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之下,危险与机会是并存的,只要有适合的契机,高旭绝不会让这支水师烟消云散,要是让这支水师降了尼堪,又将会是二万绿营清军,而且又是可以威胁同盟舰队的水上力量。

    等到徐玉扬的第一镇从常熟撤到吴淞之后,那时,凭着徐玉扬的疯子营这支同盟军的尖刀力量,高旭就有了防守反击的可能。

    当高旭说出兵力布置之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徐鸿的旭卫营与张鹏翼淮兵营,将在侯岐曾这些本地人的支持下,连夜备战。而高氏亲兵营的三个支队也将在天明后出发吴淞。至于高旭召集同盟舰队开赴吴淞的手令,在老家伙的安排下,连夜送往崇明的高老头。吴淞于崇明近在咫尺,明天一早,同盟舰队就能到达吴淞江口。

    当众人走后,大堂上只有高旭与老家伙俩人时,老家伙问道:“那吴志葵、黄蜚的二万水师,少庄主想要收编?”

    高旭点点头,只是苦思道:“只是吴、黄两将自负资历,而且刚愎自用,绝对不会轻易加入同盟军的。”

    老家伙却是道:“有些东西只有砸破了,才可以重铸。”

    高旭听罢,警惕地望了老家伙一眼,这家伙肯定起了用强的心思,顿时道:“大敌当前,如再行同室操戈之举,实属不智。”

    老家伙道:“少庄主,不用我们自己的手去砸,可以让另一只手去砸。”

    高旭心中电转,顿时明白了老家伙口中所说的“另一只手”。

    老家伙道:“那李元胤出城之后去的是娄东方向。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他就能收聚李成栋的数千残部。我们可以暗中协助他击溃黄蜚的水师人马,一方面他可以立下大功,能借机上位;另一方面,我们的同盟舰队只要等在黄浦江口,就可以收编黄蜚部从黄浦江上溃退下来的人马。”

    高旭望着老家伙那张充满着阴谋气息的老脸,目光清冷,久久不语。

    老家伙无视高旭锐利的眼神,只是道:“那吴志葵、黄蜚不过庸才而已,他们的溃败是注定的,他们最终将被进军松江的尼堪一战而定。”

    沉默良久,高旭只是说道:“此事再议。”

    这时,县衙大堂外传来亲兵的报告声,说有大批的难民从昆山方向连夜溃逃而来,要求入城。

    但是在夜间入城肯定是不允许的,以防万一混进清军的探子。

    亲兵又道:“城门外有一名自称亭林先生的昆山诸生要求参见督帅。”

    “亭林先生?哪个亭林先生?”

    高旭疑惑地问道。

    一旁的老家伙接口道:“少庄主,亭林先生就是昆山的顾炎武。” 

第125章 归奇顾怪() 
第125章 归奇顾怪

    自从清廷五月份颁布剃发令以来,本来已降新朝的江南士民掀起了反抗剃发令的浪潮。而当时清军南征统帅豫亲王多铎坐镇南京城,以贝勒博洛和尼堪为首的南征主力的万余满蒙旗兵,裹挟着大量的南明降军正势如破竹地挺进浙江杭州。因为八旗兵兵力不足,在江南的镇压力量主要是以刘良佐、李成栋、土国宝为首的数部绿营降军,镇守苏州城的李率泰只领有三百汉旗精兵而已。

    但高旭好不容易击溃了刘良佐与李成栋两部绿营主力之后,迎来的是在多铎严令下急速北返的以博洛和尼堪为首的满清主力。于是,位于运河线上的嘉兴先行被屠,接着清军兵分两路,尼堪向松江府挺进,先屠嘉善,再屠松江、上海,兵锋直指高旭的同盟军第三镇;博洛部则是直趋苏州,先是加强了苏州的守兵,再又分路进军,一路先屠昆山,再迎击南进的同盟军第一镇徐玉扬部,把徐玉扬逼回常熟,破常熟之后,再向江阴挺进;另一路则经无锡直趋常州城,两路人马将在江阴城下会师。以多铎看来,江阴是同盟会的发源地,首倡“头可断,发绝不可剃!”,只要破了江阴,江南的反抗力量就失去了依仗和动力。

    七月初起,博洛与尼堪犹如两部推土机一般推进松江、苏州、常熟三府,一路上血肉横飞,见村屠村,逢城屠城,江南的抗清形势急转而下。

    在嘉定被屠的第二日,昆山、太仓也相继沦陷。因为风闻嘉定已被同盟军光复,附近的难民便日夜地向嘉定趋之若鹜,希望得到同盟军的保护。天黑之后,为了防备清军的探子入城,嘉定四个城门紧闭,城墙上灯火通明,守兵来回巡逻,以严防清军夜袭。于是大量的难民团聚在城门之外,以待天明入城。

