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卷开张,求支持。) 

第215章 大时代() 
第215章 大时代

    在明末经济繁荣的江南,正是资本主义出现萌芽的时期,尽管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无序而又混乱的,但大量的民间资本使得商人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阶层,比如以崇明高氏为首的大海商,以及以江阴商人程璧为代表的徽商,这种资本力量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引导,在政治上需要给予相应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明末重农抑商、视经商为贱业、动辄海禁扼杀商贸的国策。

    高旭的同盟会,正是吸引了这股商业资本,他才筹措到大量的钱粮用于同盟军的扩张。而且,高旭自己身为崇明高氏的少主,也是大海商的代言人。

    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为高旭既定的重商主义方针,提供客观的前提条件。唯有奉行重商主义,才能打破闭关锁国,才能有逐利的驱动力来进入大航海时代,与西方的殖民者争夺世界性的诸如南海、澳洲、美洲的全球资源,而不是大家关起门来窝里斗,好不容易大一统了,便以天朝上国自居,又进入固步自封的循环。

    除了经济上已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环境之外,而在政治上,摄政王多尔兖一道剃发令,又为朴素的民族主义的萌芽提供了条件。自秦代以来,无数的王朝更替,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乏有异族入主中原,但都没有要求百姓剃发的昏招。但历史上证明,摄政王多尔兖这一招并不昏,在这个时代,发冠犹如一道***,一旦捅破之后,就让这些满清鞑子奴役了华夏二百七十多年。并且这种奴性阴魂不散地持续到高旭所处的那个时代。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身为后世人的高旭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民族的沉沦从眼前开始?!

    这是一个大厦已倾的时代,也是一个破而后立的时代。

    如果高旭没有亲身经历过江南这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反抗剃发令运动,还真的难以置信这些大明百姓视发冠比性命还要重。因为这种民族性骨子里的特质,在他的时代早已遗弃了。

    他身临其境时,他才感同身受。

    他感受到一个民族久违的血性与坚持!

    这种观念曾经使当时来华的葡萄牙商人惊诧万分。他们无法理解,女真鞑靼侵占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忍了,霸占他们的江山,他们也忍了,只是要剃他们的头发时,他们终于不忍了。他们为了发冠而誓死抗争,血战至死也在所不惜。

    这些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不知道在这发冠之中,有着一个民族的传承,有着一个民族的尊严!

    而满清鞑子却是要阉割这份传承,这份尊严!

    当江阴首倡的“头可断,发不可剃也!”时,正是一个民族为尊严而奋斗的先声!

    正因为在这样的先声之中,高旭才能顺应时势,以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把朴素的民族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把这些捍卫尊严的反抗力量聚沙成塔,才把钱谦益口中所谓的“三吴之地,民风柔弱,不须大兵征讨,传檄而定”的江南,成为成千上万的满清铁骑的葬身之所。

    所以,高旭以重商主义调动这个民族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把江南百姓在反抗剃发令中所形成的朴素民族主义,升华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源动力。

    但是,在这个留发不留头、活人不及死人香的时代里,如果将来有朝一日,牺牲无数的英烈,终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难道又要把这个民族禁锢在极端的皇权下,在破与立之间不断轮回的怪圈当中么?

    高旭当然不愿意。

    但幸好这个时代有他需要的一切东西。

    除了明末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让高旭有了实行重商主义的土壤,以及反抗剃发令让高旭能够倡导近代朴素民族主义之外,还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也产生的反对封建***的思想。比如明末诞生了三大思想家,除了让高旭寄以重任的顾炎武之外,还有黄宗羲、王夫之俩人。

    除了顾炎武以“众治”代“独治”之外;还有王夫之也有“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而黄宗羲更激进,在他的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启蒙,高旭起草的体现民本思想的《同盟宪章》首先得到了顾炎武的支持和认同。顾炎武甚至在同盟会的内部文书中,以宪历元年来改称隆武元年。

    身为后来者,高旭知道十七世纪中约,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而这个时期正是东西方拉开距离地源头。这个时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东方,则是更原始、更野蛮的建洲女真入主中原,一个寄生虫式的少数族群,侵蚀着中华民族的长达二个多世纪的活力,到了最后,便是“量中华之物力,结诸国之欢心”的结局。

    一直以来,高旭在深思着如何构建同盟会的治政体系。身为穿越者,有太多的政体可供他选择,考虑良久之后,他把当初同盟五司缩减为三司,即行政司、军政司和宪政司。这种三司分立的体系能否行得通,也需要实践去证明。

    行政司下设吏政、民政、工商诸部;军政司下设后勤、陆军、水师诸部;宪政司下设检察、律法、宣政诸部。由于高旭起草了《同盟宪章》,宪政司承担了同盟会宪法解释的任务。每个司设司理长,及副司理数名。行政司司理长由沈廷扬担任,军政司司理长由高旭担任,宪政司司理长由顾炎武担任。

