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无忌丝毫没有注意到顾炎武的情绪,由于纺织机械得到了技术上的突破,他兴致很高,赵无忌用马鞭指着西北方向对顾炎武说道:“走罢,宁人,本官现在带你去马头岭看看,咱们先把铁器,玻璃,水泥这三个工坊的位置确定下来再说,对了,那里还要加上一个纺织工坊,这纺织工坊可不会小,将来极有可能是这里所有工坊中规模最大,也是人数最多的……”

    赵无忌兴致很高,他滔滔不绝地说着对将来纺织工坊的种种设想,顾炎武心不在焉地听着,偶尔嘴上敷衍地应上他几句,心中想的却是如何找个机会,去和夏允彝以及徐怡谈谈,集合众人之力,想出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让钦州伯打消把府邸建在马头岭这个疯狂的念头。

    堂堂大明的钦州伯,伯爵府绝不能建设在荒郊野外!

第七百零八章修书提醒() 
顾炎武骑在马上,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旁的赵无忌说了什么,他也没有听进去,他满心里只是在不断地思索着今后该如何说服赵无忌,打消他企图在野外建造伯爵府的这种荒唐想法。

    众人在夏日的阳光下策马驱驰,半个时辰之后,便来到了飞马岭的山口处,赵无忌勒住了马,伸出马鞭指着山口对众人说道:“诸位请看,过了前面这道口子,便是大片的平原地带,本官曾派人测量过,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万多亩地,此地有山有水,且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众人定睛望了过去,只见山口两侧的山岭极为陡峭高大,山岭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树木,极难攀登,商敬石在一旁看得也是连连点头,“大人说的是,属下窃以为大人可以在这山口处建一关隘,如此一来,有关隘坐镇其间,此地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赵无忌含笑看了商敬石一眼,道:“本官正有此意,不过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当务之急仍然是建设工坊,待到工坊建成,生产出了钢筋水泥,到时本官便安排人手,在此处修建一道关隘。”

    众人说说笑笑,不多时便穿过了这道山口,里面的山道并不是很宽,只有两丈宽左右,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穿过山道后,前面顿时豁然开朗,众人眼前一亮,放眼看去,只见前面出现了好大的一片青青草原。

    草原上,众多民夫的身影在那里出现,他们正在远处不停地来回奔波忙碌着,赵无忌一拨马头,领先而去,“走,诸位跟本官前去看看。”

    不久,赵无忌便带着众人走得近了,众人这才看见徐怡,夏允彝,李定国等人也都在这里,而那些民夫们,看上去能有两三千人,全部都是从山东浮海过来的百姓,如今他们正在忙着除去杂草树木,准备平整土地。

    赵无忌当即下了马,带着众人走了过去,徐怡见是赵无忌来了,便开心地迎了上来。

    赵无忌先是跟徐怡点了点头,随即就看向夏允彝问道,“夏先生,看这进度,你估计大概多久能把这一片土地给平整出来?”

    夏允彝摸着胡子,有些为难地说道:“大人选的这个地方着实不小,三万多亩地,要是仅仅依靠这三千人,怎么也得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把这片地的树木杂草清理干净。”

    赵无忌想了想,便摇摇头笑道:“夏先生何以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平整土地不须如此麻烦,此地一片荒凉,附近又没有什么人家居住,夏先生只需把这块地周围的杂草拔除一圈,然后在中间的平原上点火,一把火烧下去,这些草木定会化为灰烬,到时只需一两天就能把这块地平整干净。”

    夏允彝当即就是恍然大悟,于是以手扶额哈哈大笑,“若非大人提醒,属下险些就入了魔障,以往属下平整土地都是在人烟茂密之处,是以不敢用火,今日一时着急,竟然没想起来这里可以用火。”

    此时,在不远处的另一侧,顾炎武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摇了摇头,对旁边的李定国低声说道:“宁宇,你可知道?大人打算把伯爵府建在这里。”

    李定国扭头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大人今早和我说了,我看这地方还行,有山有水,地方也宽大,是个不错的地方。”

    顾炎武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宁宇,大人糊涂,你怎么也跟着糊涂,也不劝劝他,大人是堂堂的大明伯爵,皇上亲封的钦州伯,他的伯爵府怎能建在这种荒郊野外的地方?到时一旦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李定国摇了摇头,看了顾炎武一眼,说道:“宁人,你说得虽然很有道理,但你有没有想过,自从我们跟随师父以来,你可曾见过师父做过哪怕是一件错事?