    在嘉定南城宣文门下,一群来自昆山的幸存者向城上的守兵央求入城,其中领头的正是两个身穿汉巾的中年书生。其一个大约三十多岁,个子中等,疲惫的脸容上吊着一对厚重而又暗红的眼袋,但一双眼睛却分外清明,他正指着城头火光下的同盟旗,对着身旁一个书生道:“归兄,你看那同盟会的标语,那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倒是深得我心,但何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国,不过亡一家一姓耳,一家一姓之兴亡与匹夫何干?正如大明亡了,皆是那些恬不知耻、毫无节气的‘肉食者’使然,而不是天下黎民百姓所至。清军一下江南,除了史阁部在扬州殉国,余者皆是望风而降之辈,你看南京城里那些甘为鞑子奴才的官绅勋贵就知道了。”

    说话的正是来自昆山的书生顾炎武。他的身旁正是好友归庄。他们俩人素来以名节相砥砺,性情耿直,不敢随俗浮沉,行事出人意表,被时人称之为“归奇顾怪”。

    那身形清瘦的归庄听罢笑道:“顾兄,以那高某人说来,这大明之亡,可是与你有干系的。”

    顾炎武大声道:“国家兴亡,匹夫无责,与我等有何干系?只有天下道统之兴亡,我顾某人才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顾炎武话落刚落,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利箭插在他的脚跟处。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让顾炎武骇得一跳,抬头望去,只见城门上一个穿着“高”字庄丁服饰的黑衣大汉正挽着强弓对着自己,只听那黑衣大汉冷声道:“你这书生若再妖言惑众,定让你横尸当场。”

    以利箭相挟的正是南门守将,亲兵营庄丁支队的千总邬含蓄。他满脸冷厉,目光冷酷无情,只待顾炎武若有异动,便毫不留情。作为锦衣卫出身的邬含蓄自然知道维护主家的威严。对他来说,那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是东家高旭提出的,这顾炎武竟敢质疑,自然是大逆不道。

    一旁的归庄见罢,急忙上前一步,挡在顾炎武身前,向城头上的邬含蓄揖了一礼,道:“将军莫怪,在下这兄弟只是胡言乱语罢了。”

    这个归庄性子虽奇,但也知道在人家的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道理,但顾炎武却是毫不畏惧,也不怕那邬含蓄仗势欺人,推开归庄,仰首道:“怎么?这就是同盟会的作风么?容不得在下的忠义之言?”

    邬含蓄也不与他辩解,又是一箭射来。只见利箭贴着顾炎武的头皮掠过,射在地上时还尾翼还震颤不休,端的是劲道十足。第二箭射毕,邬含蓄又挽起强弓,竟是直接瞄准顾炎武的心胸。

    归庄见罢,顿时变了脸色,他倒不像顾炎武这般固守己见而不顾性命,正要相劝时,却见顾炎武作出拂袖而去的样子,大声道:“原来闻名于世的同盟会如此不分青红皂白,枉我冒死相投。归兄,咱们走!”

    邬含蓄素来心狠手辣,听罢顾炎武的话,正要松弦直取他的性命时,却听身后咳嗽一声,不由抬过头,只见高旭那严厉之极的眼光盯着自己。

    跟着高旭一同前来的老家伙见状喝道:“启明,还不放下箭!”

    邬含蓄闻声放下了箭,在老家伙面前,一向张狂无忌的他却是噤若寒蝉。

    高旭阴沉着脸立在邬含蓄面前,凌厉地盯着他的眼睛足足有半分钟,直至他的目光在高旭的逼视下现出游离之色,才道:“你用利箭取得了人家的命,但堵得住人家的嘴么?”

    说罢,高旭径直走近城墙边上,向城下那个他期待已久的顾炎武望了望,立即命人放下吊篮,把顾炎武与归庄俩人接入城中。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书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尽管对于现在的顾炎武来说,他的《日知录》要在七年后动笔,但面对着醉生梦死的南明弘光政权坐拥半壁江山,却一载而亡,而满清有了问鼎天下的大势之后,投充、圈发、剃发易服,各种严酷的政令层出不穷,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已开始成熟,只不过没有付之笔端而已。

    但是顾炎武的名言长期流传,到了晚清时期,“天下”已被改成了“国家”。那时列强环伺,当局无力保全国权,民间仁人志士认为挽救国家已不能靠肉食者谋之,需要民众担起救国责任。那时的“国家”概念也不再指一家一姓,而是中国的疆土与主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最终流传最广的则是抗日战争时期,面临亡国灭族的国难关头,这个口号深入人心。这时的“国家”与“天下”已合而为一,也就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保卫疆土主权已趋为一致。

    而对于顾炎武来说,国家在于一姓,天下是道统所在。“国家”与“天下”是两个概念。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只是那些当权的“肉食者”谋之;而真正“匹夫有责”的则是“天下”这个道统的兴亡。

    但作为穿越者,那日在江阴明伦堂里,高旭在醉意朦胧之下,自然说的是后世所常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时身在明伦堂之中的大都是忠义之士,面对满清的剃发令,他们自然怀念能保存汉人发冠的故国朱明王朝。对于“国家”与“天下”的概念并没有顾炎武这么泾渭分明,思想也没有像他那样世人独醉我独醒的清明。再说,这时的顾炎武虽然身怀经世救民之才,但他年轻时科举屡次不中,愤世嫉俗,而且《日知录》还未成书,他虽然加入复社,但声名不显,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不为世人所知。

