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不是,炮楼基本都是方的,通常大家印象中的圆形炮楼可能只是电影里边的艺术,或者是要挖水井时候把图纸看反了。

    而且,炮楼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炮楼是一个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炮楼可能会有好几个,互相依托。

    而且,除了炮楼之外,大型的防御阵地中,炮楼外面还有所谓的小碉堡。

    这种小碉堡,高度也有两米左右,其中也就能容纳、8个人,修建时至少使用了3吨以上的钢筋水泥和砖,它们的坚固度不可小视。

    当然,这如果是在欧洲战场,遇到了欧美军队,不管是横扫天下的德国装甲部队,还是美国的重炮,看见这样在地皮上鼓出来的明显的靶子,就是一炮上去,把它干翻。

    在欧洲战场,如果要修什么防御工事,也必须修马其顿防线那样的大型要塞,里边要能跑火车,连战列舰上面的大炮轰上去也只能打一个白点。

    只有那样强悍的家伙,才敢公开在别人的视线里边出现。

    可是在中国,鬼子就敢这样明目张胆地修起这样的象楼房似的家伙,明摆着欺负中**队没有重武器,不管是**军队,还是国民党军队,都拿它没有办法。

    而在这种小炮楼的外层,又有壕沟掩护,壕沟前面,又有铁丝网阻挡。

    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进攻的军队先要在铁丝网前面受到阻拦,然后会受到从小碉堡里边打出的的射击。

    如果远处要准备大型的进攻装置,又会被上面高大的炮楼里边的火力覆盖。

    所以,尽管爆破手们突破了前面的铁丝网,爬过了壕沟,他们还需要对付下面的小碉堡,然后才能到达大的炮楼下面。

    而且,不管是炮楼还是碉堡,里面都藏着敌人,只要有一个没清除,他们就会从里面向外面扫射,那样进攻部队受到的伤亡就太大了。

    沈擒龙正担心的时候,他看到,在所有的炮楼和碉堡前面都站上了八路军战士,所有人手里都举着包,每个炮楼和碉堡下面都给架上了一个或者几个包。

    沈擒龙看得目瞪口呆,心想,真奢侈啊!

    怎么会有这么多包啊!

    八路军不是很穷吗?

    他正在想着,远处一声哨子响,放包的战士全都跑回来了。

    看来爆破组的战士们练了很长时间,配合得相当默契了。

    其实这个哨子响,不是人家爆破组的人互相通知,是爆破组给掩护的人发的信号。

    一听到哨子响,负责掩护的火力组,投弹组,看到爆破组撤了,他们也连忙后退。

    大家跑出几十米远,还没有找到隐蔽的地方,就听见山崩地裂一阵巨响,爆炸声响成了一片,人只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不停颤抖,但是却分辨不出到底响了多少声,也几乎无法再做出任何动作。

    等到爆炸声停止,沈擒龙再向前看过去,他发现那些负责火力支援的战士,负责投弹的战士,已经冲上去了。

    他们是一听到爆炸停止,立刻转身跑回去的。

    这时那些负责用掩护爆破的战士就成了第一批进攻的部队,他们要趁着把炮楼炸开了,冲过去给仍然可能活着的鬼子伪军来一次火力打击。

    然后,就剩下打扫战场了。

    可是,这些人刚刚冲过去,就听见有人喊:“快隐蔽,炮楼没炸塌!”

    大家一愣,负责爆破的战士们又喊道:“快快,火力掩护,别让敌人出来!”

    原来,八路军的不够,放置位置也不对,虽然气势上比较吓人,但是,对鬼子的炮楼的实质破坏并不大。

    沈擒龙看得喘不过气,到了这时,他们这些负责指挥的,或者前期准备的,以及后勤的,所有的人全都没有用处了,真正的战斗,要依靠战场上第一线上的战士们来解决问题。

    沈擒龙他们只能跟着着急,一点忙也帮不上。

    可是,那些战士们显然早就做过准备,他们迅速冲到炮楼下面,又忙活起来。

    这时,炮楼里边的鬼子,碉堡里边的鬼子,也从刚才的震惊和后怕中清醒过来,他们又开始向外面疯狂地射击。

    到了这时,他们的射击已经纯粹是盲目的,或者是发泄性质的。

    因为真正能送他们上西天的人,已经在他们的炮楼脚下了,他们的机就从人家的肩膀上,或者头顶上伸出来,不能打中身边的人。

    爆破的组的战士们丝毫不管身边的鬼子的机叫得多凶,多么可怕,只管用力在地上挖掘。

    真是英雄们啊!

