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祭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荒唐!”徐长恭眉头拧成了一股绳,“他这是在试探你是否有为国为民的诚心,和你调兵遣将御敌于国门外的能力,你若是不阻拦霍青,或者说是愿意接受,也不至于闹到这等地步!你可别忘了,小皇帝现在还没有动我们的资本!”

    徐长恭此时所说的话,听在徐天然的耳中,宛若醍醐灌顶一般。是啊,小皇帝纵使心怀大志,可他没有自己的班底,拿什么和自己这个徐家未来的掌权人来斗?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徐天然今日朝堂上一闹,等于是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纵使自己没有篡位的打算,也会被认为有这个心思,这若是传扬出去,那些拥戴朱家皇帝的人,怎么可能会放得过他?事实上,徐家的确拥有着废立皇帝的能力,但他们不能这么做,一切只因为,天下万民,承认的皇帝姓朱而不姓徐。

    “那,现在该怎么办?”一时之间,徐天然想了许多,若是依照以往的脾气,他必然是要用尽全力,逼迫小皇帝不再过问辽东战事。然而,现在已然是不可能的了,毕竟是自己的鲁莽断送了这些。

    当然,徐天然的心中也恨极了幽州总兵刘贯,要不是这个人莫名其妙的让霍青前来送军情呈文也不会搞成这样子。

    徐长恭盯着徐天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恨极了自己这个儿子不争气,但到头来,又不得不选择去保护自己的儿子,以免将来有人拿着今日朝堂上的把柄去攻讦他:“事到如今,也只能妥协了。本国公,又是该出山的时候了!”

    “爹,您要?”徐天然缓缓从地上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望着徐长恭,他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大概是要重返朝堂,以保全自己,“可是,您一旦出现在朝堂上,怕是会引来非议!”

    “非议就非议吧!我本来就是生了病离开朝堂的,现在病好了,总该回去掌管朝政了吧?更何况,我也要进宫面见太皇太后,禀报重要的事情,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因为今天的事情,你这兵部尚书,怕是保不住了!”

    “爹,什么重要的事情啊?”

    “大金国的信件!”

    朱勉问过徐氏的安后,便回到了重阳宫继续读书,同时演习各种兵法,想要解决东北边关遇到的困境。

    据霍青而言,幽州云州的大战,恐怕大明国已经输了,城池也早丢了,现在如果调兵前往幽州和云州,恐怕为时已晚。虽说幽州乃是辽东省的门户,丢了幽州,就等于丢了辽东省,然而辽东省毕竟是一个地跨千里的大地区,大金国想一口吞下辽东省还没那么大的胃口!

    一连数日,朝堂上议论的事情,都是关于调兵遣将守卫辽东省的。这一时间,关于幽州云州方面的战报,也在不断传来,正如朱勉所料,幽州最终丢了,守卫城池的将士,大部分战死。

    十二月十五日,照例早朝,依旧是辽东省的军事。

    “众臣若是再没有对策,恐怕这辽东省,便不是我大明国的土地了!”随着败报的不断传来,朱勉也不由得着急起来,“实在不行,朕就率领御驾亲征!”

    “皇上,不可啊!您年龄幼小,尚未亲政,倘若是于乱军中战死,该如何向大明国的列祖列宗交代?”唐浩率先站起来反对,“臣等无能,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对付大金国的办法!”

    “目前,锦州、宁远和松江三处总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然而要面对大金国的威胁,难以调动。原本京城调往盛京府的军队,后来被打残了,留在了辽东省,合兵一处总也有十万上下。但,天寒地冻的日子,兵部发往辽东省的补给又没能及时抵达,这一部分军队的战斗力,得打个对折!”

    高参站了出来,分析着当前大明国面对的调兵状况,他的言语,让朱勉难以看到救援辽东省的希望。

    “京城卫戍的部队,如今也只剩下神机营和御林军了。但这一部人,打死也不过万人,如何抵挡得住大金国十数万的铁骑呢?若是皇上您真想调兵救援,不妨调河东省的驻防官兵,出长城前往辽东省,但这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一个月,辽东省恐怕已经成了大金国的囊中之物了!”

    “臣等建议,调江北省的驻军,前往山海关,据关而守,只要把大金国压制在长城以外,相信一切都平安无事!”

    曹攸站了出来,他的建议,在众人听起来,却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到了那个时候,丢了辽东省,将来大金国有一定实力,打进长城来,是不是也要丢了蓟州?”很显然,曹攸的话,朱勉并不同意,“兵部尚书徐天然借口生病,不来朝堂商议军政,朕简直是养了一个废物!”

    朱勉的话音落下,众臣的脸色,不由得怪异起来。他们明白,徐天然没有放手兵权,这导致朱勉难以大规模调动京城周边的驻军,也就是为什么,几个辅政大臣,商议了这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救援辽东省的办法。

    “太皇太后驾到!”

