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更不行了,西班牙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如果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势力插手夷州岛,他们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普特曼又摇了摇头:“或许我们可以集中战舰从海上袭击这些地方。”

    “普特曼大人,我认为要是袭击的话,去袭击那些殖民点,不如去袭击大明的沿海城市。那些富庶的沿海城市只要打上一次,收获会比夷州岛那些村庄大得多。”刘香满面笑容的提议着。

    “沿海城市?他们的沿海城市防御力不强吗?”普特曼惊喜道。

    刘香眼中冒出贪婪的光芒:“浙南的港口防御力是很强的,港口附近都修筑了炮台。不过八贤王刚刚接手福建不久,据说福州港的炮台正在加紧建设,泉州港和厦门港都还未动工。大人咱们可以一试的,八贤王的海军都在浙南驻扎,福建并未建立海军港口,他们救援也来不及。”

    普特曼皱着眉头思考着利弊,如果进攻厦门很可能会遭到朱聿键的强烈反弹,这可能对夷州岛的据点不利。可是如果不劫掠厦门,他就没有足够的利润上缴,到时候公司肯定会翻脸,就算是他姐夫也救不了他的。

    不去肯定死,如果劫掠成功或许还有转机,普特曼咬了咬牙说道:“好吧,咱们就抢厦门港。等到这位八贤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公司的大舰队应该也到了,我们就不用怕被报复了。”

    “说的对啊,我这就去准备。”刘香这几年在海上也不顺,先是被郑芝龙打压,后来好不容易郑芝龙因为投靠官府而势力大减,八贤王朱聿键的水师又日益强大起来。不但以前能够劫掠的浙南沿海再也不敢去了,甚至在夷州海峡附近,一但碰上护航的明唐海军,也会被打得很惨。

    如今刘香的海盗团已经从最鼎盛时期的三百余条船,下降到只剩下不足一百艘。手下人员消耗极大,同时因为抢不到足够的财富,刘香在海盗中的威信也变得岌岌可危。海盗就是利益的集合体,海盗对首领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只要首领付给足够的金钱,就可以驱使他们去抢劫,如果没钱可拿海盗立刻就会散伙。

    为了解决眼前的财政危机,也要搞到大量的财富,这才是刘香怂恿普特曼劫掠厦门港的初衷。实际上如果不是福建属于八贤王之后,有大量陆军进入了福建,他对登陆劫掠海港并没什么心理负担。现在拉上尼德兰人一起去,更多的是希望他们抵挡唐军陆军的进攻。

    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刘香是倾巢而出,普特曼为了能够多抢财物也是倾其所有,不但三艘六百吨级的战舰要前往,他还征调了超过三十艘武装商船。依靠这么多的船只,以及超过一千名尼德兰海军陆战队士兵,普特曼有信心打赢任何一次登陆战。

    朱聿键并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悄然降临,此时他正在八贤王府内设宴款待军政要员们。他设宴请客自然是有大喜事的,原来是刚刚经过郎中的诊断,叶纨纨和商景徽都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三个月前就是商景徽刚刚过门的时候,而叶纨纨一年多都没有什么动静,这次却与商景徽一起怀孕,也真是极为巧合。自从孙巧婷生了一个女儿之后,朱聿键就对孩子有了很大的兴趣。只要是在王府里,他就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陪着她玩耍嬉戏,甚至给她喂饭。这次一下子又要添两个小宝宝了,他自然更加高兴。

    实际上部下们比他本人还要高兴,如今的朱聿键贵为八贤王,可是家大业大的。这样庞大的产业和封地,关系着无数人的福祉,那些跟随他的军政要员们,虽然为他特立独行的领袖风范所折服,却也有着一份隐忧。

    按照大明律法的规定,凡是没有儿子的藩王,在老藩王去世之后,都会收回王位名号。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封地自然也会被收回,那样大家为之奋斗的势力,也会瞬间土崩瓦解。虽然如今朱聿键还非常年轻,但是因为孙巧婷在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没了动静,叶纨纨也始终不怀孕,这让他们的隐忧越来越深。

    如今两位侧王妃都已经怀孕,只要有其中一个生下世子,都能让所有人安心了。以现在医学院的发达程度,估计夭折的概率非常小,这样八贤王的势力也就算是稳定了。

    朱聿键也早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医学的不发达,不但婴儿的夭折率很高,孕妇也经常有生命危险,所以他一直希望建立起完善的医学系统,只是苦于郎中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没有成型。

    在经过医学院两年的建设之后,总共收拢了超过六百名郎中加入,其中许多都是医疗圣手。互相之间的切磋,加上不少识字的徒弟加入其中,医学院开始为整个浙南五府的百姓进行医疗诊治服务。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许多加入的徒弟都有了一定经验,现在朱聿键已经有了开设医院的可能,而最大的转机来自于磺胺药品的出现。中医之所以难于扩大医生规模并形成全民医疗的模式,是因为其两项先天不足。