    又过了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挖掘停止了,负责爆破的战士飞快地忙碌着。

    沈擒龙他们在这边的黑暗中根本就看不清那些战士在忙什么,他们的心一直在嗓子眼提着。

    很快,又是一阵哨子响,负责爆破的战士首先跑下来,其他负责投弹掩护的,负责开射击掩护的,也全都转身朝隐蔽处跑。

    才跑出30米的样子,又听见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大地一阵颤抖,到处烟雾升腾,强烈的火光把方圆几百米之内都照相通亮。

    几次爆破,已经让后面的八路军大部队战士的神经绷到了极限。

    沈擒龙看到,自己身边的战士们全都在爆炸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战士们全都已经做出要冲锋的姿势。

    这些战士们全都一只手拎着,身体前倾,前腿弓着,后脚在地面上找了一块凸起的地方,把脚紧紧蹬在上面,就象运动员在等待比赛的声响起,准备去冲刺一样。

    随着这声爆炸,战士们象箭一样射出去了。

290、鬼子方面的惨痛教训() 
又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又是火光冲天,方圆几百米之内都被照得通亮。 '

    只是,这次明显从感觉上就感到不一样。

    正在转身向隐蔽地点跑的战士们急忙刹住脚,转身又向回跑去。

    这边冲锋的战士们不等冲锋号响起,就迅猛地冲上去。

    果然,这次的爆破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所有的十几个炮楼和碉堡全都被炸开,碉堡几乎已经不存在,只留下一点痕迹,而炮楼真的变成了把水井图纸翻过来修建的那个东西,成了烟囱。

    这次爆破小组的战士们是在炮楼下面挖出了一个大坑,把埋了进去。

    因为数量还是太少,不能那么敞开使用,而且,这种的威力不够,在外面这么爆破,没有理想的效果,所以,战士们就在炮楼下面挖出了大坑把埋到炮楼底下,这样来了一个连锅端。

    后来沈擒龙才打听到,这么做有一个名词,叫做坐土飞机。

    果然,十几个炮楼和碉堡里边的鬼子和伪军全都坐上了土飞机,上了天了。

    炮楼墙壁上被炸开了一个大窟窿,从里边“咕咚咕咚”地冒出滚滚的浓烟,其中还夹杂着浓浓的灰尘,呛得人根本无法呼吸。

    但是这时冲锋的战士们仍然坚持着冲了进去,

    这时被炸上天的砖块石头还雨点般下落,水泥碎块和砖头大的有人脑袋那么大,小的也有拳头大小,砸在地上“咚咚”作响,砸在人身上让人疼痛难忍。

    但是战士们没有一个停止前进的脚步,只要不砸倒就往上冲。

    这时又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重要体现,爆炸后的一两分钟,顶多三五分钟,是最关键的时候。

    这时敌人没炸死也会被震蒙,就象后来的反恐怖行动中解救人质时候的理论中说的那样,突然受到爆炸的冲击和强烈闪光的刺激,人的听觉、视觉和方向感、平衡感都会失去作用。

    使用震荡弹,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

    这时立刻冲上去立刻就会结束战斗,要是等到鬼子从最初的震惊和失能中反应过来,再缓醒过来,再要进攻,就要前功尽弃了。

    战士们冲锋上去,从炸开的缺口冲进了炮楼,从废墟里边翻找。

    这时沈擒龙他们也急忙冲过来,这时是检查战斗成果的紧张时刻,团长和其他首长们正急着要看到攻击的效果。

    沈擒龙看到,虽然只是墙上炸开了一个窟窿,但是炮楼里面的楼板全震塌了,炮楼真给改成了烟囱,直上直下的,在炮楼上层射击的那些鬼子都掉了下来。

    大概不是震死的也得给摔死。

    沈擒龙暗想,这个玩意儿感情这么霸道啊!

    本来就已经是半夜之后了,天已经黑了,加上滚滚的浓烟,久久弥漫的尘土,就是用手电筒照明也看不出多远,地面上堆着的砖头和水泥块子足足有半人高。

    战士们急忙把这些东西搬出去,他们搬开被炸下来的这些水泥块,要看看里边到底还有没有活着的鬼子和伪军。

    但是,这次爆破小组的同志大概又用多了,一个活的也没有发现,鬼子修炮楼时候大概光是想到要修坚固一点,水泥用得多了一点,水泥上面粘着的砖头实在太多,份量太重,把下面的人都砸死了。( )

    不过,这种爆破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多尸体都是全身没有一个伤口的,比以前战斗结束后要收拾鬼子一身黑血的尸体强多了,让人不感觉过于恶心。

    ****

    沈擒龙后来听说,邓华指挥的部队的情况都和这儿差不多。

    邓华的部队都设了有线电话,联络指挥非常快速准确。

    所有的部队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攻进了敌人的据点,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伤亡都非常小。

    邓华后来受到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称赞,说:“打得十分干脆漂亮”。

    随后,沈擒龙又听到消息,当时八路军在华北敌后五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共军的第一次攻势以破坏交通和通信线路为目标,并且为取得心理上的效果,因而造成损害极大。

    他们在向日本陆军省上报的《破坏修复情况》报告中说,正太线被破坏之广泛,及其规模之大,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八路军总部只部署了二十来个团参战,各集团同样也只具体部署了部分部队参战。

