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文程气得脸上的两撇胡子都在不断地抖动,脸色慢慢地转为狰狞凶狠,刚才装出的儒雅风度早已荡然无存。

    洪承畴轻蔑地看了范文程一眼,再度坐了下去,闭上了眼睛,一副准备无视范文程的样子。

    “好!洪先生忠肝义胆,本官亦是佩服不已,不过,洪先生觉得,大明王朝还值得您这么做么?明皇崇祯,既任用先生为帅,却又猜忌先生,派出监军张若麟掣肘,其后更是频繁催战,直接导致了先生此次的失败,如此做法,岂非亡国之君乎?”范文程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劝说着洪承畴。

    “更何况,如今松山城,杏山城,塔山城皆已落入我军之手,只剩宁远一城,孤悬关外,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便是被先生所倚重看重的吴三桂,也只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单骑逃入宁远城。”

    “辽东之战,胜负已分,便是那锦州城的祖大寿,也早有投降之意,宁远孤城,落入我大清手中,亦是不远。”

    “如今天下大势已明,明朝覆灭亦不过是这两年之事,我大清如今兵强马壮,名将如云,悍卒如雨,大汗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实乃当世之明主,先生又何必抱残守缺,死抱着明朝这艘破船不放?”

    范文程顿了顿,瞥了一眼洪承畴,却发现他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杏山,塔山,松山三城陷落后,我军猛士已将城中拒绝投降的百姓屠戮一空,来日我大清猛士南下之日,想必大明百姓必将生灵涂炭,血流漂橹,这就是拒不投降的下场!”

    为了说服洪承畴,范文程故意捏造了部分事实,他不但没有提及赵无忌率军来援之事,更是夸口塔山,杏山已被清兵拿下,希望能用绝望的事实,击溃洪承畴的心理防线。

    “洪先生是聪明人,本官也不想多说太多,大汗稍后会前来探望洪先生,何去何从,先生好自为之,切勿自误!”

    说罢,范文程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呯的一声,重重的关门声在耳边响起,洪承畴这才缓缓睁开双眼。

    他的脸色依然平静,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宛若翻江倒海般,震荡激动不已。

    范文程刚才的话语,给他以极大的撼动。

    洪承畴很明白,朝廷的可用之兵,也就是他带来的这十五万,而这十五万兵马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再不会有援军能前来拯救自己。

    钦州伯赵无忌算是一个,但他相距太远,便是他有心报国,怕是也无力回天,等他赶到辽东,怕是清兵都能攻破京师了。

    杏山,塔山都是小城,在八九万清军的猛攻之下,城池被攻破,或是像松山那样被内奸出卖,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范文程说的没错,大明王朝如今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改朝换代已经迫在眉睫。

    事实上,在赵无忌穿越前的那个时空里,松锦之战后仅仅两年,京城便被闯王李自成率军攻破,崇祯皇帝上吊煤山。

    随后便是清兵入关,杀入中原,在江南一带,杀得人头滚滚,扬州十日不封刀,嘉定来来回回被屠了三次之多,确实是血流漂橹,尸横遍野。

    是杀身成仁,壮烈殉国,还是就坡下驴,投靠满清,今日洪承畴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

    因为范文程提及,皇太极今日也会前来,亲自劝降洪承畴,这说明皇太极已经失去了慢慢劝说自己的耐心,准备最后的摊牌了,洪承畴至此已经退无可退。

    大清和大明,他必须旗帜坚定地选择一方。

    skbshge

第九百章杏山城的弱点() 
洪承畴是非常典型的儒家士人,深知忠孝仁义的道理,但内心深处,他更赞同法家的那一套思想,不遵守常规,而是非常注重实用。

    就一如当年,洪承畴以文官之身,率兵开始剿匪之时,他的所作所为便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洪承畴以实用为主的剿匪方略。

    当时对待流贼的处置办法,朝中文官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以抚为主,理由是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大明百姓,给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改过自新,方能体现皇上和朝廷的仁慈爱民。

    这其中的具体代表便是陈奇瑜,他在车厢峡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完全可以轻易将这些流贼都杀光的情况下,他却选择了招抚流贼的方略。

    结果高迎祥等人靠着假装投降得以活命,逃得生天后便斩杀了陈奇瑜派来的官员,再度扯旗造反,流窜他处。

    此举直接导致了陈奇瑜的垮台,洪承畴接任。

    文官中的另一派,则坚决主张剿灭流贼,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洪承畴。

    洪承畴对待流贼的策略就是‘杀杀杀’,有时他甚至不接受投降,连降卒都杀,虽然因为此事,洪承畴屡屡遭到朝中的御史言官弹劾,称其是酷吏,但不可否认的是,洪承畴采用的法子很有效。

    毕竟连年的灾难,以及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再加上富有的地主豪绅阶级一毛不拔,拒绝缴税,所以大明的这些官员们,手中的钱粮数量有限。