    第一就是药品的采集困难,因为中药多使用天然药材,如果采用人工培育效力会大打折扣。而且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也不能抽调出那么多人口和土地,去进行中药的培植,所以中药制作难以形成惠及全民的规模。

第四百五十一章医疗和教育() 
第二就是中医培养的不易,因为中医医学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复杂无比的体系。其初时的发展理念就极为先进,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从根本上去除病症。但是过高的发展理念,以及诊断和开药方的难度,让中医成了一个极为依赖经验和天份的学科。一个好的中医郎中需要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淀,见识过大量病例并进行庞杂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医疗圣手。

    所以后世虽然最好的中医要比西医强许多,但数量却太少,而且越是年纪大的中医,其治病的能力就越强,反观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医,其能力就有待商榷了。

    这两个先天不足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尽管朱聿键非常清楚中医才是未来发展的真正道路,而以化学产品为基础治标不治本的西医,只不过医学道路上的一个分支,它最大的好处只是便于普及而已。

    磺胺类药物的出现,成了让医生普及的好办法,那些医生在利用中医诊治的同时,可以用对所有病症都有一定疗效的磺胺类药物,让病人快速回复健康。同时也能利用中医的药物,对病人进行治本的辅助治疗,这样不但让大量经验缺乏的新中医郎中有了独立行医的可能,还让他们有了积累经验的机会。

    在磺胺药出现之后,朱聿键就开始着手准备普及医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磺胺药也已经大批量生产,条件终于已经成熟了。磺胺药的出现,让现在医疗条件太过落后的情况得到了转变,一旦新生儿夭折率和孕妇生产死亡率大大下降,百姓平均寿命大幅延长,对人口发展战略也是很有推动作用的,因此朱聿键立刻宣布在府县两级开设正式的医院。

    人员从医学院中调拨,以老郎中搭配更多的新郎中,建立起各级医院。有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郎中坐镇,新郎中们也有了治病实习的可能,他们可以边学习边诊治,并有磺胺类药物作为最后的方案,这样医院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无意中设立的医学院,居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效果,让朱聿键感到非常欣慰,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教育系统还有许多缺失。他的第一批学生们本来学习时间就不足,在成为各地的老师之后,每月都会回来几天,只要他尚在宁波府内,就会对他们进行再教育。

    这些孩子都非常努力学习,他们通常在各自的学校工作岗位上,也自己主动学习,将所有自学不明白的问题积累起来,等见到朱聿键的时候进行询问。虽然回来学习的时间不同,情况却都差不多,所有学生基本上都是每月来五天听课,花费两天询问讲解问题,三天再快速的讲课,然后让学生们回去自己学习。

    这样的授课效率极高,更何况他们都是偏科学习,经过这两年断断续续的讲解,初中课程已经基本教授完成。如今只是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后世的初中课本已经是这个世界的顶级知识层面了,如果还想继续学习,就要自己进行研究了。

    在这些学生的学习结束之后,朱聿键就开始琢磨着建立更多的学校。目前最早进入学校学习的浙南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时间,因为年龄参差不齐,他们其中有许多大年龄的人都有了足够的文化基础。面对成年人的夜校同样有了丰硕的成果,现在浙南五府的文盲率已经降低到三成以下,而且许多人都完成了小学的课程,设立初中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对于那些完成小学课程的成年人,朱聿键并没有让他们继续深造的打算,他反而是决定以每月二两白银的薪水,聘请他们前往福建组成新的小学,在福建开展普及教育。

    这样一份高薪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教师招收任务非常迅速的完成了,很快福建各个府县的小学就建立了起来,同时这些人也开始担负夜校的教育工作。这可比朱聿键初到浙南五府的时候要轻松多了,因为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即使以福建这个人口超过六百万的大省,建立学校也相当轻松。

    处于扩大基层教育之外,那些从南阳府就跟着他的学员也可以从小学教育中解放出来。他们有着初中的文化知识,足以在宁波府建立第一家中学,当然做为这种近似于后世大学知识水平的学校,朱聿键没打算让所有人都来上,他的教育法规定也只是小学义务教育而已。

    中学知识作为这个时代的高端学问,只需要少数人掌握即可,所以宁波中学在最初的五年招生计划中,并没有必须完成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只需要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的人,都可以进入中学。

    除了中学这个高端学府之外,还需要开辟更多的学校,以应对越来越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很快聘请高级工匠为客座教授的技术学院,聘请老农教学的农学院,以及聘请退休船长水手的海务学院都被建立了起来。这里同样教授常规知识,但更多的是学习各种工作的专业知识。

    为了鼓励大家加入这些学院学习,朱聿键在已经设定工匠等级的基础上宣布,只要从技术学院和海务学院毕业的人,王府麾下各个工厂定点招收,而且最初评定级别也会提升一级。另外工厂除非特招,否则还将逐渐关闭对社会招工,全部从正式的技术学院引进工人,这样的规定当然让两所学院很快繁荣了起来。

