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火!”袁时中当即下令,几乎是瞬息之间,熊熊大火便在袁时中等人身后的甲板上燃烧了起来,大火在燃烧的时候,同时也断绝了袁时中等人的退路。

    扭头深深地向着北方望了一眼,袁时中转过身来,大吼了一声,继续挥舞着两把战斧,便向前方杀了过去!

    “小鬼子们,纳命来!”

    松平信纲此时早已被吓得躲进了自己的船舱里,他将两名倭人女子推在自己的前面,当成肉盾,自己则在女子的后面簌簌发抖。

    突然,船舱的大门被人打开,吓得松平信纲蓦地一声尖叫,随后他才发现来人是自己的手下,武士岛津纲吉。

    “岛津君,你来得正好,你留在这里,哪里都不要去,保护我!”松平信纲犹如见到救星般,急忙冲了过去。

    “好!”岛津纲吉一边说着话,一边抽出了手中的武士刀。

    他双手持刀,脸上露出狞笑,突然大步向前冲去,手中长刀高高举起,对着松平信纲狠狠地砍了过去。

    “啊啊啊啊……”,惨叫声中,殷红的鲜血,猛地溅了岛津纲吉一脸。

    京师,紫禁城,建极殿平台。

    暖洋洋的微风轻轻地从高高的窗楹上吹进建极殿中,金色的日光透过玻璃窗,一道道地倾泻了进来,给阴冷的大殿中增添了不少暖意。

    而高坐在龙椅宝座上的崇祯皇帝,似乎他本人也迎来了久违的温暖夏日,脸上洋溢着少见的喜悦神情。

    太子太保加兵部尚书衔,蓟辽总督洪承畴,在皇帝和兵部的催战下终于离开了宁远,两日之后抵达锦州城外,首战得胜,击败了以多尔衮为主将的四万清军,斩首五千,斩将两员。

    这让崇祯皇帝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击败满清,撤裁边军,削减每年两千万两的辽饷,没有了苛捐杂税的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反贼也会纷纷伏诛,大明将开创一个全新的盛世,而崇祯,则将会作为明王朝的中兴之主,永久地载入史册。

    这就是崇祯给自己安排的剧本,而要实现这一切,首先,要击败当前的大敌——满清。

    取胜的消息,昨晚便已经由锦衣卫送到了京师,同时到达的,还有洪承畴,马绍愉,张若麟三人的奏折。

    平台召对甫一开始,崇祯便命人将三人的奏折下发给几位阁老传看。

    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他也是最先得知前线战报的人,见状便急忙上前,跪倒在地,道:“恭喜皇上,洪大人果然不负众望,旗开得胜,又幸有猛将如吴三桂者,骁勇善战而满清不能当,此乃吉兆也,预示我大明将兴,满鞑将败,臣谨为皇上贺!”

    崇祯皇帝满面带笑,温言道:“陈阁老快快请起,此战取胜,阁老居中统筹之功,亦不可没。”

    “皇上言重了,皇上慧眼识人,任用洪大人担当征辽主帅,又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指挥洪大人出兵锦州,方得胜果,臣以为,此战之胜,皆赖我大明,有一位像皇上这样的圣明之君啊。”

    陈新甲这一番话,说的谄媚十足,让一旁的李待问和蒋德景两人,频频白眼,内心对他是深为鄙夷不齿。

    “哈哈哈哈,”崇祯皇帝顿时便是一阵大笑,陈新甲这番马屁,显然拍得他十分舒服,崇祯飘飘欲仙之际,也觉得自己果然既是识人的伯乐,又是能指挥军队决胜千里之外的圣君。

    陈新甲开了头,随即看完奏折的几位阁老也纷纷出列,向崇祯道贺,崇祯微微颔首,心中十分得意。

    一片奉承之声中,崇祯皇帝的目光无意中投到了站在陈新甲下面不远处的陈洪范身上,顿时心中便是咯噔了一下。

    昨天夜里,崇祯将洪承畴三人的奏折都看了好几遍,毕竟被坏消息折腾了这么多年,难得能有一场对清兵的胜利,崇祯自然是要多看几遍这样的好消息,顺便也抚慰一下自己这么多年饱受摧残的弱小心灵。

