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商闲臣-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半天,光武帝才冷静下来,道:“各位爱卿,有一封塘报要各位爱卿看看。”

    众人点头。

    “再念一遍。”光武帝吩咐旁边的小内官,那内官不敢怠慢,躬着身子到桌前,拿过塘报,以抑扬顿挫的语气念道。

    吾皇万岁!臣析州两河关总兵种道,十日前,沉寂半年的高陈二贼,重起兵锋,七月二十四日,高贼设东征军指挥部会同宁江、敖沧海、陶春等部十一万兵马,分从南阳、关中及两河关三地进击神都。

    二十九日,南阳城破,总兵杜充南战死;三十一日,寇军破大兴,总兵叶济荣一战而退走定夏、河套一线,大兴守城巡抚自杀殉国。

    八月二日,高陈二贼据南阳、关中为本,尽起二十三万匪军分别沿大兴、定夏,杜南、璧州两线,向神都门户关隘昆州挺进。

    现昆州已遭高陈二贼匪军合围,四日,臣将率军突围,退守神都,如突围失败,请吾皇恕臣无能,勿降罪吾家室。

    臣,种道,叩首!

    念毕,众人只感觉四肢疲软,浑身发冷,这?这怎么可能?!

    光武帝道:“高陈二贼历经浦城、南阳、武关数战,匪军在半个月之间,就杀死我军四万余众,强行破开挺进中州的大门。

    陈芝虎、叶济荣虽说还掌握十数万兵马,但大势已失,不敢在渭河平原与高陈二贼会战,只能弃关中经庆阳、固原西逃进入河西故郡,经过静州向神都转移。

    朝廷西北土地尽失,对于西北的控制已经几乎丧失。

    你们谁能告诉朕,这是怎么回事。”

    光武帝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地有些可怕。

    文武百官手拿着笏板,低着头,不敢说话,也不敢抬头看光武帝。

    光武帝突然增大嗓门,声音中气十足,喝道:“朕问你们话,你们哑巴了?!”

    光武帝一向温和,此时突然震怒,加上顺天宫建筑构造特殊,有回声,一时,震得有些年老官员双耳轰鸣。

    “臣该死!”兵部尚书周坚突然跪下,哭道:“臣该死……臣有负圣恩!”

    “呵呵呵。”光武帝怒极反笑,道:“朕问你,你怎么就该死了?”

    兵部尚书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浑身颤抖不止,这一刻,他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天子一怒。

    “臣玩忽职守,未能及时发现高陈二贼祸心,西北战事调控不力……”

    “知道自己该死就好。”光武帝眉头一皱,大喝道:“兵部尚书周坚,玩忽职守,懈怠慵懒,不堪大用,以至于西北边军武备废弛,兵不知兵,将不知战。

    现免其一切职务,抄其府邸,男发配边疆,女入教坊司,周坚本人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啊?”周坚怎么也没想到,天子居然要杀了自己,求生本能下,语无伦次地吼道:“臣知罪,臣知罪,陛下饶命啊!”

    光武帝不为所动,马上就有四个全副武装,身着重甲的大汉将军冲了进来,把瘫软在地的周坚拖了出去。

    “冤枉啊!冤枉啊!”周坚凄惨的叫声回荡在殿外,回荡在顺天宫中。

    群臣战栗,不敢大气,生怕触到了盛怒之中的光武帝。

    兵部尚书被拖出去之后,光武帝一脸平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接着又开口道:“南阳、蒲城、武关等地卫军指挥使元归政、元锦生、高义等人,在敖沧海、宁江等率全部众强攻城卫时被击毙,杜南卫指挥使董原不见所踪,也未有消息说他投靠了高陈二贼或是死了。

    两日前,高贼所设西征匪军即拿下关中全境,又命手下贼将出任关中宣抚使;高贼同时成立西北卫戍防区,将长淮军及三边独立镇卫皆编入西北防区,使敖沧海、邓愈分别出任正副都指挥使,负责继续追击肃清三边、关中残余官军的重任。”

    顿了顿,光武帝又问道:“这些,你们知道吗?啊?!”

