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豪兴大发,回首左右:“今次本汗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征讨察哈尔部,击杀林丹汗此獠,诸位可愿助我?”身后蒙古诸部首领异口同声道:“谨遵大汗号令!”皇太极闻言哈哈大笑,笑声在草原上传送得很远,很远。

    此刻在大明,五省总督陈奇瑜也是一样的意气风发,他与郧阳巡抚卢象升商议后,兵合一处,联合湖广,河南巡抚一道,围剿农民军,高迎祥见敌军来势汹汹,慌乱之下,一时不察,误入绝境,与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部,被官军围困于陕西安康附近的车厢峡。

    车厢峡四面皆是悬崖峭壁,又细又长,只有两侧有出口,陈奇瑜派兵把守住峡谷两端出口,顿时便把农民军四万余人,死死困在此地。

    高迎祥等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峡谷两侧出口十分狭窄,不利大军战斗,官军只需少量部队,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高迎祥的霉运还不止于此,屋漏偏逢连夜雨,峡谷内天天下雨,阴雨靡靡,连弓箭的弓弦都给泡烂了,峡谷内什么粮食也没有,官军居高临下,频频投石袭击,连日下雨又导致山洪暴发,不少士卒死于洪水之中,农民军一时陷入了绝境。

    陈奇瑜眼看剿匪即将大功告成,心中得意,急忙书写奏章,向崇祯皇帝报捷,西北匪患,似乎就此即可一举而定。

    赵无忌得知陈奇瑜将李自成等人围困在车厢峡中时,已经是十天之后了,听闻这个消息后,赵无忌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喜形于色,因为他记得,历史上,高迎祥等人最终还是脱逃了。

    历史上,高迎祥等人,以重金贿赂了陈奇瑜周围的侍臣,不知他们是如何游说的,总之最终成功说服陈奇瑜,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

    而投降的农民军,当他们走出车厢峡的时候,立刻便杀官造反,再度举起叛旗,击溃贺人龙所部,逃出生天。

    赵无忌觉得大明历史上这些官员和武将,有时极为精明,有时便会蠢笨如猪,据说张献忠的一生中,假投降达到几十次之多,有时第一天投降,第二天便会叛乱,按理说再笨的人,也不会总是踏入到同一个陷阱中,但是几乎所有的大明官员,都会反复接受农民军的投降,不论对方想投降的心思,是真是假。

    夏允彝见到赵无忌的神色,讶异地问道:“陈大人将流匪围困在车厢峡,乃是难得的捷报,此番逆贼必然授首,我西北匪患终于平定,为何不见大人脸上有欣喜之色?”

    赵无忌叹了一口气,说道:“世事难料,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夏允彝听得赵无忌话中有话,若有所思,却也不便追问,就转移话题说道:“有赖于大人兴修水利,浇灌田地,今年想必我神木县,定是个丰收之年。”

    赵无忌点点头,不知为何,心中却总有一丝丝不安,他想了半响,说道:“历年每到秋收之时,多有贼人窥探在旁,意图劫掠百姓,为稳妥计,传令下去,今年秋收,尽量提前收割,收获之时,乡勇停止训练,全部去帮助百姓收获庄稼。”

    夏允彝说道:“大人可是担心高迎祥等逆贼吗?”

    赵无忌摇了摇头:“不光是流贼,林丹汗也不可不防,前年林丹汗不就是在秋收之时,侵袭我大明边境的吗?蒙古那边天灾也严重,林丹汗目前缺粮,不排除他狗急跳墙的可能,凡事还是小心为上。”夏允彝听了,领命而去,前去安排诸项事宜。

    在欧洲,有条俚语,叫做墨菲定律,大意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举例来说,一面涂满了果酱的面包片,一旦从桌子上掉落,那它总是有果酱的那一面先着地。

