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犁破大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过了一会儿,说里面太黑了,又有人把火折子和火把递了进去。我担心里面情况不明,就先命令他们上来,等我有时间亲自下去看看再做定夺。

    我们专心架屋,这次不比在平地上,比较费事,首先要找位置合适的树柱,找到了还必须在大致一样的高度上生着横杈,因而进展缓慢。

    而所架设的木屋也不能成一排直线,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不过在视觉上倒没有什么不好,那些木屋的框架,有的高有的低。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有屋就好。

    第二天,我让我继续架屋,自己带了几个人,到前一天挖好的沙洞中察看,头一天,他们已经挖下去不少,把地底翻出来的沙土全部运走不说,一条稍稍倾斜的七尺深的洞,在洞底忽然往大海的方向一折。

    再往里,我们点着了火把,他们已经往前方挖进了十几步远,空气有一些闷热,火把也不是很旺相,我知道是缺氧的原因。

    很显然,这是地震时候,海水挤压着沙子,一直冲到了岛上,当时的力道不知道能有多大。

    要是正好在军士们睡着觉的地方冲出,肯定会伤到人的。我有些万幸。

    横向的地道,人站在里面能弓着身子前进。而我们不能这么再往里挖了,弄不好会窒息的。

    上来以后,看到在不远的地方生着一片毛竹,与树林卓尔不群的样子,让人砍了些来,去了根梢,中间的竹节打通。

    我们先在与沙洞大致对应的位置上用铁钎打眼,横向的沙洞总共离地面也就是六七尺的样子,有些地段还要更近,我就是要在地表打出通气孔,插上竹筒,又透气又透光。这下子可以继续挖地下的沙子了。

    姬将军曾问我,挖这个有什么用,我说还没想好。

    我确实还没有想好,不过我对他说,这个洞将来会有很高的战略价值。而黄沙也有用,不久的将来,我们垒制铁炉什么的,都会用到。

    挖洞和打通气孔的分两拨人,几乎是齐头并进,眼看着地面上的人挥着铁锤、铁钎的身影越来越远,顺着山坡,离海边越来越近,心说,离着挖通的时间不远了。

    两天后,地底上来个人,对我说,“将军,挖到了煤!”他们把一筐乌油油的煤块举到我的面前,令我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我赶忙吩咐说,不要冒进,等我亲自下去看看再动工。

    让姬将军监督着造屋,这边已经快要完活了,人们正在安装每处木屋的进屋木梯。

    这时,又一筐煤传了出来。我马上进到沙洞里,现在里面呼吸也不困难了,光线虽然不算明亮,但是两个人对面,眉眼的也能看清。

    往里走了一段路,迎面一名军士走过来,对我说,“将军,我们还挖沙么?现在人们都放弃了挖沙,都去弄煤了。”

    “挖,怎么不挖呢,这个地洞我们将来还有大用处。”

    我来到沙洞的深处,把人分成了两队,一队四人,再多了也放不下,施展不开。让他们一路挖沙,一路挖煤。

    我看到在一处黑乎乎的洞口边,看到正好有个人弓着腰,把一筐煤拽了出来。

    里面已经挖进去了很阔的一段,不是纵向的深洞,而是一大片。我要他们不能盲目挖进,要留出支柱,或者直接用木桩顶住,小心洞顶塌陷。

    以后的几天,我们就是做的这件事,盖屋任务完成了以后,姬将军还别出心裁地、用多余的木头围了一处大园子,把抓来的野鹿什么的,当天吃不了的往里一放,等天气不好时慢慢打个短。

    我让人在沙洞的入口处,搭建了一个木棚,防雨水倒灌,这时,姬将军他们这一批四十个人的轮换期到了。

    临行时,姬将军和徐洁对我们说,“田纵,你们夫妻就在这里坚持吧,我们回去,让老孟带人来接着干。”画她们也一一与徐洁拥抱道别。几个女人竟然还有些不舍地哭了鼻子。这算不算战斗中结下的战斗友谊?

    当天,孟将军夫妻带着四十人就到了,他们几乎是与姬将军他们一行人同时出发的。来了以后,孟将军看着我们这十天的杰作,赞叹道,“不错不错,我们一来就吃了现成的,苦了你们了。”

    他和徐苓就住在姬将军他们住过的房子里,晚上,我们把圈中的畜牲拉出来,又是一顿大烤,孟将军吃得满嘴流油,“早知道这么好的日子,我就第一批来。”

    这一旬,我给他们定下了目标,就是把炼焦炉建造起来。

    焦炉的炉址就是我们最初的那块屋址,正好与出煤的沙洞相距不远,上料方便。

    孟将军带人上山采石。第一批人是木匠的话,那么他们现在就是石匠了,一开始采下的石头大小不一,很不规整。后来慢慢的就好看起来。

    等他们撤离的时候,炼焦炉只砌好了一半。这个主要的责任是我的,因为我也是凭着揣摩,边想边指导他们。孟将军他们走的时候,画她们照例又红了眼圈。

    我对她们说,“怎么在山中几日,情感倒越发的细腻起来。”

