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汉朝当老师-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有人遥遥的喊着燕侯的称呼。

    霍去病隐约听到过燕铭在云中城的一些事迹,却不知道他如此的受欢迎。

    看到自己的老师名望如此,年轻的霍少脸上觉得倍儿有面子。

    云中的街道也是经过修葺的,不过大抵还是燕铭在这里打下的基础。

    简略的和霍去病聊了聊,燕铭才知道,卫青已经不在这里驻守。

    现在的云中城,最高军政长官,就是霍去病。

    卫青则向北拓展,在北方的赵信城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新城。

    据说新城还是老徐派去的人建造的。一切都仿照燕铭设计云中城和茂陵邑的样子。

    当然,新城不叫赵信城,名字是定北城。

    燕铭叨咕着定北二字,心中感慨。

    大汉朝从建国开始,就受到了匈奴的骚扰。持续六七十年。

    历经高祖,文景两位皇帝,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攒下一点儿家底儿,可以和匈奴人叫板。

    若不是自己到来,改变了许多东西,恐怕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多年,拖垮大汉朝。

    “老师,不如我们明日启程,去看看我舅舅?”霍去病说道。

    “你是一城主政官员,轻易离开,怎么行?”燕铭笑道。

    霍去病飞扬道:“男儿励志少年时,岂能因为俗物耽搁了飞扬的胸襟?恨我生的晚,匈奴灭的早!”

    燕铭一愣,还真是飞扬少年,这样的人迟早是要上战场的。

    “好好做准备吧。大汉还有更强大的敌人。”燕铭拍了拍霍去病的肩头说道。

    “更强大的敌人?”霍去病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漠北的匈奴都被打跑了。西域那边的几个小国家,听说匈奴灭了之后,都依附于我大汉。东边,老师前几天刚刚灭了朝鲜,攻击扶桑。还有什么拿的上台面的敌人呢?”

    燕铭正色说道:“这个世界,大的很。我们只不过是在其中一块儿大陆上。西域再往西很远,如今有一个罗马帝国。他们的皇帝,也想要往东探测。我已经遇到他们前来的使者了。”

    “罗马?”霍去病眼神亮了起来。

    “对,那是一群没长毛的泰迪军团。”燕铭说道。

    “没长毛儿的泰迪?”这个词汇,霍去病是不懂的。

    燕铭笑了笑说道:“总之,他们和我们,就完全是两种人。说的话也彼此不通。生性野蛮,你做好和他们战争的准备吧。”

    霍去病立刻来了精神,非让燕铭详细的说说罗马的事儿。

    对于古罗马,燕铭知道的也不多,甚至有什么有名的皇帝,他都不知道。

    只好捡着自己知道的说。

    霍去病显然意犹未尽。

    在云中城小住两日,燕铭才起身离开。

    霍去病百般不愿老师离开,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在学堂之中。

    胡德庸算是霍去病的师兄,走之前,两个人抱了一下。

    “师弟当扫平天下,卫我大汉。”胡德庸说道。

    “师兄开山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霍去病倒是喜欢胡德庸洒脱捣蛋的性格。

    “等我会一会罗马,就和你去修路。”霍去病想起了窦文窦武,两个人不是也在修路。

    胡德庸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捶打了一下说道:“将来你打到哪里,我就把路修到哪里。”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看着两个年轻人的约定,燕铭很是欣慰。

    虽然年龄相差不是太大,可这两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弟子。

    有徒弟如此,倒也满足。

    从云中城离开,就是漫长的考察之路。

    云中往北,山岭渐渐多了起来。

    想在山岭之中修建铁路,要么开山,要么找到一条通路。

    燕铭和胡德庸的身影几乎在每一座山包面前,都会停留。

    当他们再次回到新北城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敲定。

    在两个人手中和心中,都存留了一张详细的,长安到新北城的地图。

    那个地图上,包括每一个山包,每一个沟壑。

    接下来,就是铺设路基,开山。

    这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

    好在,燕铭和胡德庸再山岭之中规划寻找。尽量让铁路再山谷之中通过。

    实际上需要开山的地方,并不多。

    胡德庸的干劲很足。他就要去开山。

    修路,只有把山都开了,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

    燕铭倒是没让他着急动工,而是和墨铮等人,把修路的事儿,作为一个课题,让科学院的人研究。

    墨家的科学是实践科学,绝对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

    说道开山,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开山的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北城,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当这一切筹划好了的时候,燕铭会给刘彻递交一份奏章。

    想要靠新北城的人手完成修路的大事儿,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刘彻调动中原的力量,规划好路线,然后从两头开始开山铺路。

    因为铁路的重要性,刘彻已经让窦文从马路的铺设上下来,只让窦武一人负责铺设马路。

    而窦文则按照燕铭和胡德庸提出的设想,研究起了铁路。

    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

    倒是燕铭这个不专门研究的人,悠闲了下来。

    新北城的学堂成了他最长去的地方。

    给孩子们上上课,告诉他们一些新的知识,燕铭很有乐趣。

    苦的是韩嫣。

    他带兵进攻扶桑,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登陆之后,受到了扶桑人的拼死抵抗。

    经常有不要命的扶桑人,自杀式进攻。

    在扶桑岛国的陆战,非常艰难。

    (感谢“北伐苍穹”慷慨打赏。谢谢!)

