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纨绔公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双手拱起说道,“皇爷爷是这样的,我已经找到了那个做为我贴身侍卫的人,他就是刘指挥使。”

    “哦?”朱棣的目光很快转到刘岩身上,郑重地盯着刘岩。

    此时的刘岩面对皇帝的目光,也直起身来,把一双眼睛抬起直视着朱棣。

    朱棣的脸颊很严肃,充满了威严,不过刘岩似乎一点也不害怕,神态显得异常的镇定。

    朱棣看了一阵刘岩,微笑道,“孙儿啊!刘指挥使还要保卫皇宫,你把他带走了,皇宫怎么办?”

    “皇爷爷,皇宫还有其他的武将可以把守,刘指挥使跟我去了战场不会受到影响的。”

    朱瞻基激动地道。

    朱棣有些不屑,轻声道,“孙儿既然这样说,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不知刘指挥使是否愿意去漠北战场?”

    刘岩听了此话倒是有些诧异,一个堂堂的皇帝要想把他指派到哪里他就得去哪里,哪敢挑三拣四,如今皇帝却询问起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有些反常了。

    不过反常归反常,皇帝问话他不能不回答,便双手拱起道,“回皇上,臣愿意随皇孙殿下去漠北战场。”

    皇帝听了此话略略皱了皱眉头,他思虑片刻,语气随和地道,“既如此,有刘指挥使这位高人在孙儿身边,我就放心了。”

    他说着一双眼睛看着刘岩,目光里竟是欣赏之意。

    刘岩看到那双目光,心中一紧,倒是有些受宠若惊。

    这可是大明的皇帝,身份无比尊贵,从来都是高高在上,除了他自己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如今却对他刘岩有着一丝欣赏之义,真的是很难得。

    刘岩坐在一旁,他对于朱棣的一双赞赏的目光倒是很享受。

    皇孙朱瞻基见自己的皇爷爷答应,便一脸兴奋,他双手拱起道,“谢皇爷爷恩准。”

    朱棣将大手一挥道,“孙儿免礼。”

    “谢,皇爷爷。”朱瞻基直起身来道。

    朱棣看着皇孙很恭敬的样子,便语重心长地道,“孙儿,如今你决心已定要随皇爷爷到漠北征战,皇爷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不过这次征战不同于以往,此去必定充满凶险,你可不要大意哦!皇爷爷希望你去时一切平安,回来时依然平安如初,你记住了吗?”

    朱瞻基听罢言来,思绪良久,他感到自己的皇爷爷完全是为自己着想,便道,“请皇爷爷放心,孙儿记下了。”

    “嗯,这就好。”朱棣听到自家孙儿的话,皱着眉头淡淡地道。

    “皇爷爷,过几日就要出征了,您可要好生的休养。”

    朱瞻基关切地看着朱棣说道。

    朱棣听了此话倒是一脸愁容,他皱着眉头想了想,语气沉重地道,“是啊!离出征没有多少时日了,鞑靼阿鲁台率军连克我大明边境数城,来势凶凶啊!看起来又是一场恶战。”

    “皇爷爷不必担心,有我等为皇爷爷分忧,皇爷爷可高枕无忧,我相信我大明国力强盛,兵多将广必能战胜鞑靼,凯旋而归。”

    朱瞻基见自家皇爷爷愁眉苦脸,一番豪言壮语地安慰道。

    朱棣微微一叹道,“哎!但愿吧!”

    刘岩坐在皇孙朱瞻基身旁,听到皇帝那微弱的声音,像是听出一些什么,不过他不敢妄加断言,只是抬起眼眸仔细打量着朱棣的神态举止。

    如今的朱棣看起来白发银银,脸颊上的皱纹也比以前多了,瞬间老了很多很多,人的精力大不如从前,说起话来也是苍白无力。

    朱棣的言语之中似乎对这次征战鞑靼不抱有信心,言语之中流露的只是对这次征战的担心。

    是啊!皇帝不在是当年那个骑在战马上领兵打仗的勇武之主了,而是一个步入黄昏的老人了,什么都不如从前那般精力充沛了,打起仗来必会有太多担心。

    而皇孙朱瞻基明显地与自己的皇爷爷行成了对比,他正值壮年,浑身充满力量,提起打仗只有勇往直前,天不怕地不怕,对于朱棣这个老人的担心却没放在心上,他见朱棣一脸愁容,便安慰道,“皇爷爷,您不必多虑,孙儿一定谨记皇爷爷教诲。”

    朱棣听了此话,倒是表情黯淡,他挥了挥手道,“朕累了,瞻基你先带刘指挥使下午吧!”

