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季方得意地笑道:“你就整天给他吹!他没有什么了不起!”

    “你?”方忠气得想打人。

    “也许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有些力气,还凑合着吧?”

    “你?”方忠怒吼道:“不知天高地厚,你早晚是要吃亏的!你!”

    “哈哈哈!爹!看把你急的!告诉你!”季方把弓背到肩膀上,又把他的长矛提了起来,抖动着说道:“我刚才就已经给他面子了,不然!我可以杀他!”

    “你?”

    季方解释道:“他轻敌了,没有尽全力。我一个抖动就能把他抖下马背的!爹!我知道!你还念他是你爹!不然!我会杀了他的!”

    “你?”方忠气得说不出话来。见儿子不知天高地厚,还是强忍着说道:“他为什么没有尽全力?”

    “他以为我是小娃娃,无须尽全力!”

    “他是把你当孙子!害怕伤了你!你以为他轻敌?”

    “切!”季方不屑地说道:“爹!你又帮他吹了!”

    “他要是一用力,就能把你拉下马!你?”方忠喝道。

    “这要是在战场!他已经死了!”季方说着,也不理老爹,打马回城了。

    方基石被受伤的战马驮着跑了好几里地,才把马勒住。见马屁股上还插着箭,赶紧跳下马,把箭杆给折断了。如果不折断的话,马跑得越快,箭杆抖动得越是厉害,马就越痛苦。

    箭尖暂时还不能拔出来,不然!失血过多,战马就要死的。箭尖插在上面反而可以少流一些血出来,不至于崩溃。

    再把受伤的马骑回来,季方已经回城了。

    方忠追着儿子来到城门边,见儿子头也不回地进了城,他正准备再回来,与孔子论道,说孔先生几句。结果!被妻子叫住了。

    “夫君!呜呜呜!回来!回来!呜呜呜”

    听到妻子的哭喊声,方忠无奈地朝着对面营帐那边看了看,然后拱了拱手,就打马回城了。

    “走!喝酒去!”郕邑宰公敛处父见季方和方忠两人都平安回来了,心情大好,手臂一挥,喊道。

    方基石见城门前没有人,也只好骑着马回到军营里。

    孔子迎了上前,朝着方基石上下左右地看了一下,见没有受伤,这才放心。

    “马被这小娃给射伤了!”方基石苦笑着摇头,说道。

    “唉!”孔子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到了营帐中,还没有坐定,孔子问道:“我们?我们当如何应对?大哥?”

    “还能如何应该?撤军回曲阜城!”方基石无奈地说道。

    “对!我们只能回曲阜城,以防万一!”

    “回曲阜城,以不变应万变!”

    “对对对!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防止齐国真的打过来!我们一边要备战!一边要派人去齐国那边试探虚实”

    孔子身边的智囊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见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孔子无奈,只得作出撤军的决定。这郕邑,不堕了,也不能堕。

    唉!这事办的!等于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啊!

    想起堕三都这件事,孔子的心里就特别地沮丧。

    (本章完)

第633章 公敛处父() 
“娘!娘!娘!”季方进了城,把马放到守城的马棚那边,就兴奋加得意地跑过来,朝着城墙上喊着。

    城墙上的士兵见季方回来了,一个个都兴奋的喊叫着,欢迎他凯旋而归。

    郕邑宰公敛处父率先从城墙上跑下来,来到季方面前,挥臂就是一拳。

    “好你个季方!我喜欢你!哈哈哈”

    季方见公敛处父过来了,就知道要打他。见对方的拳头打过来了,他没有让,还挺了挺胸膛,硬接了这一拳,他知道公敛处父是舍不得打他的。

    “伯父!伯父!季方没有给你丢脸吧?”季方问道。

    “哈哈哈!没有!没有!你个小吊!长大了!哈哈哈”公敛处父说着,一把将季方抱起来,一个旋转,朝着围过来的兵士们喊着:“接着!哈哈哈”

    公敛处父身边的护卫都知道,一个个把双手腾出来,等到把人抛过来后,欢快地接住。

    “哈哈哈”

    把季方拉住后,一个个都欢笑着。

    “伯父!你还把我当小孩子!呜呜呜!”季方不好意思地假哭起来。

    “哈哈哈!你在我面前,永远都是小娃娃!哈哈哈”

    众人听了,又是一场欢笑。

    公敛处父与方忠两人虽然在年龄上有差距,但两人是好朋友。所以!季方经常到他这里来玩。长大后,季方又跟随公敛处父学武。

    季方小的时候,每次来的时候,都被公敛处父这样地抱起来,再抛出去抛给兵士们。

    “娘!娘!娘!”见娘亲过来了,季方挣脱着下了地,挤过人群,来到娘亲面前。

    “你啊!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让娘操心!呜呜呜”