第233章 初具规模() 
“谁都像你似的,一天到晚只知干活。”我赶紧闭嘴,不再惹她们。说心里话,现在她们让我惯得,越发的不像个样子,知道我疼她们,于是也就自已不时地疼起自己来。

    我们一家晚上还是老样子,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有一位老婆到大桌子的下边陪我,周末的时候就抓阄,谁抓到了谁在下边睡。

    她们都说,主要的是不想再地震时被摔到,不然谁会争着来抓阄呢。

    然后,苏将军他们就到了。

    六月的时候,焦炉建好了,说了可能没有人信,六月在这里是比较清爽些的时候,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以内,这个时候的家乡即墨,应该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夜里人们也得摇着蒲扇才能入睡,蝉鸣蛙鼓,离得我们很远。

    开炉的时候,田王也到了,以画为首的一班女人们,也都换上了最中意的衣服,参加这个史上最盛大的开炉仪式。

    焦炉的样子像个巨大的蛤蟆,抬头仰天,大张的嘴巴就是它的入料口,这是有讲究的,如果入料口正对天空,下雨什么的就会熄灭炉火。而四条腿,却是炉子的鼓风口,点火的部位,就在它的**那个位置。

    为什么设计成这个样子,我有我的道理,这是为了防震而独家设计的,与任何史上的炉子都大不相同。

    我想如果那个时候有什么专利的话,它一定可以申请到。

    与焦炉同时建成的还有烧炭厂,原始森林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木材。

    田王发表了讲话,他说,“我田横最大的荣幸,就是有你们这些出生入死也不离左右的弟兄,我田横最大的快慰,就是不用再去争权夺势地杀戮。金钱、地位,就让那些醉心于此的人去争夺吧!我田横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每个弟兄都娶到了老婆!”

    他说,“炼铁炼焦,我不懂,但是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探知我不知道的事情。”

    仪式结束后,我马上组织人们装填焦炉,专门有两个人,从蛤蟆的嘴里爬进去,外边再有人把第一层料,用拴了绳子的柳条筐运进去。

    第一层,是浸了油的软草,第二层,是细树枝,第三层,是大块木柴,最后是我们挖掘出来的煤块,选块头均匀的,填满炉膛。

    田王一声,“点火!”

    点火这种事情得我亲自上阵,意义非同凡响,我拿着一支燃着的火把,从蛤蟆的**里塞了进去。

    里面的物料装得讲究,既不太松,又不能太紧,保证炉子的使用效率,又得有足够的空气帮助燃烧。

    不一会,炉底的引火之物就燃烧起来,看看火候到了,我对下边人一挥手,“鼓风!”

    四条蛤蟆腿是四条风道,每条风道的一端是一架我亲自设计的大风箱,要两个人才能拉得动,一声令下,四面八个人一起鼓起风来,耳边只听到沉闷的呼呼风声,炉内火焰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田王随后又观看了烧炭厂,这里有三十名军士,分了几道工序,有人在断木,有人鼓风,每个人的脸上都抹得漆黑。

    下一步,我们就该考虑冶铁的事情了,田王察看了两处工地以后到我的木屋中休息,我对他说了我的打算,田王道,“不错,不过,原定的三班轮换的方法不应该改变,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副业。”

    “可是我为难地说,摊子越来越大,需要的人越来越多,只是四十个人轮换,真的是不够用啊。”

    田王说,“我说了这些只是副业,是为了让我们人不至于没有事情做。不如我再说得明白些,今天我就把你老婆们领回去,然后让你也每隔十天才能与她们见上一面,如何?”

    说实话,真要这样要求我,我也只能这样做,那些正在轮换的军士不是正在这样做吗?当然田王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并没有别人,不过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手的问题,你要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可以减小规模。”

    说完了,田王起身,他要回到两艘船上去。我对他说,再过一些时日,我们的两艘大船就可以开到万鸦老的东海岸来了。我带他参观了那条沙洞。他高兴地说,“好好,你好好干吧。”

    田王给我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还不能影响弟兄们的休息,不能影响他们与家人的团聚。

    但是要我减小目前的规模,我又不愿意,我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不过说说也无妨,那就是建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铁船,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多造上几艘,那个时候我们就鸟枪换炮,纵横大洋。

    一时间我真的犯了愁,晚上正赶上画在下边,我向她诉苦,她悄声问我,“老公,你还记得我们刚刚走出墨岛的事情吗?”

