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街上的行人见了,纷纷打听起来。得知是容儿姑娘跟随庄子回宋国,也都不由地感叹起来。

    “多好地姑娘啊?我可是看着容儿姑娘长大的。”

    “是啊!是啊!容儿姑娘才这么高的时候,就在我们齐国的大街上练摊了。她制作的竹器,又好看又结实耐用,我们都愿意买她的竹器。”

    “是啊!是啊!那年冬天!容儿的手都冻得肿了,可要买她的竹器的人太多了。容儿一边烤着火,一边编织着竹器,谁看见了谁不心疼?”

    “是啊!是啊!田公子就是看见容儿姑娘那个精神,才喜欢她的……你拉我干吗?”

    有人小声地提醒道:“不要说田公子跟容儿的事,你没有看见?容儿跟庄子走了?”

    “哦?哦?哦!”那人这才明白过来,感激地看了提醒他的人一眼。

    他并没有说错,当年田公子就是看到了容儿的那种顽强地生存精神,才爱上这个小女孩的,并一直为她付出着。

    随着马车的离去,齐国都城的大街上便迅速地传播开来了:容儿离开齐国回宋国的消息。

    大多数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觉得可惜,容儿走了可能再也不会回齐国了。她是宋国人,又跟庄子成亲了,一定是回宋国定居了。

    只有少数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反而一副幸灾乐祸地样子。

    甚至!还有一些人,得知容儿与庄子、杨青儿走后,还计划着一场阴谋。

    “喂喂喂!庄子走了,我们要不要行动起来?”

    “怎么行动?”

    “还怎么行动?在半路上把他杀掉!”

    “杀掉?”

    “他这种乱礼的人,传播邪说的人,留他做什么?还让他继续祸害人间……”

    “道家学说,就是祸害人间的邪说……”

    skbshge

第631章 齐威王觉得很遗憾() 
容儿、庄子、杨青儿走后的几天时间里,齐国的都城内,传说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她们三人的。

    容儿在齐国的都城内,那可是名人,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容儿与田公子的事,也是人们背后议论最多地话题。由容儿说到田公子,话题就更多了。

    不过?当得知她是墨家禽滑厘的孙女儿后,又有不少与猎豹队有关的人,在背后说着容儿的坏话。甚至!有人在计谋着,等到容儿再来都城,要把容儿怎样怎样,报当年因为墨家而毁了他们家幸福生活的仇。

    杨青儿在都城内,那可是“臭名昭著”。更多地人大骂着她,说她走了更好,走了都城就从此清静太平了。

    好像杨青儿走了,他们从此就可以在都城内逍遥、横行了。好像杨青儿走了,他们从此不再压抑。

    得知杨青儿是道家学说传承人杨朱的孙女儿后,杨朱的仇家,都后悔死了。后悔没有及时将杨青儿杀掉,报上一代人的仇恨。

    要是早知道她是仇人杨朱的孙女儿,杨青儿早就死在都城了。

    只有阿婶一家人得知杨青儿走了,舍不得地哭了。那些受过杨青儿恩惠的人,听说杨青儿走了,都抹着眼泪。

    庄子离开都城、离开齐国,最高兴的人还是稷下学宫内的那些自命不凡的先生,和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大周天下第一才子的学生。

    出于人性的嫉妒,他们害怕庄子在稷下学宫讲学。不管庄子的道学如何,出于嫉妒,他们就是不希望庄子留在稷下学宫。

    这些先生和学生,虽然没有听过庄子讲道,可通过传说、通过上次庄子与孟轲孟才子的辩论,就可以判断出来,庄子的才学不是吹的。

    如果庄子没有那个才学,就不可能出道一年就被世人尊称为“子”,尊称为庄子。如果庄子没有才学,就不可能在一个月时间内,把漆园治理成一个铁桶。韩国的三万大军进了漆园,结果是全军覆没。如果庄子没有才学,孟轲孟才子就不会连夜离开稷下学宫。

    孟轲孟才子离开稷下学宫虽然与杨青儿要杀他有关,可也不完全。主要还是因为他可能感觉自己不是庄子的对手,才悄然离开的。

    根据稷下学宫内的护卫那天保护孟轲的护卫讲,孟轲辩论败了。孟轲老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不与庄子说话。要不是当时田公子在当场,袒护着他,他就要当场出丑。

    经过上次的“驱庄运动”以及被庄子收拾,参与那次运动的稷下学宫里内的先生和学生,都巴不得庄子走。不然?他们哪里敢看见庄子?

    要是庄子来稷下学宫讲道了,那他们也只能离开稷下学宫、离开齐国,另谋生路。

    如果是那样地话?失去了目前的优越生活不说,还前途渺茫。甚至?在这个乱世中,行走天下随时都有死的可能。

    真的!想想都觉得可怕!

    总之!庄子离开都城、离开齐国,对于参与上次“驱庄运动”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有庄子在,对他们就是一种威胁,他们都会时刻提心吊胆。

    正是因为“驱庄运动”,庄子把那些人莫名地惩罚了,让都城中的不少人都觉得庄子是个可怕地人物。听说庄子走了,一个个都在心里庆幸着:走了好!走了好!

