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鬼子现在肯定在对那个村子的老乡进行报复,咱们顺便去把那些老乡解救出来,给鬼子点颜色瞧瞧!”

    这个事情是这些侦察员没有想的。

    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不敢想。

    鬼子都爱报复,又没有人性,掩护过路军的村子,肯定会遇到鬼子的残酷报复,那些乡亲这时肯定惨极了。

    现在能够不管任务,回去报仇,这是侦察员们最愿意做的。

    沈擒龙对孙光明说:“光明,咱们的这个计策能不能成功调动鬼子,可就全看你的发挥了。”

511、最有创意的侵略教育() 
沈擒龙和侦察员们从地上站起来,沈擒龙挑了两个战士,留下了一个战士跟孙光明留在原地。ggaawwx

    孙光明急忙说:“我不用人帮忙,要对付一个小特务,还用这么多人吗?”

    沈擒龙说:“你们的任务也很重要,这出戏能不能耍成功,还得看你们的。”

    孙光明担心地问:“就你们三个人,能行吗?”

    沈擒龙笑着拍拍腰间说:“我们有匣子呢!”

    沈擒龙从特务那儿得到的匣子,就分配给了这两个战士。

    然后,沈擒龙带着两个战士轻松地向他们来的方向走去。

    孙光明看着沈擒龙他们远去的背影,回头看看身边的那个特务交通员,他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对那个特务交通员说:“你他妈也别闲着,给老子挖!”

    ****

    沈擒龙带着两个战士一边走,一边看着手表。

    这时时间非常重要。

    沈擒龙最担心的是从封锁线那边来的鬼子开始拉网似的搜查,把正在青纱帐里边隐蔽的孙光明他们和那个特务交通员搜查出来。

    为了能够把鬼子从孙光明他们那边吸引过来,沈擒龙他们就要整一点事情。

    沈擒龙于是对一个战士说:“刘大年,你去给鬼子带个口信。”

    叫刘大年的侦察员一愣:“带口信?”

    这是沈擒龙从外国老师那儿学来的洋味中国话,农民出身的侦察员们听不懂。

    沈擒龙笑着说:“你到那边去朝鬼子那边开一,让鬼子们上咱们这边来。”

    刘大年笑了,这叫什么口信!

    老沈这个人净说一些奇怪的话。

    但是这个事情比较简单,侦察员们都非常机灵,一听就明白沈擒龙的意思。

    于是刘大年跑出去,来到青纱帐外面,在有小路的地方,对着空中打了一。

    这边已经距离沈擒龙他们晚上跟鬼子激战的地方很远,平时比较安静,这突如其来的一,十分惊人,足够吓鬼子一跳了。

    但是,声能够吸引鬼子,也就把鬼子招到沈擒龙他们身边来了,沈擒龙他们可就不能再这么悠然自得地瞎溜达了。

    沈擒龙他们加快脚步,向那个他们出来的村子跑去。

    这时,鬼子果然正在那个村子里边对老百姓进行严刑逼供,追问路军侦察员的下落,查找抗日骨干。

    经过了的混乱,鬼子也不知道沈擒龙他们到底去了那里,鬼子追击了一阵,根本没有发现沈擒龙他们的行踪,于是赶紧回到炮楼上面向上级报告。

    上面的鬼子又向更上级的鬼子报告,然后整个鬼子部队又重新安排兵力,折腾到了上午,这才把事情安排好。

    到了这时,鬼子们才有功夫来对付这个村子里边的老百姓。

    所以,这时沈擒龙他们虽然是重新从隐蔽的地方赶回来,但是并没有落后鬼子太多,鬼子的大屠杀还没有开始,还在审讯阶段。

    鬼子带着伪军,把村民集中到场院上,鬼子和伪军先疯狂地用托木棍对群众一阵乱打,打得人们头破血流。

    一个挎着的鬼子军官用手指着人们说:“你们都是路的干活,通通的死了死了的没有关系!”

