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战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震司令员思前想后,觉得志愿军空军进驻北朝鲜基地有许多不利之处:一是昼间敌战斗机掩护轰炸机来轰炸我方机场时,我歼击机起飞迎战,如起飞机场被破坏,只有飞回到安东等地的机场着陆,而打空战后往往油料不够。二是夜间敌机来轰炸,我机限于技术条件不可能起飞迎战,坐守待毙,损失就更大。三是北朝鲜机场跑道一直修不起来,往往上午修好了,下午就被炸坏,晚上修好了,第二天早上又被炸坏。空军没有机场,怎么起飞作战?刘震司令员因此提议志愿军空军仍以安东一线作基地。

    于是,刘震和克罗洛夫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

    两位将军吵到刘亚楼那儿,又吵到彭老总那儿,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在朝鲜志愿军总部,彭老总耐心地听完他们各自的意见后,很客气地对克罗洛夫说:“将军的意见很好,但朝鲜这边建基地还有许多困难,是不是基地先放在国内,待条件成熟再进北朝鲜。”

    这一天回国时,刘震司令员扬扬得意,而克罗洛夫则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

    新年以来,刘震司令员根据敌机每天早晨总要起飞30多架到鸭绿江以南侦察天气,而志愿军空军前一段又从未在早晨打过空战的情况,决心出其不意打一仗。为了避免再次和苏联顾问闹别扭,昨晚刘震悄悄地向部队下达了作战预令。

    凌晨5时,天气清冷,空中布满薄云,我雷达发现敌机数批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其中有f…84、f…80战斗轰炸机16架,在18架f…86战斗机的掩护下直向铁山半岛飞来。按作战预案,刘震命令空4师起飞两个团,空3师做好二等准备。空4师依令起飞米格…5歼击机34架,16架为攻击队,18架为掩护队,采取师编队成“品”字队形,急速飞往战区。刘震在指挥所密切注视空中情况,并不断向空中通报敌情,发出命令:“加强戒备,注意搜索敌机!”

    刘震知道,在空战中谁能先发现目标,谁就能夺取主动权。

    忽然,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报告发现远方上空有一道道白烟。刘震果断命令:“投掉副油箱,升高准备战斗!”

    此时,敌机正时而贴近海面,时而钻入云层,旁若无人地向西南方向飞来。

    张积慧仔细地观察敌机动向,和僚机单子玉同时猛拉『操』纵杆,抢占高度优势,随即一推机头猛冲下去。而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敌带队长机吓得魂飞魄散,急剧俯冲,仓皇逃跑。张积慧在僚机单子玉掩护下,紧紧追击,步步紧『逼』,在600米距离上瞄准『射』击。

    三炮齐发,一举命中!

    空战快结束时,气象员突然向刘震报告:“司令员,海上云层急速向大陆上空飘移,再过15分钟,沿海各机场将被云层封闭,我机不能着落。”

    此时,敌机二梯队正向战区增援,如4师15分钟内不退出战斗,飞机就无法安全返航;如马上返航,敌二梯队势必向我追击,可能遭受大的损失。刘震虽然平静地坐在指挥所里,大脑却像计算机一样在飞速运转。

    一个无懈可击的应急方案产生了。

    刘震果断命令:第一,二梯队3师立即出航,在鸭绿江对岸上空阻拦敌机追击,掩护4师返航,退出战斗;第二,4师以大队为单位分散就近在七个机场抢时间着陆;第三,二梯队完成掩护任务后回飞内地二线机场着陆。

    当刘震指挥完最后一架飞机安全着陆时,突然觉得头昏眼花,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了,两位参谋人员急忙把他扶进房间休息。

    此时,从下达起飞命令到结束战斗,正好50分钟。

    7点半,克罗洛夫顾问吃完牛『奶』、巧克力,哼着俄罗斯民间小调来上班了。

    当他得悉刘震瞒着自己打了一仗时,脸上立即“晴转多云”。

    这时,值班员来报告:东京电台说,张积慧打下的是美国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

    克罗洛夫顾问突然跳起来,奔向刘震卧室:“醒醒,刘将军,好消息!戴维斯被打下来了,王牌飞行员,空中英雄,二次世界大战飞行266次,打得好啊,刘将军!”

    刘震“哼”了一声,翻了一个身,又呼呼睡去。

    他的确太累了!

    代表『毛』泽东冒险送苏联空军

    这是一次光荣而又危险的飞行。

    时间:1952年12月8日;

    地点:沈阳;

    目的地:安东;

    天气:大雪纷飞。

    下午4点,刘震司令员接到军委空军领导的电话:“苏联空军阔日杜布英雄师奉命回国,今晚6时在安东举行欢送宴会。此事本应由总部派人代表『毛』『主席』授奖,但现在北京正下鹅『毛』大雪,飞机不能起飞,经请示『毛』『主席』批准,由你代表『毛』『主席』主持欢送宴会,并给该师授奖。”

    北京的一个电话几句话,就把任务压到了刘震司令员头上。可军委空军领导哪里知道,刘震司令员接到电话时离宴会只有4个小时,乘火车、乘汽车都来不及了,只有乘坐飞机一条路。而此时,沈阳也正下着鹅『毛』大雪,漫天皆白。

    刘震司令员匆匆赶到飞机场,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起飞,机组人员都面『露』难『色』。按当时的运输机『性』能和飞行员的技术条件,这确是一次冒险行为。

    “首长,我们从来没有在这样大雪的情况下飞过!”