    “记得。”我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那个时候,谁跟随了爹爹,谁就把自己的脑袋拴在了裤腰带上了,从此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可是,仍然有那么的人想都没有想,一直跟在爹的身后。”

    “是呀,在登船作战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军士,为了掩护我们,加入到了牺牲的行列里。”我想起那惨烈的一幕,心猛的一紧。

    画看我陷入了沉思,把一条裸露的胳膊横在我的身上,低声说道,“现在我们不是在打仗,要是打仗的话,也许用不着你来说,这些军士们就会一齐往前冲的。可是现在不是打仗。”

    “”

    “不如这样吧,明天我带姐妹们回船上,”她娇嗔着说。

    那怎么行?那怎么行?我哪过得惯十天没老婆的日子?“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画轻声地笑了,“我看,你还是按爹的意思做就行啦!”

    “宝贝,有你的意思在这里,我还能有什么别的意思?我要是敢有别的什么意思的话,那也就太没有意思了。那好吧,减小生产规模!”我下定了决心。

    “你在说绕口令呢!”画说完,我已经将她抱在怀中。

    不知道,是谁走露了风声,总之王昨天说的话似乎人们都知道了。该轮换的人并没有离开,我严令他们回去休息,他们就是不走。“这是王留下的命令。”我说。

    他们这才离开。

    可是第二天,一群人从山下走了上来,是昨天刚刚回去的人们。

    他们每人的身后,都跟了一个女子,有的女子挎了一只小小的布包,有的干脆什么都没带。我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将军,我们把老婆都带来了,再也不轮换了。”

    “你、你们不是强迫她们来的吧?”我问。

    “将军,那么您的老婆们都是强迫来的喽?”

    “哪能呢,我田大将军,哪能强迫老婆们干这差事,全凭自觉自愿的!”

    “我们也是!”看他们跟随着的女子,的确个个面带笑容,不像是不情愿,这我就放心了。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住处,就十分的紧迫了,人口增加了一倍,住的地方立刻不够用了,暂时的方法,只能把有限的地方让给女人们住,男人们先露宿。

    他们说,我们不是让她们来吃闲饭的,将军的夫人们每天还操持三餐,何况她们?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每个岗位上都是双岗,每对夫妻都是同做工同休息,无形中节省了一半的房子。我很感动,专门让孟将军加快伐木造屋,争取忙让他们都住上单间。

    齐雪她们说,“人增加了,每天弄饭的数量也加了一倍。”于是我让那些跟随上山的女人都集中起来,专门做饭、采摘野果、饲养和驯化家畜。

    她们也分成了三队,一队由徐氏三姐妹带领,每天捉些小动物,吃不完的就饲养起来,一队由六角和小月带领,负责采摘野果;最后一队由齐雪与姜婉清率领着,负责每天的三餐。

    不久,更多的房子建好了,个头比原来的略微小上一套,十处木屋为一组,十组为一区,中间开出道路,越来越像个小规模的镇子。

    而大量建造木屋以及烧炭,森林也往后边退去,给我们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在上边开建了田地,就是不知这里的农时与家乡有何区别,一直没有种上合适的作物。

第234章 开荒屯田() 
我们跟随田王离开黄海的第二年七月,我们的炼铁炉就矗立起来了,第一座铁炉只建了一丈二尺高,我担心的是地震,没敢建得太高。

    从地底下翻出来的沙子,再加上我们自己烧制的石灰。就能配制成不错的模砂。

    我向田王请求,不知道我们炼出的第一炉铁水,他想用来做什么。田王想了想,说,“眼下我们人马激增,粮食的问题每日都是头等大事,”我当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不是让我们先铸造一些农具?”

    田王赞许地点点头。

    出铁的时候,正是晚上,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女人们远远地站在旁边观看,画她们也来了,田王亲临现场。

    一名军士手持长杆,捣开了泥眼,一股热流缓缓由炉底涌出,顺着事先挖好的沟槽流进了沙模。

    第二天起的锭子,每块有十几斤生重,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根本不能一次性冶炼出纯度合乎要求的生铁,只能依赖于后期对铁锭的反复锻打,把生铁打成熟铁。

    铁作坊早建好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彻夜不停,田王有的时候也亲自甩开膀子抡几锤子。

    不久我们就有了农具。锨、镐、锄、耙样样都有,田王把我们叫到一处,他说,“农时不能耽误,我们这么多人,每天的吃用不是个小数目。今后的长久之计,莫过于自己屯田,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孟将军说,“可不是,每天只靠打猎,我看林中的野兽都躲得远远的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自靠奋勇,带船出去,看能不能在什么地方多买些种子回来。

    苏将军这些日子已经很久没有坐船了,他心中痒痒,立刻也向王请令。

    于是他们两位将军,选了个好天,带了独木船及三十名军士,起程了。那天家属们到海边送行,一些女人哭哭啼啼,拽着即将远行的丈夫不忍放手。

    我有些纳闷,本地风俗,都是女性坚强,一个个都是大大咧咧,原本以为不会出现这样难舍难分的场面。

    王说,“以前我们不来的时候,生存生计都要靠她们,不坚强也不行。现在我们到了,她们的本性于是就显露出来喽!”

    这次,两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