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这买卖?”陈宣说。

    “百两黄金,外加一个水军总督的乌纱帽。如何?”参将刘相说。

    “啊!小人领命……”陈宣一听,兴奋地说着,并起身走到参将刘相面前作起揖来。

    “将军不必大礼。请附耳上来,听在下将燕王及邱福将军的计划向你告知……”刘相对陈宣说。

    陈宣忙推开茶杯,上前与左都督徐增寿、邱福参将刘相密谋起来。

第309章 燕军兵陷铁铉坑【2】() 
在六圩阵前,南军兵部侍郎陈植见兵士有十分怕战,多有畏首畏尾之态,急忙慷慨誓师,痛哭流涕。无奈人心将散,兵士不敢趋前,陈植只好亲自率领着数千兵卒在与上万燕军努力拼斗。正在相持不下时,突然南军都督佥事陈宣竟在邱福的劝说下,引领着前方水师人马和船舶投燕军去了,左边阵地悉为燕军占有。陈植部下见了越加动摇,南军已频临溃败的边沿,十分紧张。

    “兵将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辈向前,朝廷官军终会战胜……”陈植大叫着,摔开了满头白发。

    在六圩水军港湾中,南军聚留着数千艘备用的战船。

    燕二王子高煦正带着数千兵马在欲血奋战,与南军争夺港口,抢掠战船,以便渡江。

    港口守备是陈植部下骁将金都督。这里战火纷飞,杀声动地,金都督满身血汗,正在港口炮台上挥军喊叫着。燕军多次冲锋,南军失去了前港数百艘战舰,但是燕军始终未能拿下后湾主要的船坞港口。

    “将军!”正在此时,军师道衍上来告王子高煦道,“此港倘若强攻,恐伤亡太重,不如以计取之!”

    “军师有何良策?”高煦急切地问道衍。

    “贫僧曾闻朝廷兵部侍郎陈植的部将金都督乃是一员勇士,且有至忠至孝的品德,其母现住在六圩镇上,我等何不以其母来要挟他?”军师道衍道。

    “如何为之?”高煦问。

    “贫僧又闻,燕军大将邱福长相酷似兵部侍郎陈植,今陈植尚在江渚上游督军,刚到六圩,又去了瓜州,何不趁陈植未到,速令燕军大将邱福冒充陈植,将陈植部将金都督的老母擒来杀之,以激怒金都督,逼迫金都督反叛朝廷,并交出港口?”

    “此计甚好!”高煦一听大叫道。遂吩咐部下,依计而行。

    港口上,两军仍在奋战。虽然高煦的军力越来越大,但燕军在南军金都督英勇反击中,仍不能再前进一步。正在此时,金都督抬头,突然望见化装成兵部侍郎陈植的邱福率兵赶来,正觉疑惑。

    “侍郎大人有何军令?”金都督向假陈植喊道,“为何突然到来?”

    “金都督,你好不经心!为何失了前港数百战舰?”假侍郎骑马立在远处,向金都督高声怒道,“还不快速下台受罚?”

    “麾下无能,此罪请大人权且记下。然而今日形势危急,湾内尚有数千战船要保,恕麾下暂不能马上离开炮台!”金都督答道。

    “胆大的金都督,你要违抗军令?本侍郎即将拘你母为质!”假侍郎邱福进一步向金都督要狭,并且高举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向金都督叫道。

    金都督又大吃一惊,惊恐疑惑,久久未语。假侍郎邱福见金都督未及答话,忙将人头交给小校。

    “难道金都督不认识此头?”小校将人头摔上炮台。

    金都督愕然一看,原来是家母之头,立刻大哭。遂即狂吼着,引兵弃台而下。

    “侍郎陈植,末将为朝廷欲血奋战,九死一生,亦不足惜。朝廷为何却杀了末将的老母?如此有负末将也……”金都督哭道。

    金都督连喊带叫,对陈植万分痛恨,欲下台斩杀侍郎陈植。但是,当他策马跳下炮台到达门边时,只见假侍郎已不知去向,燕军却如潮水般涌向港口。一刹时,六圩港遂被燕军全部占据了。