第329章人心难测() 
第329章人心难测

    群臣依旧颤颤巍巍,拿着笏板的双手一直抖个不停。

    光武帝不管他们,从龙椅上站起来,回头盯着顺天宫正殿龙椅正上方的那一块金黄色的牌匾。

    盯了许久,然后道:“兵部侍郎李光司,把南阳节制诸军指挥使兼关中宣抚使徐嗣远发来的塘报念一下。”

    目睹自己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刚刚被定了死刑,李光司现在的心情是崩溃的,他很清楚,现在西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兵部难逃一劫。

    要是一个不小心,定也会被光武帝拿下大狱,秋后验明正身处斩。

    所幸,一向做事小心的李光司自昨天收到塘报之后,就默默的背了下来。

    李光司咽了两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按记忆中的念起来了。

    “臣远恭祝吾皇圣安,光武帝二十九年夏,七月三十一日,

    南阳失守,陈友相使宁江在渭源率马步军及辎兵九万,与周同、粟品孝在南阳率步军及辎兵八万,兵分两路攻入梁州。

    其时李廷儒逃至梁州,李部将渝州卫指挥使魏世延守御,不日兵败宁江、周同等部。

    魏世延率部投降,渝州城破,魏贼率部随陈部匪将周同北进,于八月二日会同宁江所部围梁州府。

    李廷儒及其部将死战不降,李贼坐大梁州的想法即告破灭,李在梁州城中命尽军卒将他百余小妾尽数处死后举火自尽,手下部将亦自焚。

    三日,梁州失守——陈友相战后设梁郡,使周同出任宣抚使,至此,帝国西北及西南各境已尽数落入高陈二贼之手……

    臣再禀,总兵陈芝虎与叶济荣率部逃出关中后,即分道扬镳。

    陈芝虎独自领兵向西逃窜,控制河源以西的河西故郡,杀死羌若国国王,自立伪帝,建立伪朝。

    五日,叶济荣突围过程中,在静州和追击而来的敖沧海、邓愈部遭遇,手下奚胡蕃兵倒戈;我军战线崩溃,叶在叛变事件被乱军而杀。

    其部将、子叶和镝继任统兵大将,率残部四万人突围而出,往神都方向靠近,至神都门户昆州故郡立足。

    光武二十九年八月初七,陈芝虎西征敕勒国,屠城后召敕勒王女侍寝,在睡梦中被敕勒王女以银钗刺穿左眼而亡。

    陈芝虎身亡,伪国大乱,之前给陈芝虎暴力压制的西北疆诸胡皆起兵造反。

    高贼则令陶春部率六万马步军西征,八月十四日,攻陷陈芝虎伪朝据点木树城,分设河西郡及岭北都督府。

    现贼军整合其本部军马二十三万及收伏降卒十一万,合计三十四万兵马双线挺进神都,窥伺中州。

    请陛下速派援军增援神都,巩固中州防线。

    臣再拜!……”

    李光司一口气读完,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心中又害怕,险些昏死了过去。

    对于这份塘报,众臣相比起上一封,还要吃惊;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自高陈二贼起兵以来,短短一个月,西北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乱。

    这是大商立国一百年以来都不曾发生的,在朝廷的中央官员看来,高陈二贼自打在西北地区造反以来,看起来和官军打得不亦热乎,双方拉锯不止,顶破天也只是一群赤脚汉,不足为虑。

    更有官员称,高陈二贼将数百之众,率疲弊之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不堪一击;况我朝良将众多,叶济荣、徐嗣远等随便领军,就可以将高陈二贼尽数剿杀。

    呵呵,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场欺上瞒下、坐井观天的闹剧罢了。

    高陈二贼起兵后,短短一个月,就夺取了整个西北地区,兵锋所向,无敌披靡;官军望风而逃,当然,其中也不乏死战不退者,比如元氏兄弟,再比如,之前被通缉逃入梁州的李廷儒……

