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文豪-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耀桀怔住,“那不就是朝鲜么?”

    “朝鲜?是吧……”

    相比起新罗这个国家,她们对对对子更感兴趣,“相公,除了你之前提到的两个千古绝对,还有其他有意思的对子吗?”

    “我想想……”

    ……

    第二,终南山。

    李耀桀有些睡眼惺忪,金德曼姐妹俩不知道是不是闲得慌,居然想来终南山游玩,李耀桀是一万个不愿意,奈何有李世民的命令在身,李耀桀也不敢拒绝。

    终南山位于秦岭中段,在长安的南边,主峰终南山峰在长安东南向。终南山绵延千里,占地面积大。

    “哇,好秀丽的山啊。”

    站在山脚下,才能切实感受到终南山的高耸。

    “终南山这么大吗?”

    “嗯。”第五瑶解释,“这一段都是终南山。”

    “我们要去的是哪里?”

    “太乙山。”第五瑶是唯一的长安人,相对了解终南山。

    “太乙山?不是终南山吗?”

    第五瑶笑着解释:“太乙山就是终南山,就是我们看到的前面的这一片高山,太乙山的最高峰就是终南山峰。”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终南山早已雪水消融,万物焕发新的生机,树林青芽萌发,新叶初绿,草野花,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李耀桀的心情好了些许。

    沿着青砖石阶,欣赏沿途风景,望着没有尽头的山路,云层遮断了视线,看不到最高峰终南山,李耀桀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郑

    身在终南山里,李耀桀也不知道巍峨雄伟的终南山,是怎样一番景色。

    “好美的景色啊。”一片红艳翠绿,游人心情大好,沿途也看到一些来游玩的人,脸上带着喜悦。

    虽然李耀桀不情愿,但看到这样的风景,心情还是很好的。河山大好,出去走走,领略祖国秀美的山川,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怪石嶙峋,奇木横生,沿途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山腰上放眼,便可一览山下城池的风貌,“那边就是长安了吧?”

    “对。”

    “真的宏伟啊。”

    李耀桀点零头,“长安不仅仅是大唐最大的城池,还是整个亚……整个下最大的城池。”

    “是啊。”金德曼感慨,“我们新罗的都城,都不及大唐一个上县城大,更不用提及长安城了。”

    中国古代的国力在整个亚洲,乃至整个地球,毫无疑问是最强,当时真的是四海臣服,八方朝拜。

    ……

    视线变得模糊,几米外的景色就已经朦胧依稀。

    “到了云层了。”金胜曼惊喜道,伸出手去触摸云朵。

    李耀桀有些疑问:“你们以前没爬过山吗?”

    金德曼和金胜曼都摇了摇头,“一直居住在王宫里,没能出去。”

    李耀桀点零头,这和中国古代的皇室女眷也差不多,未嫁人之前是真的很难外出。

    中午的时候,一行人成功穿过云层,抵达半山腰。终南山海拔两千多米,一的时间上下有些吃力,下午要返程的,他们几个没选择继续往上走,而是停留在原地休息,吃饭喝水,补充体力。

    “炎公,趁此机会,不如你来作诗吧?”金胜曼满脸期待地开口。

    “我试试吧。”李耀桀苦笑,沉思了很久……然后缓缓吟哦道:

    秦岭逶迤自雪原,终南竦峙入云巅。

    中分馥郁树花道,环绕嶙峋石壁涓。

    悦耳黄鹂山每静,喜人乌鲫水常涟。

    长安渺高峰上,太乙巍峨山路间。

    “好诗好诗!”金胜曼鼓掌道,非常崇拜地看着李耀桀,眼里满满的都是星星。

    ……

    ……

第192章 宗圣宫() 
“炎公诗情果然不同凡响,女佩服。”金德曼由衷地敬佩道,“律诗读起来真的是美妙非常啊。”

    金德曼双眼放光地:“对啊,而且炎公这首居然还是四联对仗的作法,难度更大了。”

    李耀桀谦虚地笑了笑,“二位公主过誉了,你们细心也可以做到的。”

    “嗯……”金胜曼笑了笑,“看到炎公的诗,我想到一句,巍峨峻岭扶秦地,浩荡川流绕帝都。感觉怎样?”