第51章 和亲() 
众人沉默之间,朝堂门口,却是传来了司礼太监的吆喝声,显然是太皇太后徐氏要来到朝堂上,插上一脚今日的朝会了。

    听着这声吆喝,朝堂上的一部分人,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一部分人则是不住的摇头,唯有朱勉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但他又不得不赶紧起身,走下龙椅,到了朝堂门口赶紧施礼:“皇祖母,孙儿这里有礼了!不知今日,皇祖母为何驾临朝堂,难道有什么良策,助孙儿破敌于边关之外吗?”

    “近闻辽东战事,连续失败,恰逢大金国的太后来了一封信件,其中的意思,哀家特意来朝堂上,与众位爱卿商议一番。”

    太皇太后徐氏一边说着,一边示意着身边的小太监拿出一份帛书,递给了朱勉。很显然,这就是她口中大金国太后的那封信件。

    朱勉闻言,面色有些难看的接过帛书,他心中有着万般的抗拒,但终究是不能抵挡徐氏的威严,便是展开帛书,缓缓读道:“今辽东大战,双方损失惨重,念及大金与大明,本是手足兄弟,当结为亲家,故而公主入嫁,以止息战乱!诚以辽东省为聘礼,约定明年二月二日公主起行,如若不然,三十万铁骑叩关,玉石俱焚!”

    朱勉一边读着,身子一边颤抖着,这是来自于大金国太后的信件,不是什么和平协议,而是一封威胁信。

    作为皇帝,朱勉太清楚为什么大金国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与大明国进行通婚,维持暂时性的和平,其目标是要扫荡周边各处小国,以扩充自己的势力。但若是一直与大明国对抗,对于大金国来说,百弊而无一利。

    毕竟,与周边各国比较起来,大明国的国土面积纵横万里,这也就意味着在抵御外族的入侵中,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迂回。况且,大明国虽然现在国力不大强盛,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金国想要跟大明国持续耗下去,其国力绝对难以撑下去。

    但若是大金国将周边小国吞并下去,那么它就有和大明国叫板的实力了。

    这样的野心,朱勉十分清楚。不光光是他这个少年天子看得明白,朝堂上的一些人,听着朱勉读出了帛书上的言语,也自然明白大金国的意图。这是在利用与大明国停战的时间中,去吞并其周边小国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

    “皇祖母,这等信件,也值得拿上朝堂来讨论吗?大明国的众臣,绝不同意和亲一事的。”朱勉很清楚信件中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利用和亲的名义,来实现一个短暂的和平,“大明国向来不与外国和亲,也不向外国割地赔款,宁可战败丢了辽东省,也要保持自己的骨气!”

    朱勉说的这些话,很多大臣都是暗中点头表示赞同。太皇太后徐氏突然出现在朝堂上,又是带着那封信件来的,其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利用和亲一事,来解决辽东省的战场情况。

    然而,徐氏作为太皇太后,纵然身后有着徐家这个外戚力量,但她毕竟是一个女人,很难理解大明国开国至今的不和亲等祖训。那是一种骨气,若是一个国家连这点宁可战败,也绝不向人低头的骨气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迟早要灭亡。

    “众位臣子,切莫多说,且听本宫所言!”众人还来不及附和朱勉的话,就被太皇太后徐氏打断了,“大明国现在国力贫弱,难以调动一兵一卒抵御边关威胁,因此辽东省被大金国攻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这一过程中,必定会使得百姓黎民大受损失。故而,为天下苍生计,我们可以按照金国太后帛书上所言,将辽东省作为嫁妆和平的转让给金国,同时皇帝你娶了他们的公主,以结秦晋之好,也就相当于是大明国与大金国之间,从今往后是亲戚国家了。”

    “这样子一来,大明国也就可以换来短暂的和平时期,皇帝及列位臣工,也就能够集中精力用以内治了。”

    太皇太后徐氏的一席话,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以至于众多倾向于徐家的臣子,他们的态度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心中也在不住的感叹着,幸亏太皇太后精明能干,否则的话,大明国不知道会遭遇到怎样的境况。

    事实上,在这些人的心中,辽东省于大明国来说,可有可无。那里本来就是多民族混杂的地区,难于管理,且地域贫瘠没有什么粮食产量,反倒是每年都需要京城发粮补给。换句话说,辽东省就是大明国的一个包袱。

    然而,不管这些臣子怎么想,朱勉始终都是皱着眉头。他是有骨气的人,也明白大金国的真实目的,因而绝不可能答应和亲:“皇祖母,朕还没有到娶亲的年龄,不能与大金国联姻!”

    尽管朱勉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在场面上,他还是要婉转的拒绝。

    “更何况,天下臣民,没有谁愿意让一个异族女子成为大明国皇后的!再者说了,天下士子与朕一般骨气,绝不可能答应大明国与大金国和亲的。如果朕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朕将会是天下的罪人,是大明国列祖列宗的不肖子孙!这些罪名,作为皇帝的孙儿实在是担当不起!”

    “皇上,你别忘了,身为一国之君,首先要考虑的是百姓们的生死,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辽东省的百姓被大金国的铁蹄蹂躏吗?仁而爱人,儒家之精义,哀家看你是白学了!”