    “娘!娘!”季方上前,抓住娘亲的胳臂摇晃起来。

    “你啊!你怎么不像你爹呢?你?呜呜呜”

    方忠进城后,城门又关了起来。守城的兵士们又开始了警戒,防止孔子的大军偷袭。负责堕三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子路。孔子来后,子路一直没有露脸,应该是隐藏在哪里,随时准备偷袭。

    这个子路,带兵打仗很厉害地,一点也不像其他文官只是负责指挥。而他,是亲自上阵。

    见方忠进来后,郕邑宰公敛处父又上前与之说话,把季方夸奖了一番。然后!一行人回到城中的府坻,摆酒庆贺。

    不一会儿,兵士过来汇报,说孔子的军队已经撤离了。不过!子路的人马仍然驻扎在城外,保持原来的样子。

    孔子来得匆忙,所以!并没有与子路的兵马会合。可能他也已经感觉出来了,大事不妙,没有心情与子路会合。

    以子路的意思,直接攻城,进行强攻算了,还讲什么“礼”?你违背君令,不自堕城墙你就是叛贼。可孔子没有同意,说要给对方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给对方几天期限,对方不答应继续顽抗,那么!就不客气,攻城。

    “他孔丘到底是什么意思?”郕邑宰公敛处父眼睛一瞪问道。

    禀报的兵士一见,吓得一个哆嗦。

    “去吧!去吧!”方忠朝着那个兵士挥舞了一下手臂,让其退下。

    “他还没有明白?他想死么?他想诛族么?”公敛处父气愤地说道。

    “他的司寇当到头了!”方忠摇头叹息道。

    “他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推广他的学说思想,一意孤行,结果!并没有考虑到来自齐国、来自国际形势的影响。在这个诸侯争霸的时代里,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都要从全盘考虑,不然!都过于冒失了。

    我们的鲁国,为什么会保持三桓与君王共同执政的局面呢?就是因为!要是君王执政的话,也许?鲁国就强盛起来了,也许?鲁国就要重新开始。

    要是君王执政的话,强盛的可能是必然地。因为!君王执政后,对世袭贵族的政策是要作出调整的,不会有那么多不劳而获的人。人民的赋税轻了,国家必然强盛。

    所以!周边的国家是不愿意看到鲁国强盛起来的。只有鲁国保持三桓与君王共同执政的局面,鲁国永远都不会强盛起来的。三桓与君王执政,就等同于鲁国有四个君王。

    试想?鲁国才多大地国家,人民就要承担养活四个君王的重担、承担养活四个君王的家族重担,鲁国怎么可能强盛起来”

    “所以!齐国第一个是不愿意看到鲁国强盛起来的。”公敛处父打断道:“孔子想削弱三桓,把权力集中到君王手里,这个愿意是不能实现的。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不是三桓,而是齐国等周边国家。”

    “然也!然也!”

    “喝!”公敛处父端起酒杯,邀请道。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分析着鲁国形势和国际形势,分析着孔子将来的命运。

    公敛处父想起来了:当初他要杀死季桓子,被主子阻止了。原来如此!

    他本来是想借这个机会,杀死季桓子,让方忠在季氏家族中有一个出头的机会。尽管方忠是入赘来的上门女婿,可他的后代已经姓“季”了,以后一样可以承袭季氏家族的贵族爵位。还有!杀了季桓子,孟孙氏也有了出头的机会。可是!最终在方忠和主子的阻止下,没有杀成。

    鲁国的格局是不能变的,也变不了。要变的话?必然会引发鲁国大乱。在外力的作用下,鲁国必然会大乱。如果是那样地话?他的行为就跟如今孔丘的行为一样。

    在公敛处父等人的眼里,孔子这个司寇算个屁!孔子也算个屁!在他们的眼里,孔子也好,司寇也罢,都是孔丘!

    孔丘永远是孔丘!不是孔子或者是司寇。

    一个目的感太强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他的执着,暴露了他的目的感。

    自从跟方忠成为忘年好友之后,公敛处父变得越来越明智了。看待问题也越来越清晰明了,深入刻骨。

    在方忠的开导下,让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变鲁国的命运,就凭他们和主子,是不可能的。要想改变大周天下人民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不可能的。再则!他们也没有那么远大地目光和理想。

    要想改变人类命运,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么远大地目光和理想。

    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眼前的况景,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命运。

    既然不能拯救鲁国、不能拯救大周天下,更不能拯救人类,那么!他们可以拯救自己。

    让自己这一生过得好一些,总归可以了吧?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不至于把儿孙后代的性命和幸福断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儿孙不是傻子,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拥有属于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何必瞎操心呢?