    昨天晚上潜入进来偷袭的特务队也跟着这伙鬼子来报复抗日军民,有这些了解内情的特务,鬼子就不那么盲目了。

    于是鬼子和汉奸钻到人群中,拉出几十个青年,绑到人群的空地上,准备从他们中间找出叛徒,找到路军侦察员的消息。

    鬼子先把他们摔个半死,有的把眼珠子都摔了出来,然后用绳子绑了一大串,强迫人们直挺挺地跪着,再用枣木棒子殴打。

    为了获得口供,鬼子在审讯他们时,又起初是假装宽待他们,但这些村民没有人说出半个字来。

    于是,敌人伪装的笑脸立刻变成了一副狰狞的面孔,他们向这些中国老百姓下了毒手。

    这群野兽用绣花针和猪鬃刺进妇女的"ru tou"和指甲缝里,用烧红了的烙铁烫人们的肉,用打掉嘴的瓶子在他们的肚子上使劲搅,使劲拧,企图使这些老百姓屈服。

    这些鬼子没有一点人性,除了他们本身品种有问题之外,他们从小受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鬼子一生下来,会说话的时候,就有老鬼子拿着日本生产的糖块问小孩儿:“这个糖块好不好吃?”

    小鬼子说:“好吃。”

    老鬼子于是说:“这是支那产的,长大了要去占领支那,才有好吃的糖吃。”

    小孩儿再长大一点,就又拿着中国女孩子的照片让他们看,老鬼子问:“这个女人好不好看?”

    小鬼子说:“好看。”

    老鬼子于是说:“这是支那的女人,要想得到这样的女人,只能去占领支那。”

    小兔崽子长大了,一辈子想的都是占领支那。

    另外,鬼子一生下来,老鬼子就教育他们要为天皇去死。

    连自己的命都是别人的,他们还知道珍惜别人的生命吗?

    于是这些小鬼子对于被侵略国家,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人,大量随意杀戳,到了现在这种所谓日本是民主国家的时代,这些日本人对受到屠杀的国家仍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鬼子正在折腾的时候,沈擒龙他们来到了村子前面。

    沈擒龙自己也是累得直喘粗气,他带着两个侦察员来到了村子旁边的青纱帐边缘,一边看着远处的村口,一边对两个侦察员说:“休息一下吧,商量一下怎么打。”

    到了这时,沈擒龙的那些绝招一个都不灵了。

    原来的化装成鬼子的办法鬼子已经知道了,他们亲眼看到了孙光明那个假日本,再装鬼子的办法臭了。

    沈擒龙的利用黑夜,悄悄接近鬼子哨兵,用飞刀干掉哨兵的办法也不行,现在太阳不帮忙,在天上直使劲。

    最后,沈擒龙他们只能使用蛮力,进行强攻了。

    沈擒龙把刘大年的三大盖拿过来,然后对另外一个侦察员说:“杨益民,咱们两个把那两个伪军分了,我打左边的,你打右边的。”

    叫杨益民的侦察员看了看这个距离,觉得自己的法应当能对付。

    沈擒龙又说:“鬼子来了多少兵力咱们不知道,所以得小心点,一会咱们三个一打倒伪军就冲过去,如果有鬼子冲出来,就用匣子解决问题。”

    沈擒龙刚刚从特务那儿得到的匣子就分给他们两个了,所以他们近战的火力不算弱。

    分工明确之后,沈擒龙举起,嘴里查着数:“1、2、打!”

    沈擒龙和杨益民的同时响了,正在村口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的两个伪军同时摔倒。

    几乎就在声响起的同时,沈擒龙他们三个从青纱帐里边一跃而出,向村口飞奔过去。

    三个人飞快地冲到了村口,沈擒龙把自己手里的三大盖还给刘大年,从地上的伪军身上摘下三大盖,又摘下弹药。

    三个人把伪军的和分了,有了这些东西,三个人的胆气更壮起来。

    不过,伪军不比鬼子,伪军身上除了弹药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如果是鬼子,那身上的零碎可就少不了,什么装在饭盒里边的午饭,装在杂囊里边的糖果,饼干。