    由于高旭是同盟会的创建者,同盟军的最高督帅,他有着足够的威望推行这种看似信手涂鸦式的制度。但是像沈廷扬这样的积年老吏,一眼就看出了高旭的本意,行政、军政、宪政三司分立,每个司的司理长不就相当于秦代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三个职务么?当然,如果职务上如果这样称呼,暂时来说,隆武朝廷虽然远水奈何不了近火,但明面上太过僭越了。

    在三个司的司理长之上,又设总理一名,统筹协调各个司部。目前来说,这个总理职务自然非高旭莫属,但高旭还是坚持将来举行一次同盟会会员全体大会,通过大会选择的仪式来落实这个总理职务。

    尽管高旭这些措施让高老头看来,简直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一般,但邬老家伙却很玩味地对老东家道:“老爷,您让少爷他去胡闹好了,同盟会那些总理、司理的职称总比江湖帮派称什么帮主、总舵、香主、护法之类的好听。这可是做大事的格局。况且,少爷这大半年的胡闹,所创下的声望和名号,你还不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么?”

    高老头只是嘿嘿笑道:“真是我高氏祖坟冒清烟了,这臭小子要么不折腾,一折腾倒真让***开眼界。”

    目前来说,诸事初创,高旭只是大致地规划下框架,然后一步步地从实践中调整方向。无论如何,至少在表面上,高旭还是奉隆武朝廷为主,同盟会只不过是一个乱世而起的党社罢了。在明末,这种党社已见怪不怪,比如当初夏允彝、陈子龙这些江南文人的复社、几社之类,但要论会社组织架构的严谨,以及拥有同盟军这样的会社武装力量,哪里是那些文人所组成的诗社之流相提并论的。

    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段时间以来,高旭一直在深思将来驱逐鞑虏之后,他一手缔造的同盟军该何去何从?不说遥控的将来,就说眼前的局面。比如松江府全境光复之后,军事胜利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光复区才是真正的考验。

    怎么治理同盟军浴血奋战光复的地盘,如果隆武朝廷委派个大臣来,难道胜利果实就要交付出去?这当然不可能。根据可靠听消息,在浙东战场折腾大半年仍无建树的隆武重臣黄道周,见同盟军战功显赫,直想来督战呢。明朝历来重文轻武,以黄道周这样的人来看,高旭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

    在这样的前提上,同盟军在军事上持续胜利并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同盟会如何在光复区扎稳根本才是最要紧的。没有根据地,再大的胜利都是过眼烟云,刚刚一败涂地的李自成就证明了这条法则。

    在高旭的计划中,同盟会参议堂、三司分立的组织框架,也在同盟军枪杆子的军威下,将在元宵节召开中华同盟大会之后正式试行。

    尽管时事多艰,但时令总是如期而至。高旭在大明朝迎来的第一个春节。

    临近年关的这段日子,高旭过得忙碌而又充实。高旭的四轮马车仍然从同盟会总部、同盟军训练基地以及高老庄之间三点一线地忙碌着。经过整整半年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有了一番足以自豪的成就。有时候,回顾自己一路走来,不免恍若如梦,充满着一种不真实感,感觉自己犹如身一个巨大的布景当中,所言所行,皆是浮云。

    但是在大年三十的黄昏,在残阳如血之下,当高旭立在同盟广场中那雄伟的中华英雄记念碑之下,望着英烈碑上铭刻着的数以万计的同盟军阵亡将士的名单时,望着广场宣义台上书生许用向台下成千上万的听众大声疾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时,望着广场上那迎风飘扬的青天白日中华旗时,他感觉一种在呐喊中勃发的朝气,一种在牺牲中仍然不折不曲的力量,每一时,每一刻,身处这样一个奋进与尊严交织、希望与努力并存、热血在沸腾、理想在燃烧的大时代,一种恺撒式的强音从高旭的灵魂深处发出呐喊:我来到,我看到,我征服! 

第216章 游子归() 
第216章 游子归

    汤娘子默默地坐在窗帘前,望着在窗外在寒风中纷纷扬扬的落叶,茫然地望着朦胧不清的天空,良久之后,一滴冰凉的清泪从她那柔媚的眼眸中滚落,无声地落在她丰硕的胸脯上。

    她倾听着高老庄内院里在大年三十中的欢声笑语,那份新年的欢乐越泛滥,她的心情却是越是惘然若失。

    自从来到高老庄之后,她一直以待妾的身份住在高旭的听雨楼里。

    在高老庄内,只有屈指可数的三个人拥有自己的专门楼宇,除了身为老庄主高老头的“成仁楼”,以及高旭的听雨楼之外,还有赵明月的望月楼。赵明月虽然是高老头的为数群多的养子养女中的一个,但她的亡父曾于高老头有救命大恩,而且赵明月自己的能力也极为出色,所以最得高老头的宠爱,这才拥有自己独立的楼房。

    听雨楼是原先那个高大少爷的寝居,正如他老子高老庄爱好附庸忠义一般,这个大少爷却是爱好附庸风雅。高老头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来自称高成仁,又把儿子的字称之为让后来者高旭颇为无语的高取义,但那大少爷向来视忠义为无物,自少就有无数的不良嗜好,并且执意把自己的寝居从原先高老头命名的“取义楼”改称为听雨楼,然后在听雨楼中豢养不计其数的乐妓,以供他***。

