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战将-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新战斗进展。

    继26日38军和42军拿下德川、宁远之后,40军已向球场洞、价川方向进攻;同时50军、66军和39军也分别向博川、安州、宁边、价川方向实旅突击,美李伪军已全面溃退。现在38军113师能不能尽早『插』到三所里,关上“闸门”堵住流水般溃逃之敌,是彭德怀司令员最为关心的事。一旦113师『插』不到三所里及时关住“闸门”,此次战役又将和第一次战役一样,形成了击溃战,达不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黄昏时候,彭德怀司令员根据战斗进展情况紧急电令38军:“价川美军有南逃迹象,速『插』三所里。”彭德怀在命令中强调38军113师一定要『插』到三所里,截断价川与平壤的联系,强调『插』到了,截断了,就是胜利。

    而此时,命令发出已近10个小时了,113师一直没有和志愿军司令部联系,同军部也没有联系,谁都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个位置。

    彭总不断地催问,有没有113师的消息,可回答总是没有。

    外面北风呼啸,彭德怀司令心焦如焚。

    第二次战役发起后,彭总和总部同志已三天三夜没睡觉了。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与此同时,38军军长梁兴初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这位身材高大的军长守在话务机旁,两眼充血,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地燃着,一刻也没停。隔一会儿,他就要问一下:“有没有113师的消息?”

    27日下午2点,部队胜利打下德川后,韩先楚副司令员又来到38军,向梁兴初军长、刘西元政委布置了38军的下一步任务:“一是要『插』向三所里,二是要攻占嘎日岭。但关键是『插』到敌后三所里!”韩先楚副司令员神态严峻,把“关键”

    两个字咬得很重。他还指着地图介绍:“严重的问题是,美军3个师共300多辆坦克、400多门火炮,而我一个师却只有十几门火炮,只有少数反坦克手雷。113师要孤军深入敌后,截住敌人,任务的确是十分艰巨的!”

    梁兴初军长坚定地说:“请放心吧,113师没问题。”

    他相信,113师能够完成任务。这支部队基础好,战斗力强,干部指挥熟练,有连续攻击精神。该师“钢八连”“战斗模范连”“安东卫连”等都是红军连队,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直罗镇战斗、平型关大战。这是一支多次建立战斗功勋的部队。在这样的一支英雄部队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而此时,梁兴初军长和刘西元政委都坐立不安了。113师出发后快一夜了,竟一点音讯也没有。电台一直没有停机,报务人员轮换守在机上,嘀嘀嗒嗒,从明月初升到东方破晓。

    113师到哪里了?是路上受阻呢?还是电台失灵?38军第一仗没有打好,这一仗……他们真不敢往下想了。

    外面北风呼啸,梁兴初军长全身汗流如雨。

    113师究竟在哪里呢?

    40年后,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原113师338团团长朱月华告诉笔者,当时他的团是前卫团,指战员们正披着白被单在雪地上飞奔。到天亮时,部队已急速行军100多里,距三所里只剩下30多里路了。

    这时,天上的敌机不断旋来旋去,进行高空侦察。开始敌机一来,他们就吹号隐蔽,敌机一走,部队又上路前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速度很慢。

    后来,师长江『潮』果断下令:“去掉伪装,大摇大摆前进!”考虑到美军的无线电监听技术很先进,防止敌人侦破出他们不是南朝鲜部队,师部还命令把所有的电台都关闭了,干脆来个无线电静默行军。

    事后证明,这是一招十分高明的决策。由于是在敌后行动,敌侦察机果然上当,以为是南朝鲜部队,并通知三所里伪治所为“国军”准备饭菜。

    朱月华团长率领的前卫团一夜行军145华里,终于在28日早上7时到达三所里,抢占了有利地形,比溃退的敌人先到了5分钟。

    三所里的“闸门”关上了。

    分兵龙源里是38军的又一英明决策。113师大队人马到达三所里后,梁兴初军长拍来电报,命令他们分兵“龙泉里”。师长江『潮』摊开作战地图,看到龙泉里在三所里北面,敌人不可能往后退,而在三所里西面几十里处有一个“龙源里”,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并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他估计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很可能会转道龙源里撤退。江『潮』判断,龙泉里,显然系“龙源里”之误。