    农学院同样受到追捧,这里毕业的人有可能加入到生物实验室下设的农作物培育基地,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算无法进入这个基地,也会被政府特聘为农业科学普及人员,享受政府的薪水在各地普及新的农业知识,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样一来朱聿键的封地内,教育体系终于基本完备了。

第四百五十二章连家船民() 
朱聿键忙着完善他的教育体系,普特曼和刘香却已经完成了偷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崇祯三年,也就是1630年农历七月二十九,一个乌云盖顶没有月色的夜晚,上百艘帆船已经集结在厦门港外二十海里外,等待着最后的进攻命令。

    负责这次进攻的吉尔伯特一身戎装,站立在最大的尼德兰战舰米德堡号上,看着远处漆黑的海岸线:“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你真的可以引到船队进入港口吗?”

    “大人请放心,我的人是走惯这段水路的,绝对没有问题。”刘香在一旁解释着。

    吉尔伯特点了点头:“全军开始行动吧,先按照指南针的方向行驶,等待明显的灯火信号。”很快包括二十三艘尼德兰船只和上百艘刘香海盗船的庞大舰队,张开满帆向着厦门港的方向缓缓驶去。

    厦门港的地形有些复杂,它是一个元宝状的凹陷,中间含着一颗圆珠。这颗圆珠叫做鹭岛,是厦门港的一部分,而在更外海的地方还有金门岛等数个岛屿,水下地形颇为复杂。

    这个时代的厦门港不像后世那样,大半码头都分布在鹭岛上。因为这个时代没有跨海大桥,岛上补给极为不便,所以多数码头都设立在九龙江入海口的两侧,要想从外海进入此地,没有熟悉港内环境的引水员绝不可能,尤其是尼德兰那种超过六百吨的大船。

    刘香手下的海盗,正是这种熟悉地形的华奸,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到过此地,刘香甚至在数年前曾经劫掠过这个港口,所以他们对港内水文条件极为熟悉。在大舰队抵达之前,数艘小船已经到了指定的位置。他们分别处于金门岛、鹭岛和港口入口处的几个位置,以便为后续的大舰队指明入港的通道方向。

    因为福建刚刚入手不久,一切建设工作才刚刚展开,而第一波建设的目标是福州港,厦门港的建设尚未开始动工,所以这里还如之前朝廷统治时期一般无二。整个港口的外围都很荒凉,平时并无人到这个地方来,所以能让海盗在这么近的距离内,用灯光发出信号。

    看着远处漆黑的海面上,出现几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吉尔伯特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容。他放下单筒望远镜对着刘香说道:“开始行动吧,你的人水路最熟走前面,我们随后跟进。”

    吉尔伯特嘴里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想让海盗当炮灰,去试一试海港的警戒水平,免得自己遭受损失。刘香如何不知道对方的心思,可是他现在一心想要投靠尼德兰人,自然要做出些成绩来,为主子在前面探路也是狗腿子必须的觉悟,所以他连忙点头哈腰的接下了任务。

    最小的三十艘海盗船被放了出去,三百多海盗划着船,小心翼翼的越过金门岛,绕行鹭岛向着南面的九龙江入海口处驶去。鹭岛上除了几个渔村之外,并无军队在那里驻守,岛上根本没有警戒力量,这让他们得以放心大胆的绕行海岛。

    放弃鹭岛防御这不是驻军的疏忽,事实上因为驻军人数太少,只有一个营的步兵,而且其中大半还都是新兵,所以他们只能尽量缩小防御面,将守备力量都集中到了九龙江的港口处,其他地方基本没有防御力量。

    在数天来的侦察中,刘香的海盗早就摸清了这种情况,所以他们没有直接冲向九龙江的江口,而是从鹭岛的北侧绕行,兜了个大圈子打算从驻军的侧后登陆,一举消灭这支唐军步兵。

    这个步兵营是唐军在厦门港唯一的驻守部队,如果这支军队被消灭了,整个厦门港将没有任何守备力量。然而海盗们自认为十拿九稳的作战方式,却被一个小疏忽破坏了。

    就在远离海港的另外一侧海岸边,有着成片的木船停靠在一起。这些木船并非白天打渔的渔船,而是属于一个特殊的族群——疍民。

    疍民也称为连家船民,早期文献也将他们称为游艇子、白水郎,他们是生活在福建以南水上的特殊百姓,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历史上他们被视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区别于当地各种少数民族,但又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历史上对于疍民的起源有许多看法,有的说他们是被汉武帝灭国的闽越人后代;或者是5世纪东晋时期反抗晋朝失败而逃亡海上的卢循军队残部。有的说他们是9世纪王审知入闽时被夺走田地,驱入水中的福建原住民,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元末被击败的陈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