    “兵士们,我等投燕王去吧!”金都督无限悲愤,又见走投无路,只好叫着,引兵向燕营奔去。

    刚到燕王军营门前,迎面被燕王子高煦挡住了去路。

    “我等将投燕王,王子为何阻挡?”金都督问。

    “燕王有令,降兵降将必须弃甲弃戈,自缚双手,匍匐入帐!”高煦道。

    金都督等人只好依言进帐。然而,金都督等人未到帐门时,就听帐内一阵骚动。

    “我儿差矣,金都督乃暴燥虎将,知我已设计害死其母,怎肯善罢甘休?还不趁早除了他们,以免生后患!”燕王在帐内大叫一声。

    金都督等人听了大吃一惊,连呼上当,但未及退出,就听两边帐下刀斧手一涌而上,把他们剁成了肉泥。

    此时,真侍郎陈植率军赶来援救,不幸六圩港已经失守,数千战舰,悉被燕军抢占。在奋战争夺中,不意其左方又飞奔来一彪人马,领头的正是侍郎陈植的部将陈宣。

    “好个逆贼!你还能算我的学生?‘国难之中见忠臣’,你这个卖主求荣的东西!”见了陈宣,老陈植怒发冲冠,一边叫喊着,一边举起大刀向陈宣砍来。

    “恩师何必甘为建文帝那小子作殉葬品,‘识时务者为俊杰’呀!”陈宣一边招架,一边说道。

    “老夫要与你这叛贼拼命了……”陈植骂了一声,遂举刀冲了过去。

    怎奈陈宣力大无比,反而将陈植推下马来,倾刻斩下陈植的脑袋,并用衣服包了起来放在自己的马背上。可怜一朝忠臣的兵部侍郎,竟不幸死于自己一向钟爱的弟子的屠刀之下!

    在陈宣兵马的配合下,陈植及其所率领的千名兵马,也全被燕军杀死。

    于是,燕军立即大振,舳舻衔接,旌旗蔽空,钲鼓之声,远达百里。江北南军开始溃退,向江南聚去。

    南军都督佥事陈宣率众兴高采烈地来到燕王营前。

    “启禀大王,我和金都督等人的所有部族兵马,业已全部归顺了殿下,而且,在下还外加一件重礼请大王笑纳!”南军都督佥事陈宣得意地说,“想必大王不食前言!”

    “外加的重礼是什么?你要本王如何?”燕王笑道。

    “重礼在此!”陈宣说着,并向燕王呈上一个布包。

    “啊,这是?”燕王打开包,见一颗人头血淋淋地滚落下来,吃了一惊,并问道,“是陈植大人的脑袋?”

    “正是!在下又为大王除了一害。”陈宣得意地说。

    “那么,你要本王给你什么?”燕王立刻收起了笑容,怒问陈宣。

    “百两黄金,外加一顶水师总督的乌纱帽!”陈宣说。

    “本王记得陈植大人是你的恩师。是吗?”燕王明知故问。

    “是的!不过,那都已是过去的事了。如今我再无此恩师了!”陈宣笑着说道。

    “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连恩师都可随意杀之,你还有何面目要官要财?”燕王向陈宣怒道,“本王倘若用了你这等奴才,岂非叫天下有德之士笑骂终生?本王只能给你一刀了!”

    “……朱棣,你不守信用。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个叛臣……”陈宣一听,知燕王翻脸不认帐,又怕又恨,立即疯狂了起来,不禁脱口大骂燕王。

    “你也配谈信用?左右,还不将这个背信弃义的逆贼拿下去砍了!”燕王暴叫着,并说,“陈植大人是位忠臣,我决定将他厚葬于白石山上。左右,请从速将陈植大人的首级具棺收敛……”

    于是,左右杀了陈宣,并送陈植首棺去了白石山。

    江雾迷茫,芦叶瑟瑟,江南一叶扁舟飘来。船中只有两人。

    “天可怜悯,圣人多舛。想不到我大明国民竟遭此难。”坐在舟仓里的陈老先生垂泪道,“我在三山门书楼上听说侍郎已经殉国,悲不欲生。”书楼掌柜陈老先生哭道。

    “老先生与侍郎已是旧交?”坐在船头一旁的后生问,“能冒此险来为他掩埋尸骨?”

