    是故,乡愿,德之贼也!世家豪门,毒瘤耳!

    “公达,汝觉得可攻并州否?”

    终于,曹老大打破了沉默,问了同在军帐中的荀攸。

    自从荀彧在许昌居中持重不能分身后,荀攸就成了征战在外的谋主。

    “回司空,某觉得可试之,不发大兵即可。也好安抚张征北的情绪。”

    荀攸似乎早就打好了腹稿,直接脱口而出。

    张征北,是张燕,他这些日子不好过。自己领兵被袁绍的将领蒋奇堵在井陉进退维谷,而由刘石、左髭丈八率领的另外两路,也被刘备与牵招杀退回了太行山。

    前些天他就给曹老大来了封书信,话里话外都是在诉苦:说好了一起攻袁绍,我都损兵折将了,你不能光守不打啊!

    “公达此言甚善。”

    点了点头,曹老大有了决断,“子初,汝启程去并州吧。嗯,文稷的人马,就先不要动了。”

    “喏。”

    应喏领命,陈恒却没有离去,而是踌躇了下,又一个拱手,“哪个,主公,可否抽空见一见王彦云?他也随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