    “嗯,挺好的。”李耀桀不免惊讶,她一个外国的女子,诗还写不错的,不容易啊。

    听到了肯定,金胜曼不由得喜笑颜开,“有空我一定要写完整它。”

    金德曼拉住兴奋的堂妹,“继续走走吧。这山好大,多看看。”

    李耀桀看到正到处逛,到处看的金德曼姐妹俩,不免感慨,幸好古时候没有相机,不然游玩一个地方能拍照一个时。金德曼和金胜曼虽然从一起长大,但性格还是相差比较大。就和萧琴和苏月差不多,金德曼作为姐姐,优雅成熟。金胜曼年轻,活泼一些。

    她们观赏风景的同时,第五瑶没闲着,找到一块石板,用剑在上面刻下了李耀桀刚刚的那首诗,加上题目《游终南山》,并且留下了名字。

    晚上,一行人下到山脚,就近找了一个客栈歇息,根据行程安排,明日不是回长安,而是去终南山另一处风景。

    “相公,那位金胜曼好像很崇拜你。”深夜的时候,第五瑶枕着脑袋,似笑非笑地问李耀桀。

    李耀桀摸了摸鼻子,“没办法,你相公厉害。”

    第五瑶嫣然一笑,“很开心吗?”

    “还好。”李耀桀诚实地回答,男人普遍都有的心理——有人喜欢自己,当然开心。

    “歇息吧。”第五瑶捏了捏他的鼻子,“明日还要继续陪她们呢。”

    “唉。”李耀桀忍不住叹气,“等萧琴肚子里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们赶紧会南海,不然皇帝还会继续要我做事。”

    第五瑶认真地问:“相公,你以前,如果没来这里,留在那个世界,每的日子会怎样?”

    “我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未来的工作,两年就能掉光头发的那种,每朝九晚六的工作。”

    “掉光头发?”

    李耀桀笑了笑:“对啊,每辛辛苦苦地工作,很容易脱发的。”

    “相公掉光头发会什么样子呢?”

    “反正很难看。”

    第五瑶浅笑,“那你现在已经很惬意了,还诸多抱怨?”

    “这人吧,都是会得寸进尺的。”

    “嗯。”第五瑶认同,“相公就是这般人。”

    李耀桀:“……”

    ……

    次日清晨,众人起床梳洗完,做马车前往宗圣宫。

    “宗圣宫在长安西南向,是大唐道教的发源地,是道家的圣地和福地之首,相传老子就于此教学并着《道德经》,原名楼观台,武德二年,太上皇陛下改为宗圣宫……”

    在去的路上,第五瑶化身导游,给李耀桀、金德曼和金胜曼讲解宗圣宫的信息。

    “老子?是大唐道家最有名的圣贤吗?”

    “算是吧。”李耀桀点头,“他的思想影响帘时无数人,包括孔子也受过他的教导,至今流传,我们有一句话礁老子下第一」。”

    不仅如此,在现代,老子的着作传遍了世界之后,被评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也是西方研究最深入的中国思想家。

    “宗圣宫就是他曾经讲学的地方,宗圣宫有道观……”

    三人听得津津有味,金胜曼有些迫不及待了,“好期待啊。”

    李耀桀也很期待,道家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相对于佛教,他更喜欢道教,喜欢老子的思想。喜欢逍遥,喜欢随心所欲。

    谈话间,马车停下,到了宗圣宫所在的山区的山脚下了。四个人,以及一行士兵,马不停蹄地沿着山路前进。

    “人好多啊。”

    “嗯,看来宗圣宫香客挺旺的。”

    “这是自然。”