    第一个倒霉的是陈奇瑜,不知是农民军的说客厉害,还是收了农民军贿赂的陈奇瑜身边侍臣厉害,又或是陈奇瑜当时吃了猪油蒙了心,总之,五省总督陈奇瑜在胜利在望的时候,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农民军离开绝境车厢峡后,立刻杀掉了陈奇瑜派去的安抚官,再度扯旗造反,击溃贺人龙,张天礼所部,向宝鸡方向杀去。

    陈奇瑜捶胸顿足,可惜悔之晚矣,向崇祯报捷的奏章已在路上,料想中的大捷却变成了放虎归山,陈奇瑜慌乱之下,再出昏招,他把招抚失败的原因推到了手下官员头上,向崇祯上奏,弹劾手下官员没有安抚好流贼,以至于流贼抚而复叛,致使他的招抚大计毁于一旦。

    崇祯收到奏折,顿时大怒,下令严惩陈奇瑜弹劾的那几名下级官吏,同时又令陈奇瑜速速追击流贼,务必要将这些反复叛变的贼人们一网打尽。

    陈奇瑜此举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却使得手下众人从此开始与他离心离德,人人自危,而被他弹劾的几名官吏也纷纷上书喊冤,弹劾陈奇瑜收受贿赂,放跑流贼,而自绝境脱身后,农民军也变得谨慎许多,一路上的城池,能打就打,不能打便绕路而行,朝廷的重兵只能在后面徒呼奈何,追赶不上,内忧外患,弄得陈奇瑜一时也是焦头烂额。

第一百七十二章贪婪的皇太极() 
皇太极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完全实现,他亲率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精锐共四万人,并蒙古诸部兵马五万余人,号称精兵十万,讨伐林丹汗,企图一鼓作气,一战而定蒙古。

    林丹汗乃是黄金家族出身,家世尊贵,虽然如今声势早已大不如前,但仍然被很多蒙古人奉为皇室正统,眼看局势危急,蒙古部中便有两名将领,趁夜间偷偷夺了马匹,连夜出营,去向林丹汗报讯。

    林丹汗得知此事,大惊失色,虽然他手下也有七八万部众,与皇太极未必没有一战之力,然而他一生东征西讨,各有胜负,唯独对上后金,竟是一场未胜,眼见皇太极来势汹汹,林丹汗竟不敢接战,带领手下部众,向西逃窜。

    皇太极本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走漏了消息,待他赶到林丹汗驻营之所时,林丹汗早已逃的远了,皇太极于是兵分三路,济尔哈朗一路,科尔沁部的乌克善率领蒙古兵马一路,自己则带领正黄,镶黄两旗精锐,紧紧追赶。

    追了四十余天,林丹汗慌不择路,丢弃大量部众,最终渡过黄河,逃得性命,皇太极眼看面前就是黄河天险,心知已无法再追,也只能一声叹息,放弃了对林丹汗的追杀。

    不过皇太极并非一无所获,林丹汗逃亡途中,无数部众携家带口,行程缓慢,都被他一一抛下,皇太极收拢了林丹汗遗弃的部众,大约有四五万人,全部收归已有,经此一役,实力此消彼长之下,林丹汗从此再无与后金正面一战的实力。

    皇太极收拢了林丹汗的部众,实力大涨,雄心壮志之下,贪心再起,此时正是崇祯七年七月,皇太极想到如今大明境内正是粮食收获之时,此时不去劫掠大明,更待何时?蒙古诸部新近归附,也给他们一些甜头尝尝。

    于是皇太极再度聚兵点将,待到手下大臣武将及蒙古诸部头领来的齐了,这才出声说道:“本汗此番本只为讨伐林丹汗,未想到大明边将,竟然趁本汗不在,后方空虚之时,暗中袭掠我后金边疆,掠我子民,隐匿林丹汗的部众,诸位可有良策?”