    太皇太后徐氏脸上流露出流露出不悦的神色,手中的龙头拐杖,猛地磕了一下朝堂上的地板,不由得惊醒了众人的思绪——大明国的实际掌权人不是什么徐家,也不是什么少年天子,而是眼前的太皇太后徐氏。

    她说要和亲,朱勉就是长了十张嘴也难以反驳;她说要罢免某个大臣,就算这个大臣政绩再怎么卓越也无济于事;她说要征收战争税,就算朱勉再怎么抵触,也难以避免。

    此时此刻,朱勉的身体早已是颤抖了起来,他的心在痛。堂堂的大明国,竟是要在一名妇人的手里,葬送了传承四百年的骨气与尊严。

    “太皇太后,朕宁死也不从!”

    朱勉早已是满腔怒火,他已然不管任何的后果了,低沉的声音传入众臣的耳中。那种压抑满腔抱负的情绪,也旋即传播了开来。

    “请太皇太后另立新君,择贤人为帝!大明国第十七世皇帝朱勉泣血奉上皇帝宝鉴!”

第52章 再哭太庙() 
朱勉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的摘下自己的十二冕旒皇冠,同时也缓缓的褪下自己的九龙黄袍,脸上视死如归的表情,让众人不由得惊愕。

    “皇上,不可!”

    包括四位辅政大臣在内的全体臣工,皆是跪拜下来,他们谁也不曾想到,朱勉会说出这样的话,会做出这样的动作。然而,他们又都是明白,朱勉很明显是在跟太皇太后徐氏置气。不过,作为大臣,这些人又不得不劝告朱勉。

    但,朱勉似是不管任何人的表情,就连太皇太后徐氏此时此刻有些愠怒的神色,他都不曾放在眼里,径直走向龙椅后便是将皇帝玉玺拿到了太皇太后徐氏的面前:“孙儿不孝,情愿退位,也不愿意做这等的千古罪人!”

    朱勉说完,便是将皇帝玉玺重重的往地上一放,发出一阵闷响,像是在警告着众多大臣,也仿佛是在给太皇太后徐氏提个醒一般。

    “皇上,你……”徐氏起初有些惊讶,但看到朱勉将皇帝玉玺捧到自己面前,不由得怒气冲天,“皇上,和亲之策,乃是为国为民,你如此的不懂道理,休怪本宫垂帘听政了!”

    朱勉似是没听见徐氏的言语一般,径直走出了金銮殿,众臣见此,先是望向了徐氏,有些迟疑之后,便是迅疾跟了出去,旋即金銮殿上,只空留了太皇太后徐氏一人。

    此时此刻的徐氏,面色阴沉,嘴里也不断的絮叨着“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连大体都不懂得,简直是荒唐至极!”等的字样。

    朱勉不管身后跟了什么人,便是两眼带着泪痕,往太庙方向而去,临近大门,便是不由得对太庙守卫喝道:“把住门口,不许任何大臣进来!”

    说完之后,朱勉便是大踏步的进了太庙,而紧接到来的众臣,却是被守卫拦住。

    “唐阁老,你说这可是怎么办啊?金銮殿上,皇上褪去龙袍,脱下冕旒,这简直是千百年来也没有听说过的奇闻啊!”

    “高中堂,您说该怎么办?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您的意思是,要建议太皇太后另立新君?你可别忘了,当今皇上,乃是宁祯先皇的独苗,可是正统继承人!正统继承者没怎么样,你就敢存着换皇帝的意思,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哎呀,少年天子,这就是怎么了?守卫们,还不快快开门,若是皇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拿你们是问!”

    众臣之间不由得焦急起来,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会因为一个不存在的后世名声而闹到自我退位。

    这是赤裸裸的不负责任!

    不管众臣如何交流,朱勉都难以听见,此刻的他,正盘膝坐在大明国太祖皇帝的塑像面前哭泣着呢。泪水之中,隐藏了万千的不甘心,甚至是苦痛。

    “孙儿无能啊!太祖皇帝交代下来的国策,都被人篡改了!”

    “孙儿有罪啊!愧对列祖列宗,九泉之下,无颜见各位先皇了!”

    “和亲,这是咱大明国的耻辱啊!”

    太庙之中的哭声,越发的凄惨起来,朱勉泪流满面,显然是在向大明国的先帝们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祖宗传承下来的骨气,到孙儿这一代就断绝了,这是孙儿的过错,孙儿宁愿身死,也不愿承担着千古唾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庙之外的群臣,越发的焦急起来。有些臣子,不断的呵斥着守卫,希望他能够打开大门,让众臣进去面见皇上朱勉,然而守卫雷打不动,站在大门前,挡着众人的去路。

    “你这厮,若是再不让开,万一皇上在太庙之中出现什么闪失,拿你是问!”

    唐浩指着门前的守卫,眉头紧皱,他有些担心小皇帝朱勉的安全,万一这个少年天子想不开,那大明国的天下岂不是要乱了吗?

    朱勉作为先皇唯一的皇子,对于他来说,在皇位的争夺上,没有兄弟的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叔伯们对于皇帝之位没有想法!

    定王朱洵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对于这一点,作为辅政大臣的唐浩,比谁都清楚,小皇帝不能退位!

    一旦退位,将不知道会有多少藩王,打着勤王的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