    好像庄子是一个很危险地人物,比杨青儿还要危险。

    容儿、庄子、杨青儿三人走后,容儿竹器作坊里,接连好多天,都能听到容儿的那些妹妹们的哭声。好像她们的容儿姐死了一样,好像她们的容儿姐再也不回来了一样。

    平时不爱说话的养娘,自从容儿走后,就变成了一个爱唠叨的烦老太婆。服侍她的容儿的小妹们,都听得耳朵起茧了。

    “什么?什么什么?”

    齐国的朝堂之上,齐国君王不敢相信地侧着耳朵,好像没有听清楚一样。

    “庄子与容儿走了?他们走了?回宋国了?”

    齐君不敢相信,庄子怎么走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没有打?这这这?这也太突然了,这也太遗憾了?

    “大王!庄子与容儿、杨青儿三人,三天前就离开齐国,往宋国都城去了。”巡防营的老田将军上前一步,禀报道。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你?你你你?你应该得知他们走了,就来禀报我?你你你?”

    “大王?这事?”老田将军觉得自己有些冤?他哪里知道这事也要由他来禀报?

    “算了!算了!”

    齐君见老田将军一副无辜地样子,冲着他摆了摆手,说道:“要是知道他离开齐国,我们齐国怎么也应该表示表示。这不是?

    听说他从秦国走的时候,秦孝公和卫鞅两人都送了金银布帛给他。在魏国,魏国君王也送了百金给他。就连庞涓,都送了礼物给他。这下好了!到了我们齐国,我们齐国却是一样都没有赠送?这?这这这?”

    见齐君在感叹,朝堂之上有不少人见了,心里很是不服。可这些人都是混到齐国高层的大官,自然是不会站出来说庄子的坏话,不敢招惹大王不高兴。

    与齐君相反,在不少人的心里,都是觉得很庆幸,觉得庄子离开齐国是件好事。

    有庄子在,他们都不敢畅所欲言。

    淳于髡就是个例子。

    尼玛地!上次大家正在商量出兵宋国的事,正在商量自愿军的事。结果!庄子出现了。结果!淳于髡吓得病倒了,到今天还没有爬起来。

    “大王!”

    大将军田忌站了出来,朝着齐君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庄子才走三天,我们还是可以派人送礼过去的。”

    “哦?”齐君抬眼看着田忌。

    “大王!大王可以下诏,使用八百里加急,让边关的官吏准备一些银两什么地,转交给庄子。”

    “嗯!”齐君哼道:“这也是个好办法。三天时间,庄子是从都城走不出齐国的。我们让信使赶到边关,完全是有可能的!好!寡人这就书信一封!散朝!”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监走近齐君,低声禀报道:“大王!田公子田矩求见。”

    “田?田公子?”齐君楞了一下,说道:“不见!让他静养!”

    “是!”

    齐君又赶紧招呼大将军田忌道:“田爱卿!你留下!”

    齐君一边准备写书信,一边朝着走过来的田忌看着。

    见其他大臣都散了,赶紧招呼田忌上前。低声问道:“让你准备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大王!我正准备向大王禀报此事!”田忌也低声答道。

    齐君脸色一变,问道:“怎么样?”

    “此女尚未婚配!而且!跟容儿姑娘长得一模一样!”

    “好!”齐君大喜。

    skbshge

第632章 宋国正面临着危险() 
第三卷:浪迹天涯

    第634章宋国正面临着危险

    大周天子赶走韩国使臣,训斥了一顿各国派去的使臣,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宋国漆园人剥了韩国三万死去的士兵的衣服,并埋进自家菜园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各国使臣灰溜溜地回到本国,禀报君王。各国君王大骂大周天子,收了贡品不为他们办实事。真的!这次亏大了。

    要知道!十几车的贡品啊!

    要是把这些贡品用于军备,都可以打一次大胜仗了。

    既然大周天子不下诏书灭宋国,大家就没有理由去灭宋国。可是?哪个君王能咽下这口气?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想出了人民自愿军的招数,给君王出主意,让各国君王暗中串连一下,允许人民自发地去讨伐宋国。

    既然天子昏庸,不同意讨伐宋国,不相信事实,那也拿天子没有办法,可无法阻挡人民的力量。天下人都认为漆园人剥了死者的衣服,并把死者埋进自家菜园,准备来年在埋葬死者的上面种上瓜果,人民自愿去讨伐宋国,我们也没有办法。

    各个诸侯国之间,通过使臣的飞鸽传书,把这一消息互通了。大家都一致认为,宋国不灭,迟早是要出大事的。如果宋国采取漆园模式,宋国迟早是要强大起来的。要想灭宋国,只有趁早。