    “这是『毛』『主席』交的任务,就是下刀子也得飞!”

    刘震司令员下命令,先通知安东浪头机场把导航台打开,起飞后对准导航台直飞浪头机场。

    机长说:“试试看。”

    4点10分,运输机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起飞了。

    不料,飞机升到300米高度时机长报告:“云层很厚,什么也看不清,继续飞没有把握。”刘震告诉机长,先到辽阳上空看看。

    当飞机从云隙中看清辽阳后,刘震命令:“向东南进山,飞行一定要高于山头500米。”因为这一带是长白山脉的延续部分及其支脉千山山脉,海拔都在500米左右,有一些山峰在1000米以上。

    云越压越低,雪越下越大。一个小时过去了,半个小时又过去了,飞机仍然看不见浪头机场的地面目标。飞机『迷』航了!

    5点30分左右,机长报告:耳机里听到有英语、俄语,还有汉语的声音,估计附近正在空战!

    原来飞机竟向北飞到了朝鲜西海岸的图们江口,这里不但离丹东相距五六百公里,而且是敌我空战区域。飞机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此时,刘震将军格外冷静、镇定。他走进驾驶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边观察一边指挥。他判定好方位后,决心冲过敌我空战区,先沿着西海岸向东,然后越过朝鲜半岛,直『插』丹东。这是一条更加危险的航线,不但有可能被敌机发现,还会随时遭到我防空部队的炮击。将军对机长说:“没有办法了,只有这一条路,不然时间来不及,油料也不够。”

    5点50分,志愿军拉古哨地面防空部队报告:发现一架美军轰炸机(刘震乘的运输机),已做好一等准备,随时准备开炮。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空军指挥所打来电话:那架飞机可能是刘震乘坐的运输机,由沈阳起飞『迷』航的,千万不能打!

    刘震将军和机组人员幸免于难!

    5点50分,将军乘坐的飞机到达浪头机场上空。但是,不幸的事又发生了。

    年轻的飞行员从『迷』航到复航,心情兴奋,当飞机对准浪头机场着落时竟忘记了放下起落架。幸亏信号员发觉,迅速打出红『色』信号弹。

    6点整,经过复飞处置,刘震一行安全着落。

    浪头机场上,苏联空军的军长和即将回国的师长阔日杜布迎上来与刘震将军热烈拥抱。他们责备刘震:“这样做太冒险了!”刘震说:“这不能怪飞行员,是我决定冒险飞行的,因为我是代表『毛』『主席』来欢送你们的。这次冒险飞行是有意义的!”

    “老大哥”眼睛湿润了,机场上响起了一片“乌拉”(俄语“万岁”)声。

    1992年8月20日,刘震将军不幸因病去世。半年前,笔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共和国第一代空军将领。在我军众多的老将军的行列中,他给人的感觉十分独特、鲜明、与众不同。

    笔者第一次见到刘震将军时,他穿着一件暗红『色』的水洗纱夹克衫。这是目前香港最流行的时装。第二次见面,他换一套衣服,由深绿和淡绿组成方格的『毛』线绒外套,也是一种新式的高级面料。第三次他穿的是西装,灰『色』西装、红『色』领带、棕『色』的意大利真皮皮鞋。如果不了解底细,还以为他是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华侨。

    将军接受采访时如同迎接嘉宾。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脸上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桌上摆着整整齐齐的材料和笔记,上面准确地记载着将军打仗的时间、地点和毙敌、缴获的数字。另外,桌上还有两副眼镜,平时戴一副,看书写字时换上另一副,都是香港精明眼镜公司生产的一流产品。

    刘震将军说:“平时我很注意保护眼睛,现在还能看二三里远的东西!”此时,将军起身伫立窗前,凝目远眺……

    天是蓝的,蓝得明净,蓝得祥和,一条银『色』的闪烁着光亮的线条倏地抛向苍穹。“一群鸽子!”将军说。

    果然,一群洁白而美丽的鸽子飞来了!

第24章 温玉成:福祸两茫然(1)() 
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是无法明白真相的悲剧;一是了解了真相的悲剧。

    ——作者手记

    周恩来临终记挂的人

    1975年冬,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北京的寒流来得格外早,格外猛。

    这是周恩来总理临终前夕的一天,李先念和陈锡联到北京医院去看望总理。

    入冬以来,总理的病情急转直下,由于癌症的消耗,体重由原来的130斤下降到几十斤。这时国内的政治形势也进一步恶化,“批林批孔”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其斗争锋芒已很明显地指向了周总理。在这样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探望病重的周总理,李先念和陈锡联说不清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上午10点,他们心情沉重地走进病房,向坐在沙发上的总理问好。

    总理坐在沙发上,消瘦的脸庞『露』出一丝微笑。李先念和陈锡联先后上前和总理握手。

    “有两个人的事情,我心中一直不安。”

    握住陈锡联的手时,总理的手久久不放:“一个是你,你现在怎么样?过关了没有?”

