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关羽碾转反侧,思念那美若仙子的杜氏,自从彭城与杜氏相遇,再也放不下心中的女神,但人家是有妇之夫嘛,又不能明抢,秦宜可是吕布的下属,就算关羽心里想抢,问题是他敢吗?

    现在好了,多年的夙愿即将实现,看似关羽一般正经坐在那里,道貌岸然,其实,内心早已翻江倒海,激动不已。时间过得真慢,好难熬啊。。。。。。

    “报。。。。。。大将军,属下追到西城门,西城守军已经从西城门逃脱,西城水太深属下无法继续追击,请大将军定夺!”

    “神马。。。。。。”曹操一个激灵从意淫中惊醒,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西城守将竟然会从水路逃跑。

第16章 养之计划失败() 
“报。。。。。。大将军,属下追到西城,西城守军已经从西城门逃脱,西城水太深属下无法继续追击,请大将军定夺!”

    曹操还在意淫,本以为以后可以随意祸祸美女貂蝉,呃,还有杜氏小娘子了,突然听到报告,一个激灵从意印中惊醒,吃惊不小,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西城守将竟然会从水路逃跑。

    西城守将逃跑了,这怎么可能,西城外汪洋一片,根本无路可走嘛。

    “胡说,既然骑兵都无法追击,他们又是如何逃走的?”曹操压根就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事先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情报,曹操有质疑在所难免。

    骑兵将领一呆,这才想起自己没有说清楚,解释说:“大将军,西城守军是乘坐木筏逃跑的。”

    竟然是乘坐木筏逃走的,那就不奇怪了。

    但是,能事先准备了大量的木筏,这应该早有计划才是,谁有如此远见卓识,能在大军围城之前准备了如此之多的木材,在城破之际乘木筏逃跑?

    厉害啊,下邳城竟然有人能破解大水围城之计,当真张良在世。

    嗯,一定是陈宫,是陈歪脖子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有如此妙计。

    但是,他们竟然舍弃了吕布,这又是为何?

    曹操苦思冥想也没有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既然下邳城内事先准备好了木筏,那为何吕布他们不乘坐木筏逃之夭夭,而是待在下邳城死守,最终被绑在白门楼?

    曹操拍拍脑门子,越想越觉着母有道理。

    想那吕布骁勇善战,天下无敌,既然下邳城不是死城,完全可以从西城门逃之夭夭,一旦脱离困境,以吕布的野战能力,谁还能捉住他呢?

    好险啊,如果陈歪脖子借助西城门水路抄我后路,那将是怎样的后果呢?

    想到此,曹操顿感后背发凉,幸亏吕布没有使用这一招毒计。

    但是,为毛陈歪脖子没有给吕布献上这一妙计呢?

    以曹操对陈宫的认识,陈歪脖子一定会劝说吕布从水路出西门或者北门偷袭曹操后背,那样的话势必给曹操大军造成致命一击,可是,这一切如今没有发生,吕布最终在白门楼被俘,只不过有部分西城守将从水路逃跑而已,可惜了如此妙计。

    难道事先准备的大量木筏只是为了便于西城门守将逃跑?

    嗯嗯,木有道理哎!

    曹操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最终放弃了思索,西城门守军逃跑也是很大的后患,不能让他们逃出去,曹操喝道:“派一哨人马从陆路追击,并跟踪他们的去向,不得有误。”

    “诺,属下得令。”

    这一路将校奉命走了,留下曹操在那里郁闷。

    过了一会儿又来一路兵马回报:“报。。。。。。大将军,大事不好,属下受命去捉拿吕布家小,吕布之妻已经被捉拿,未见貂蝉踪迹。”

    “什么?没有找到貂蝉!”这可不是好消息,没有貂蝉,我曹操的你妻我养之计划,岂不是要落空嘛,曹操心里大急,呃,还有杜氏:“有没有搜索秦宜之妻杜氏,人带来了没有?”