    有了那些,沈擒龙他们的大问题都解决了。

    这次和以前的所有的袭击都不一样,这次不是摸岗哨,而且既然开了,那么留给沈擒龙他们的时间就不多了。

    沈擒龙他们三个继续向村子里边猛冲,沈擒龙把缴获的匣子都分给了别人,他自己的20响里边就没有多少了。

    所以沈擒龙仍然拿着三大盖冲锋,刘大年和杨益民则拿着匣子,防备鬼子的反击。

    三个人顺着小街道向前冲,一进村子,沈擒龙举手一,房顶上面正在紧张地四下观望的一个伪军应声倒下。

    三个人丝毫不停,继续向前,杨益民又是一,一个鬼子大叫一声,翻身摔到身后的院子里边去了。

    三个人风卷残云一样冲进村子,一路上遇到的鬼子伪军当者披靡,全部被打倒。

    转眼之间,他们已经到了场院附近,被惊动的鬼子们急忙“哇哇”叫着冲出来反击。

    鬼子们早就知道沈擒龙他们已经跑了,这边没有路军的大部队,所以并不害怕,但是这样仍然在整个村子都布置了岗哨,可见鬼子作战真是正规。

    这时,沈擒龙他们突然出现,让鬼子们吃了一惊。

    不过,鬼子们的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从声上鬼子们就听出冲进村子的人并不多,声非常稀疏。

    所以鬼子们有恃无恐地冲出来反击。

    不过,鬼子们刚刚从场院到街道上的拐角上一露头,就被沈擒龙、杨益民他们三个迎面一顿急射打倒了好几个。

    鬼子们吓得急忙转身跑回去,隐蔽在街道拐角,“哇哇”大叫。

    沈擒龙他们这么点人,根本不可能从鬼子和伪军的大队人马手里把人救下来,所以,他们一惊动了鬼子,立刻转身撤退。

    整个行动其实跟民兵经常打的麻雀战完全相同,只是因为使用战术的人员不同,素质不同,所以战果也就有了质的飞跃。

    沈擒龙当然是一一个,保质保量,杨益民也是弹弹咬肉,能不能当场打死不知道,至少是都打住了,眼看就是一打倒了。

    三个人才一进村子,已经打死了将近10个,鬼子们真的怒了。

    这次鬼子并没有来多少,因为鬼子兵力不足,大量的鬼子都被调动到了封锁深沟那边,利用汽车的快速堵截沈擒龙他们去了。

    来这儿的只有十来个鬼子,剩下的是几十个伪军。

    再加上特务队,大概有不到100个敌人。

    鬼子早知道沈擒龙他们现在也没有几个人。

    原来沈擒龙他们的人数特务们已经知道了,另外一场激战,沈擒龙他们又牺牲了好几个,那么,沈擒龙他们这边就是全部回来,也才5个人。

    100个鬼子伪军,对付5个人,鬼子胆子壮极了,就是那些伪军也是猖狂得了不得。

    所以,沈擒龙他们干掉了从场院几个冲出来的鬼子,对这些鬼子伪军没有起到一点震慑作用。

    沈擒龙他们这边撤退,那边的鬼子伪军已经跟着冲过来。

    沈擒龙一个鱼跃,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面的石头后面,他对杨益民他们说:“你们两个先撤,到了青纱帐那边掩护我回去。”

    杨益民他们两个答应一声,脚步不停,飞快地从村口通过。

    沈擒龙不用瞄准,一一个,先打倒了一个跑在最前面的鬼子,然后换上,又是一,又一个伪军摔倒到猛冲的鬼子伪军队伍前面。

    鬼子伪军正在疯狂的劲头上,一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查觉对方的火力的效果,他们只注意到对方只有一支在射击,还是很猖狂。

