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诰命夫人似是事先约好了似的,居然选在今日齐齐进宫!

    事出反常必有妖!崇祯皇帝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第六百二十一章请下懿旨() 
花费了一些时间后,崇祯皇帝终于到达御书房,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这一路行来,足足遇见了八位诰命夫人,这些人都是那些勋贵或是大臣的妻子,身份贵重。

    所以崇祯还不能视而不见,每遇到一人,他便不得不走上前去,和颜悦色地跟她们说上几句话,方才离去。

    皇上虽然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但是皇上一个人也干不了所有的活,具体的工作还要劳烦这些手下的勋贵和大臣,所以崇祯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地敷衍过去。

    这一路花费的时间,几乎都赶上平时的两倍了。

    进了御书房,崇祯抬眼望去,只见厚厚的一摞奏折正整整齐齐地放在自己的书案上,小太监李应星低着头垂着手,静静侍立在书房的一角。

    崇祯三步做两步便来到了书案之前,也来不及坐下,便那么站着,翻阅起了这些奏折。

    嗯?最上面的一份,赫然便是赵无忌的奏折,崇祯顿时便对旁边这个小太监的眼色,暗暗地点了个赞,不错,是个心细的体己人。

    赶紧打开赵无忌的奏折,崇祯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果然和王承恩所说的一模一样,上面写着赵无忌率领手下兵马,于葫芦峪大破满清成亲王岳托部右翼军,斩杀敌军九千人,而今这九千具鞑子的首级,正在送往京师途中。

    崇祯在心里算了算,这封文书是三日之前写的,王承恩说的没错,算下日子,这些鞑子首级明日便会到达京师。

    继续往下看,哦,赵无忌还在奏折里解释了一下,原来皇太极不但在济南抢劫了大量的财物和粮草,还裹挟了五十万百姓,打算带回辽东当奴隶,而赵无忌率军北上追击皇太极,也非是有令不遵,而是救百姓去了。

    看到这里,崇祯不禁冷哼一声,大明的百姓千千万万,朕的皇叔可是只有一个,朕三番五次催促你,你就拿百姓的名义来压制朕?其心可诛!

    不管这个,接着往下看去,嗯?还收复了旅顺口?!这个王承恩刚才可没说,估计老王也不知道。

    赵无忌在奏折里写到,他派遣手下大将李定国,刘文秀两人,率一千五百名重骑兵,以及两千名海外的‘义士’,乘坐龙江宝船厂造出来的兵舰,远渡重洋,一战尽灭旅顺口的清军,为大明拿回了这座北方的重要港口和坚固城池。

    海外的‘义士’?这个又是什么鬼?想不清楚,崇祯索性也就不去想,或许朝鲜王在其中暗暗出力了罢?那时候的朝鲜,对于天朝上国的大明,是相当的崇拜并且忠诚。

    捏着手中的奏折,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有点晕乎乎的,今日的喜讯一下便来了两个,让他感觉有点消化不过来。

    崇祯虽然不是很懂兵事,但是他也能看出来,明军既然拿下了旅顺口,那么现在的大明在满清后方便有了皮岛和旅顺口两颗钉子,两国交战时,旅顺口更是可以跟皮岛互相支援,形成掎角之势,共抗清军。

    另一个战绩则是赵无忌手下大将李定国,率领一千五百名重骑兵,在满清腹地到处进行破坏,不但攻破了鞑子的前都城——东京城,极大地震撼住了这些鞑子,更是救出了数万名被鞑子劫掠而去的大明和朝鲜百姓。

    崇祯随手把赵无忌的奏折放在书案上,慢步来到自己的龙椅之前,坐了上去,他闭上眼睛,身子后仰,他的头靠在了椅背上。

    崇祯皇帝陷入了思索之中。

    旅顺口重回大明,这份功绩已然不小,而攻破并毁坏了满清的前都城东京城,在政治上,其意义则是非常重大,这表明敌军能来,而我军亦能去,意味着今后满清单方面吊打大明的情况,可有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在旅顺口和皮岛两路明军的双重威慑下,又有东京城被明军攻陷的前车之鉴,皇太极今后若是再想入侵大明,出兵前,他定然会好好地掂量一番。