第543章 东征扶桑() 
?    韩嫣很痛苦。

    登陆之后,进展很快。但扶桑人反攻也很快。

    这些悍不畏死的扶桑人不惜生命的袭击,让汉军很疲惫。

    当这种报告传到大汉朝朝廷之中的时候,刘彻也有些头头疼。

    毕竟那里人生地不熟,遇到这样的事儿,也只能一点一点的蚕食,进攻。

    朝堂之中,诸位大臣讨论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甚至有的人认为跨海远攻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汉朝之内,修路,经济改革,义务教育,一切都是用钱用人的。

    再向外扩张,用军队,这笔开销已经是很大的了。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情理之中。

    刘彻是很有野心的皇帝。

    最初,他以为大汉就是天地的中央,四周都是附属的小国家而已。

    可燕铭和他说过,地球是圆的之后,刘彻的心思就活了。

    他想看看这地球到底有多大,想看看那些头朝下活着的人到底有多强大。

    作为一个君王,最大的目标就是扩张,无限的扩张。

    领土领海领空,这都是扩张的范围。

    如今,大汉的海军迈出了第一步,就遇到了扶桑的阻拦。

    刘彻想要大臣们给一个合理的进攻方案。

    但是显然,这些大臣们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不想战争的理由是各种各样的。

    但这些都不是刘彻想要的。所以他很不满意。

    其实,大臣们说的没错,不一定非要扩张。战争就是死人的游戏,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对于扶桑的那群人,燕铭也认为现在是可以争取的。

    因为他们的文化还没有成型。他们的语言,大多数还是大汉的语言。

    这样的人,说是汉族的后裔,一点儿不为过。

    当然,岛上那些土著居民,是需要同化的。

    战争,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手段。

    最厉害的,是文化入侵。

    一旦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你的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并且去积极的学习,那就很快会被同化。

    不过,想要文化同化,最初的手段,却必然是战争。

    打仗这事儿,刘彻信任的人不多。

    卫青此时正在定北城之中,不断的清剿匈奴残余,安定大汉的大北方。

    霍去病有勇猛劲儿,就是年龄还小。远渡重洋不靠谱。

    刘彻思来想去,还是把主意打到了燕铭的身上。

    只有燕铭,现在新北城之中,最为悠闲。

    修路造桥的事儿,有胡德庸、窦文在做。

    “给燕铭传诏书,让他从新北城起程,代替韩嫣为主帅,进攻扶桑。”刘彻说道。

    这样的诏书到了新北城,燕铭苦笑一下,只好遵命。

    墨铮和大老陈这一段时间,把研究面包车的事儿放下来。一直在研究火车的建造细节。

    毕竟那边已经开始修建铁路,火车也应该开始研究了。

    燕铭倒也没有藏私,把自己接触到的机床原理都整理成图纸,给了墨铮和大老陈。

    只要机床出来,机械加工的事儿就简单了。

    但前提是有电。

    有的时候,燕铭真的会感觉一阵一阵,焦头烂额。

    这个时代,发展点儿什么,都会受到制约。

    靠着嫩水,水力发电的资源已经有了。

    缺的就是精细的加工机床,制造出零件。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没有难道新北城的人。

    大老陈以惊人的毅力,带着那些工匠们,竟然开始用手工打造各种零件儿。

    这让燕铭想起了后世的法拉利跑车,很多零件儿都是设计师工程师手工打造的。

    新北城这边的事儿,燕铭注定是没法多管了。

    因为刘彻的诏书到了。

    这一次,刘彻让燕铭把留下的船只都带上。包括运输船,暂时归属燕铭调遣。

    韩嫣那边的事儿,燕铭也听说了。

    如今奏疏之外,还有一封皇帝给燕铭的亲笔信。

    里面把韩嫣的情况说的更加详细。

    燕铭知道,扶桑,不是好打的地方。

    这个弹丸小国,在后世成为了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一技术强国,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华夏最终超越了这个岛国。

    可是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这个岛国的身影就如同跗骨只蛊一般,一只以各种面目出现在华夏的历史之中。