    但是,对面的迎面飞过来,鬼子伪军也得隐蔽一下。

    那些鬼子伪军找了一些房屋拐角什么的,躲在后面,看了一下,没有发现目标,他们一边胡乱开,给自己壮声势,一边四处寻找对方阻击的人。

    沈擒龙是优秀的狙击手人才,虽然这时不能移动,只能打阵地战,但是沈擒龙也不至于犯低级错误,老是没完没了地开,让鬼子们发现他。

    鬼子们乱打了一阵,没有发现有人开,他们以为来袭击的路军已经吓跑了,于是又爬起来,向村口这边跑来。

    沈擒龙对准在街道处出现的第一个鬼子的脑门,轻轻扣动扳机。

    那个鬼子被的巨大冲力当场打得倒飞回去,把后面跑过来的其他鬼子都撞倒了。

    其实沈擒龙距离他们并不远,三大盖的口径虽然小,但是近距离射击,那种冲力也是相当可怕的。

    其他的鬼子伪军这次才注意到自己的同伙死得多么可怕,他们大叫一声,急忙又转身逃回去,尽量把身体藏得严实一点。

    沈擒龙回头一看,杨益民他们两个到了青纱帐边上,他立刻跳起来,向青纱帐那边狂奔。

    这边的鬼子和伪军又对前面胡乱开,沈擒龙极力把身体姿态压低,一边躲避,一边拚命向青纱帐那边跑。

    鬼子们的在沈擒龙的身边乱飞,最靠近的几乎是从耳边飞过的。

    这时杨益民他们两个也到了青纱帐边上,他们两个一边喘气,一边回头来看。

    杨益民他们两个一看沈擒龙这么狼狈,也不顾隐蔽,站着就对准村口方向开射击起来。

    两边却没有看见对方的身影,这么胡乱射击之下,似乎战斗已经激烈异常。

    沈擒龙却抓住这个机会,全力冲到了这边的青纱帐,先一个滚翻离开了村口的小路,向青纱帐里边滚去。

    杨益民他们两个一看,也赶紧弯腰钻进青纱帐。

    沈擒龙跑过来,三个人汇合了。

    杨益民问:“接着怎么办?打吗?”

    沈擒龙说:“不打。在这儿打便宜鬼子。傻子才跟他们硬拚,走,抄他们后路。”

    结果,沈擒龙他们闹得声势这么大,却没有和鬼子交手,又撤退了。

    鬼子和伪军又打了一阵,自己打得热闹,却没有发现对方还击,又打了一阵,这才明白,对方早就“开路开路地了”。

    鬼子军官气得要命,正要拿手下出气,忽然听到村子侧面传来了沈擒龙的“口信”,距离他们这边已经很远了,鬼子军官跟听到了喊他的名字似的,急忙指挥鬼子们向那边追赶。

    沈擒龙的体力也不怎么样,这么连续行动,他也累得够呛。

    不过幸好鬼子有自己瞎打,瞎耽误功夫的习惯,沈擒龙他们这次撤退才比较从容。

    沈擒龙他们三个绕过村子,避开了鬼子的兵力,到了村子后面,鬼子还没有追赶上来。

    沈擒龙只好又朝天上开了一,让鬼子们知道他们已经在这边了。

    杨益民问:“老沈,咱们这是要干嘛呀?”

    沈擒龙说:“牵牛鼻子啊!咱们得把封锁沟那边的鬼子弄到这边来,让孙光明他们能过路啊!

    你也是正规军了,怎么连民兵的办法都不会了?咱们是侦察员,得打得巧一点才行,硬拚算什么本事。咱们得让鬼子乖乖地跟着咱们走,乖乖地往咱们口上撞,那才叫本事。”

    杨益民他们两个连连点头。

    虽然是跟上百个鬼子伪军作战,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是他们在拿鬼子伪军当活靶子打,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这让杨益民他们两个觉得跟以前打仗完全不同,好象有点不象真的。

    这时沈擒龙他们三个已经到了这边的路口,身后就是公路。

    沈擒龙喘着粗气说:“在这儿歇一会,一会鬼子才能过来。”

    三个人在公路旁边的深沟里边坐下,杨益民他们两个第一件事就是把烟掏出来,先点上。

    沈擒龙说:“你们这个习惯可不好啊!还是先查一下有多少吧!”

    杨益民说:“不用查,就剩下两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