    于是,师长江『潮』和政委于敬山胸有成竹地及时做出了战斗部署:以338团3营继续留在三所里地区截击南逃之敌,同时以1营和2营追歼逃敌外,令337团向龙源里急进。

    29日4时,337团前卫3连经过一夜急行军,赶到龙源里地区。指战员们刚占领阵地,就听到了美军坦克的隆隆马达声。我军卡断三所里后,美军果然改道向龙源里汹涌而来。

    他们没有料到,龙源里的“闸门”也关上了!

    三所里、龙源里两道“闸门”前的战斗格外激烈,而最激烈的地点是位于龙源里东北的松骨峰。

第37章 梁兴初:“万岁军”军长(3)() 
着名作家魏巍曾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这场战斗描写如下:还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秃秃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面前。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这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至于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假若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魏巍写下成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不过才30岁,如今已80开外了。这50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作品里12名烈士中居然还有两位“死”而复活。

    这两位“活烈士”一位叫李玉安,后来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工作;另一位叫井玉琢,后来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红旗乡务农。在松骨峰战斗后,大家都以为他们已死了,其实他们被抢救队送往后方医院了。而后,李玉安和井玉琢转业回乡,默默无闻地过了40年普通人的生活。

    当然,这是后话。

    彭德怀嘉奖“万岁军”『毛』泽东笑谈“纸老虎”

    松骨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正是志愿军司令部最紧张的时候。

    这天清晨8点左右,志愿军司令部终于收到了113师的无线电讯号。几组简单的密码讯号组成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部到达三所里。”

    “敌人企图经三所里向南撤退。”

    “请示我部任务。”

    大榆洞木板房里笼罩了一夜的愁闷气息为之一扫,人人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哇!”彭德怀司令员兴奋地大叫,“立即回电:坚决堵住三所里南逃之敌!

    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想不到,真想不到!”邓华副司令员情不自禁赞扬,“这么快就到三所里,一夜行军150里,奇迹!奇迹!”

    “38军不愧为主力部队!”政治部主任杜平接着说,“上次挨了批评,这次憋足劲,要打出样子来!”

    ……

    突然,彭德怀司令员收敛了笑容:“不好!”

    原来,他在地图上看到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公路由北向南贯通,一个小镇龙源里卡在那路上,敌人在三所里受阻后肯定会转道龙源里。

    彭德怀司令员急忙对邓华说:“再给113师发报,让他们派一个团赶到龙源里堵住敌人!”

    当得悉113师已经按照军长梁兴初的命令分兵龙源里时,彭德怀司令员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个梁大牙,不愧为打铁的,有种!”

    下午1时,龙源里松骨峰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彭德怀司令员走到话务机前:

    “给我要113师指挥所!”

    话务员将话筒送给司令员。

    “你是哪一个?你们在哪个地点?”彭德怀司令员大声问。

    “我是113师政委于敬山,我们在龙源里。”

    “我是彭德怀,告诉我,你们在那里情况怎么样?你们要注意,敌人全退下来了,一齐涌向你们那里,你们到底卡得住卡不住?”

    “报告彭总,全师指战员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很好啊!告诉大家,你们打得很好,我们主力正在向你们靠拢,你们要加把劲,把美国佬卡住!”

    “放心吧!我们一定卡住!”

    12月1日,38军各部队还在继续阻击、围歼残余敌人,志愿军总部发出了由彭德怀司令员亲自签发的嘉奖电令。

    嘉奖电令全文如下:

    梁、刘转38军全体同志:

    此次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过多顾虑,发挥3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其是113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三十日战果辉煌,计缴坦克汽车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第38军万岁!