    科尔沁部首领乌克善站出来说道:“汉人皇帝反复无常,不讲信义,臣愿意率兵攻打大明,为大汗雪耻。”

    济尔哈朗心想那大明就是个软柿子,每次劫掠大明边境,都是满载而归,这等好事万万不可落于人后,于是也出列说道:“臣也愿率本部精锐,讨伐大明的无道昏君。”

    帐下也有多名将领纷纷请战不止,皇太极眼看军心可用,不禁心中大慰,暗自点头微笑。

    范文程出列说道:“大汗,我军已有十万之众,若是攻打大明,臣建议大汗兵分两路为最佳,一路自宣府,大同进攻,一路自陕西杀进。”

    范文程乃是皇太极倚重的文臣,为后金谋臣之首,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十分得力,皇太极闻言,便出声询问道:“这又是为何?”

    范文程说道:“臣听闻陕西陈奇瑜总督五省兵马,手下兵力也有七八万之众,若是大汗径直攻打宣府大同,大明皇帝必然会命陈奇瑜派遣兵马前去相助山西,若大人以一偏师,进攻陕西,先声夺人之下,大明皇帝不知虚实,则必不敢轻易命陈奇瑜出兵,请大汗明断。”

    皇太极思忖良久,说道:“范先生所言极是,以一偏师,牵扯敌军主力,此计甚妙,多铎!”

    多铎出列,单膝跪倒,说道:“请大汗示下!”

    皇太极说道:“本汗给你精兵两千五百人,并翁牛特,巴林,阿苏特三部兵马,攻击大明西北,切记不可恋战,以一月为期,到期速速退兵,你所部为偏师,袭扰敌军即可,并不需与敌军主力决战,切记,切记。”

    多铎轰然领命,皇太极又大声说道:“明朝皇帝崇祯,无道昏君,派遣兵马,犯我边境,掠我子民,隐匿逃人,本汗当亲率大军,与诸君一道,讨伐昏君,报仇雪恨!”

    帐内诸人也纷纷喊道:“讨伐昏君,报仇雪恨!”皇太极眼看军心可用,不禁拈须微笑。

    这时,帐下突然又有一人开口说道:“大汗,宣府,大同乃是明朝九边重镇,更有长城之险,蜿蜒几千里,易守难攻,不知大汗打算从何处进入大明境内?”

    皇太极仔细看去,正是一向与自己不太对付的大贝勒代善,他当即便哼了一声:“此时本汗自有主张,大贝勒不必担心。”

    众人散去后,皇太极单独召来范文程,小声问道:“明朝那边,你派人联系了吗?”

    范文程脸上露出一缕阴笑,说道:“请大汗放心,臣已经联系好山西的几家大商人,与他们谈妥条件,只要他们设法帮助我们打入大明境内,最后劫掠所得,分给他们一成,此外劫掠而来的金银珠宝,也一律交由他们出售,还有大军入境之时,不得袭扰他们的产业。”

    皇太极也露出一脸奸笑:“这些汉人奸贼,只要给他们点银钱,他们就连祖宗都肯卖的,本汗最喜欢这种人,你去告诉他们,本汗并不吝惜钱财,只是长城易守难攻,本汗的大队人马进入大明,还需要他们鼎力相助,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范文程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知道皇太极刚才说的卖祖宗的奸贼,是单单说的山西商人,还是旁敲侧击,说的是自己,一时心下也有些惴惴不安,但还是开口说道:“请大汗放心,文程必将全力以赴此事,绝对不会耽搁大汗进攻明朝的大计。”

    皇太极笑着说道:“范先生做事,本汗一直是放心的,事成之后,范先生之功,可列文臣之首,本汗不会亏待范先生的。”

    范文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汗恩情,奴才何以回报?唯有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以报大汗!”

    皇太极哈哈大笑,笑声中洋溢着得意,张狂,欲望,还有贪婪。

第一百七十三章旱灾又来了() 
崇祯七年上半年,大明西北的旱灾依然在持续,并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山西,陕西等地,自去年八月以来,直至今年四月,一直没有下雨,炎热的天气,毒辣的烈日,将大明西北的土地晒的甚至干裂开来,无数靠天吃饭的农民,失去了活路。

    赤地千里之下,饥饿的民众甚至会以人为食,还有的民众则选择了造反,加入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行列,四处烧杀抢劫,只求能够有口饭吃,活下去。