    在此朝廷危难之际,动辄有山河破碎之虞的时候,李廷儒选择了以朝廷部将、巡抚的身份抵抗,最后举火自尽,结束了他罪恶荒唐的一生。

    然而,李廷儒及其部将的抵抗,在他们战死后,也算为他们的逆贼之称正名了。

    在这种危难时刻,李廷儒尚且如此,而饱受皇恩的陈芝虎、魏世延等却选择了投敌叛国、自立为王。

    人哪,真的很难说的清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正好印证了“患难见真情,板荡识忠臣。”这番话。

    林沐白虽然是第一次上朝,但还知道现在还不是发表看法的时间。

    只是气定神闲的站着,脑海里思索着对策,待李光司念罢塘报之后,光武帝负手而立,咬牙切齿、近乎吃人般的语气一字一句道:“这群逆贼,值此黑暗种族窥伺帝国本土之际,陈高二贼还大兴匪军,连破渭水沿线数十州县,有问鼎神都之心,包局域内、囊括四海之意。

    朕真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看到皇帝陛下宣泄情感,马上就有大臣很合事宜的从文官行列里跨出来,走到过道中央,手持笏板拱手大声道:“朝廷连年抵抗黑暗种族,无数官军将士埋骨北疆;高陈二贼身为大商子民,不思忠君报国,杀我官将,裂土分疆,枉顾纲常,败坏人伦。

    逆天而行,实是人神共愤,如此乱臣贼子,天下共击之!

    请陛下颁布旨意,整军讨贼,以正国法、肃正视听!”

    说话这人,林沐白倒是不认得,但是今天能来参加大朝会的无不是中央各部大员,想来,应该也是某部的大臣。

    这人说完以后,又有人跨出行列,拱手附和道:“余大人所言极是,高陈二贼嚣张跋扈,必须要强力打击,施以雷霆手段,否则,怎么能彰显天威?”

    光武帝沉着脸色,平静道:“如何剿贼?谁愿意领军前往神都,痛击高陈匪军?”

    这么一问,众臣顿时沉默不语了,那什么?说归说,做归做,谁愿意放着京师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和那吃人的流寇匪兵打仗?

第330章丢土怠战() 
第330章丢土怠战

    这不愣头青么?

    光武帝自嘲的笑了笑,淡淡道:“可笑这大殿之内,文武数百官员,竟无一人敢担此大任,迎击匪军,难怪那高陈如此嚣张,也是我大商无人,才会让匪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看前面有两人进谏,当下马上有三法司的官员,只不过,这人是赵王的党人,他说道:“皇上,臣以为,定是那叶济荣还有关中宣抚使徐嗣远谎报军情,叶济荣拥兵数万,竟不战而逃。

    臣以为,必须予以严惩,以治其丢土怠战之罪。”

    叶济荣和徐嗣远两人权力极大,封疆大吏,这些人的权力大了,对于中央的官员就是威胁。

    俗话说,有兵就是王,徐、叶二人在西北地区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我等岂能容这样的人存在?

    关键是,这些人是绝对忠于皇帝的,赵王有位登大宝之心,这些人迟早都是对手。

    不行,断断不行!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上难道不想除掉这些封疆大吏吗?他必然是想的!

    正如我们要除掉这些帝党一样!既然大家目标一致,现在参徐、叶二人正是时候!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怯战弃城、谎报军情根本不重要!

    说白了,咱们三法司的人在史书上写他是忠就是忠,是奸便是奸!

    光武帝听了三法司大夫的话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心里却是巍然一叹:朱瀚啊朱瀚,如今已是大商生死存亡之际,尔等不与朕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却还惦记着排除异己,为一党之私与朕纠缠,你们眼里的大商,到底是什么?你们眼里的朕,又到底是什么?