    高旭入主高老庄之后,第一步就是遣散听雨楼内所有原先高大少爷的大批乐妓,甚至连仆役都不留一个,只留他从江阴带来的汤娘子一人,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从那时起,听雨楼就有“寡妇楼”的别称。

    但过了年,这听雨楼也将不是她所独享了,因为尽管高旭迎娶沈大小姐沈洁的日子由于军务繁忙一直拖延,但急着儿孙满堂的高老头已经对高旭下达了最后的通碟,而且高沈两家的联姻预备已进入最后关头,大年正月初六,正是沈大小姐母仪高老庄之时。

    汤娘子不知道庄里人对她的观感是什么?因为她几乎足不出户,儿子汤浪离家出走之后,除了偶尔女儿汤嫣儿回来,偶尔赵明月来找高旭的“麻烦”,几乎没有人进入听雨楼。因为高旭的性子酷爱清静,而且身为穿越者的秘密太多了,生活习性与以前的大少爷廻然不同,所以以前那些大群的女婢仆役们都让他辞了。

    正如大多数女人那样,汤娘子一直活在等待中。每到黄昏的时候,她总是坐在窗帘前,望着园门,纹丝不动,直到高旭的身影走入园中,然后,她像燕子一般迎上前去,每当这个时候,男人那温暖的拥抱让她心醉,让她熔化,她活着的大部分意义都在于这个温暖而有力的拥抱。

    她是个寡妇,不祥之人,苦命之人,本来这辈子她不在期望什么了,她知道自己拥有让男人狂燥的身体,她不知道被男人称之为祸水的那种女人是什么样的,但有时候,她对着镜子顾影自怜的时候,望着自己那胸乳丰满得异峰突起,那腰围纤细得惊心动魄,这时,她知道了,知道为什么高旭如此迷恋自己的身子。

    但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他虽然迷恋,但不是沉迷,他拥有的是整个世界。每一个深夜,他都会在烛火下静思着什么,每一个清晨,他都会打磨着他那日益健壮的身体,每一个白天,他在繁琐的事务中忙碌。而在他的世界里,汤娘子只觉得自己犹如冬日里某一片雪片一样,最终会消溶在他的越发厚实的臂膀里,像一滴水一般蒸腾而去,不留一丝痕迹。

    正如女人终将逝去的年华。

    在大年三十的爆竹声中,汤娘子带着自卑、自怜而又茫然的心情等着高旭回来。

    她是个女人,也是个母亲,在这团圆的时节里,今天,她等的不仅仅是高旭,还等一个渺茫至极的音讯,她儿子的音讯。

    当门外传来马车熟悉的车轮声时,汤娘子挘チ讼咐幔枷蛎趴冢患歉霰桓咝癯谱魑Ω睦虾谂捣蚶兆÷硗罚蛩认榈匦α诵Γ缓螅咝裉侣沓担⑿Φ赜侠础

    高旭望着楚楚可怜的汤娘子,怜爱地把她拥入怀里,道:“过一会一起去内院吃团圆饭吧。”

    每一年大年三十,高老庄内便要举大***的高氏家宴。高氏虽然直系子弟人丁单薄,但高老头几十年来收留了大量的养子养女,要论人气,不输于任何一个高门大族。

    汤娘子顿了一下,怯怯地问:“贱妾可以不去么?”

    “得去。”高旭呵呵一笑,道:“你不要一天到晚窝在楼里,庄子这么大,得要到处走动走动。”

    “哦。”汤娘子弱弱地应道。高旭的话,她向来都听。

    高旭望着汤娘子眼角处的泪痕,举手轻轻挘艘幌拢澜裉焓谴竽耆隙ㄓ制鹆怂寄疃拥某钚鳌6杂谔览说南侣洌咝褚恢蓖ü畹那楸ㄇ姥罢摇5蟀肽旯チ耍疵挥幸坏阋粞丁H缃袷敝德沂溃鞯乇穆砺业模罢乙桓鍪乃甑纳倌辏抟捎凇@陶搿5阅翘览思崆康母鲂裕辛思掖妒趸ど恚咀挪凰椎纳硎郑钕氯ヒ膊皇鞘裁茨咽隆

    回到听雨楼之后,正如往日一样,高旭在汤娘子的服侍下脱下中山装式的同盟军制服,换上了宽袖汉袍,然后喝上汤娘子端上来的一碗热腾的滋补参汤,然后静静地倒在厅前辅着厚棉的躺椅上,闭上眼,让整天在繁杂事务中崩着的神经好好地休憩一下。

    每当这个时候,汤娘子都会让高旭的脑袋枕在她丰满而又柔软的胸脯上,再用无师自通的手法按摩着高旭的头部,最大限度地消解着他的疲惫。而高旭则是非常享受这充满惬意的一刻。经历过现代无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