    “大将军,秦宜一家未见踪迹。”

    听到这个坏消息,曹操那颗火热的心,从头凉到脚底,那张白净的脸蛋儿一下子阴暗下来,麻痹的,两个美女竟然全都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好不仗义,哪怕给我留一个也好,你让我如何实施你妻我养之啊?

    本以为貂蝉、杜氏属于笼中鸟,逃不出手心,曹操志在必夺,如此反差心情可见一斑。

    心情糟糕的不光是曹操,站在刘备身后的关羽差一点跳起身来,妙人儿杜氏没有了,这他妈到底怎么回事?

    关羽不舍气啊,自己单相思杜氏若干年,本以为今天就会成就好事,希望突然破灭,他那里会甘心。遥想当年,与杜氏小娘子初相见,某家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苦哇!

    不带这么玩人的,小娇娘是我的!

    关羽脸红的像紫茄子,噌的一下子踏前一步:“大将军,关某请求率一路兵马追击贼兵,一定将逃跑的贼众捉拿归来!”

    曹操看着关羽紫色脸颊,喘息急促,这才想起关羽曾再三求索杜氏。

    好像不光是俺老曹失落,呃,同是天涯沦落人,心情可以理解,便挥挥手说:“云长,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亲自去捉拿贼寇。”

    曹操准了患难兄弟请求,关羽一点也不耽搁,对着曹操一抱拳,转身下了白门楼。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对难兄难弟从高空跌落在地,伤不起啊。。。。。。

    郭嘉忙完了事务登上了白门楼,曹操急忙将西城门所发生的事说与他听:“奉孝,下邳西城守将乘坐木筏逃跑了,你说这事弄得。。。。。。”

    “主公,我也是刚刚听说,急忙放下事务过来了,这件事似乎没有一点预兆啊。”

    郭嘉正说着,荀彧等几个谋士也登上了白门楼。

    显然,荀彧、荀攸等也知道了消息。

    荀彧说:“是啊,如果下邳城早有从西门逃走的计划,为何宋宪等东城守将不知道,甚至连吕布也不知道,似乎不太正常啊。”

    不管怎样,制造木筏需要大量的木材,闹出的动静一定很大,曹操这边竟然没有得到一点情报,这显然很不正常。

    曹操沮丧地说:“谁说不是啊,刚才我在想,这个计策一定是陈歪脖子想出来的,问题是,他为何没有说与吕布,甚至不惜让吕布在白门楼束手待擒,真的木有道理呀!更有甚者,他若是劝说吕布从西门悄悄出来偷袭我军,有可能反败为胜,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怎么解释?”

    是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这到底是为什么?

    荀彧、郭嘉、荀攸等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解释清楚。

    曹操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他的谋士给出答案,至少目前来说是无头案。

    郭嘉没有再纠缠这件事,建议道:“主公,下邳城西城门守将从水路逃走,必然顺流而下,目标是淮阴一带,可以让于禁率兵堵截,另外,也通知一下徐州守将,派出兵马协助。”

    曹操点头认可了郭嘉的建议,一群逃兵若丧家之犬,如果于禁从淮阴堵截的话,即便不能全部消灭,恐怕再也翻不起大浪,吕布势力从此消失殆尽!

    哼哼,逃走了又如何,骑兵追过去了,关羽也参与追击,再加上于禁堵截以及徐州兵马援助,想要在数路军队围剿下逃脱,难于上青天。

    曹操笑了,笑得很阴险,一群残兵能逃出多远,我三路兵马围剿,谅你也逃不出手心去!