    彭邓朴洪韩解杜12月1日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将军回忆:“彭总从报话机中听到第38军在松骨峰战斗英雄事迹时,已是12月1日凌晨了。当时,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都到部队去了,总部只有彭总、解方及我。

    我们都为第38军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所感动。彭总若有所思地对我说:‘杜平,你说得对啊!38军的确是一支好部队!’

    “彭总的话语使我想起了在序战中彭总对第38军的疑虑,想起了在志愿军首届党委扩大会上彭总对第38军的严厉批评。我为第38军以自己的行动赢得彭总的赞扬而感到高兴。

    “‘是不是用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名义发个电报表扬第38军一下?’我向彭总建议说。

    “彭总同意后,志愿军政治部立即起草了一个嘉奖电。此电呈彭总审阅时,我一直站在他的身边等候,亲眼看见他重写了电文,并在结尾处添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

    “我当时觉得,说志愿军万岁可以,叫某个军万岁,似乎没有先例。彭总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说:‘打得好,就是万岁嘛!’他转身把电报稿递给参谋:‘拿去发了,通报全军,上报军委。’”

    38军的英勇事迹,被感动的又何止是彭总一人。当作家魏巍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写出长篇通讯《被人们欢呼的万岁部队》后,“万岁军”的美誉传遍了朝鲜战场乃至整个中华大地。

    1951年初春,冰雪消融。

    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刚刚安排好志愿军回国代表团接待等有关事宜,回到家里准备休息。突然,电话铃响了。萧华主任拿起电话,不禁吃了一惊:“『主席』!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

    电话里传来了熟悉的湖南口音:

    “萧华同志,听说有个叫刘西元的政委从前线回来了?”

    “是,他随邓华副司令刚到北京,准备向军委汇报朝鲜战场情况。”

    “说是打了大胜仗的那个军。”

    “是的,第38军政委。”

    “我想找他到我这里谈谈,你明天把他找来。”

    “是!”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会见,一位被称为“万岁”的领袖去会见一位被称为“万岁军”的政委。

    次日下午3点,北京中南海颐年堂。

    萧华主任带着38军政委刘西元驱车来到这里。他们吃惊地看到,身穿银灰『色』中山装的『毛』泽东『主席』早已站在门口迎候了。

    车刚停稳,刘西元政委忙跨出车门,磕响双脚,立正向『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主席』,您好!”

    『毛』泽东『主席』微笑着伸出大手,久久地握住刘西元政委的手,仔细端详着他:

    “前线同志辛苦了!你这个人为何这么瘦呀!要请个医生给你诊一诊。”『毛』『主席』说完望着萧华,那意思是说这事就交给你办!

    刘西元政委是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曾跟随『毛』泽东『主席』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战斗、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虽然多次见过『毛』『主席』,但单独受到『毛』『主席』的召见,还是第一次。他激动地说:“谢谢『主席』的关怀!”

    他们边谈边走进『毛』『主席』的居室。

    这是一间普通的客厅,几个老式沙发,两盆青翠欲滴的君子兰,长条茶几上摆了苹果和葡萄,一盒圆桶的“大中华”香烟开着盖。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朝鲜地图,地图上标着显示敌我双方战斗态势的各种标记。

    落座后,萧华主任简要地向『毛』『主席』介绍了第38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斗中的情况。当萧华介绍到抗美援朝战斗情况时,『毛』『主席』说:“知道呀,你们打了很好的仗,名气可大啦!胜利之军呀,打败了美国佬。你们钻进美国佬的后方,打了个大胜仗。把美国佬打痛了,是不是?”

    刘西元政委回答:“战士们都想打胜仗,可我们在指挥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毛』『主席』接着说下去:“是呀,胜利之军容易骄傲的呢,你们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轻敌了!轻敌骄傲,那是要吃亏的呢!”

    刘西元政委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