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他将手中文书递给了高起潜,“让诸位卿家,都看看罢,看一看我大明,还是有为数众多的能征惯战之将!”

    众人听了,一个个也都是面露惊喜之色,高起潜走上前去,先将文书递给了次辅薛国观。

    薛国观看完后,递给一旁的杨嗣昌,杨嗣昌又递给张凤翼,片刻之后,在场众人皆都看完了这份捷报。

    薛国观想了想,便开口说道,“皇上乃有德之君,贤明之主,是以上天垂佑,降下能臣名将,辅佐皇上,多铎号称满清诸王中军功最盛者,却也败在我大明一总兵手里,可见满鞑实属气数已尽,早已今非昔比,不负当年之勇。”

    杨嗣昌也是一脸喜色地上前,向崇祯道贺,崇祯努力地做出毫不在意的样子,但是微微上翘的嘴角,依旧暴露出了他内心的喜悦之情。

    在场众人中,只有张凤翼和洪承畴二人,并不显得如何高兴,洪承畴手拿文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半晌,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然说了一声,“糟了!”

    这一声糟了,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被崇祯皇帝听到后,却是如此的刺耳,崇祯脸上的笑容迅速敛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几分恼怒,“洪卿家,什么事情糟了?”

    洪承畴急忙上前几步,低着头恭恭敬敬地把手中的文书呈给了崇祯,说道:“皇上请看,文书中所言,祖将军设下埋伏,伏击清兵成功,本待扩大战果之际,却没想到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大军正在多尔衮所部身后数里处,故此祖将军没能乘势扩大战果,只斩首了五百余鞑子。”

    高起潜听了,心头不喜,关宁铁骑是他的下辖,祖大寿也是他的属下,眼看自己部下立功,洪承畴却说了这么一番话来。

    高起潜哼了一声,说道:“斩首五百鞑子还少么?要知道鞑子想来凶悍……”他正待说下去,却猛然想起赵无忌当初斩首数万鞑子的事迹来,顿时后面的话便说不出口来。

    相比赵无忌斩首数万鞑子,祖大寿斩首五百余名鞑子,对比之下,嗯,确实有点少。

    洪承畴怔了一下,随即便明白高起潜会错了意,于是又急忙说道:“高公公误会了,本官绝无轻视祖将军之意,本官的意思是,鞑酋皇太极绝不会无缘无故将两位位高权重的亲王派到锦州附近,

    若是本官猜测不错,只怕鞑酋似有攻击锦州之意!多铎和济尔哈朗不过是清军的先锋部队而已,皇太极的大军,只怕如今正在赶往锦州的途中!”

第七百一十六章救援锦州() 
崇祯听了洪承畴的话,皱了皱眉,正欲开口,却没想到高起潜早已尖着嗓子率先出声,“洪大人此言,咱家不敢苟同,要知鞑子也是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如何又会主动攻击锦州这样的坚城?咱家以为,洪大人怕是多虑了。”

    崇祯一时踌躇难决,他想了想,便把目光投向了杨嗣昌。

    杨嗣昌略一沉吟,便出列拱手说道:“皇上,锦州城高壕深,固若金汤,又有祖大寿这样的猛将坐镇,当初清兵全盛之时尚未能攻下此地,皇太极更是曾在锦州城下连续两次铩羽而归,臣以为,此时此刻,清兵再攻锦州,似是不太可能。”

    杨嗣昌话音刚落,便看到户部左侍郎吴履忠的身影匆匆出现在众人眼前,吴履忠来到崇祯面前,跪了下去,双手呈上一封文书,“臣今日当值,未料想刚刚收到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将军的急报,臣不敢耽搁片刻,便来向皇上禀报。”

    “哈哈。”高起潜抚掌而笑,道:“皇上,此必复宇的捷报也!”