    一直以来,高旭那现代人的思维当然没有在意这种“国家”与“天下”的区别。

    但顾炎武生性耿直,对于高旭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然绝不苟同。当高旭听着顾炎武在县衙大堂上慷慨陈辞,阐述着“国家”与“天下”的区别时,高旭才试着以他的角度看待这句宣言。

    以高旭来看,就算顾炎武的对“国家”与“天下”的区别言之有理,但同盟会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十六字纲领早已传遍江南的大街小巷。现在要是更改,势必造成混乱。于是,高旭就试着以后世的论断来影响顾炎武,企图把“国家”与“天下”的概念合而为一。再又从字义上以“国破家亡”的现实来理解,大者为“国”,小者为“家”,大小合一,是谓“天下”。

    但顾炎武是个意志坚决的人。他仍然绝不苟同。高旭别无他法,只有技巧地转移话题,向博学多才的顾炎武讨教明代体制内的各种积弊。顾炎武在理不在人,见高旭放低姿态,虚心求教,便去了几分狷狂,倒是与高旭彻夜长谈起来。

    谈起科举八股之害,顾炎武咬牙切齿地斥之为等同焚书。他提倡实学,感叹国家之危难,而那些只知八股的经生们毫无救国济民之术。提起这种国民教育这个范畴,高旭自然把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信手掂来。比如实行义务制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识字,开办学校,废除八股,强调民族主义教育,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有天文、地理、算术、格物之类的课程,培养各种实用人才,而不是只知吟诗作赋的书呆子。

    顾炎武听罢,顿时拍案而起,大声叫好。无论顾炎武如何胸怀济世之志,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自然没有高旭这样超越时代的见识。尽管这些见识对于后世来说,平平无奇。

    高旭见顾炎武极为热衷于开启民智的教育领域,便道:“亭林先生,高老庄内收留了大量的来自江南各地的孤儿,他们的双亲皆死于兵祸。这些孤儿都是忠烈之后,只要我们提供最合理的教化,未来他们将是驱逐鞑虏的中坚力量。我早有了开办学校的打算,只是分手乏术。不知亭林先生能否替我分忧?”

    顾炎武沉吟一下,问道:“不教八股,只讲实学?”

    高旭笑道:“那是自然。务实,将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顾炎武判究性地望着高旭一会儿,道:“好。”

    高旭听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是顾炎武随后又饶了回来,道:“那个……在下还是认为‘国家’有别于‘天下’的……”

    高旭望了一眼顾炎武,以及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归庄,面对着这历史上有名的“归奇顾怪”,他不由苦笑一下。

    一直无言的归庄突然问道:“督帅,在下与顾兄不同,他只关心前面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我只关心后面一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因为你是第二个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人。”

    高旭望着这个归庄,琢磨着他话语里那种意味深长的东西,这个奇人他想表达什么呢?

    归庄又道:“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成了明太祖。不知督帅将来想成为什么?能成为什么?” 

第126章 尖刀营() 
第126章 尖刀营

    自从七月初三凌晨,徐玉扬领着他的同盟军第一镇三个主力营以及四个预备营从江阴誓师之后,二万余人马浩浩荡荡在从江阴出发,第二日就到了常熟城。沿途之中,望风来附的乡民不计其数。同盟军挟着江阴大捷的声望,着实让身怀忠义的仁人志士们趋之若鹜。

    作为第一镇的提督,徐玉扬自领全为骑兵的第一营。第二营是反正的罗子牛部。第三营则是抽调原疯子营的部分敢战之士组成骨干,再从精选江阴的乡勇青壮而成。因为没有适合的人选,第三营的统领由很有狗头军师天分的鲁无巧暂代。

    如今被高旭委以重任的绍兴师爷鲁无巧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春,他以前那种贱得让人狠不得踩上几脚的委琐的笑容消失了。他或许同样与以前那般贪生,但怕死的念头却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了。如今同盟军第一镇相关的物资调配,后勤补给都是鲁无巧在处理。而徐玉扬和罗子牛都是猛将类型的,他们长于的是冲锋陷阵。

    徐玉扬是个痛快人,他在军中提倡的是以义为纲,以力服人。只要你有忠义之心,又有敢战之力,老子第一镇中自统领以下的千总、百总、旗总都虚位以待。总的一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同盟军的成立不久,几乎是全方位缺乏人才。

    第一镇中除了徐玉扬、鲁无巧、罗子牛这些主将之外,还有江阴同盟会的理事许用。书生许用是个热血书生,他是第一个在明伦堂喊出“头可断,发绝不可剃也!”的呐喊,而且他与阎应元的女婿陆楷一起被高旭任命为同盟会的左右理事。一路上,许用高举着同盟会的中华旗,宣传着同盟会的宗旨纲领,也吸纳着各地的书生绅士成为同盟会会员。随着同盟军的挺进,同盟会影响的纵深就越来越广。像许用、陆楷这些热血书生特别热衷于推销同盟会的理念,他们的性质犹如后世的党务工作。

    初四日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