    农民军也想接受招抚,但接受招抚之后,朝廷却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安置自己,为了活命这些农民军便只能降而复叛。

    而洪承畴就不同了,他想的很清楚,死人是不需要吃饭的,他杀得农民军越多,所在当地就越安定,吃不上饭的都被杀了,有饭吃的,也不会去造反。

    就这样,凭着他的韬略以及心狠手辣,洪承畴凭着镇压农民军的军功,步步高升,最终升到了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这样的位置,成为大明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不拘泥于教条,凡事以实用为主,这便是洪承畴行事的最高准则。

    所以当洪承畴听到范文程说道,明军大势已去时,不可否认的是,彼时彼刻,他确实是动了一丝要投降的心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华夏的儒生士子,无不将这四句话当成是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将其当成做人的最高准则。

    洪承畴也不例外。

    在洪承畴看来,天下大势非人力而能挽回,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大明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兵事上再拦不住满清对大明的侵攻。

    而唯一能跟清兵有一战之力的钦州伯赵无忌,如今却被崇祯打发到了岭南,便是崇祯现在立即相召,而赵无忌也接到诏书后马上起行,入京勤王,那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对大明王朝的虚实深浅,洪承畴清楚的很,朝廷在北方剩余的兵马,连张献忠,李自成那样的流贼都挡不住,更不用说去面对清兵的冲击了。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皇太极挥师杀入山海关,攻破京城,顺势席卷大明北方,与流贼李自成,张献忠各占半壁江山。

    却不知道,虎大威有没有突围成功,自己托付给他的半生用兵心得,最后又落到了何处,想到这里,洪承畴禁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旁边案几上,一阵清雅的茶香淡淡袭来,洪承畴随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望着眼前茶盏上升腾袅袅的雾气,品味着嘴里的丝丝苦涩,洪承畴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夏日,他记得,那是在西北的神木县,他和当时还是神木知县的赵无忌第一次见面。

    “德,变化万千,存乎一心,老夫且问你,你可知道‘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报仇之前,谁会知道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程婴,其实是个大大的义士?”

    “老夫此时,被人诬为失德杀俘,那又如何?数年之后,流贼若平,世人当会给老夫一个公正的评价……”

    洪承畴慢慢地放下手中茶盏,他的目光由迷茫而慢慢地变得清澈了起来,半晌之后,他仿佛如释重负般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自己终究无法逆天,只希望那少年人,能够不负自己的所望罢。

    肚子里突然发出一阵阵的响动,阵阵饥饿之感亦是不断袭来,洪承畴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连续三日没有饮食了。

    略一沉吟,他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个托盘,托盘中,饭菜已凉。

    良久之后,他终于开口:“来人……”

    杏山城城头之上,赵无忌带着手下众将,居高望远,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形势,片刻之后,他方才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多尔衮用兵何以如此保守?本官在这里待了一日一夜,等他来攻,他却迟迟不来,真叫人好生扫兴。”

    一旁的虎大威顿时便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别人都是畏清兵如虎,生怕清兵前来攻打,钦州伯倒好,整日盼着清兵来攻,清兵不来,他还抱怨上了。

    “此地,是个绝佳的用兵之地啊,”赵无忌放下望远镜,回顾众人,伸手向着东北方向指了指,“向前三十里处,便是松山城,再向前二十里,便是锦州,若是为锦州解围计,此地乃是最适合的一处驻兵之地。”

    赵无忌兵少,所以他盼着多尔衮能率大军前来攻城,到时他便可以借着坚城之险和手中的犀利火器,以较小的代价,杀伤大量的清兵。

    若是出城野战,这坚城之险可就没有了,到时便只能率军和十倍于己方的清兵硬拼,在对方还有炮营在手的情况下,想要取胜,难度极大。

    这也是他一直待在杏山城,迟迟不走的原因之一。

    “大人,”虎大威急忙抱拳禀道:“大人所言虽然极有道理,但此地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而洪大人也是因此事,而败于清兵之手。”

    “哦?本官愿闻其详。”赵无忌望着虎大威,温和地说道。

    skbshge

第九百零一章有前权无后守() 
“好叫大人得知,无论是松山,还是杏山,最大的缺陷便是距离我军后方太远,杏山距锦州五十里,据身后最近的塔山城,却有八十里,距离宁远则高达一百二十里地之多。”

    “末将曾自敌兵口中获悉,鞑酋当初曾率人暗中窥探过洪大人的营寨,深感我军防守无懈可击之余,却也发现了洪大人用兵的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有前权而无后守’。”

    赵无忌的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虎将军的意思,杏山此地,距离我军后方过远?”