    早有小太监急忙上前,从吴履忠手中接过文书,呈给了崇祯,崇祯面带喜色地匆匆打开文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他看着看着,脸上的喜色慢慢地消失不见。

    崇祯沉着脸,放下手中的文书,又看了一眼洪承畴,他的脸色此刻十分凝重,“洪卿家所料果然不差,多铎和济尔哈朗率两万清兵,如今已将锦州城包围起来,皇太极的主力大军随后便到,这封信,既是捷报,也是祖大寿的求援信!”

    “祖大寿请朝廷速速派出援兵,为锦州解围!”

    张凤翼缓缓点了点头,“皇太极之心,昭然若揭,他这是打算借着包围锦州的机会,与我军进行决战,皇上,国难思良将,此时此刻,唯有任命赵无忌为帅出征,方可挽回危局,解锦州之围!”

    崇祯紧紧地抿着薄薄的嘴唇,微微地低下了头,目光看向放在案几上的那一封文书,一时间,他也觉得难以决断。

    “张阁老何必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众人抬眼望去,说话之人正是高起潜,“若非鞑子人多势众,又有济尔哈朗为后援,祖大寿击溃多铎后,趁胜掩杀,阵斩五六千人,亦不是不可能,我大明将星璀璨,名将如云,猛将如雨,吴襄,吴三桂,祖大寿,王朴,哪一个不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子!”

    “张阁老又何必对赵无忌情有独钟?”高起潜说罢,上前几步,来到崇祯面前,拜倒在地,“皇上,既然此战事关重大,臣以为皇上不妨尽调九边诸将,交由一能征惯战之人统率,集我大明之所有精锐之兵,解锦州之围,与满鞑决一死战!”

    崇祯听了,也有些意动,为大明镇守九边的诸位总兵,各个都是一时之俊杰,若是能把他们集中在一处,再加上洪承畴的十万西北精兵,击败皇太极,取胜希望应是极大。

    更何况祖大寿不过一总兵,便能击败多铎,九边诸将,九大总兵齐齐出手,岂不是声势更盛?

    此战虽然看似冒险,又像是赌博,但崇祯已经意识到了一点,满清绝对是一条随时可以置大明于死地的毒蛇,自己绝对不能再给满清以修生养息的机会了,明清两国,已成你死我活之势。

    今日不趁着满清新败,士气低落的机会赌一把,只怕以后便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崇祯皇帝沉吟良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微微抬首,望向下面恭敬站立的洪承畴,“洪卿家,若是朕命九边总兵官加入你的麾下,集合我大明的九边精锐,再加上十万西北精兵,取胜的机会,应该会很大罢?”

    洪承畴听了,微微动容,九边总兵中虽然不乏王朴,吴襄这样的滥竽充数之辈,但是更多的人则都是大明难得的猛将,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杨国柱,虎大威,曹变蛟,如此等等,俱都是一时无两的猛将。

    洪承畴垂下眼帘,默而不语,心中斟酌再三,最终还是轻叹了一口气,抬头说道:“皇上,若是臣领兵出征,有这九大总兵相助,以臣想来,胜算应能有七成左右。”

    高起潜摇了摇头,再度用尖利的嗓音说道:“洪大人未必太保守了,鞑子早已成惊弓之鸟,兵无战心,将无战意;

    祖大寿尚能以寡击众,战败多铎,洪大人坐拥十几万大军,居然只有七成胜算?咱家以为,此战的胜算,至少九成!”

    崇祯听了向来有‘知兵’之名的高起潜如此说,当即就满意地点了点头,“嗯,高起潜久在关宁,对那边的局势是极为了解的,九成虽然有些过了,但朕以为,此战我军取胜的希望应是极大。”

    高起潜突然灵机一动,“皇上,而今旅顺口和皮岛都在我大明手中,若是皇太极当真领兵再度亲征,我方可自旅顺口,皮岛出兵,袭扰敌军后方,使敌首尾不能兼顾,则此战胜算更增。”

    崇祯心中顿时便是一阵懊恼,原本旅顺口可是有赵无忌的一支兵马在内的,却被自己勒令赵无忌强行撤回,现在袭扰清军后方的重任,便只能落在东江镇总兵沈世魁的身上了。

    “皇上为何不用赵无忌?”张凤翼再度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皇上若是启用赵无忌,老臣保证,此战的胜算可达十成十!”