    “是时候了。”燕铭叹息一声。

    现如今,扶桑的情况,他也不太清楚,一切都是由韩嫣的说法儿上来的。

    不过对照韩嫣的说法儿,燕铭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得方略。

    想要把这个国家打下来,不可能和打卫氏朝鲜一般轻松。

    卫氏朝鲜,是秦人过去建造的,没有太多年,一直和大陆连接,独立性不强。

    而扶桑国,虽然有徐福的传说,有大陆人的影子,但毕竟还有更多的土著人。

    甚至他们的语言已经开始了变化,即将产生属于自己的文明。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地理位置远离大陆,使得他们骨子里有一种独立的存在感。

    对于这些,燕铭早就考虑到。

    想要真正的拿下扶桑,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和文化的侵蚀。

    燕铭给刘彻回了一封奏疏。

    他要求刘彻在蓬莱港给他准备一些人手。

    最好的就是农民,善于耕种之人。

    还有就是文人。齐鲁大地,最不缺的就是文人。

    刘彻都懵了。

    一般的将军打仗,要的是威猛的军队。可燕铭这次要的完全不一样。

    他竟然要的是农夫和文人还有郎中大夫。

    看到这样的请求,刘彻也是搞不明白了。

    不过他有一个好处,就是用人不疑。

    燕铭说需要这些人,他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虽然朝中许多大臣都认为燕铭这种做法儿近似于胡闹。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燕铭曾经的过往太过辉煌。

    甚至现在,长安城之中,还有人喊燕铭为燕神仙。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崇拜。

    燕铭从新北城起航,燕破虏和燕云中在岸边送行。

    两个孩子如今都懂事儿了。

    “好好学习,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就是男子汉了。”燕铭说道。

    两个孩子点点头。

    刘凌最近身体不好,老是恶心,想是身上有喜了。

    此时她看着燕铭,最希望的是燕铭陪在身边。

    燕铭托着她的脸笑道:“等我回来。”

    刘凌罕见的红了脸。

第544章 步步为营() 
?    从新北城出发,燕铭直接取道蓬莱港。

    蓬莱港,集结着许多人,这些人我是出征扶桑的。

    然而,这支出征的大军,却引来了大汉群众的围观。

    更有趣的是,前来送别的人脸上没有以往送亲友出征的悲戚,反而是更多的叮嘱,脸上还带着笑意。

    不知不觉的,和燕铭燕侯爷出征,似乎成了一种保证。

    燕铭自己都不知道,他无意之中已经成为了大汉的战神一般的存在。

    这个战神的称号,和卫青的还不太一样。

    卫青是打了许多硬仗,血里火里刀剑丛之中杀出来的。

    而燕铭这个战神的称号,更多的是多次出征小战损甚至是零战损所累积出来的。

    很多也燕铭一起出征回来的将士都会宣扬燕铭利用火枪之类的东西,远距离杀伤敌军。津津乐道。

    正是这种津津乐道,成就了燕铭的战神之名。

    实际上,燕铭是个伪战神。

    他,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一场更大的战役。

    这一次,出征的是匠人和擅长农耕之人。

    这样奇怪的军队,显然不是去战争的。这就更让人期待,让人对燕铭这个小侯爷的部署产生了遐想。

    这些农耕人员,甚至是匠人,都是年轻人。

    燕铭挑选的这些热,以未婚者居多。男女都有。

    他要给扶桑人来个更绝的东西。

    在蓬莱港停留了三日的工匠和耕种的农人终于等来了燕铭的舰船。

    一艘巨大的运输舰,还有两艘护航的舰船。

    而蓬莱港,还留有几艘舰船,虽然是木质的,但是也被燕铭征用了。

    “匠人们,到这边站队,报名。”燕铭的舰船靠岸之后,立刻有书记官过来登记匠人。

    这是燕铭让做的动作。

    这些匠人之中,有的会建筑房屋,有的则是会建筑城墙。甚至还有一些是燕铭特意找老徐要的,可以烧制青砖和石灰水泥。

    这样的人才,必须单独挑拣出来。

    浩浩荡荡的,足有两千人,倒是男人少,女人多的比例。

    女人,只要都是懂得耕织的。

    都是清楚年少的人,这样一起倒是很热闹了。

    燕铭给所有的人宣告了自己的规矩三遍之后,就让蓬莱港集结的人开始上战船。

    最后一个人都登上战船之后,燕铭向着长安的方向深深鞠躬,大声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定然平定扶桑。”

    号炮声响,舰船发出了呜呜的鸣笛声音,渐渐的驶离了蓬莱港。

    这些善于耕作的农人和匠人们,离开了大陆,走向了扶桑。

    岸上送别的亲人看到战船远离,才有些伤感。

    燕铭站在船头,望着苍茫的大海,还有海面上翱翔的海燕,忍不住笑道:“海燕啊,你长点心吧。”

    听到燕铭这样调笑的声音,谁都不知道这个年轻的侯爷在得意什么。

    航船,本来很快就能就到达扶桑。

    可这次跟来的,还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