    入侵大明的军队少了,皇太极没把握打赢明军,更何况大明还有赵无忌这样的无敌名将坐镇;

    而去大明的军队多了,后方空虚,则明军又会从海上登陆,在辽东的满清腹地攻城拔寨,到处破坏,从而形成一个满清还未出手,后方根基便被重伤的局面。

    无论怎么打,大明都已先立于不败之地。

    崇祯皇帝突然发现,赵无忌这一手出击辽东,当真是一步妙得不能再妙的棋,其意义甚至还要大过斩首清兵九千人。

    此役之后,看来大明的北方,应至少会有数年安宁,崇祯皇帝在心中想道。

    只是不知为何,崇祯突然觉得心中似是有根针在扎着自己,那是一种芒刺在后的感觉。

    如此勇猛无敌的名将,自己当真能驾驭得住?

    功高震主,桀骜不驯,此人出现,恐怕非我大明之福。

    此时的御书房中,崇祯面沉似水,闭着眼睛,似是已经睡着,李应星依旧垂首低头,看样子,没有皇上的吩咐,他就会一直保持这个姿态下去。

    王承恩偷偷看了崇祯一眼,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也隐隐感觉到,此时此刻的皇上,心中似乎并没有之前那么的愉悦……

    慈庆宫内,成国公朱纯臣之妻李氏,正坐在张皇后旁边,两人言语甚是投机,相谈甚欢。

    自天启皇帝去世之后,张皇后这里冷清了很多,平时来拜访她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让张皇后颇感寂寞,都说天家富贵,在张皇后看来,这雄伟华丽的宫殿,其实也不过是一个黄金打造的鸟笼而已,今日一大早,首辅刘宇亮的夫人便前来拜访她,这让张皇后很是开心。

    两人兴致勃勃地聊了一会养生美容方面的知识,京城晚报如今在京师之内已经普及,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国公勋贵,几乎人人都在看。

    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既生动有趣,又普及知识,还有悬疑猎奇,家居日常,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受此影响,成国公府中也订了十余份京城晚报,京城晚报半年前专门开了一个版块,刊登女性养生美容方面的知识,非常受那些深闺中的富家少女和贵妇欢迎。

    说到美容养生,两人立刻便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当下就聊起个没完,探讨心得,传授经验,说到高兴处,是不是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片刻之后,两人说得也有些累了,李氏这才以手托腮,幽幽地叹了口气,“只是岁月无情,再如何的保养呵护,这日子也总是一天天的过去了。”

    张皇后深有同感地跟着叹了口气,微微点头,却听得李氏再度开口说道:“只是我家那小女,如今也已长大成人,为了她的婚事,妾身最近也是操碎了心。”

    “哦,”张皇后看着李氏,这才想起成国公朱纯臣的小女儿朱璇嫣,竟是还未婚娶,当即捂嘴轻笑,“呵呵,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璇嫣还是哀家看着她长大的呢,这才过去几年啊,她却也要嫁人了。”

    “皇后所言极是,说起我这女儿,诗琴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晓,性情也是温婉恬静,长相更是一等一的好,谁要是娶了我的女儿,那可是他的福气。”李氏笑眯眯地看着张皇后说道。

    张皇后心中一动,随即便是恍然,于是也含笑看着李氏,“莫非姐姐心中已有合适人选?难道想让妹妹来做这个媒?却不知姐姐看上了哪家的青年才俊?”