    “是,孙儿告退。”

    朱瞻基还想在说些什么,不过看到朱棣让他退下,便站起身来,双手拱起行了一礼道。

    说罢,朱瞻基便带着刘岩退出了养心殿。

    等他们二人走后,朱棣也起身,在宫女的服侍下,缓缓走到床榻上去休息了。

    (本章完)

第169章() 
刘岩站在奉天殿前,将满朝文武迎进了大殿之中,便回自己府邸去了。

    他刚刚回到自己府邸,只见阳平公主寝宫里的采儿带着两个宫女静静地站在府门前等待着,她们手中提着食盒看到刘岩走了过来,微微地躬下身子。

    采儿首先扬起清脆的嗓音,娇声道,“奴婢参见刘指挥使。”

    她的声音刚刚落下,身旁的两个宫女也微微躬身施礼。

    刘岩走上前来道,“免礼,都起来吧!”

    “谢,刘指挥使。”采儿和那两个宫女异口同声地道。

    刘岩看了看她们,走到采儿面前轻声道,“采儿,你怎么来了?”

    “回刘指挥使,我是奉公主之命来给刘指挥使送早饭来的。”采儿娇声道。

    “哦!”刘岩淡淡地答应一声,他推开府邸的大门走了进去。

    等刘岩走了进去,采儿和那两个宫女提着食盒也轻轻地走进去。

    到了房中,采儿命两个宫女将食盒放在几案上,轻轻地打开来。

    四个小菜,一碗莲子羹,还有一碟点心,饭菜摆在几案上,一股饭菜的香气便隐隐飘了来。

    刘岩嗅到饭菜的香气,便食欲大增,他坐下来让采儿服侍自己用膳。

    采儿将莲子羹给刘岩端到面前,又为刘岩拿了一块点心,然后站在刘岩身后,一双玉手放在刘岩肩膀上轻轻地揉捏了起来。

    刘岩捧着莲子羹轻轻地饮下一口,这莲子羹香甜而可口,饮入嘴中瞬间便化。

    吃一口酥油的小点心,感受着采儿一双小手的揉捏,这小日子过得真是美滋滋的。

    用过早膳,仆人又给刘岩递过来一杯热茶,饭后喝一杯茶清清肚肠已经是刘岩一直以来的习惯。

    他接过茶,慢慢饮着。

    正喝着茶,突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高昂的嗓音大喊道,“公主殿下驾到。”

    听到这一声不阴不阳的声音,阳平公主在一个小太监的服侍下轻轻地走了进来。

    “公主殿下。”两个宫女弯下腰,恭敬地叩拜道。

    阳平公主没有注意到她们,继续往房中走着,刘岩看到阳平公主也赶紧躬下身子道,“刘某,参见公主殿下。”

    “免礼。”阳平公主语气淡淡地道。

    “谢,公主殿下。”刘岩缓缓直起身来。

    阳平公主妙目一闪,用眼睛余光打量了眼刘岩,移动着脚步走到前边椅子上坐了下来。

    “公主殿下您怎么来了?”刘岩疑惑地问道。

    公主殿下高高再上,也许只有刘岩敢这么问公主了。

    阳平公主俏了俏一双柳叶眉,深情若水地道,“刘指挥使,这还用问吗?”

    她本想继续说下去,可看到房中还有人,便住了口,俏脸扬起,对着房中的的采儿和仆人们说道,“你们先退下吧!”