    高起潜摇了摇头,再度开口,“老尚书此言谬矣,赵无忌如今远在广西,若是派人前去广西,调他来此,一来一回,岂止三四月有余!所谓兵贵神速,又所谓救兵如救火,如今鞑子正在围攻锦州城,老尚书,非是咱家有意阻挠你,实在是时间上不允许啊。”

    “到时只怕赵无忌还没到,锦州城就被鞑子攻下来了!”高起潜说道。

    崇祯听了,频频点头不止,在他看来,此战胜算极大,用赵无忌,和用洪承畴,其实都差不多。

    张凤翼的眼中顿时便掠过一丝绝望之色,他怔怔地看着崇祯,突然扑通一声,再度跪倒在地,咚咚咚地接连磕了三个响头,方才抬起头来,看向崇祯,此时此刻,他的额头上早已满是鲜血,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

    “皇上,此乃国运之战,一战可定两国之生死,万万不可轻忽大意啊,老臣知道,皇上一直对赵无忌当初没有去救德王而耿耿于怀,但是,但是皇上,这世间岂有完美之人?”

    “吴起贪功好色,霍去病飞扬跋扈(霍去病曾被写史记的司马迁,列入《佞幸传》),张俊(北宋中兴四将之一)贪财无德,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便是出自他的话语)恃才傲物,皇上又为何不能包容赵无忌!”

    “更何况,赵无忌治理府县井井有条,为国聚财也是日进斗金,征伐流贼,满清更是连战连胜,此人并无一丝一毫的过失,为何皇上就不肯使用他呢?”

    说完这些话,张凤翼又要开始磕头,还好曹化淳眼疾手快,急忙快步上前,扶住了他的双臂。

    崇祯看着满面流血的张凤翼,心中既尴尬,又气恼。

    “来人,快把张阁老扶回去罢,张阁老身体不好,又见了血,可莫要受了风寒。”随着崇祯的吩咐,于是便走过来几个小太监,轻轻地扶起了张凤翼,便架着他向外面走去。

    张凤翼频频回头,一边咳嗽,一边向崇祯喊道:“皇上!皇上!请赵无忌挂帅出征罢!”

    看着张凤翼的身影远去,高起潜偷偷看了崇祯一眼,想了一想,便开口说道:“张阁老今日似是有些糊涂,尽说一些胡话,这赵无忌如今远在天南,千里迢迢,如何能赶来挂帅?这岂不是远水不解近渴?”

    崇祯点了点头,他有些尴尬又心虚地看了洪承畴等人一眼,这才说道:“张阁老未免有些想多了,朕对赵无忌,爱护还来不及,哪里会有心思怪罪他?唉,赵无忌前几日上书给朕,说道想要在钦州开设通商口岸,朕把这事拿到朝会上商议,没想到满朝文武,却是有一大半反对此事!”

    崇祯环顾众人,又说道:“朝廷的国库空虚,亏空已久,这一点想必诸位卿家都是心知肚明,朕非是不想调赵无忌来此,实在是,实在是他还担负着开战海外贸易,填补国库亏空缺口的重任,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此时此刻,朕不想让他分心。”

    一听崇祯提起赵无忌的这份奏折,洪承畴也觉得有些头疼,洪承畴也没想到,赵无忌的那个提议在朝中受到了为数众多的非难和指责。

    前几日崇祯在朝会上无意提起,钦州伯赵无忌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将钦州府列为大明对洋商贸易的第三个通商口岸,结果原本以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演化成了似是捅了马蜂窝一般的局面。

    无数大臣纷纷出列,从各种角度来反对此事,结果此事拖延了好几日,也没能在朝堂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既然如此,那赵大人的提议不妨搁置再议罢。”高起潜又站了出来,给崇祯出主意。