    也就几天时间,各国君王都组织了一支特别地队伍,装扮成自愿讨伐宋国的民众,在各国边境集结,等待进入宋国。

    其实!在这支自愿大军中,只有少数人是自愿去的人民群众。而大多数人,都是各国从军队中抽调出来的有战斗经验的、有领导能力的精干军人。

    随着讨伐宋国的呼声越大,自愿讨伐宋国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自愿讨伐的人,用现代语言来讲,都是无知的愤青。他们并不知道漆园那边的具体情况,只是道听途说,说漆园如何如何对待死者,才加入讨伐的队伍的。

    特别是那些小的诸侯国,比楚国、魏国、赵国等大诸侯国都积极,他们集结的自愿军人数也不少。

    秦国由于距离宋国较远,又不是邻国,所以没有参与这次行动。再说!秦国的秦孝公与卫鞅两人,与庄子都有交情,也不可能让民众参与这件事的。

    齐国方面,由于受到庄子的干扰,让淳于髡的联盟计划落空,秦国官方自然是没有参与。

    燕国地处北方,国力有限,也没有参与这次联盟。

    也就是说,除了齐国外,宋国周边的大小诸侯国,都参与了这次的讨伐行动联盟。

    表面上是人民自愿讨伐,其实际上,是一次有组织地讨伐行动。

    自从漆园事件后,宋国的政坛上发生了不小地变动。

    在道家大隐隐于朝的隐者等人手段下,首先把朝堂之中的儒家人物压了下去。斩杀了第一个跳出来说道家、说漆园坏话的人之后,又先后斩杀了其他几个跳出来闹事的官员。

    经过几天的政坛波动,宋国的政坛基本上稳固了下来,道家势力占据了上风。

    宋国君王宋剔成并非传说中的那么昏庸,他还是有一定地判断能力和治国能力的。他完全听取了道家隐者的意见,让宋国效仿漆园模式。

    至于漆园人是如何处理韩国三万死者尸体的事,都是其次了。在大隐的提示下,表面上开放漆园,全国人都可以去漆园学习漆园经验。暗中却安排人手,防止奸细盗尸、验尸。

    另外!宋剔成君也听取了弟弟宋偃建议,屯兵边境,鼓励生育,快速增加人口,等一系列政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卖儿才从墨家分坛搬迁到集市上去居住的。宋国散居在各地的人,都全部被赶到一个地方,进行集中居住,以便效仿漆园模式。其中的一部分强壮人口,都被逼迁徙到了边境。

    也就短短地一个月时间,宋国发生了彻底地改变。

    虽然人民报怨下面的官员太粗暴,可国家的整体形势是好的。

    宋国上面的政策是,按照百分之十左右的比例,抽调强壮人口,不分男女,迁徙到边境去。为了不影响原来的生活,是从每个家庭、家族中抽调。比例也是灵活的,百分之十左右。

    可到了下面,就成了百分之十的硬指标。

    本来!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庭中抽调,不影响原来家庭的生活。可现在!成为强制性抽调,有了人口数量上的硬性指标,就造成了不少家庭无法生活下去的情况。

    还有!人口集中居住,迁徙到肥沃土地上居住,也不是强制性的,也是在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基本上。可政策到了下面,就成为强制性了。这样!就造成了不少散居在各地的家庭,无法生活下去的情况。

    由于下面官员瞒报事实,所以!上层并不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

    下面的官员虽然没有如实落实国家政策,但是!办事的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战国时期,信息传达相当落后,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把政策传达下去,并落实、实施。可见!宋国官员的办事能力还是超强地。

    总之!宋国整体形势还是朝着健康方面发展的。

    宋国都城。

    宋国君王的朝堂之上,道家大隐与其他为民办实事的官员,正在商议,政策传达下去了,要赶紧派特使下去,指导下面的工作,纠正下面官员的错误。

    宋剔成君很满意,朝着下面的大臣们点着头。

    “好!好!这些!你们派人下去吧!派可靠的人,信得过的人,要如实向我们汇报,我们上面要听到********地声音!嗯!好!好!”

    “报!”

    也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传递官慌张地跑了进来。

    “何事慌张?”宋剔成君脸色一变,问道。

    “报!从韩国方面得到情报,韩国方面正有一万人的自愿讨伐队伍,在韩国边境集结,欲图进入我国边境……”

    “报!”

    又一个传递官慌张地跑了进来,禀报道:“报!从魏国方面得到情报,魏国方面正有五千人的自愿讨伐队伍,在魏国边境集结,欲图进入我国边境……”

    “报!”

    又一个传递官慌张地跑了进来,禀报道:“报!从赵国方面得到情报,赵国方面正有一万人的自愿讨伐队伍,在魏国边境集结,欲图进入我国边境……”

    skbshge

第633章 宋康王蠢蠢欲动() 
接连几天,都是从边境、邻国传来关于自愿军的消息。最后得到确认,韩国这次有一万多人的自愿队伍,人数最多。魏国其次,有五千左右自愿讨伐的队伍。赵国等其他小诸侯国,也都有几千人不同。

    还有!宋国境内,已经多出了不少没有通过边关登记的外来身份不明人员。可以看出,这些人也是前来讨伐的。

    这下!宋国的君王宋剔成君又着急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