    三人的奏折内容,大致相同,但细节上又是有所不同。

    马绍愉的奏折相对客观公正,不吹不黑,基本是将前线的实情一一禀报。

    张若麟的奏折中,夸大之词就多了一些,满篇文章,写的都是我军如何英勇,敌军如何不堪,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我军大发神威,一战击溃满清明将多尔衮,多铎等人,取得首胜。

    洪承畴似是对这场胜利并不是看得很重,他只是在奏折中花了很多篇幅,夸赞吴三桂在此战中的表现,称其“忠可炙日,不畏艰巨,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

    同时洪承畴还将吴三桂报为此战的首功。

    不过奏折里附带的一份密信,却有些扰乱了崇祯的好心情。

    原来那日虽然马绍愉劝阻洪承畴,建议他最好不要在此时将劣质兵器的事情捅出来,但最终反复斟酌之下,洪承畴还是遵从了自己的本心,而没有听从马绍愉的劝阻。

    毕竟那是改变了整个战局的一支箭,阿济格若死,洪承畴给崇祯的奏折写的就不是首战得胜,而是要写报捷文书了。

    解围锦州大捷的文书。

    一战而解锦州之围,这么大的功绩,结果就被轻飘飘的一支箭,给毁了。

    此事若是没个结果,叫洪承畴的念头如何通达?

    洪承畴在密信中禀道,兵部武库发给前线最新的一批兵械中,故障率和次品率奇高,洪承畴还特意将虎大威一箭射中阿济格,几乎改变战局之事,也禀报给了崇祯。

    随后经过洪承畴的连夜排查,发现武库送来的兵械中,劣品率几乎达到了一半以上,其中包括有:砍两下就断的大刀,连棉甲都扎不透的长枪,以及射击时飞行轨迹神鬼莫测的箭矢,还有屡屡炸膛的鸟铳等等。

    对于朝堂上臣子们的节操,崇祯原本就没报太大希望,但是看了洪承畴的信之后,崇祯才知道,自己还是大大地高估了这些人的节操和良心了。

    skbshge

第八百七十五章甩锅高手陈洪范() 
陈新甲主管兵部,武库的直接负责人是陈洪范。

    是以今日崇祯见到陈洪范后,心中便对此人特别的留意起来。

    不过崇祯却是很沉得住气,当了十几年皇帝,崇祯也早已练出了一颗大心脏来。

    武库偷工减料,算新闻么?不,武库不偷工减料,那才是新闻。

    卢象升活着的时候,曾经给崇祯皇帝写过好几封奏折,其中便非常具体地谈到了,基层士卒受到的剥削非常厉害,吃不饱,穿不暖,身穿破衣烂衫,瘦骨嶙嶙,根本无力和强壮的满清士卒作战。

    此外,对于兵部下发的武器,卢象升也是颇有微词,认为兵部武库的各级官员,贪污腐败实在太过严重,基层士卒不但待遇恶劣,便是收到的武器,也经常是以次充好的劣质武器。

    所以对于洪承畴的奏折,崇祯皇帝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腐败问题是大明官吏层的通病,崇祯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总不能把所有的腐败官员,都抓出去杀了,这样一来,整个朝廷上,也剩不了几个人了。

    到时谁去给皇帝干活?