    “是,公主殿下。”采儿和那些太监还有宫女轻声答应道。

    随后他们便走出了房间,临走之前将房门关了起来。

    等那些下人都走了,阳平公主便闪着一双眼睛,妙目传情地道,“你知道吗?大郎我想你了。”

    刘岩听到这一声酸溜溜的话语,后背不由一凉,倒是毛骨悚然,他小心地走到房门前往外看了看。

    门外那些下人早已不见了,就连采儿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别看了,他们都被我打发回去了。”阳平公主郑重地道。

    那些在公主寝宫做事的下人奴仆个个都是人精,最会查言观色,公主的一个神态,他们便会知道公主的意思,方才看到公主与刘岩眉来演去,他们情知自己碍事,便悄默声息地回寝宫去了。

    刘岩趴在门缝处往外看了看,便转过身来。

    此时的阳平公主已然站起身来,她深情地望着刘岩,脚下轻轻移动,到了刘岩面前,身子一矮,依偎在刘岩怀中,轿声道,“大郎,你让我好生的想念。”

    “殿下,快起来,这是在我府中,让我属下看到这该如何是好。”刘岩揽着阳平公主,有些不放心地道。

    阳平公主双手环在刘岩腰间,一头长发的脑袋紧紧贴着刘岩的胸腹,一双俏眸闪动着宠溺地道,“大郎你放心吧!刚刚我进来的时候已经将你那些守在门前的兵士给赶走了,外面没人。”

    她说着,一抹红唇吻在刘岩的脸颊上,轻轻地在刘岩那脸颊上留下一个淡淡的红印。

    刘岩揽着阳平公主有些不自在,他和公主已经有了鱼水之欢,按理说应该很自然,可是刘岩今日却怎么也自然不起来,反倒显得很拘束。

    公主身上淡淡地散发着香气,嗅着让人很是迷恋。

    刘岩身子贴着公主,公主身上那刺鼻的香味缓缓地飘进他的鼻息,让他有些受不了了,他紧紧地将公主揽在怀中。

    此时他们二人的距离更近了,阳平公主的一双眼眸闪烁着,亮如星辰,很是美妙,刘岩静静地看着阳平公主,竟忍不住在她的脸颊上吻了一口。

    阳平公主今夜化着淡淡的妆容,一双浓密修长的眉毛,红润粉嫩的脸颊,白皙的肌肤。

    渐渐地刘岩将阳平公主身上薄薄的衣衫退了下去,他双手用力将阳平公主抱了起来,抱到内室的榻上,轻轻地将阳平公主的玉体放了下来。

    公主躺在榻上,深情若水的目光盯着刘岩。

    刘岩欲念焚身,他将身上的衣衫退了下去,****着上半身也上榻去了。

    夜色越来越暗,屋内也是一片漆黑。

    这一夜阳平公主就在刘岩这里留宿,一直到凌晨四更天的时候,阳平公主才从刘岩的怀中起身穿上了衣衫匆匆回宫去了。

    天还没有大亮,宫中并没有几个人,到处都是静悄悄一片,阳平公主默默地回了寝宫。

    刘岩躺在榻上,默默地等待着天亮。

    还有两日就要征战漠北了,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漠北远在边疆,那必是一个荒芜的所在。

    刘岩坐在榻上,眼眸望着房中一片漆黑,仿佛漠北风沙弥漫的景象就在眼前。

    金戈铁马,尘烟滚滚。

    (本章完)

第170章() 
到了营帐前,汪洋上前向那一身锦衣的兵士通禀一声,那兵士听了汪洋话语,朝身后的刘岩看了看,便让开了一条道路。

    这几日皇帝的营帐被锦衣卫团团围了起来,守卫很是严密,生怕出了差子。

    汪洋前边带路,刘岩跟在后边走了进去。

    营帐中,帷幔搭起,铺着绫罗绸缎的床榻上,朱棣静静地躺在上面,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坐在面前,手指轻轻放在皇帝的手腕上,一双目光炯炯地闪烁着,每每手指按到深处,便蹙起眉头思索一阵。

    在这个胡子花白的老者旁边,一位身着绯色袍服的文官立在那里,大概看上去有五旬左右的样子。

    刘岩随在汪洋旁边,定睛一瞧,就认了出来,原来是文渊阁大学士杨荣。

    那胡子花白的老者为皇帝朱棣把了把脉,眯着一双眼睛,轻声道,“体弱内虚,再加上急火攻心,皇上病得不轻啊!”