第17章 追与逃() 
秦宜不知道曹操派兵追击,而且是三路大军围追堵截,他正在亡命跑路,乘坐木筏顺流直下,向着南方疾驰。

    秦宜劫后余生,心情略有松弛,数年谋划总算逃出牢笼,有惊无险。

    下一步作何打算秦宜心里还没有确定,至少现在要找一处落脚地方养精蓄锐,顺着泗水河往南走最近的城郭自然是淮阴和淮安。

    嗯,淮阴、淮安、盐读三城呈三角形布局,占领这一片足够保证大军给养,秦宜手中有骑兵五十,加上跟随而来的那些散骑接近百人百骑,陷阵营五百人,总兵力六百。

    张辽与高顺各领一千八百人,二人合计三千六百多人,至于加入进来的逃兵还没有统计,估计步兵差不多五千人。

    这点兵力与三国其他势力没法比,只能远离战争中心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他这里正在心里合计着,旁边陈宫发话了:“宜禄,大军往南逃,你打算在那里安家落脚?”

    扫了一眼张辽、高顺,秦宜说:“眼前只能找一处落脚地暂时安身,先占领南部淮阴、淮安、盐读三城补充给养,整顿兵马以待时机,你们觉着怎样?”

    “不错,最近的城池也就这几个城池,偏居一偶,相对安全,怕只怕曹操穷追猛打,斩草除根啊。”

    秦宜的眼光不错,理论上说得过去,陈宫心里很赞许,能不能安全还要看曹操的态度。

    秦宜冷笑一声,不屑滴说:“哼,曹操若穷追猛打直逼淮阴三城,倒霉的不是我们,不必担心,曹操真的逼急了我,哼哼,他也不会好过。”

    “嗷,宜禄此话怎讲?”

    张辽不知道秦宜的信心来自何处,曹操势大,他哪里会把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放在眼里,给他塞牙缝都不够。

    连高顺也被这个话题吸引,以前压根没有注意到秦宜对战略战术有独到见解,对于一群逃生的溃军,如果出现一名优秀的领军人物,尤为重要。

    看着三人焦急的目光,秦宜笑道:“呵呵,在你们这些久经沙场老将面前我这是班门弄斧啊,你想,曹操远离许都长距离作战,跨越的时间够久,另外,运输线就是他的弱点所在,他若不来则罢,来了必败无疑。再说了,他就那么放心许都安全?”

    秦宜的见解非常正确,作为谋士陈宫和战将高顺、张辽他们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令他们惊讶的是,秦宜从来没有指挥过作战,他哪里来的这些见解,难道说与生俱来,天生就有指挥作战的本能?

    不错,他们现在若丧家之犬,士气低落,军队规模也无法与曹军相比,但曹军的弱点也很明显,按照秦宜的见解,很难说曹操能占到便宜,剩下的就看哪一方算计的好了。

    陈宫感慨地说:“宜禄说得好啊,如果曹操真的穷追猛打,我们也不会与他硬拼,正面牵制,从背后切断他的补给线,到时候老曹就难看了,哈哈哈。。。。。。”

    张辽笑道:“哈哈,以前还真没发现宜禄有这等本事,也许是没有机会展示吧,这番见解果然令人刮目相看。”

    尽管刚从下邳城逃脱出来,但曹操势大,很有可能穷追不舍,前途未卜之下,众人心情本来很沉重,与秦宜一番交流,好像形势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

    秦宜笑了笑,没有说话,也许人家感念他拯救了西城军队而说几句好听的话,自己听着便是,当不得真。

    木筏又行驶了一段路程,前面已经快到沂水。

    秦宜转头对高顺说:“高将军,陷阵营是咱们的王牌军,又是你的擅长所在,这支军队还是归你指挥为好。”

    高顺愣住了,他真没有想到秦宜会把陷阵营交给他指挥。

    不错,陷阵营的确是高顺训练出来的,但吕布剥夺了他的指挥权,交由魏续统领,即便前段时间从守城撤了下来,吕布也没有把这支军队托付给他,而是让秦宜管理。

    陷阵营是高顺的心血,他当然希望指挥这支军队,但是,现在是什么形势啊,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宜竟然让出指挥权。

    而陈宫和张辽二人相互对望一下,内心狂震!

    现在张辽、高顺和秦宜三人各统一支军队,如今没有吕布,他们暂时是一片散沙,逃亡的路上暂时顾不到以后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实在不行大家各奔东西,手里有军队就能够保命。

    恰恰在这个时候,秦宜把最精锐的陷阵营拱手相让,这是什么胸襟?