    但8月22日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首次对战情进行综合整理时,彭德怀、左权意外地发现共有10个团参战。

    这是因为,8月20日22时,八路军在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时发起攻击,战区内日军一片混乱,很多长期高枕无忧的日军成为八路军的攻击对象。

    正太路日军指挥中心阳泉也受到干扰性的袭击,八路军袭击部队占据距日军旅团司令部仅300米远的庙高地,而且据守达四日之久。

    在这种背景下,战区内那些小据点、铁路、公路、桥梁、电线杆,绝大多数成为八路军、游击队和群众进行破袭的对象,参战部队因此也就越来越多。

    在华北大地上,西起太行山,东至黄海,北起长城,南至黄河,无数部队和老百姓自发地参战了战斗。

    随着一颗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八路军的大炮向着敌据点、车站发起了猛烈的轰击。

    铁路、公路、桥梁旁边早已埋好的也接连爆炸,抗日群众跟着八路军排山倒海般向鬼子冲去,鬼子的据点、车站、铁路接连被捣毁、被炸毁。

    这一战,攻克0多个据点,破坏000多公里铁路,20多公里公路。

    正太铁路破击战,原定为七天,实际却打了二十天,战役的结果,甚至出乎指挥者彭德怀的预料。

    后来统计,参战部队共计10个团,参战民兵22万,参战民众200多万,左权因此为这次战斗起名百团大战。

    如果在百团大战之前,即日军开始实施囚笼政策之前,八路军的补给困难,弹药、粮饷、药品都严重匮乏,战斗力极度下降都是事实的话,那么,在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的真实力量就应当是相当巨大的了。

    以这样极大下降的战斗力,据说只有从前的%的战斗力,都能够发动这样巨大的百团大战,收复全部被日军占领的华北根据地,那么八路军全盛时期的能力,足够打下几个华北根据地的。

    所以,现在看来,当时那种战术应当是存在问题的,那么巨大的战斗力没有及时使用,全都白白地浪费了,日军所获得的巨大战果,都应当是白拣到的。( )

    可是在当时,百团大战却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反应。

    百团大战的发动,让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之类的谣言不攻自破,**、八路军的声望迅速提高。

    大后方和沦陷区的人民,甚至是海外侨胞,在听到百团大战胜利出击的消息后,群情振奋,纷纷以各种方式对八路军表示敬佩和慰问。

    和沈擒龙有一点关系的事情还有,杨成武专门发了一份命令指出,由于保密做的不好而遭到不必要损失的实例很多,如此次战役,政治机关发送和散发文件、宣传品,以及召开会议的时机都为时过早。

    《抗敌报》刊载了统一作战的意图,通讯员、参谋违反规定,不肯绕路,对此,应作为利敌行为给以处分。

    而鬼子方面也有惨痛的教训。

    “百团大战”之前日军没想到八路军有如此之大的实力,因此开战伊始,华北日军指挥部,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由于日军的通信线路大多被切断,所以直到开战十几个小时之后,日军指挥部派飞机升空侦察,才真正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时八路军在华北敌后五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这不但震动了日军,也震动了国民党军队。

    负责行动和情报的日出公馆的寺田后来在会议上总结说,本来我们对于百团大战是有一定的情报的,在八路军开始运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

    但是我们根据情报,认为八路军这次进攻运动还是象以前的作战一样是针对国民党的,这次是我们判断上的重大失误。

    当然,寺田不敢说出他让人家耍了。

    寺田总结说,当时我们曾经在日军占领区发现很多平日未曾见过的健壮男子前来游逛,市场上东西的人有半数改换了新人,当时我们对这些人根本没有防备,我们还以为是大东亚共荣圈取得了成果,经济繁荣了呢!

    寺田咬牙切齿地说:“以后就得防着这帮小子,还没开始打仗,他们就开始在我们街上晃悠,实在可恶!”

    ****

    由于前期战事异常顺利,战役总指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24日命令129师将破击时间由原计划的——天延长至半个月,31日,又发布了“继续扩大战果”的命令。

    这时沈擒龙他们这些下级干部战士不知道,百团大战闹得这么凶,**、朱德对这事根本都不知道。

    据朱总司令回忆,朱总司令到延安一见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不知道打百团大战的决定?彭德怀找你商量过没有?”

    朱总司令回答:“彭德怀从来没有找我商量过。是我离开前线后他自己的决定。”

    百团大战就象奥运会一样,看着热闹,后果相当可怕。

    办完奥运会,全世界都震惊了,中国自己也震惊了,中国老百姓和全世界一样,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有钱的。

    可是到了气候大会的时候,全世界一共22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23个决定一致行动,向中国要钱要求援助,而且要钱的态度都是极其凶狠,象是有血海深仇一样。

    唯一没有提出要钱的是中国自己。

    这时中国傻了,再说中国还有几亿人正在穷困线以下,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