    “过关了。”

    陈锡联感激地点点头。“批林批孔”中,江青点了陈锡联的名,总理多次欲保而无能为力。“过关”就是指他的问题弄清了。

    “那我就放心了。”

    总理仍然握住陈锡联的手,面向李先念,断断续续地说:“我这一辈子办了两件事情不安心……一个是陈锡联同志,一个是温玉成同志……温玉成同志不是我要关他的,江青『逼』的……”

    李先念『插』话说:“总理身体要紧……”

    “没有关系,”总理仍然念念不忘温玉成问题,“你们知道温玉成现在在哪里?

    温玉成不是我要关他的……你们去找一找他,看他怎么样了……”

    邓家花园里的“特殊犯人”

    四川,成都东郊,一座被称为邓家花园的庄园式建筑。这座当年大军阀邓锡侯的豪华住宅,如今成了关押政治人物的场所,高墙上电网密布,四周岗哨林立。

    在这座院子里,有一位浓眉大眼的“特殊犯人”。他开始是进来办学习班的,接着被软禁在一座独立小院里,再接着便升格为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间。这位罪状逐渐升级的“特殊犯人”就是周恩来总理临终前仍挂念的温玉成将军。

    当总理向李先念、陈锡联打听温玉成下落时,穿着一身旧军装的温玉成将军正在邓家花园的院子里打扫卫生。他扫一阵,停一会儿,两眼望一望着纷纷扬扬的落叶。

    这个院子里的树叶绿了,黄了,落了,又绿,又黄,又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自从温玉成将军进来后,已经绿了六次,黄了六次,落了六次……六年,多么宝贵的六年,将军可以参加两个解放战争。

    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六年过的是什么日子。算是软禁,算是监护,算是关押,还算是被判了徒刑?什么都不算,不明不白地被囚禁了6年。

    这六年里没有一个像样的领导找温玉成谈过话。他曾给『毛』『主席』、周恩来、林彪等领导多次写过信,但都是石沉大海。

    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越想越想不通:十几岁参加红军,跟随『毛』『主席』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南北,抗美援朝。不要说有什么功劳,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后半辈子,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如果不是他爱人宋婉明的“秘密纸条”,温玉成将军也许活不到今天,他的精神也许早就崩溃了。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温玉成将军的爱人宋婉明,她回忆温玉成在邓家花园的生活时说:老温被关在成都东郊邓家花园,这是一个叫邓锡侯大军阀的住宅,和刘文彩庄园有点像,住在一排平房里。140斤进去,90斤出来。出来时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他在里面烧水、扫地、搬运垃圾,什么活都干。

    他住进邓家花园后,我怕他想不开,寻短见,就用纸条写一些话,讲孩子们的情况,劝他想开些,鼓励他生活下去。

    我每隔一个月要送两次衣服给老温。为了不让哨兵发现,我就把小纸条缝进上衣的风纪扣的衣缝里。你们别看老温是大老粗,有时候他也挺细心的。他这个人很讲究军容,隔离审查也一样,风纪扣扣得好好的。在他扣风纪扣时,『摸』出了名堂,觉得领边特别硬,就拆开看,果然有信。就这样,我每次送衣服去都缝一张纸条进去,写几句鼓励他生活下去的话。

    5年多时间,一个月两次送衣服,共144张纸条,老温把这些纸条都保存在铺板底下。出狱后,纸条有两寸厚。他对我说,在邓家花园,他几次要寻死,都是因为反复看了这些“秘密纸条”才打消了短见。可惜老温怕事,出来后就把“秘密纸条”全烧了。上面写得都是家中一切都好,你不要灰心,要坚强地活下去,你的问题一定会弄清楚的。『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我也抄过给他看。

    老温这个人,我和他生活了十几年,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只知道打仗、执行命令,政治他哪懂?

    1975年12月,成都军区根据周总理办公室的通知,将温玉成释放出狱。

    此时的温玉成将军已成为一位皮包骨头的干瘦老头,他老老实实地跟着一位战士走出了邓家花园。外面空气格外新鲜,蓝天中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

    大起大落为哪般?

    五年前,这位干瘦老头威风凛凛地坐在九大『主席』团的常务『主席』位置上,感觉非常好。笔者那时只能在中央新闻纪录片里遥遥仰望将军的尊容:一双浓眉微微上挑,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方脸大耳,虎背熊腰,一身军服整整齐齐,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他谈笑风生,汪东兴坐在他的右面,叶群坐在他的左面。

    那是1969年4月1日,被称为团结胜利的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