    他抬起头,看着三法司大夫等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恨不得想冲上去狠狠地揍他们一顿,这种心情,就如当初他发动宫廷政变夺权杀人,杀那些个权臣宦官的时候一样!

    叶济宋、徐嗣远怯战弃城?他若是怯战,会在静州和叛军敖沧海、邓愈部血战至死?他若是怯战,为何干脆不投降叛军,怕是高贼至少得尊他个大官当当吧?

    还有,以他们两的身手,若是存心只想保命,便是大兴、静州城陷叛军也捉他不得,他又何须怯战?

    既然朕已经选择信徐、叶二人,让他们主事西北了,那自然是不会动摇。

    若是眼看两人大败,力战而亡,朕在此时招他们回来,问罪其人其家,那朕岂不是成了赵构了?岂不是成了万世唾骂的昏君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封疆大吏以后要反,要抢朕的天下,也比你们这帮奸臣、佞臣生生把朕的天下祸害完要好!

    三法司大夫见光武帝许久不说话,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事关三边众将士之士气,事关三边、中州神都之安危,不可不查啊!”

    三法司御史大夫陈尚、兵部甘肃清吏司郎中赵岩同时说道,“臣等附议!”

    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你们说,这个徐嗣远、叶济荣当如何议?”

    三法司谏议大夫说道,“臣以为,叶济荣已死,暂且不论,徐嗣远当立即除去他的兵权,然后由诏卫解押到京城,由兵部及三司会审。若查明他弃城逃跑之事确有情可原,关中大败确有其事,再放他回去不迟。”

    光武帝压着怒火说道,“那么他的十一万西北军呢?你们可知这十一万大军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若是没有他这支大军会听朝廷的么?”

    三法司谏议大夫胸有成竹地说道,“皇上,臣正想说这十一万西北军的事。这支大军并非朝廷掌控,如今已是他徐嗣远的私人武装,皇上难道不担心么?

    臣以为,宁可让高陈二贼猖狂一时,也绝不可让这十一万西北军做大。

    只要皇上把徐嗣远招回来,那么西北军便可以就地解散!据臣所知,这些西北军军都是徐嗣远坑蒙拐骗、威逼利诱而召集起来的,他们本就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只要朝廷下令解散,在发与他们一些银子,他们必定会欢天喜地地回家去的。毕竟,谁愿意没事死在战场之上呢?”

    光武帝怒火完全再次迸发了,浑身都血液都被怒火烧沸了!

    谁愿意没事死在战场上?王八蛋!堂堂三法司谏议大夫大臣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么说来,大商的将士岂不是都不愿没事死在战场上,那还有谁来为朕守天下?

    他深吸了一口气,生生把这口气咽了下去,又道,“周大夫,如果没这西北军主力,我们当如何守三边?镇中州?保神都?”

    三法司谏议大夫道:“皇上,我军良将何其之多。

    三边之中,有种道、韦伯能、贺余臣等大将,叛军不过二十万余万人,而三边、中州可用之兵多达三十余万,又何惧高陈?他们虽能猖狂一时,但始终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又如何能撼动我巍巍大商?所谓邪不胜正……”

    “够了!”光武帝终于爆发了,猛地从座位上窜了起来,然后拿起前面龙案上的一个香炉劈头盖脸地朝三法司谏议大夫周闫光砸去。

    周闫光躲闪不及,香炉正中他脑袋,砸的鲜血直流!

    光武帝气得浑身颤抖,指着周闫光的鼻子咆哮道:“周闫光,三边、西北有流寇、叛军二三十万,你替朕剿了吗?北蛮鞑子有大军数十万,你替朕平了吗?北边蛮子首领、乌蛮诸部不日就要南下,你替朕去灭了他们吗?

    你身为三法司重臣,此时不帮朕想平敌之策,却来诬陷有功之臣,你居心何在?你们一个个都想逼死朕吗?”

    周闫光、陈尚、赵岩三人从未见过崇祯如此暴怒,不禁都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