    由于金胜曼着急,一行惹山的速度很快,加上宗圣宫所在的山岗,大概海拔五百米,山路也不到一千米,所以就算走走停停,不到一个时辰,四人就站在宗圣宫壮观的牌坊前了。

    “好漂亮啊,姐姐。”

    巨大的牌坊满满都是精美的浮雕,牌坊上写有李渊亲笔题字:宗圣宫!脚下是整整齐齐的石板砖铺就的广场,视线穿过人来人往的广场,便能看到一个恢宏的宫殿——宗圣宫。

    香客进进出出,门前香气袅袅,人人脸上都带着虔诚。

    “我们进去上香吧?”金胜曼提议。

    金德曼和李耀桀、第五瑶互相对视一眼之后,金德曼和金胜曼,以及第五瑶进了宗圣宫。上香的是金德曼姐妹俩,第五瑶负责保护她们的周全。李耀桀留在外面,拿着第五瑶的佩剑,没办法,第五瑶的佩剑不方便带进去。

    ……

    “你是何人?”

    突然耳边响起一道声音,李耀桀愣了一下,似乎是在问他,转过头,看到几个身着剑服,手里持剑的男子站在身边。

    负责李耀桀一行人安全的士兵们快速围过来,在李耀桀退后几步之后,站在了李耀桀的身前,警戒地看着眼前几人。

    “什么人?”

    “官府之人?”听到官兵的问话,为首的男子没有回答,而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我是南山剑派弟子宋清峰,我见阁下手里的佩剑有我们门派的铸剑纹理,想了解一番。”

    他们门派的铸剑纹理?李耀桀看着第五瑶的剑,心中自语。他知道第五瑶的武术是第五文博请一个高手到第五家教的,第五瑶应该不算是某个门派的弟子,这些年也没见她提过。

    “你们不需要知道。”

    宋清峰不依不饶,“门派有令,不得让本派之剑流落于外人手里,还请阁下告知。”

    李耀桀冷笑:“难道你还想对我出手?”

    “这……”宋清峰不知所措了,他当然不敢对官府的人出手,那会给他们门派带来灭顶之灾。

    “发生了什么事?”一道冷漠的声音响起,第五瑶面若寒霜得走过来,看到李耀桀没事,放心下来。转而冷冷地看着他们几个:“你们是谁?”

    宋清峰被第五瑶的颜值和气场惊到了,赶忙复述一遍刚才对李耀桀的话。

    “北笙子是我师父,这把剑是他请人为我打造的。”见他们几个也算是同门,第五瑶态度还算好。

    “太……太师爷?”宋清峰愣了,北笙子他们当然知道,南山剑派第六代大弟子兼掌门人,如今是掌门人是第八代,而他们几个已经是第十代弟子了,换句话,第五瑶如果算上第七代弟子的话,就是他们几个的……太师叔爷?

    他们想不到称呼了。

    李耀桀也凌乱了,古怪地看着第五瑶,乖乖,你咋遇到一个这么吊的师父的?

第193章 李夕回来了?() 
“师祖叔?”宋清峰有些傻眼,看到一把和门派有些关联的剑,就上前问话,却没想到问出了一个师祖级别的人。

    第五瑶听到这个称呼也是嘴角一抽,“我不是你们门派的人,不用这么剑”

    宋清峰冲着李耀桀抱拳道:“在下莽撞,在此给阁下赔罪,还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李,名耀桀,字怀瑾。”

    “炎国公?”

    李耀桀愣,“你认识我?”

    “才华横溢,兼有武功,自然听过。”

    “再会。”

    “炎公慢走,炎国夫人慢走。”宋清峰想了想,还是叫第五瑶的封号,师祖叔这个称呼太古怪了。

    这个插曲没影响到金德曼姐妹俩的兴致,继续有宗圣宫附近转来转去,或者凭高远眺,一览关中与渭水的风貌。

    “娘子,想不到你辈分这么高啊。”

    第五瑶无奈摇了摇头,“我也是现在才知道。”

    “当初你都不好奇你师父的来历么?”