    师父做的事,哪怕是再荒谬不经的事情,你从事后再看,就会发现师父当时的所作所为,都是那么的英明正确,如今师父要在这里建府,我虽然不懂,但我觉得师父必定有师父的想法,只不过我们本质愚钝,领会不到师父的长远用心。”

    顾炎武瞪着眼,死死地盯了李定国半晌,方才舒了一口气,失笑道:“没想到我顾炎武一向自负聪明,却还没有宁宇你看得通透,你说的对,师父确实是不会错的,我等只需拭目以待便好,刚才却是我多虑了。”

    随后夏允彝便按照赵无忌所说的,急忙把所有的人手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去清除平原最外围的一圈草木,为以后放火做准备。

    只要清除掉了平原外围的草木,到时点燃草原的时候,大火便不会蔓延到外面,而只会在平原上燃烧,直到最后将所有的草木烧光为止。

    赵无忌等人在这片平原上转了一会,四处看了看,初步确定了各个工坊以及伯爵府所处的地点,也就回去了。

    待到赵无忌与徐怡等人返回城里,已经是下午时分了,饥肠辘辘的众人匆匆忙忙地吃一顿迟到的午饭,随后赵无忌与徐怡两人便刚来到书房,准备喝点下午茶,谁知就在这时,一名士卒匆匆而来,给赵无忌拿来了一封信。

    赵无忌接过信,看了看落款,却是杜红儿的笔迹。

    广西地处天南,距离京城,山东,辽东都是十分遥远,不利于及时掌握北方的局势,赵无忌南下之时,杜红儿为了搜集情报方便,便主动留在了青州府,没有跟随赵无忌南下。

    随手拆开信件,赵无忌一目十行地便看完了信中的内容,随后,他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徐怡见了,便在一旁温声问道:“这信中写了何事,以至于夫君为此烦忧不安?”

    赵无忌摇了摇头,说道:“红儿在信中说,她收到了王喜从辽东传来的情报,据说皇太极有意再度出兵入侵我大明,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他攻击的目标,乃是锦州城。”

    “锦州城……”徐怡想了一想便说道:“锦州城高壕深,守将祖大寿老当益壮,善于用兵,皇太极想要攻破锦州,绝非易事。”

    “更何况,清兵主力在山东一战中,基本已经被夫君率黑旗军打残,在兵力上我大明已经占据了绝对巨大的优势,皇太极想要凭借数万士气低落的残兵先围锦州,再击退增援而来的朝廷大军,难度极大,怡儿以为,此事几乎不可能成功。”徐怡一面在心中推演不停,一面慢慢地说道。

    “不过怡儿怀疑,这极有可能是皇太极的虚张声势之计,鞑子祸乱山东河北,山河残破,皇上为此极为愤怒,出于担心我朝发兵辽东,报复满清的原因,或许皇太极才会做出一副主动出击的样子,以掩饰其色厉内荏的本质。”

    赵无忌听了,却是摇了摇头。

    徐怡虽然说得信心十足,但赵无忌知道,历史上的皇太极还真成功了,他包围了锦州之后,一方面派人屡屡劝降城中的祖大寿,另一方面则利用锦州围点打援,利用明军急于增援锦州的心理,集中优势兵力,在野战中一举击败了以洪承畴为主帅的十三万明军。

    随后守了一年多,迟迟不见援军来到的祖大寿无奈之下,只得开城投降,皇太极经过此役,成功地将大明在北方的所有能战之旅几乎是一网打尽,只剩下吴三桂率领的三万大明关宁铁骑,龟缩把守在山海关。

    虽然说,这个时空中,清军的兵力已经被自己大大地削弱了一番,而今的局面掉了过来,是明军占据了十分明显的优势,但赵无忌总觉得自己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隐隐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就是历史很有可能会再度重演。

    赵无忌抬头看向徐怡,“怡儿你说,一旦皇太极出兵锦州,皇上会派谁前去救援祖大寿?”

    “去岁年末,清兵兵分三路入侵我大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当场战死,卢象升卢大人亦是以身殉国,随即皇上急调西北军十余万精锐前来拱卫京师,其后更是以原三边总督洪承畴,改任蓟辽总督,负责对满清的兵事。”

    “如果妾身所料不错,此次朝廷增援祖大寿,应该是蓟辽总督洪承畴挂帅出征。”

    赵无忌点了点头,“为夫也是如此想,卢象升战死,孙传庭下狱,满朝文武中,也唯有洪大人挂帅出征辽东,才是众望所归。”

    “夫君勿忧,洪大人为人精明,深通韬略,一向谋而后动,行事谨慎小心,若当真是他挂帅出征,皇太极很难在他手中讨得到好去。”

    赵无忌瞥了徐怡一眼,轻轻摇了摇头,心想你还忘记了朝廷中还有皇上以及众多猪队友。

    他凝神想了片刻,终于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斩钉截铁说道,“此番交战,不出意外的话,应是我大明与满清之间的一场国运之战,兹事体大,不由得本官不重视,当年在葭州,本官与洪大人亦是有几分交情,于情于理,本官少不得都要修书一封,提醒洪大人一二。”

第七百零九章开始谈判() 
三日之后。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此刻,在钦州城内,赵无忌的府邸之中,葡萄牙,不列颠,荷兰三国的商人代表齐齐到场,前来参与这场他们期盼已久的贸易谈判。