    而有些明军将领,与跟流贼交战相比,他们更喜欢杀良冒功,剿杀百姓不必冒生命危险,又轻松,又能劫掠钱财,事后只需给百姓按上一个流贼的帽子即可,弄得百姓畏惧官军更甚于流贼,流贼来了不过要钱,官军来了有可能要命,百姓们无奈之下,只好举家逃离此地,要不就加入流贼之中,只求保命。

    一时之间,陕西局势更乱,处处烽烟,流贼四起,剿不胜剿,各地官府头疼不已,纷纷上奏朝廷,申请赈济。

    户部给事中吴甘来上折,痛陈西北如今面临的严峻局势,申请发粟以赈济,崇祯听闻此事,也是慌了神,虽然国库已经空虚,也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下令赈济。

    吴炳主管的葭州,虽然远离战火,然而兵灾好免,天灾难逃,治下四县,除了神木县之外,其余三县都是饱受旱灾之害,粮食歉收,虽然如今七月,正是丰收季节,可是除了少数田地,大部分农田都是收获不了多少粮食,大明的农业,主要还是要看天吃饭。

    吴炳发愁之余,也只好向上报上文书,申请减免今年葭州,府谷,吴堡三地的秋粮征收,并请求朝廷拨下粮草,赈济灾民。

    与大明西北各地的惨淡景象截然不同的是,神木县的农民今年迎来了久违的一次好收成,赵无忌春天开挖水渠而得到的五万亩良田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有水源灌溉,又加上赵无忌频频派出技术人员,下到村镇教导农民正确耕种之法,这五万亩田地的粮食全部丰收,产量与正常年景一般无二。

    尤其是赵无忌留下来的,由乡勇们耕种的一万亩田地,由于种植的都是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更为惊人,一亩地的收获抵得上别处田地五六亩地的收获量。

    红薯和土豆生长,本来就不需太多的水分,玉米相对来说,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低,再加上灌溉得力,一万亩高产作物,全部丰收。

    而由于庆记的出现,极大带动了神木县商业的发展,今年神木的商税收入,也较往年提高了十多倍,这还是在赵无忌为了鼓励商业发展,而刻意调低了商业税率之后得到的成绩。

    今年神木县的商税收入为五千两白银,看似不多,但是大明商税在历朝历代里,都属于最低的那一档次,去岁整个大明全年商税不过三百万两白银,神木一个小小县城,商税收入五千两白银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了,去年神木的商税也不过六百多两银子而已。

    眼看神木县取得的成绩如此骄人,于是知州吴炳带着府谷,吴堡两县的知县范仲平、贾垣,再度来到神木取经。

    范仲平两人当初想要算计赵无忌,结果反而自己成了笑柄,此番再次见到赵无忌,未免有点讪讪,只有赵无忌面色如常,一如既往地与两人亲热寒暄,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般。

    众人在神木县县衙坐定之后,吴炳开口说道:“赵大人,今年神木商税,秋粮都是远超往年,赵大人才干过人,功不可没,本官已经上文替赵大人表功,想来朝廷封赏,不日便到,本官在此,先恭喜赵大人了。”

    赵无忌拱手说道:“还是多赖吴大人栽培,又有范知县与贾知县的协助,赵某万万不敢独居此功。”

    吴炳放声笑道:“赵大人过谦了,年轻人谦虚是好事,太谦可就过犹不及了,老夫为官多年,从未见到如赵大人这般年纪轻轻而又才华横溢之人,遥想我大明当年,也只有王守仁王阳明可以比拟赵大人了。”

    赵无忌连忙说道:“小子自知才疏学浅,万万不敢与先贤做比,吴大人饶了下官罢。”

    众人听了,也都是哈哈一笑,笑声停下后,吴炳出言问道:“赵大人,神木今年秋粮收上来多少?”

    赵无忌侧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道:“大约两万石左右,皆已入库。”

    贾垣奇道:“咦,你们这边收割如此之早?再等两日收获,收成更好。”

    赵无忌说道:“赵某是个急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