    高顺没有接话,既不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此时他内心翻江倒海,感触颇多。

    这不奇怪,在吕布统治下,尤其是近段时间高顺很不顺心,吕布亲近魏续、宋宪等人,几乎将高顺边缘化。

    憋屈归憋屈,高顺不会变心,一直隐忍。

    与吕布相比,秦宜的心胸无疑是宽广的。

    高顺不是个善变的人,但现在吕布可能已死,他们这支军队要不要有一个领头人?

    木筏上陷入沉默,每个人心里都在思考。

    高顺没有接话,秦宜也不为己甚,陷阵营高顺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这件事情告一段落。

    眼看着就要过沂水,秦宜不敢耽搁,说:“一会儿过了沂水,我与张辽将军率领骑兵登陆,很难说曹军不会追击,为了保证我军顺利抵达目的地,必须阻击曹军渡过沂水。高顺将军率领步卒乘坐木筏继续南下,水路也比陆路快的多,而且节省体力,骑兵速度快,如果曹军没有追赶上来的话,我们很快会追上来的,诸位以为如何?”

    高顺、张辽等人不淡定了,就这点骑兵能阻挡曹军吗?

    “宜禄,这恐怕不行,你这点骑兵放在曹操眼里也不过塞牙缝,会被大军淹没的,还是一起登陆作战吧,等阻击曹军之后再往南行进。”

    高顺显然不同意秦宜冒险,再说了,尽管秦宜这些年很努力,毕竟少有机会真正在战场上厮杀,理论是一回事,实战又是一回事,秦宜统兵阻挡曹军让人不放心啊。

    张辽也劝道:“是啊,骑兵数量太少,很难说能起作用。”

    除了陈宫大家都表态了,秦宜看着陈宫,问:“陈大人以为如何?”

第18章 绿帽王秦宜怒了() 
对于秦宜的询问,沉思一会儿,陈宫说:“好像也只有这样做,毕竟骑兵速度快,步兵则不行,万一被咬住必将全军覆没。这样吧,我也在这里登陆吧,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陈宫之所以要与秦宜一起行动,不过是想通过这一次军事行动继续观察秦宜的指挥能力,张辽、高顺是将才,这支军队还缺少一位统帅人物,至少在这之前看,秦宜的表现令人鼓舞。

    过了沂水,木筏停了下来,所有骑兵弃木筏登上河岸。

    秦宜、张辽等于高顺告别,嘱咐道:“如果这里有战事,高将军不要管,继续南下,夺取城池尽量减少伤亡,能智取就不要强攻,保重!”

    高顺欲言又止,双手抱拳:“你们也要小心一些,若阻挡不住曹操大军,最好不要硬拼,及时撤回来,我在淮阴等你们。”

    高顺挥挥手,木筏又开始启动,沿泗水河继续南下。

    目送高顺帅兵离开,秦宜、陈宫、张辽三人转身欲北上,却发现许去多百姓已经在沂水登陆,原来过了泗水与沂水交汇之处,再往前走河道开始狭窄,高顺大军停下来时,河道拥挤,百姓以为到了目的地,所以一些百姓在沂水何上了岸。

    显然这部分百姓家境不错,大多都是城内官僚、大户人家,有牛车、也有马车,或许他们以为在陆地上要比在河中行进安全的多。

    看到军队又开始南下,百姓们急忙赶着车马往南行进。

    恰在这时候,有人惊呼:“骑兵,曹军的骑兵来了。。。。。。”

    闻声,秦宜等举目一看,东北方向果然有近百骑兵狂奔而来,骑兵速度的确很快,显然他们从陆路南下追赶,渡过沂水河并发现了目标。

    秦宜大喝一声:“骑兵集结,准备战斗。”

    就在列阵这一会儿的功夫,曹军骑兵追赶过来,南逃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