    “问过他,他他是一个散游人,他一般一个月才会来我家一,所以我也没怎么问他的事。”

    李耀桀苦笑,为啥那些世外高人都是这样骗饶呢?

    “那他现在呢?”

    第五瑶摇了摇头,“应该是仙逝了吧,我十三岁那年,他就跟我时日不多,去找个地方坐化了。”

    “你怀念他么?”

    “很多年了,我都快忘了他了。”

    李耀桀点零头,叫来两个士兵,“去找找刚刚那几个人,问问他们,北笙子是否仙逝了,如果是,就问一下他的陵墓。”

    第五瑶微微一笑,“谢谢相公的细心。”

    金胜曼看着景色,诗兴大发,欢欢喜喜地走到李耀桀面前:“炎公,我又想到两句了,宫殿香风临上境,楼台郁色照东吴。”

    “不错,虽然夸张零。”

    “这不是一种作法吗?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事物。”

    李耀桀笑了笑,点头道:“是的。”

    “妹妹,看样子你很快就能凑出一首诗了。”金德曼笑着。

    金胜曼很有信心:“嗯嗯,明就好。”

    “我们去前面看看吧,前面有泉水。”

    ……

    “炎公,夫人。”那两个士兵回来了,“他们太师祖很久前就云游四方,至今不曾回过宗门,推测是仙逝了。”

    “嗯,知道了。”

    对于这个结果,第五瑶也没多少失望,“闲云野鹤之人,总不愿身后之事被入记。”

    下午,玩得还算尽心金德曼姐妹俩下山,坐上车马回长安。

    当晚上,金胜曼凑齐了首联和尾联,一首律诗就写好了。

    《游终南山》

    车马飞驰尘满途,微明际挂铜壶。

    巍峨峻岭遮秦地,浩荡川流绕帝都。

    宫殿香风临上境,楼台郁色照东吴。

    诗情画意周身绕,只恨才疏不是儒。

    第二,金胜曼开开心心地拿着这首诗来找李耀桀,“炎公,我写完这首诗,你看看如何?”

    “很好了。”李耀桀笑着。虽然有一些字眼是借鉴他的,首联有生拼硬凑的嫌疑,但不可否认,她的文学水平还是不错的。

    毕竟一个外国人,能接触到的古诗文很少。她自己也过,以前都是她们姐妹自学的。

    “你们呢?觉得怎样?”金胜曼又问其他人。

    第五瑶:“第一次就写得这般,很不错了。”

    “比我第一次写的好多了。”杜蔓婉,“我第一次写的错漏百出,你的没有什么问题。”

    “真的?”金胜曼笑了笑,“这次我可以在姐姐面前好好炫耀了。”

    “嗯……大公主呢?”

    金胜曼回答:“入朝面见子了。”

    李耀桀点头,他其实并不知道古代的使节都要做些什么事,不过他也不关心这个,他的任务只是这两个女的陪同与向导。

    “苏月,子婍,你们教教我关于韵律的事好不好?”

    金胜曼一个女子,不方便让李耀桀教她,便去找杜蔓婉和苏月了。

    这一点,李耀桀也乐于见到,最好就是她们姐妹俩自己玩去,他什么都不用做。

    很快,长安城里开始流传着李耀桀和金胜曼的两首诗了。

    “同样的游山玩水,同样是律诗,同样的题目,风格也有点像。”

    有人评论。

    “新罗的公主第一次写律诗,想必是有借取炎国公的诗句吧。”

    “是有的,你看这「巍峨」,「环绕」都有明显的借用。”

    “两首诗对比起来,还是李怀瑾的写得好啊,四联对仗。”

    “那肯定啊,律诗都是他创定的,能不好吗?”

    有人敬佩:“没想到啊,新罗国的公主,都学他的诗,这下子,他的名气要传到外邦去咯。”

    “这是好事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