    “非也……”书楼掌柜陈老先生哭道,“侍郎虽是我的同宗,但也只有一面之交,侍郎日理万机,无由相见。然而,仅此已足矣!如此忠贞烈士之躯,岂可暴露在荒野?”

    “老先生说得好!”那后生道,接着又问,“听说侍郎已是无首之尸,老先生岂能识得?”

    “可也!凭其一身独特铠甲,我全家人都能识得侍郎大人……”陈老先生坚信地说。

    船到六圩,泊岸停舟。上来后,二人忙在芦苇边的尸堆中寻找侍郎陈植,找到后,即拉开大被子将他抬到船上。然而正当老人抬陈植时,眼前土坑上突然滚下一人,立时把陈老先生惊呆了。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其子陈新,接着他又找到了其孙子的尸体。”

    “哦……”老人叫了一声,“原来我儿他父子都在此捐躯了!”

    后生见了,忙上前扶着老人痛哭。二人挥泪掩埋好了烈士们的尸体,拖着疲倦的身躯,慢慢地向江边芦苇丛中走去。

    接着,燕王兵临瓜州。

    “将士们,本藩起兵‘靖难之战’就将成功,你等务必齐心协力,一鼓作气以破瓜州,

    以便设祭江神,誓师渡江!”燕王挥兵大叫道,“南军仍在负隅顽抗,我等如何处之?”

    朝廷御封平燕大将军盛庸,见燕王大军压境,急忙率领大军拼死抵抗,奔跑着向燕营杀来。怎奈燕军气盛,南军气馁,燕军大队已在下游登岸,余者数百健卒冲来,也使南军披靡。盛庸挥众防御燕军,燕军又南向强渡,盛庸引军穷追数十里,两军混战,盛庸率军策马再三杀入敌阵,斩杀燕兵数千。然而,当盛庸又一次引军冲锋陷阵时,却沿途反遭杀戮,南军七零八落,四方散去。

    屡战不能打退燕军,盛庸仍不气泄。只见他再一次召唤部将,纠集残部十余万兵马,组织坚守瓜州。盛庸稍作修整,又一次挥兵插入燕阵,又一次拼杀,双方阵前已是尸体成山,血流成河,损失数千人马,燕军只得又一次撤回到六圩营内。

    在六圩营中,燕王正为瓜州久战不下而恼,且怒道:“本来胜利唾手可得,盛庸小儿为何如此猖狂?”

    “启禀大王,军师有计在此!”正在此时,忽然小校进帐禀报,遂向燕王呈上一书道,“道衍军师知大王忧愁,特令送上此笺!”

    “哎呀!”燕王应声取信拆看,拍手称快道,“‘四面楚歌’——哈哈,军师神人也!”

    “军师之意?”邱福不解地问。

    “盛庸非等闲之辈,当以智取。哈哈,大江已成乌江,盛庸已成当年的霸王。本藩今日也要盛军‘四面楚歌’了!”燕王大笑着对邱福道,“速将与盛庸相熟的将士们找来!我要再作冲锋。而此次冲杀,只抓俘虏,不必争地、恋战!还要将娴熟演唱江南小调者找来……”

    “原来如此!”邱福说道,“殿下是想放回俘虏,搅乱南军军心,再以吴腔弹唱,瓦解盛庸军心?”

    “正是……”燕王道,“号令三军再三冲锋……”

    随着一声令下,燕军又一次凶猛杀向盛庸大军,只杀得盛庸大营鬼哭神号,一遍混乱。

第310章 燕军兵陷铁铉坑【3】() 
盛庸只得拼命反杀过来,燕军赶紧鸣金收兵。在此一番拼杀中,盛庸兵将被俘者不下千人。

    燕王回营后,即吩咐犒劳三军,安抚俘虏,召集能歌善弹者进帐,准备向盛军发动音乐攻势。

    “将士们,给俘虏多付银两,让他们回营报说京城将陷,朝内大臣已纷纷出城逃避了!”燕王向众将说道,“燕王起兵,只为斩杀朝中奸臣,与兵民无关,兵民不必死战,家中老小正等你们回返江南呢!凡兵将解甲者,即可归田。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众将遂应声各自安抚属下俘虏,俘虏们个个感激涕零,纷纷回营劝说战友去了。

    “众位歌手、乐手,且将器具备好,俟夜深人静、月黑风高之时,你们就开始弹唱吴韵江南丝竹!”燕王亲自向歌乐者们吩咐,接着笑道,“哈哈,风神助我,今日偏刮东北风呵!”