    崇祯没有理会高起潜,而是将目光投向杨嗣昌和次辅薛国观,毕竟现在讨论的不是兵事,而是政事,这方面,杨嗣昌和薛国观专业。

    薛国观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此事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以臣观之,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无足轻重,臣以为,皇上大可乾纲独断,不必理会那些腐儒的意见,皇上若是觉得可行,直接颁下旨意便可。”

    崇祯又看向杨嗣昌,杨嗣昌最近的身体不太好,清兵入侵,明军惨败,给了他这主管兵部之人非常大的压力,这几日他脸色苍白,精神憔悴,体型也比以往瘦弱了许多。

    杨嗣昌眯着眼睛想了想,便点了点头,“次辅言之有理,此事皇上完全可以圣心独断,一言而决,不必在意那些人的看法。”

    崇祯如有所思地哦了一声,既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看着案几上祖大寿的奏折,崇祯叹了一口气,“此事不提也罢,现今清兵正在围困锦州,派出援军已经刻不容缓,朕打算尽招九边精锐,齐心合力,在锦州与清兵决战。”

    “洪卿家,此战,你可愿为帅。”

    洪承畴望着崇祯那有些热切的眼神,他怔了一怔,几乎是无意识地说道:“臣愿为皇上分忧。”

    话刚出口,洪承畴便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他突然想起了那封信来。

    赵无忌昨日寄给他的那封信。

第七百一十七章援灾() 
夜色如浓墨般漆黑一片,层层的乌云将天空的月亮和星星遮挡得严严实实,黯淡无光,两个太监一人手持一个昏黄的灯笼,将洪承畴等人一路送出了紫禁城。

    御书房内,文武大臣济济一堂的景象早已消失不见,留在这宽大而空阔的屋子中的,只有崇祯和王承恩两人。

    崇祯疲惫地叹了口气,慢慢地将身子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他的表情纠结而疲倦,此刻,无尽的困意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如潮水般的一波一波地冲击这崇祯的大脑,但崇祯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睡。

    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比如,书案上这厚厚一摞的奏折。

    关于在钦州府开设通商口岸的事情,崇祯起初并不在意,接了赵无忌的奏折之后,在几日之前,原本他也不过是在大朝会上,随口提了一句,打算听听群臣的意见,走一走程序。

    却没想到这个让他毫不在意的小事,却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般,在朝会上炸响,引起了众多大臣的极力反对,人人皆言祖宗之法不可废,又有说皇上切切不可与民争利云云,也有人出列弹劾赵无忌,认为他此举暗藏祸心,乃是有意勾结蛮夷商人,挟夷人而自重,众口纷纭,听得崇祯头疼无比,不过大部分的臣子都对此持着反对意见。

    结果整整一个上午的朝会,大臣们都在言辞激烈地批评赵无忌,反对这件事,反倒把其他崇祯看来很重要的事情给忽略过去了。

    崇祯虽然不知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的道理,但是这些朝臣们的激烈反应,却是让他对此事也突然生出了几分兴趣来。

    不可与民争利?这话从何说起?这又是哪来的利?

    月港加上广州,一年收上来的商税不过几万两银子,便是这几万两银子,朝廷也拿不到多少,每年运到北京的,不过几千两银子而已。

    因为收税也要成本的,为了收税而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诸般杂七杂八地费用等等,最后细算下来,扣掉各种开销后,才是朝廷实际得到的银钱。

    这些年来,朝廷从广州和月港,每年实际得到的银子,加起来哪一年也没能超过三千两。

    三千两银子,这个数字,对于这个老大帝国来说,当真是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崇祯虽然缺钱,却也不会把这三千两放在眼中,所以当有些大臣劝阻崇祯不可与民争利时,崇祯觉得他们简直是满口胡言。

    朕就是再穷,也不会落到和老百姓们争三千两银子的地步!

    当初赵无忌在奏折里,对崇祯喊出一年上缴五十万两银子的口号时,崇祯其实并不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