    老者话落,便打开身旁的一个木匣子,从木匣子里拿出笔和纸来,他正要拿起笔写些什么,一旁的杨荣走了上来,站在那老者面前,询问道,“皇上的病不大要紧吧?”

    那老者手持着毛笔,走到身旁的一方木桌前,坐了下来,拿起笔一边写着,一边道,“杨大人,皇上是由于急火攻心病倒的,恐怕稍有不慎就会病情加重。”

    “哦!薛太医,你有什么好的法子,可以将皇上的病医好,现在军情紧急,许多事都需要皇上亲自过问。”杨荣一脸担忧地道。

    那被称为薛太医的老者持着毛笔书写了一阵,才将笔停了下来,顺手将毛笔搁在桌上,站起身来,慢条斯理地道,“杨大人不必有心,待我为皇上开几副药,只要善加调理,病情便可减轻。”

    说罢,他又拿起笔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唰唰地写下一堆苍劲有力的毛笔字,薛太医便将毛笔放了下来,他把开好的药方交到杨荣手里。

    杨荣接过药方,仔细端详了一下,语气淡淡地道,“如此就由薛太医费心了。”

    “为皇上分忧,乃老夫职责所在,杨大人不必如此客气。”那老者拱起双手道。

    这太医是朝廷正一品的官职,比之杨荣的大学士官职还要高上好几级呢!只是太医只是医术高明的御医,并没有实权,杨荣现在的文渊阁大学士虽然只有五品,可是他却是帮着皇帝处理政务的实权人物,从地位上来说又比面前这个薛太医高了许多。

    “好,那请薛太医为皇上配药。”杨荣将手中的药方递到薛太医手上,淡淡地道。

    薛太医诚惶诚恐地从杨荣手中接过药方,轻轻地放进药匣子里,随后将那药匣子合了起来。

    他把药匣子背在肩膀上,双手抱拳朝杨荣深深一揖道,“如此,杨大人,老夫就先行告退了。”

    说罢,薛太医便轻轻地走出了营帐。

    等那薛太医已经走远,汪洋带着刘岩便到了杨荣面前。

    “参见杨大人。”汪洋双手拱起拜道。

    那杨荣站在那里,看到面前来了两个人,挺挺了胸道,“何事?”

    “回杨大人,刘侍卫……”汪洋的话说了一半就被打断了。

    刘岩上前来抱拳道,“杨大人,是我。”

    这杨荣看到刘岩,面上一喜道,“刘侍卫,你回来了。”

    “是啊!杨大人,刘某回来了。”刘岩淡淡地应道。

    杨荣看着刘岩,渐渐浮上一抹愁容道,“这一路辛苦了,可皇上已经病倒了,到现在还是卧床不起。”

    听那杨荣说着,刘岩下意识地往那床榻上看了两眼,只见躺在榻上的皇帝面色苍白,双眼紧紧地合着。

    “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间病倒了?”刘岩疑惑地道。

    “哎!一言难尽啊!那日鞑靼军围困我大明军营,皇帝带领锦衣卫喝神机营亲自迎战,没成想鞑靼军人多势众,又勇猛善战,皇上日夜指挥大军,不料体力不支便晕倒了,我等文武官员吓坏了,赶紧命大军撤退才到了此地,只是皇上至此却是卧床不起。”

    杨荣一席话说完,刘岩这才明白过来。

    “杨大人不必忧虑,刘某这次赶回来就是为杨大人和皇上分忧来了。”

    “刘侍卫,只是皇上病危,我等也是群龙无首如何退敌?”

    “杨大人虽然皇上病危,不是有你这个大学士在吗?只要杨大人放心地把锦衣卫和神机营交给在下节制便可。”

    “这么说来,你是要锦衣卫和神机营的兵权,这个是在老夫手上,皇上病危之时曾把兵符交到老夫手上。”杨荣说着手伸里拿出两个虎头状的兵符来。

    刘岩看到杨荣手中的两块兵符,心中暗暗一喜,神机营和锦衣卫可是大明军队中守卫皇帝的两支最强大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