    “正是如此,”虎大威伸出手去,在城下画了一个圈,说道:“若是敌军以重兵包围杏山城,则由于此地据我军后方过远,我军很难救援到此地,路途中也非常容易遭到机动力强大的清军骑兵袭击,无论是增援,还是运粮,均是十分困难。”

    赵无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虎大威的意思。

    “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这一点本官已经注意到了,此外虎将军转交洪大人书信中,亦是谈及了此事;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此地距离敌军太近,也有利于我军发起对清兵的进攻,本官的作战风格,一向都是进攻再进攻,是以驻扎于此,对本官来说,那是再好不过。”

    说到此处,赵无忌禁不住想起了洪承畴的遭遇来。

    赵无忌以为,洪承畴的错误之处便在于他没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向手下低头,答应众总兵提出的突围之计,若是他能坚持率军和清兵决一死战,或许局势将会完全不同。

    确实,明军的阵营过于靠前,使得后方的运粮和援军,因路途过长,易遭到机动力强大的清军袭击,很容易被敌军断绝粮道。

    但松山城的优点,当时洪承畴却没有看出来。

    阵营过前,同样意味着明军的大军,距离清兵也很近,若是洪承畴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率军与清兵决一死战,或是派出吴三桂,曹变蛟这样敢战又能战的将军,偷偷集中全部精锐兵力,于近距离猛然突击敌军大汗皇太极的营寨,则很有可能会取得此战的胜利。

    因为明清两军距离过近,所以一旦兵力占据优势的明军率先发起突袭,清军其他部队很难及时赶来救援自家大汗,以吴三桂,曹变蛟的骁勇,数万精兵悍卒突击之下,便是杀不了皇太极,也能正面击溃敌军的中军主将。

    皇太极一败,则清兵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会全军溃败。

    只可惜明军的几位总兵被清军吓破了胆,一味求稳,反而错过了取胜的最佳机会。

    两军相逢勇者胜,高手作战,最忌临阵变招,弄出个四不像出来,轻易被敌军击败。

    “多尔衮既然不肯前来,本官便只得在这里多等他一日好了,”赵无忌想了一想,便转身吩咐一旁的商敬石,“商将军,把那五十名清兵士卒的头颅,都悬挂在城头的旗杆之上示众!再放回几名清兵俘虏,命他们去给多尔衮送信,就说我赵无忌如今就在杏山城,恭候他睿亲王的大驾!”

    商敬石听了,当即领命而去。

    虎大威在一旁,顿时便觉得有些坐立不安,露出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他觉得面前的这个钦州伯,实在是有些过于疯狂了。

    毕竟多尔衮那里,可是有着七八万的精锐清兵,人数十倍于己方。

    不理会虎大威的担心,赵无忌依旧是一脸的轻松,他笔直地站在城头上,任凭粗粝的风沙,不断地打在他的衣衫上和脸上,却是丝毫未有退缩之意。

    城头之上,黑色的军旗迎着风不断飘扬,赵无忌望着东北方向,心中涌起强烈的战意。

    时间慢慢流逝,天色由明亮而变得昏黄,最终逐渐黯淡了下去,一直到夜幕落下,清兵也没有来。

    吃过晚饭后,趁着夜色的掩护,赵无忌带着十九和商敬石以及几十名精锐的明军骑士,驱驰数十里地,最终偷偷地摸到了距离清军营寨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中,准备亲自查探敌情。

    多尔衮用兵多年,十分警惕,不但营寨守卫森严,便是营寨的外围区域,也不时有清兵的骑士,隔三差五地出现,放哨梭巡,以防止明军趁夜偷袭。

    赵无忌蹲在地上,躲在一处灌木丛的后面,拿着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远处的清兵营寨。

    多尔衮是满清有名的将帅,在安营结寨上,多半不会露出什么破绽,但赵无忌依旧不死心,他拿着望远镜看了半晌后,便低声对一旁的十九说道:“十九,你带人去前面看看,弄清敌军的具体兵力和分布,格外留意下敌军的马厩和炮营。”

    马厩和炮营,是最好的袭击地点,一旦出事,对清兵的伤害也是最大。

    十九默不作声地站起身来,带着另外两名黑衣人,如同暗夜中的鸟儿一般,很快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清兵帅帐中,多尔衮脸色铁青,坐在正中,豪格和多铎两人犹如两只斗鸡一般眼对眼,互相瞪着,各不相让,阿济格则站在一旁,颇有些手足无措。

    萨哈廉站在豪格身后,亦是怒视多铎,他手扶腰间长刀刀柄,似是有上前相斗之意,站在他身旁的阿山亦是一脸的狰狞神色,看上去十分吓人。

    孔有德则是一脸尴尬之色,不知该做什么好,这两边无论哪方他都得罪不起,毕竟相争两方都是满清贵族,而他只不过是个汉军旗的将领而已。

    “哎呀,两位王爷何必如此?都是为了国事,又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呢?”孔有德硬着头皮上前劝阻。

    “滚!”豪格的回应,简单明了。

    孔有德一张脸蓦地变得通红,他呐呐了两声,便摇了摇头,退了下来。

    豪格不理对面的多铎,扭头望向坐在大帐正中的多尔衮,恨声怒道:“多尔衮,我且问你,赵无忌如今兵力不过数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