    谈判的地点在赵府中的后花园内,赵无忌专门找了一块比较平坦的草地,在那里搭起了一顶蓝色的遮阳棚,遮阳棚下,摆着一张特制的长桌,大明和洋商代表分列长桌两侧,而赵无忌则坐在长桌的另一头,正处在两边代表的中线处。

    洋商那一侧,荷兰代表坐在正中,葡萄牙代表在他的左侧,右侧则是不列颠代表,每个代表都带着秘书以及翻译。

    大明这一侧的谈判代表是夏允彝,他的左侧是归庄以及李掌柜和孙掌柜,他的右侧是土司莫云喜,以及三位翻译。

    参与谈判的大明这一方人的表情都是十分严肃,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洋商那边就比较随便一些,除却洋人一贯的自由散漫性格外,也因为他们都是海商出身,在苍茫无边的大海上行船,凶险万分,无论是狂暴的风雨还是残忍的海盗,都有可能轻易取走这些商人的性命。

    经过三番五次的海上生死考验后,已经很难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放在心上了。

    赵无忌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顿时,长桌两旁的人纷纷侧过头去,神色迥异地看向了这位年轻的钦州伯。

    “众所周知,经商贸易是一件好事,可以彼此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是以本官打算在钦州府开辟一个自由贸易市场,无论洋商华商,只要遵守我大明的律法,缴纳税款,都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自由交易。”

    赵无忌此言一出,这些洋人顿时人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激动兴奋的神情。

    几千年来,这个古老而富饶的文明帝国一直是这些洋人为之念念不忘的地方,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这两样产品便如同后世的苹果手机一般,在欧洲大陆得到了狂热的喜爱和追捧,数千年来,一直如此,长盛不衰。

    大明的各种商品在欧洲都非常受欢迎,由于大明采用白银作为货币,所以这些洋商们想法设法地乘船前往世界各地,开采并收集白银,再来到大明,使用白银来交换那些精美的商品,只要他们能顺利地将这些商品运回欧洲,马上就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然而如今明帝国的执掌者,从皇上到大臣,他们一直自命为天朝上国,甚至认为大明是地球的中心,并因为此,而将一切洋人都当成蛮夷,他们根本不在意海洋,对这些前来贸易的洋商谈不上反感,但也谈不上欢迎。

    大明朝廷的重心全都用在了应对北方威胁巨大的游牧民族身上,至于海军,则被他们视为累赘而逐渐缩减,朝廷甚至挪用海军的经费用来给皇帝修建陵墓,兵部也曾把海军水师调到运河,把水兵当做运输粮食和货物的船工使用。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但开辟了崭新的航路,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香料之路,郑和以武力威慑和互惠贸易双管齐下,无敌舰队所过之处,四夷宾服,这使得印度洋一度成为大明的内湖,也使得许多印度洋的国家成为明朝藩属。

    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西南海岸,霍尔木兹,亚丁和非洲东海岸的摩加迪沙,孟巴萨,拉瓦尔,这些地方统统被郑和所慑服,郑和以这些地方组建了大明的北印度洋朝贡圈。

    由于由于大明朝廷上下的迂腐思想,以及郑和的身份(他是一名太监,也就是宦官,天然就被文官所看不起。),郑和的成就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相反,在郑和死后,大明实施海上收缩战略,主动撤回了在印度洋上的明军士卒,把印度洋拱手让给了欧洲人。

    海禁发展到最后,大明的兵部尚书刘大夏邀名卖直,更是一把火烧掉了郑和下西洋时得到的各种珍贵地理航路资料以及建造宝船的资料,结果他这种愚蠢的举动,反而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扬。

    只是历史的潮流无人能抵挡,在民间和洋商的双重呼吁和压力下,大明朝廷不得不开设了广州和月港两个通商口岸,供这些洋商前来交易。

    如今得知赵无忌又要在钦州开辟一个自由贸易市场,对大明的商品无比渴望的这些洋商,心中可谓是欣喜若狂。

    钦州的地理位置离印度洋最近,相比广州和月港,位置算得上是得天独厚,所以今日的三位洋人代表,都是东印度公司的。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有法兰西人没有来。

    赵无忌的目光在右侧的这些洋人脸上一一掠过,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让他感觉有些惊讶的是,那日见过的白人女子,乔,居然是葡萄牙的谈判代表,史密斯则不出意外地担任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荷兰的代表是位四十余岁的强壮中年人,名叫德弗里斯。

    赵无忌的声音再度响起。

    “本官知道,你们洋人一向最重契约精神,本官也很钦佩你们这种精神,我们大明也有句老话,叫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开始贸易之前,本官打算先把规则给你们定下来。”

    “不论诸位随后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诸位想要在大明合法经商,以下几条规则就必须得到遵守,这一点没有任何的商议余地。”

    “第一,所有的商人必须遵守我大明的律法,一旦有人犯法,本官绝不会网开一面,而是会按照大明的律法对其进行应有的处罚。”

    “第二,禁止经营销售运输违禁品,比如鸦片,从明日开始,在大明境内销售运输鸦片的,无论是谁,一律都会受到本官的重罚。”

    “第三,所有的商品都需要向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