    不过此次兵部的问题实在有些太大了,甚至严重地影响到了前线战事的胜负,对此,崇祯将不得不做出回应和处置。

    然而,恭恭敬敬地站在殿下的陈洪范,脸上却是一副镇静自若的神色。

    作为一名从政数十年的资深贪官,陈洪范对于如何贪腐,如何甩锅等高难技术可谓是早已轻车熟路,驾轻就熟。

    嗯嗯,既然已经和清军交手,看来,那批劣质兵械的事情,也应该已经暴露,是时候甩出背锅侠和替罪羊了。

    想到这里,陈洪范暗自一笑,便站了出来,低头禀道:“皇上,臣有要事上奏。”

    没想到这个渎职的武库员外郎这时候还敢站出来,愤怒之余,崇祯的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团疑云,他望着陈洪范,淡淡说道:“陈卿有事请讲。”

    “皇上,”陈洪范抬起头来,一脸的正气之色,“臣弹劾兵部武库,工坊主事熊守俊,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以至武库工坊中生产出了大量的劣质兵械,此人便是罪魁祸首!”

    熊守俊此人,才能平平,他的主事一职,也是花钱贿赂而得来的,再加上陈洪范的有意纵容,熊守俊近来更是大肆贪腐,吃相十分难看,几乎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此人正是陈洪范心中最理想的背锅人选。

    “此外,臣作为武库主管,没有能够提前发现熊守俊的不法行为,臣亦是有失察之责,请皇上责罚。”陈洪范低下了头,一脸‘沉痛’地说道。

    陈新甲在一旁听了陈洪范的告发,他也是被吓得不轻,武库捅了这么大的一个篓子,虽然不是他授意指使,但毕竟兵部是在他的主管之下,他同样有失察的责任。

    再说他平时还经常在崇祯面前夸赞陈洪范,若是承认陈洪范有罪,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并且也会被御史弹劾为‘没有识人之明’。

    为今之计,保陈洪范,也便是保自己。

    想到这里,陈新甲也忙站了出来,皱眉望着陈洪范纹道:“此事可是为真?为何本官从未听说过此事?”

    陈洪范还未来得及说话,崇祯便已在龙椅上点了点头,道:“难怪陈阁老不知,若不是洪卿及时来信将此事告诉朕,朕如今也被瞒在鼓里。”

    “洪卿在信中说,运往前线的兵械中,故障率和劣品率,几乎一半以上!并且这些劣质兵器,直接影响到了前方将士和清兵的战局!”崇祯说到这里,语气已经有些声色俱厉了。

    陈新甲顿时便被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陈洪范见状,也赶紧跪地不起,主动向崇祯请罪。

    崇祯思忖了半晌,这才叹了口气,道:“你们起来吧,传朕的旨意,立即派人将兵部主事熊守俊拿下,交有司审问,查探此案真相。”

    崇祯在心中,对陈洪范依旧是有些怀疑,他打算若是熊守俊的交代中,供出了陈洪范,他便毫不犹豫地将陈洪范也一并拿下。

    陈洪范站起身来,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过关,他想了想,嘴角再度浮起一抹阴笑,于是再度出声禀道:“皇上,臣今日一早,在京师中听到一则传闻,却是与辽东战事有关。”

    “哦?陈卿听说了什么?”崇祯有些好奇地问道。

    “钦州伯赵无忌,在钦州誓师出征,增援辽东洪大人,如今已到福建。”陈洪范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吃了一惊。

    两日前,赵无忌故意让郑芝龙大肆散布自己出兵辽东的消息,郑芝龙果然照办,将此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不过陈洪范之所以这么迅速地就得知这个消息,当然是有满清的探子给他通风报信。

    而他选择将此事曝光的时机也非常阴险。

    他挑在洪承畴在辽东取胜,众人欢欣鼓舞之际,方才公布这个消息。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给人一种辽东打胜仗了,然后赵无忌就要去辽东作战的印象,显得赵无忌似是别有图谋一般。

    崇祯皇帝果然中计,这一听之下,当即就是怒气攻心!

    好一个桀骜不驯的赵无忌,没有朕的命令,你怎么敢轻易调兵前去辽东!你这么做,分明是没有把朕放在眼中。

    更何况崇祯原本就对此次出征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而洪承畴的初战取胜,又进一步地加深了崇祯的乐观情绪,这个时候得知赵无忌出兵辽东,崇祯的心思立即就想歪了。

    在崇祯看来,赵无忌这不是前去抛热血,赴国难,而是去捞军功,捞威望去了!