    李氏脸上微微一红,却故意叹了一声,“哎呀,这女大不由娘,子女的婚事,臣妾也左右不了她,这丫头总说要嫁个文武双全的俊杰人物,但皇后您也知道,咱大明才子是不少,武将倒也如过江之鲫般数不胜数,但说起文武双全,却可是没有几个优秀的。”

    张皇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姐姐说的是,文武双全的俊才如今确是不多,”她看向李氏,有些狡黠地笑着,“姐姐就别藏着掖着了,璇嫣到底看上了哪家的俊才?说出来听听,妹妹也能帮你参详参详。”

    “哎,还能是谁,璇嫣看上的,便是皇上前几日任命为兵部侍郎,总督山东兵马的赵大人,赵无忌。”

    “啊?赵无忌?哀家可是记得,他是有妻子的。”张皇后顿时便是一脸吃惊的样子,“你家堂堂国公嫡女,郡主身份,居然要给人做妾?”

    被张皇后开口说破,李氏当即就是老脸一红,“哎呀,臣妾也不想这样啊,奈何这死丫头不听劝,口口声声只是说非赵无忌不嫁,臣妾让她弄得没了章程,这才来寻皇后娘娘。”

    张皇后哦了一声,皱起好看的眉毛,开始思索起此事的可行性来。

    “更何况,我家女儿也不是给他做妾,赵无忌有一正妻,还有两个平妻之位尚是空缺,我家女儿嫁过去,也是做妻,不会做妾。”李氏继续说道。

    张皇后眉毛一挑,惊讶地睁大眼睛,略一沉吟后,方才缓缓说道:“本宫记得赵无忌有好几个妻妾,根据某些读者的反映,本书才一百多章,赵无忌就收了七个女子,大开后宫,更有读者建议本书改名为穿越明末做种马,这让作者飞扬异常气愤。”

    张皇后顿了一顿,又看向李氏,“不过本宫记得很清楚,察哈尔部的淑济公主以及苏泰福晋,两人俱已嫁给赵无忌,此二人身份尊贵无比,应已占据了那两个平妻之位。”

    李氏摇了摇头,“皇后有所不知,据臣妾所知,赵无忌曾当众说过,他的妻子,只能是汉家女儿,臣妾已事先打听过,而今赵无忌只有叶婉儿一个正妻,两个平妻之位,确实尚在空缺。”

    张皇后听了,缓缓点头,她也是聪颖之人,李氏把话开了个头,她立即便明白了李氏,以及成国公的心思。

    虽然李氏口口声声说这是自家女儿的意愿,但张皇后心中明镜一般,此必是成国公夫妻二人的意思,堂堂国公府嫡女,如果嫁给赵无忌做平妻,虽然赵无忌如今已是兵部侍郎,但对成国公来讲,依然有些稍损脸面。

    所以李氏才会来寻张皇后,看样子是希望张皇后指婚,将自家女儿指定给赵无忌做平妻,如此一来,成国公便可顺水推舟,这样看上去,国公府不过是遵旨行事,如此既嫁出了女儿,也不会丢了成国公府的面子。

    对张皇后来说,此事并不难办,只需她颁下一道懿旨即可,只是看着李氏笑眯眯的眼神,张皇后心中顿时便是疑云大起。

    赵无忌不过一兵部侍郎,虽然年纪轻轻,前途远大,却也不至于会惹得郡主亲自下嫁,兵部侍郎虽然在一般人看来,已是个了不得的大官,但堂堂成国公,与国同休,世代富贵,又岂会在意一个小小侍郎?

第六百二十二章应对马福塔() 
张皇后居于深宫之中,对外间之事一向是不甚了解,而崇祯昨日因疲劳睡的太早,所以错过了这个大捷的消息,直到今日上午,睡醒之后方才知晓。

    王承恩虽然昨晚便已得知此次大捷,但他更知道皇上最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为了崇祯的健康着想,他决定还是不要吵醒皇上,等皇上醒来之后再把这个喜讯告诉他。

    在紫禁城之外,从昨日下午开始,赵无忌击破岳托,阵斩九千鞑子首级之事,早已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的民众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谈论着神勇的赵大人,和精锐的黑旗军,满城百姓都是一片欢欣鼓舞之情,他们似是已经看到满清鞑子即将覆灭的下场。

    相比百姓们单纯的高兴和放松,这些京师中的大臣和勋贵们,却以其独有的政治嗅觉,在其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遇!