    只要你不把儿孙推上绝路,抚养儿女后代成年,你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本章完)

第634章 方忠得以重用() 
在这个诸侯争霸的年代里,一个国家强盛了,就预示着这个国家将走上争霸的道路。尽管!这个让国家强盛起来的君王没有争霸的想法,可他无法保证,在他们的儿孙时期不去称霸。

    相反!这个让国家强盛起来的君王在他有生之年不称霸,越是他执政时间长,越是能让国家更加地强盛。所以!到了他儿孙时期,无法避免不去称霸。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一个国家强盛后,早晚是要去称霸的。他们明明是在称霸天下,往往却是打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旗号。

    所以!一个国家强盛起来后,是很危险的,它们早晚会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所以!我们要阻止一切国家走向强盛的道路。

    就跟现代社会的米国以及小鬼子等国家一样,他们就有这种挑衅防卫思想,假想别人强盛起来后影响他们的地位和生活。所以!他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别人比他们国家更强大。

    其实!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称霸行为。

    鲁国的情况就是这样:它是不能强盛起来的。齐国和周边的国家,是不允许他强盛起来的。鲁国的强盛,就预示着将来对他们的侵略和压迫。

    尽管!让鲁国强盛起来的这个君王不称霸,可他无法保证他的子孙不去称霸。更无法保证他的权力、江山不被别人篡夺过去,然后再去称霸

    所以!孔子的努力,最终是要失败的。

    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国际形势,没有考虑到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

    道家创始人老子,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劝告孔子,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人为的干预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可孔子并没有听从他的,以为他的那一套太被动了。

    老子在大周朝当官的时候,当初的想法也一样,认为只要改变了天子,大周天下就可以得到改变。结果!天子名为天子,却是个架空的天子。他的能力,还不如大的诸侯君王。

    既然天子都无法改变人类命运,还有谁能够改变人类命运呢?

    大的诸侯君王?

    老子觉得:一样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的诸侯是有一定地实力,可以消灭小的诸侯国。可是!要是小的诸侯国联合起来了,一样可以消灭大的诸侯国。

    最后!老子总结出来一条:人民的力量才是最强大地!

    之所以后来的智者和哲学家,都推举这句口号:人民万岁!人民至上!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切脱离人民、不顾人民的想法和做法,最终都是徒劳,都是要失败的。因为!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所以!要想改变人类的命运,只有慢慢来!要想彻底地改变人类命运,只有先改变人类的思想意识。只有人民有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有了正确地价值观,自觉地去进行自我改变,人类才能得以最终拯救。

    单单从一个国家着手,推广你的学说思想,也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行得通。可是!一个国家在地球上,不!在大周天下众多诸侯国当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老子选择了在大周天下乃至整个天下去推广他的学说思想。只有让天下智者都明白过来人生,寻找到正确地人生方向,全球同步,人类命运才能得以改变。

    所以!我们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意识。

    而孔子!只看到了鲁国,只看到了大周天下。

    而老子!将道学传播到大周天下后,就西出函谷关,去天下布道了。

    这就是境界!

    靠炒作出来的影视明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只有哲学家、思想家,才能留名千古。在历史面前,影视明星只是跳梁小丑而已,只是过得比同时代人的生活优越一些而已。

    孔子写急奏送到曲阜城国君那里后,鲁定公当即派人把三桓请来,商量对策。

    这可不是开玩笑地!鲁国面临着灭国的危险。

    孔子写急奏回报给鲁定公,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这件事名义上是由鲁公签发的,可实际上是他这个司寇的主意。所以!鲁定公这个傀儡君王一点也不忌讳,就把三桓召集了过来。

    经过三桓集体商量后,自然!堕三都的闹剧就此结束!不但就此结束,还要修复已经堕了的两都。

    只有把已经堕了的两都恢复过来,鲁国才能有实力去保卫自己的国家。

    虽然!城墙恢复了,也不能对抗强大地齐国或者是晋国的入侵,或者是周边诸侯国联盟的攻打。但最起码!君王、世袭贵族以及重要人物,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

    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城池都没有,敌人的军队来了,你连躲的地方都没有,你只有等死了。

    经过商议后,鲁公随即签发了停止堕三都的决定,让孔子把子路调回来,并作好备战外敌的准备。另外!给方忠和公敛处父封官。

    方忠和公敛处父在堕三都这件事上面有功,自然是要受到重赏的。

    特别是方忠!他人微权轻,非常时期只得采用非常手段,保证了鲁国的国家安全。如果没有他的抗命,鲁国危也。

    所以!季桓子在这种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把方忠提拔起来,成为私邑宰——费邑宰。接管季氏私邑那边的军权,担当国家边境的防卫统领长。

    当然!只是暂时的!方忠毕竟是方基石的儿子,方基石与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