    团团怒火在崇祯心中熊熊燃烧,不过片刻之后,崇祯皇帝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哼,市井传言而已,陈卿不必在意。”崇祯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装糊涂比较好。

    如今的大明,随着各路军阀的逐步坐大,各地的军将已经渐渐地都有不听朝廷调遣的趋势,作为大明战功最盛,同时也是战力最强的赵无忌,崇祯现在也有点怕他。

    前几日代王还上奏崇祯,言道李自成率领大军进逼大同,大同岌岌可危,请皇上速速将前线的王朴以及王朴率领的宣大兵马,调遣回来。

    崇祯的身边,全都是猪队友,代王也是。

    他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王朝和满清的国战都重要。

    大同城高壕深,李自成手下虽然兵马众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拿着锄头,叉子的农夫百姓而已,不借助外力,根本没法攻下大同城。

    李自成手中,连攻城工具都没有。

    所以崇祯急着催促洪承畴速战,其实也有这些各地藩王的压力在内,李自成,张献忠四处流窜作案,为了自身的安危和财产,这些藩王,朱元璋的子孙们也纷纷给崇祯上奏,希望崇祯早日结束辽东之战,把兵力调回来,剿匪。

    所以在这个时候,每一个能打的军将,都是大明王朝的稀缺资源,崇祯虽然是皇帝,却也要哄着他们来,更何况是战力最强的赵无忌。

    再说赵无忌主动求战,那也是好事,崇祯担心自己若是贬斥赵无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反作用,会打击其他将领的积极性。

    思前想后一番,崇祯决定还是拿出自己练就的鸵鸟神功出来,应对此事。

    那就是装糊涂。

    反正陈洪范也说了,他也是听说,市井传言嘛,不可信,不可信。

    “这……”,看到崇祯皇帝的态度,陈洪范顿时便有些失望,心想皇上这也太怂了,不过崇祯金口玉言,既然他已经给此事定了调,陈洪范也不敢多说什么。

    “此外,兵械之事,干系重大,陈新甲,你们兵部的工作,该检讨了。”崇祯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内心的责怪和气愤之意,却被在场的所有人给听了出来。

    陈新甲急忙上前,再度谢罪,并表示回去就会去武库,把此事从头到尾好好地查一查,崇祯的脸上这才露出了微笑。

    “陈新甲,给洪卿去信,命他尽快将斩首敌将的头颅,以及那五千清兵的头颅,运回京师,朕要献祭太庙。”崇祯皇帝笑着吩咐道。

    执政十四年了,中兴大明,成为像尧舜那样明君的希望,从未像这一刻那样,近在眼前。

    念及此处,崇祯皇帝脸上再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金色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让崇祯皇帝更是增添了几分‘圣君’的气度。

    可惜,崇祯皇帝笑得有点早,最起码,目前在距离锦州不远的松山城,被他寄予厚望的一众明军将领以及洪承畴等人,现在是谁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被清军给包围了。

    实际上,在曹变蛟发现粮草被夺,清军正在明军退路上挖掘壕沟之时,马绍愉便曾向洪承畴进谏,建议洪承畴‘趁锐出奇击之’,洪承畴深以为然,便派出吴三桂,曹变蛟两将,前去突击正在己方后面挖壕沟的清兵。

    结果皇太极派出马福塔,阿济格,多铎三将以及八千白甲兵,拼死挡住了明军的攻势,明军虽拼尽全力,但始终无法杀到清兵掘壕之处。

    最终明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远处的朝鲜民夫和大明奴隶把壕沟挖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深,最终与清兵相持不下的明军只能再度撤退,收兵回营。

    当天下午,在豪格的拼命催促下,三道大壕已成,被团团包围的明军,处境极其被动。

    因为营寨中的粮草,已经撑不过两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