    没错,就是机遇!

    赵无忌不仅仅是斩首九千,他还派人浮海而去,偏师偷袭辽东,收复旅顺口,袭破东京城!勋贵大臣们比百姓们知道的更多,看得也更远。

    袭击后金腹地,这可比那九千个鞑子首级,意义更为重大!

    据说,兵部阁老,卧病在床数年的张凤翼张大人,在得知赵无忌击溃岳托,以及派人出征辽东的功绩后,激动之下,躺了好几个月的老大人精神振奋,居然就能下地行走了,还聊发了一阵少年狂,喝了几杯酒。

    据张阁老府中的下人称,阁老喝多了之后,曾对赵无忌有过评价,就此番功绩,阁老一口断定,“赵无忌前途无量,来日定会以军功而异姓封王!”

    张凤翼担任多年兵部尚书,深受崇祯皇帝信任,便是他身染重病,不能上朝之际,崇祯也没有革除他兵部尚书一职,而是依旧保留了他的官职,只是让杨嗣昌代管兵部事务。

    张凤翼的识人之明,在大明的朝堂上下,也是有口皆碑,洪承畴,卢象升,陈奇瑜三任总督,都是由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所发掘,启用,三位名将悍帅俱是出于张凤翼之手,显然绝非偶然。

    张凤翼对赵无忌的看法,基本上,也是这些京师之中的勋贵大臣们的共同看法,在他们看来,不出意外的话,赵无忌至少也会封侯,而封王也不是不可能。

    为何如此说呢?这便要从大明当今所面临的局势而说起了。

    如今的大明朝廷,堪称是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内有流贼四处作乱,天灾人祸不断,外有强敌虎视一旁,年年都过来烧杀抢劫一番,财政上的亏空愈演愈烈,崇祯皇帝龙袍上的补丁也越打越多,百姓民不聊生,频频起来造反。

    而今的大明,末代王朝的迹象已经显露,就连朝廷上的股肱大臣,吏部尚书李长庚都开始叛国投敌,跟满清勾搭在了一起,底层的百姓或许不知当前的局势,但是这些身居高位嗅觉灵敏的权臣勋贵看来,大明王朝这艘船,只怕是快要沉没了。

    清军此次入侵,一路上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京师之中,更是有官员已起了二心,产生起了投奔新君的想法,眼看这天欲倾之时,却突然有英雄横空出世。

    两战清军,斩首鞑子一万两千人,派偏师远袭辽东,夺回旅顺口,袭破东京城,立下赫赫战功,而赵无忌手头的士卒,还不到万人。

    满清能征惯战之将如多铎,多尔衮,阿济格尽数败于他手,如今又多了一个成亲王岳托,也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一万人便已经打得清军望风而逃,令皇太极不得不分兵避其锋芒,若是给他三万人呢?只怕攻破盛京也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到时上演一人灭一国的奇迹,了却困扰大明多年的心腹大患,如此功绩,他不封王,谁有资格封王?

    已有人将赵无忌和当初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名将郭子仪相比,郭子仪当初讨伐叛军,收服两京,被唐皇封为汾阳王,数年后更是被唐德宗赐号‘尚父’,赵无忌若是能平定辽东,再讨平流贼,也只有异姓王之位才能酬其功劳。

    此时不是乱世,更似乱世,这个时候,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这个金大腿,现在不去抱,难道要等到他封王之后再去抱?

    成国公府嫡女,郡主身份,嫁给兵部一个侍郎做平妻,确实有些委屈,确实是下嫁了。

    但若是嫁给一位王爷呢?

    那就不是下嫁了,哪怕是给王爷做平妻,那也是高攀了。

    这些政治上的老狐狸,嗅觉一个比一个灵敏,粘上毛个个比猴子都精,眼看一个金光灿灿的金大腿就在眼前,岂有不去上前抱一抱之理?

    所以才有了今日一早,八位诰命夫人齐齐入宫的奇观,一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