    “喏!我等听令……”众位歌手、乐手齐声答道,并分头准备去了。

    却说这盛军兵马,多属江南人士。他们被征北战,业已数载,如今南军节节败退,燕军就将入京,军民家属性命不保,人心离散,前途无望,而且士兵多数已经伤亡,余者早已心灰意冷,不想再战了。所以俘虏们回营之后,相互交头接耳,个个长吁短叹。

    盛庸正为今日白天大批兵将被俘而忧虑,不意,忽见俘虏们又纷纷回营,正不知何意,却闻营中隐隐约约,臧有异声,大有草木皆兵之势。于是,他慌忙命令部将们分头查问。

    “何人蛊惑人心?何人蛊惑人心?”部将们四处奔走,向兵士们喝问。兵士们敢怒而不敢言,被压得怨声载道。

    此夜,月光暗淡,星落露冷,夏夜偏起东北风。正当盛军兵卒长吁短叹之际,忽听对面六圩方向传来凄惨的吴韵江南小调之声: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其歌声和着琴乐,随着东北风向盛庸兵营徐徐传来,时高昂,时凄凉,盛军将士听了,更加无心征战,倍感伤怀。不一会,盛军士卒抽泣哽咽,连营数里,一遍啼哭之声。

    “燕王就要大军进京了,我等解甲,即可归田;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我等弃甲……”突然,兵卒们鼓噪起来,盛军立刻军心大乱。

    燕王趁机又连夜挥军冲来,见南营就冲,见南军就砍。盛军赶忙四处逃避,顿时散去了一大半。燕军一直杀到瓜州水边,南军兵败如山倒,仓皇似潮退。

    “不许后退,违者斩……”盛庸高叫着,并急忙挥刀立砍数人。

    “我等京城内皆有家小,谁不贪生?”逃兵们边逃边叫道。

    盛庸刀枪仍未能阻止住逃兵,南军残部,自相残杀,最后全军复没。此时,水边只剩盛庸一人一骑。

    “大势已去……”盛庸回望南都,长叹一声,忙凄然向西,走入重山峻岭深处。

    燕王引军策马狠追了一阵后,方鸣金收兵回营去了。

    燕兵荡平了江北各路南军人马,遂整顿舟辑,主力过江,并迅速拿下了镇江城。接着,燕军休养数日,就准备西上,进攻南京了。

    京城明皇宫内,建文帝得到恶讯,又召集方孝儒等众臣商议最后对策。

    “今日败相已定,公等有何计救朕?”建文帝徘徊殿廷,束手无策,满眼含泪地问。

    “……”众人痛心疾首,皆无言以答。

    “事已到此,当杀误国之臣李景隆……”方孝儒大声叫道,“作为御敌统帅,李景隆先有抗燕失误之罪,后有不杀燕王之责。他为了一己之私而误了我大明国家!况他如今已将其家属妻子转移到了外地。他心怀二意,早有异志,怎可不杀?”

    方孝儒说罢,众人也随即附和起来,李景隆惶惶然,伏在阶下。

    “国破也非景隆一人之过,众卿不必如此!”建文帝徘徊着,满眼含泪地说。

    “不惩误国者,不足以平众愤!”廷臣邹公瑾等十八人立即拥向景隆,举起象笏,连喊带叫,没头没脑地向景隆砸来。景隆俯伏在丹墀上,头破血流。

    “不可!留下景隆还可为朕出力!”建文帝悲惨地说,“李景隆,你既已负国,今还有何计使国家转危为安?”

    “……当当当有议议和一策……”景隆俯伏着说。

    “啊……权依你言!”建文帝看着地下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